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勋经典书系》推荐序

健康   2023-08-03 20:39   云南  

李子勋老师离世快五年了,今年有出版社整理出版了他的作品集。我应邀为这套书系写了一篇序言。书在六月出版了。编辑老师希望我在公号上代为宣传。可惜事情一多,就忘了。

最近刚好在云南参与中德班培训,忽然想起李子勋老师(他也是中德班第一期学员),就把这篇文章发出来。感兴趣的读者,可自行在购物网站上搜索「李子勋经典书系」,下单购买

李子勋老师离开我们快五年了。我还会常常想起他和煦的微笑。想到他在创造力最丰饶的年纪与世长辞,作为后学者都感到深深痛惜。借着给这套《李子勋经典书系》写序的机会,得以重新感受到他的生命力,让我获得了一点安慰。
十多年前,李子勋老师是在中国大众心目中最负盛名的心理学家,恐怕没有之一。这得益于《心理访谈》的热播。这档电视节目第一次把心理咨询普及到了千家万户,让很多人领略到这门服务的价值:春风化雨般的对话,四两拨千斤地承接情绪,犀利而不失尊重的探问,睿智的比喻,给出意料之外的回答。
在那个年代,因为李子勋老师出色的工作,大众对心理学有了初步的信任。
除了咨询工作以外,李子勋老师也在笔耕不辍,用文字的形式抚慰当代人的内心困惑。他写的文章就像他做咨询一样,没有专家的架子,而是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设身处地理解对方的烦恼,给出恰当好处的回应。
我现在看李子勋老师这套书,仍然觉得他的理念是超前的。哪怕是那些看似随手写就的小品文,那些感触和机锋都包含了前沿的身心健康理念。
李子勋老师受过严格的系统式家庭治疗训练,对于复杂系统的敬畏,对于自组织过程的洞察,对于后现代哲学的灵活运用都深入骨髓。他的很多文章对于专业工作者来说,都有学习的价值。而普通读者感受到的是朴素的智慧和哲理。能够把系统式的观念用如此「雅俗共赏」的方式讲出来,这是多年临床功力的体现。
李子勋老师的作品,有这样几个突出理念:
一是通过后现代的解构,消解了传统心理学诊断对于「心理疾病」权威的,僵化的定义,而致力于拓展个体的生命经验。
他在《困境中的自由》中,把生病说成是一种生命状态,把疾病看做另一种形态的健康。他说,如果把疾病跟健康对立起来,身体一有风吹草动我们就会害怕;但如果相信疾病是健康的一种状态,我们就会更放松,甚至乐于保留一些小病,来获得更有效率的生活。你听,这语言多么洒脱——「乐于保留一些小病」。对李子勋老师这样科班出身的医生,能拥有如此灵活的健康观,是难以想象的思想探险。
在他的笔下,生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色彩,没有任何一种体验是碰不得的禁忌:双相情感障碍叫做「双向情绪色彩」,是两种生命体验的周期性更迭;强迫症来自于「很强的无中生有的创造力」,有症状者「善于抓住一闪而过的念头」,是内心的哲学家;抑郁是一位替我们表达深层愤怒的朋友,它有破坏性,同时也在保护我们的利益。要学会接受它的保护。
另一个常用的理念叫做自组织。
这个名词来自于复杂科学,用系统视角看待宇宙万物,大到星辰运行,小到细胞分裂,系统无时无刻不处于自发的变化中,又以变化的形式维持着某种「稳定」。系统的变与不变都遵循它自身的智慧,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在生命体验中,就有很多事情不需要刻意为之。李子勋老师对于心理治疗和对于家庭教养,都抱有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理念,并将它们呈现在这六本书中。
他认为,人的成长就是与宇宙万物调谐的过程。病人也好,儿童也罢,需要的不是被某一套特定的规则「驯化」,而是找到一种更具有适应力的,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活状态。就像很多疾病不用刻意吃药,只要吃好睡好,心情愉悦,一段时间之后就会痊愈。身体会以自组织的方式照顾它自己。伤口在愈合,小孩会长大,原有的矛盾会被消化,新的问题又在不断发生。人可以融入到世间万物的变化中。
这种智慧,常常比自以为是的人为干预更高明。
作为心理学家,李子勋老师不只从个体视角理解心理,他还关注历史、社会,与文化建构。这种「大系统观」的理念也相当超前。
他认为,人们的很多问题只是被「外界」定义成了问题,心理学家的任务与其说是「解决」这些问题,不如说是帮助每一个人接纳自身的生命体验,再看到它如何与外界框架发生冲突,探索一种让自己感觉舒适、安全,有助于发挥自身潜能的文化建构。
他在身体力行地通过写作,为当代人提供更丰富的文化选择。在《困境中的自由》这本书中,他用这么一段话描述人们获得自我和谐的文化观念之后的体验:「什么人都敢爱,什么事都愿意做,什么地方都想去走走,品尝着生命自由的感觉。」—— 我觉得,这几句话也正是李子勋老师真实生命状态的写照。
在21世纪最初的十几年,心理学在国内还是一种舶来品。随着我们在经济和文化上与世界不断接轨,中国人对这门用西式的科学框架阐释内心经验的学科怀有普遍的好奇。好奇带来了敬畏,敬畏又催生了误解。「心理咨询师」成为了人生导师。很多人不再信任内在的体验,更愿意把诊断分析式的名词套用到自己和他人身上,限制了体验的广度,甚至带来了麻烦。有些心理疾病恰恰是被过于教条的理论「创造」出来的。
值得庆幸的是,时代选择了李子勋老师这样的实践家。他用游戏人间的语言,给专业工作者和大众松绑,鼓励他们回归自身体验,活出自在的样子,而不只是传播心理治疗的「原教旨主义」。
这里的每本书都是极好的例子,显现出如何将一门学问纳入更饱满的生命状态,而不是画地为牢,为其所限。书中的文章信手拈来各种奇闻轶事、幽默、诗歌、戏剧,乃至禅宗公案,就像天上的云,桥下的水,尽可为我所用。
读完这套书不禁感慨,忍不住把今天跟十几年前相比。今天的社会变得更成熟,也更高效,新技术和知识层出不穷。就心态而言却好像比十年前更紧张了一些。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密,心理学这门学问也有了一种更森严的气象。诊断式的语言正在普及,人们提及创伤、PUA、原生家庭、抑郁症,常常会谈虎色变。很多人提到婚姻和家庭,首先感到的是恐惧。伴侣之间该如何相爱,如何沟通,遇到矛盾该怎样对话,都需要模板和框架。年轻的父母比十年前更渴望获得科学的育儿指导,生怕从起跑线上就落后于人。整体而言,今天的人似乎更加不愿意相信自己的本能:不需要那么多知识,就能自然而然把生活过好。
这种时候,读一读李子勋老师的书,还是可以获得很多慰藉。斯人已逝,但他留下来的声音仍在提醒我们:不要迷信任何人,对一切经验保持开放和自由;接纳生命的不确定性;欣赏你自己,欣赏每一个个体的独特。
很幸运,在心理学刚进入中国的年代,这一代人曾受到李子勋老师的关照,带着一份自信且自如的心态迎接这门学科。从中吸收的每一点养分,都用来为自己而活。
谢谢李子勋老师。






李松蔚
系统论、家庭、心理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