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何以回不去——《故乡》

文摘   2024-12-10 21:39   广东  

《故乡》选自《呐喊》,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篇较长的小说,内容多且难。


《故乡》写于1921年,那时的时代背景对现在的学生来说,是有点遥远的。


如果学生只是把这篇文章看做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事情,与现在无关,那就会比较难走进小说。


小说中的“成长”却是学生所熟悉的,他们也正经历着成长,他们也开始慢慢对周遭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百态有了那么一点初认识。


所以读《故乡》不仅是读闰土、杨二嫂、“我”,也是读现在的自己以及将来要成长为什么样的自己。


《故乡》篇幅长,所以要求学生必须提前去看课文,标注自然段,概括小说情节,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结合学案)


第一课时


导入:要褪去青涩与稚嫩,必然经历着成长的苦涩与无奈。年少时候,总是充满想象与欢乐,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少年慢慢成长了,慢慢开始睁眼看世界了,慢慢了解到世界与我们小时候所看到的原来是不一样的,原来烦恼之外还有更大的烦恼,原来有很多的事物已经回不到原点了。


可是,就任由它这样吗?我们能不能有所改变,或者说能不能尽自己所能去改变,去走向更好的自我,去创造新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鲁迅的《故乡》


基础知识讲解:


作者介绍: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小说集《呐喊》(《社戏》《故乡》选自其中)《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其中,且是七上名著阅读之一);


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


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易读错字:愕(è)然  惘(wăng)然  秕(bĭ)谷   鹁鸪(bó  gū)獾(huān)猪  颧(quán)骨   恣睢(zì  suī) 寒噤(jìn)


课文讲解:


一、小说之人物


本篇小说涉及的主要人物有哪些?(母亲、迅哥儿、闰土、杨二嫂、宏儿、水生)


二、小说之内容


请快速阅读文章,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内容。(提示,找出关键语句,比如第一段,作者冒着严寒,回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


第一部分(1-5) 回故乡。写“我”回故乡的时间、所见之景、“我”的感受以及回乡原因。


第二部分(6-77)在故乡。作者回到故乡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主要写了闰土、杨二嫂发生的变化以及变化原因,最后以一声闰土的“老爷”回到了“我”与闰土隔膜的现实。


第三部分(78-88)离故乡.“我”与母亲、宏儿乘船离开以及离开时“我”对故乡境遇的一个思考。


从小说的结构内容来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


时间顺序,以“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


三、思考探究(结合学案,剩余的时间由学生分学习小组讨论)


第二、三课时(故乡何以回不去)


一、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由少年闰土的视频导入:同学们一定还记得这个场景吧?那时候的少年与故乡是如此美好,少年活泼灵动,故乡唯美,二十年后的人与故乡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鲁迅的《故乡》。


二、初读寻疑


同学们,读完《故乡》,你觉得故乡留给“我”的印象是什么?谁能用一两个字来概括一下?


预设:冷 、悲、悲凉、变


同学们说得很好,一下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故乡给我留下了“冷”“悲凉”等印象,再也不是当初的那个故乡了,故乡为何回不去了呢?是哪里发生了变化吗?


预设:故乡之景、故乡之人(闰土、杨二嫂)、“我”之处境等发生了变化。


三、细读探疑


假设你是一位侦探,你能挖掘出“回不去的故乡”的真相吗?请同学们细读文章,分小组讨论,依据文本内容完成“故乡何以回不去”的分析报告。



(一)故乡之景:从文中勾画出描写故乡景色的句子 。总结概括,记忆中以及现实中的的故乡是什么样的?



(二)故乡之人:故乡之人(闰土、杨二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文中找出原句) 。请完成表格。


(三)“我”之处境:“我”的处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总结出“我”的变化。



故乡之景、故乡之人以及“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也不是当年的景与人了,故乡终于也还是回不去了。


四、深读解惑


(一)寻背后原因:年少美好的人与景,终将远离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请各位同学,再次深入文本,寻找他们转变的原因,探寻背后的真相。


1、闰土变化的原因


表面原因:多子,饥荒,杂税,兵,匪,官,坤,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闰土自我的选择、封建意识、天灾、人祸)


“杂税,兵,匪,官,坤”又为何出现?当时又是一个怎样的背景?请同学们结合背景资料,再查找原因。


背景补充:


时代背景:《故乡》写于1921年,描述的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问题。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列强的掠夺侵略、政权的争夺更替使社会动荡不安,农村问题日益突出。


1911年辛亥革命虽推翻了君主帝制,建立了共和政体,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情并没有改变,军阀官僚的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兵(军阀混战)、匪(盗贼横行)、官(官僚统治)、绅(地主盘剥)相互勾结。人民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农民问题依旧尖锐。


深层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压迫,封建等级观念的荼毒,辛亥革命结束后,军阀依然混战,民不聊生,小生产者破产,农民贫困。


闰土的遭遇正是当时广大受压迫、受剥削农民的具体写照。这些人是善良 的、讲道德、守规矩的人。但传统的道德是压抑人的生命力的。他们在封建道德的束缚下丧失了生命的活力,精神变得麻木了。


作者对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也就在于揭示帝国主义、封建社会双重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


2、杨二嫂变化的原因


杨二嫂:小市民势利贪婪(或市侩)的恶习

社会大环境:同上


(二)思境遇出路:


语句:


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闰土、别人这三类人的生活是怎样的?“新”生活又是怎样的生活?


“我”:辛苦展转而生活——异地谋生、奔波劳碌


闰土:辛苦麻木而生活——辛勤劳苦、麻木迟钝


杨二嫂:辛苦恣睢而生活——处心积虑、肆意妄为


“新”的生活:消除了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人与人之间隔膜的生活,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比喻,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希望是人们“走”出来,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去“走”去“追求”。


只要有人愿意去追求,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这种追求中来,就有希望,希望便“无所谓无”;没有人去追求,或者只有极少的人去追求, 就没有希望或没有更大的希望,也就是希望“无所谓有”。


要打破旧社会、创造新社会,创造新生活,仅靠个别的少数人也是不够的,需要许许多多人共同的努力、斗争、实践。


同学们,我们很幸运,并不处在他们那样的时代。虽如此,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同学们也都有自己的困惑,也有自己回不去的故乡,但是希望同学们永远记住,当你失望、沮丧、困惑时,一定不要放弃希望,因为希望是“走”出来的。


六、练习


萤点星光
萤火虽弱,却也能照亮一隅,开启新的篇章。人生旅途,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行到水穷处时,不妨坐看云起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