孩子更新父母

健康   其他   2024-09-06 21:10   北京  
推荐一篇文章,「人物」今天刚发的一篇报道:《一个高中生和她拍下的117根手指》。点击左边的标题就能读。乍一看这个题目有点吓人,实际上很温暖。尤其是青少年的父母,一定要读。
简单介绍一下,它讲了一个艺术展:主题是中学生的手指特写,都是普通的孩子,他们长期握笔写字,手指都被磨得有点变形。——说到这里,你不妨也看看自己的手指,如果是经常写字的人,第一指节处也会有一个鼓起来的茧子。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平时不觉得怎么样,一旦放大之后,这一根根历经沧桑的手指,还是很带给人一些触动。
但这个展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的创作者。
这是一个18岁的女生,还有一个标签,叫「厌学」的高中生。她在主流的教育体系里勉强挣扎了几年,上完高二,实在挣扎不动了,决定休学。简单说起来就是这么一个故事,但很容易想象这背后惊心动魄的斗争:内心的斗争,跟家人的斗争,跟外界看法的斗争……因为职业原因,我很熟悉这个群体,所以看到这个背景,更多了一层触动。
我把这个故事推荐给你,基于三个理由:
首先,这是一次很酷的尝试。我希望你看到这样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一个人暂时找不到方向,不代表没有方向。因为通常说到孩子不上学,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将来靠什么养活自己啊?」这是父母的焦虑,很实际的。很多时候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回答,确实没想法。有的孩子说想做主播,做电竞选手,只是因为他们看视频打游戏比较多。这种话父母也不会当真——最好别当真,这两个赛道现在也是红海了。倒不如老老实实地说:想不到。
但就算一时想不到,也能走出一条路来。这个故事就是一个例子。备不住有人会泼冷水:那是人家有这个天赋啊,我的孩子行吗?是不行,因为你家孩子有自己的路。重点是,这条路在出现之前,是完全看不见的。你想这个高中生休学在家的时候,父母能想到她会有一天看着自己的手,找到想表达的声音吗?她只是有一个空间,父母提供了条件,她可以找。她也不知道能找到什么,反正是不上学。这样一天天地熬,很熬人。直到这件事出现之前,她都不确定自己能干啥。没人向她保证有一天真的能找到。然后有一天,这件事突然出现了。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煎熬,这个故事可以增加一点信心。你也可以说这是特例,我做不到,或者我们家孩子做不到。但确实有人做到过,这是无法否认的,也就是说,有一个无法否认的可能性。
第二个理由在于,这个故事揭开了一些我们一直在回避的东西,那就是大家都不知道教育应该怎么办。未来早就超出了我们的掌控。把孩子放在学校里面卷,一分一操场,考不好就补课,就多刷题,好像这样做了每个人都能得救。学校承载着教育所不应承载的很多焦虑,可是大多数人真的能从中获益吗?卷上十几年,就有更好的路?很多孩子早就看清了,只是我们成年人不敢承认这一点。
很多事,坏就坏在「不承认」上。不承认不知道,远远比不知道更可怕。因为你只好不懂装懂,假装自己还在掌握一切,然后拒绝真正的沟通。孩子说上学没有用,很多父母就只会拼命劝他们回学校参加高考。好像只要装作自己没有问题,问题就不存在了一样。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是在缓解家长的焦虑。孩子们也会无力,他们不知道还能怎么获得父母的理解。「好啦,我们都是在为你打算」,但你们自己也不相信啊。你们怎么可以说服我,一个自己都不信的东西是在「为我打算」呢?
那些变形的手指是一个隐喻,就像这个展的名字,叫做「塑形」。不知不觉中在被外部的力量改变形状。我们谈不上反抗,甚至都谈不上批判这些力量。孩子们只是伸出长着茧的手放在了大人面前,同时发出疑问: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
但这已经足以吓到大人了。我们搬出一套一套理论,试图证明现在就是合理的,不惜使用心理学的诊断:抑郁、脆皮、空心病……努力「帮」他们回到正轨,但就是没法承认我们的不知所措。
至少这个故事里的父母很诚实。孩子妈妈说,以前自己太无知了,很多东西没有做好,爸爸说「感觉自己是被孩子教育……想想问题不只是孩子的问题,整个社会、学校、家庭既有的一套价值系统,积压得孩子已经没有自我生存的空间,而我俩的有限认知并不能完全理解她的世界,全社会都以“为她好”的名义在剥夺她们应该享有的一切」。真的了不起。做父母的敢这样认错,承认自己在认知上的落后,这一点已经超越了90%的中年人。
其实可以向孩子们坦承真相:我们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不知道更好的教育——说得再大一点——更好的生活方式长什么样。我们也是接受了塑形,变成现在这样的,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更好的路,至少不会再骗你说,这条路一定是最好的。把「不知道」说出来,没关系。其实孩子们也早就看出来了。大人开口承认,是交流的起点。
至少达成了一点共识,就是不再自欺欺人。
最后,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年轻一代,他们敢想、敢做,忠于自己的感受,富有创造力。他们很有希望,我想让你看到这个希望。现在提到00后、10后,都是贬低的声音,被短视频毒害了啊,缺乏深度思考啊,吃不得苦,眼高手低什么的。类似的贬低80后、90后其实都经历过,可能每一代年轻人都要这么经历一遭。结果我们有了话语权,也老气横秋地说这种话,但这不是事实。
文章里的爸爸讲了一句话:「孩子也在更新我们的系统」,真是这样。我们老觉得自己负有拯救者的义务,把自己架在高处,总觉得是孩子不行才遇到困惑,我们这么厉害,应该帮他们点什么。其实是反过来的,很可能是他们在帮助我们,我们不知道的答案,孩子们迟早有一天会找到。哪怕在知识或经验上暂时不占优势,但他们更勇敢,更诚实,最重要的是有更多的时间。未来是他们的。








李松蔚
系统论、家庭、心理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