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书单|8套书,探讨女性的生存、自由与快乐
健康
2023-03-12 20:51
当我们热烈讨论“女性主义”时,在四川南部的一个传统小镇里,女人们过着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惊心动魄的生活。她们在今天仍旧重复着古老时代的人生轮回,在婚姻和贫困的夹缝里,挣扎求生。资深媒体人易小荷,历时一年沉浸式调查,采访近100位当地居民,和无数人做朋友,最终打捞出12位女性挣扎求生的故事,深度记录了中国乡镇女性的生活与命运。北大历史系的罗新教授评价说:“易小荷是今天许多的 ‘太史公’之一。”“我的前半生为男性写作,后半生打算为女性写作。”易小荷在接受采访时说。因其与众不同的文字风格,被喻为“体育界最有才情的女记者”。后成为《南都周刊》主笔、编委。代表作品有《我们是否还拥有灵魂》《亲历NBA》等。在这个女性的节日,我们请易小荷与大家聊聊她的新书《盐镇》,以及那些不被看见的“我们”。2021年的7月份,我从上海回到了家乡,找了一个自贡市下面的小镇,在当地住了一年。当我有了一个模糊的写作主题以后,就想先去看一看,当时其实一共考察了三个镇。最后选择仙市镇是因为它的大小合适,差不多十几二十分钟就能逛完,人口也就4万左右。“点根火柴的工夫,就能在镇上逛一圈。”最重要的,它基本上都是原住民,我就想看一下在时代的变迁中,原住民命运的变化,所以最后选择了仙市古镇。而在仙市镇,除了本身“因盐设镇”之外,盐其实是汗水的滋味。在我的眼中,镇上的女人们每天都在劳作,跟日常的生活“搏斗”,所以它也是汗水的滋味,寓意着更多。它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从来没有得到过多少善意,没有被好好地珍惜过、对待过,所以别人对她有一点点的好,就能让她完全接受(这个人)。从某种程度上,这句话也可以诠释(书里)这些女人的人生。她们这一辈子,一直在跟生活搏斗,而从来没有被好好地珍惜过,没有被人真正地去爱。一年期间,我在那采访了100多个人,最后从中选了12位女性,写进这本书里,讲她们在婚姻和生活中的挣扎,讲她们和命运搏斗的故事。“我请她们吃饭,参加她们的婚礼坝坝宴,看她们做葬礼的道场,甚至和她们一起去请仙婆,尽量从她们的角度打量世界。我只想给这满街的女人做个见证,让她们被看见,被听见。”《米格尔街》的那句话,特别适合这里的女人,她们像盐一样平凡、一样普通,但依然“兴高采烈”地活着。兴高采烈要打个引号,以我们的眼光来看,她们的日常里苦难太多了,每一样都是生活不可承受之重,生活的重担实在是太重了。并且,据我的观察,这些重担基本上都是女性在承受。所以我说的“兴高采烈”,是指一种生活状态,一种与生活持续搏斗、对打的状态。比如王大孃的故事讲的是家暴,在那样一个父权特别严重的地方,问题会更突出。实际上,在她的故事里面也隐藏着很多别家的家暴,唯一的区别就是程度的轻重,时间的长短。詹小群的故事,讲的其实是爱和救赎。一个经历过家门不幸、父亲早逝的女孩,来到了上海,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了火锅店的店长。当她自己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以后,最后终于也跟她自己的母亲和解。梁晓清则是被自己的父亲一直牢牢地控制在家庭,基本上一天书都没有读过,作为一个87年的孩子,从来没有穿过一件合适的衣服。最后完全依靠自学,拥有了自己的立身之本,所以她的故事相当于自救。12个主题加在一起,就是我想通过这本书来诠释的一个完整概念。90岁的陈婆婆,63岁的王大孃,59岁的钟传英,52岁的童慧,41岁的黄茜,37岁的曾庆梅,35岁的梁晓清,35岁的陈秀娥,26岁的詹小群,17岁的黄欣怡。当我设计样本的时候,想过要采访不同年龄段的人,样本可以更加完备,更加圆满。在书中,我把年龄作为降序,时代作为升序,就能更清晰地看到时代的变迁对她们命运的影响。第一个故事是90多岁的陈婆婆,她是开“猫儿店”的。最后一个故事,17岁的黄欣怡,依然做着类似的工作,就会有一种宿命感。12个小镇女性的故事各自独立,又终成一个莫名的圆环。这个环是指命运的必然性。如果处于这种结构性的贫困,女人的生活表面上看来有了出路,有了机会,但实际上本质上是不变的,她们依然要和同样艰难的生活对打。其实,整个中国女性地位的提高,也就是这10来年才在大一点的城市能真正地感觉到一些。并且,当大家高谈阔论女性权利或者女性主义的时候,基本上是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发出来的声音,当你再回到乡镇的时候,会发现他们是一群停留在过去的人。所谓的过去是指它不管是经济,还是它的文明的发展程度,都是滞后于城市的。我打了个比方,(在女性地位方面)对于城市的女性和乡镇的女性来说,城市的女性可能已经站在起跑线上了,乡镇的女性甚至连一双跑鞋都没有。在这里,女人们还在承担更多的重担,男性也不是完全不承担,说到底他们都属于在底层生活的人。另外一种程度上来说,在这里,男性其实也是弱者,当我们看到他在家暴,或者是他在利用所谓更弱者(女性)的时候,其实暴露出他本身就是个弱者,他只能向更弱者施压,对吧?所以我强调说,这不只是一本女性的书,它也是一本乡下人的悲歌。当我们在城市里面生活的时候,当我们每天过着日常的生活的时候,也许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一片特别空白的地方。这个空白不是指它在地图上不存在,而是有这样一群人,也许他从来没有被你听到,也没有被你看到,也许他们日常的故事在外面人的眼光中就是磨难,但是深入到其中也有可能发现处处都充满了生命的原力。这本书如果只用一句话来讲,可以把它诠释为“女人,活着”。我在做这些女性的采访的时候,有朋友跟我讲说,“小荷你知道吗?这个题材太小众了,其实我们身边很多来自乡镇的人,都见过类似的故事,为什么别人没有去记录?” 他想说,这个主题不会有那么多人去关注。但我觉得生活可以分为两种,有特别璀璨闪光的生活,但是也有锈迹斑斑的生活。我更想去记录锈迹斑斑的生活,想让大家看到更多的无名之辈,因为这个事情对我来说是正确的,哪怕它可能看上去就像飞蛾扑火。有读者说这本书的故事太苦了,看了会失眠,但也有另一群人,从中得到了力量。我觉得书中女性的底色,其实是一种来自生命的原力。我当时在书的后记写了一句话,此前这么多年,离我的家乡自贡也就十几公里的地方,居然是我对中国最一无所知的部分。我发现她们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段故事足以让我发出“你怎么能够走到今天”这样的感叹。“盐镇的生活是一道道细碎的裂口,女人拼命止血,而男人们在撒盐。”我前半生基本都在写体育界的男运动员,可以说是一直在为男性写作,而我的后半生,打算为女性而写。除了《盐镇》,一条图书组还为你精选了一套女性主题佳作。这里有女神、女王,有学者、艺人,也有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成长、母女关系、婚恋、自我内耗、男人”围绕12大主题,聊透女性的纠葛与困惑。本书是知名女性学研究者上野千鹤子与叛逆人气作家铃木凉美,历时一年的12次通信,也是一场唤起万千读者共鸣的坦诚对话。全书满篇的鲜活个人经历与厚实的学识背景,让人一边读,体温一边飙升!它是一本让人“想要塞给每位女性的解惑之书。”本书是上野千鹤子与文学领域KOL汤山玲子的辛辣对谈录。这本书写给那些“解放后”仍觉迷惘的女性。终身不婚的上野千鹤子与已婚无子的汤山玲子,分别结合自身的经历与现实,在一来一回的嬉笑怒骂间,向女性分享超强“生存技巧”。即便外部环境千变万化,年龄增长,不为自身设限的女性仍能拥有值得期待的未来。曾经有一段日子,每有人问起,香港有文学吗?香港有了不起的小说家吗?我就说:“有,西西。”《哨鹿》与《我的乔治亚》都是关于历史的重新想象,如同西西攥在手上同时放飞的两只风筝,《哨鹿》飞向十八世纪的康乾盛世;《我的乔治亚》飘在英国乔治亚时代的天空。《白发阿娥及其他》是一部短篇小说集,“白发阿娥”卷收录她1980年-2000年的8个短篇,呈现城市老人的生活方式;“其他”卷则收入她晚年带有先锋气质的短篇。她种过田,当过会计和县城运输公司的职员。她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是孙儿们的外婆、奶奶。活了快六十年,此前从未与文学有过交集。直到2020年,她的《秋园》一经面世便火遍全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她用写作直面人生,记录下普通人苦乐交织的命运,更直面家国历史,刻画出一个个碎片化的历史承受者。个体的声音汇聚在一起,便相对完整、丰富地呈现了时代的样貌。衰老,闭经,照护丧亲,丧失性魅力,再也减不掉的赘肉与失控的更年期……伊藤敞亮又美丽地直面生而为女的难堪与难言之隐,百无禁忌、泪中带笑地书写所有女性必将经历的私密: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姐妹,我们自己——所有人,所有人,都会闭经啊!“美还是不美,都去他的。变老意味着自由,全新的自由。”[法]托马·佩尔内特 [英]阿拉斯泰尔·布鲁斯 著从1933年到2021年,跨越88年,用一顶顶帽子串起英国女王传奇的一生!在将近70年的统治和95年的公共生活中,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走过了一个世纪,标志着历史发展到了一个传奇人物的地步。她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熟悉的人物之一,尤其是因为她的帽子。本书既是一本伊丽莎白二世的传奇人生传记,也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手绘图片和女王珍贵照片的精美画册!一部口袋“博物馆”为读者呈现艺术家笔下的女性形象转变。《艺术笔记2·维纳斯变形记》选取艺术史上最具节点意义的四幅名作,以此为基础,每本一幅,展开论述女性艺术形象的变迁跟随着艺术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神话中的人物到人性解放的象征再到颠覆、质疑传统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