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先生,75岁,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平素病情稳定,气促症状不明显,时常外出活动。2021年3月外出时不慎跌倒致股骨头骨折,住院行手术治疗后长期卧床,期间多次出现“肺炎”需要住院治疗,身体状态每况愈下,稍活动就觉气短乏力,活动量明显减少,生活质量远不如前。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为何一次跌倒就能让老人的身体状态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肺康复团队蔡倩医生将为大家解答,并教会大家如何预防跌倒。
跌倒的发生通常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与老年人身体机能、健康状况、行为习惯、药物使用、穿着、周围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衰老导致的身体平衡能力下降、肌肉力量变弱、视力下降、听力下降等。
服用影响神智、精神、视觉、步态、平衡等功能的药物,如安眠药、降压药、镇痛药、降糖药。
地面光滑、光线暗、穿鞋不当、家具摆放不当。
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眼部疾病、骨骼关节疾病、足部疾患、认知障碍等疾患导致的步态不稳、反应下降、视力问题等。
跌倒是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因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是导致老年人创伤性骨折的第一位原因,也是老年人因伤到医疗机构就诊的首要原因。年龄越大,发生跌倒或摔一跤并因此受伤或死亡的风险越高。老年人跌倒会出现很多问题。
1)骨折及并发症
摔倒后,老年人多有骨质疏松,常常会出现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这种骨折在老年人中恢复较慢,并且可能导致长期卧床。而长期卧床容易引发肺炎、褥疮和血栓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能致命。
2)脑外伤
跌倒容易造成脑外伤,包括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震荡、脑挫裂伤等等,轻者影响生活质量,严重者危及患者的生命。
3)心理创伤
摔倒后的心理创伤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许多老年人在摔倒后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这种恐惧会导致他们减少运动量,导致肌肉萎缩,进而影响生活质量。
为预防老年人跌倒,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编写了《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我们进行了一些总结。
1)调整日常行为习惯。日常生活中放慢速度,不要着急转身、站起、开房门、接电话、去卫生间等;行动能力下降者应主动使用辅助器具;不站立穿裤,不登高取物,不进行剧烈的运动。
2)加强平衡能力、肌肉力量、耐力锻炼。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瑜伽、健身舞等运动可较为全面地锻炼各项身体功能,可以减少跌倒风险。
3)穿合身的衣裤,穿低跟、防滑、合脚的鞋有助于预防跌倒。
4)老年人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选择和使用适合自己的辅助工具。常用适老辅助器具包括:手杖、助行器、轮椅、扶手、适老座便器、适老洗浴椅、适老功能护理床、视力补偿设施和助听器等。
5)进行家居环境适老化改造,减少环境中的跌倒危险因素。
6)防治骨质疏松,降低跌倒后骨折风险。
7)遵医嘱用药,关注药物导致跌倒风险。
《黄帝内经》中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视、卧、坐、立、行是人生命活动的五种形态,人应有静有动,有劳有逸。
生命活动既不能过静过逸,也不能过动过劳。过静过逸,久卧、久坐则气血不流通,会伤及人身。过动过劳,久视、久立、久行,超出了人体的正常调节和耐受范围,亦会损伤人体。
老人家跌倒后,大多数卧床,易致相关不良症状。久卧伤气,就是指如果每天卧床的时间过长,缺乏适当的外出行走、锻炼,就会使气血衰退,五脏元真之气循环受损,进而造成身体懒散、精力不济的状况。
因此,老人人跌倒后,在医生评估可以起床活动的情况下,要尽早运动起来,以免出现相应的并发症。
李际强,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师从晁恩祥国医大师以及广东省名中医刘伟胜教授。
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热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肺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病(热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呼吸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胸科疾病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老年呼吸病、急危重症、中西医结合热病(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
【本期作者】
大学城医院肺康复团队主要成员出诊安排
责任编辑: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