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难路行——李白《行路难》
一、导入
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余光中:“绣口一吐,就半个大唐。”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同学们,从这些名人的评价中,你觉得李白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爱好喝酒,自称是酒中仙。狂放不羁,傲视权贵。有才华,才高八斗,他的诗歌浑然天成……
是的,李白在我们大多数人心中就是这样一个印象,狂放不羁,洒脱,才高志大,但他也有平凡人的一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行路难》。
二、基础
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诗风清新飘逸、豪放、雄奇壮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题解:
同学们,《行路难》题目是什么意思呢?多感叹世路艰难或者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是乐府古题,也就是乐府诗,古体诗。
李白生活在唐朝,他跨越了初唐、盛唐、中唐三个时期,但李白主要活跃在盛唐,可谓是看尽盛唐繁华,而此时的作者为什么要感叹世路艰难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到这首诗,看看作者都写了什么?
三、诗歌讲解:
(一)诗歌朗诵:(示范读——学生自由读——学生点评——齐读)
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诗意理解:根据注释,同桌讨论交流,翻译。
重点字词讲解
樽:盛酒的器具。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同“值”,价值。
箸:筷子。
茫然:若有所失的样子。
塞:堵塞。
川:河流。
太行:太行山,在现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
两个典故:闲来垂钓碧溪上:相传姜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蹯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
忽复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歧路: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
今安在:如今身处何方?也可理解为: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
长风破浪会有时: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宋书·宗悫传》载,南朝时宗悫用“乘工风破万里浪”来形容自己的抱负。
会,一定,必然。
云帆:高高的帆。 济:渡。
学生翻译:(主要是先让学生同桌之间讨论,然后随机点名学生,让学生翻译。学生整体翻译得不错。)
(三)诗歌赏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樽与盘,都是盛装食物的器皿,但这里却是“金樽”“玉盘”,从中可以知道“器皿之贵重”。
“斗十千”“直万钱”美酒佳肴可谓是珍奇无比。作者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宴会之丰盛、奢华,营造出欢乐的氛围。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第一句与第二句的情感起伏是很大的,前面讲到宴会的丰盛、欢乐,这里却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以“停、投、拔、顾”四个动词,转换了心情。面对美酒,我不喝了;面对美食,我放下了筷子(投——如投壶,投,有抛、掷、跳进、放入的意思,本文可理解为“放下”)我吃不下了。
我转身拔出了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我该做什么呢?不知道。当一个人面对自己喜欢的风景,自己喜欢的美味佳肴也提不起兴趣时,心里必然是苦闷的,忧郁、悲愤的。(举例学生,当你最喜欢的东西,譬如汉堡,摆在你面前,你都不想吃了,那时,你觉得你是怎样的心情?)
那李白这样一个狂放不羁,洒脱自由、傲视权贵的人怎么也那么苦闷呢?为什么呢?
联系背景:青年时代就怀抱着“济苍生、安社稷”理想的李白,终于在四十二岁来到了长安,进入朝廷供职。可他担任的只不过是文学侍臣,并不参与政事。表面上受到玄宗礼贤下士的优待,但因他傲视权贵放荡不羁,得罪了很多人。才两年,即“赐金放还”,逐出长安。
师:李白也想要像张良、诸葛亮等人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然而在古代“士农工商”阶层分明的社会,李白处于“商”这个最底层,即使满腹才华,但也考不了科举,能走之路便是举荐。
当四十二岁的李白,终于怀揣着梦想到达长安时,以为终于要一展身手了,结果唐玄宗却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御用文人。御用文人算了,现在还被“赐金放还”,那对李白来说,是一个多么重的打击啊。所以李白为什么感到苦闷啊?
生:因为仕途之路的坎坷、挫折,这些使他感到苦闷。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这一句,我们应该会感到很熟悉,我们之前学过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那里作者是怎么说的?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我想要渡河,但却没有船和桨。这句作者其实真正想要表达什么?我想要入世做官,但却没有人举荐。这里跟我们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很像的。
所以“欲渡黄河、将登太行”其实表示的是什么?
我想要做官,我想要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对了,其实就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
而“冰塞川、雪满山”呢?
其实就是我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所遇到的挫折、困难。
所以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说明自己的仕途道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交代了诗人惆怅的原因,表达了事与愿违的痛苦、失望。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同学们,这两句运用了两个典故,谁来阐述一下?
学生阐述(根据注释):商朝末年的姜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之滨垂钓。伊尹受命于商汤之前,梦见乘舟过日月旁边。
姜太公、伊尹最后都被任用了,那作者运用这两个典故是想要表达什么呢?或许是不是在想,我将来会不会也能够像姜太公、伊尹得到任用?
所以这一句:李白借姜尚、伊尹备受重用的事实,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够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
神游千古是幸福的,是给予自己的希望,然而人最终要回归到现实,回到现实中的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行路难,行路难“同学们,注意到,这是什么手法?
反复
什么时候我们才会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我们之前学得哪篇文章有特别多的反复的语句?
《最后一次讲演》《安塞腰鼓》,反复,能够表达我们强烈的情感。
那此时呢?这里作者的情感是不是也同样强烈?作者这里由之前的七言便成了三言,有什么作用?
节奏急切,短促有力,情感强烈。
那请同学们以饱满情感的语气来朗读一下这一句。
学生朗读
同学们从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感?
行路难,行路难,世路艰难啊,世路艰难啊,这一条路怎么就那么多分岔路呢?我如今身处何处?我又该走向哪里?
同学们,这一句是不是也能联想到“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焦灼不安和迷惘。
以李白的性格,你觉得李白会一直消沉下去吗?
不会
他最后说了什么?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会”是什么意思?我们学过杜甫的诗句,想起来了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那“会”是什么意思?
“一定、终将。”
我们从“会”也可以看出,作者自信、乐观的精神。
有没有同学朗读一下这句,然后说一说你从中感受的精神?
学生朗读,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写出了诗人乐观、自信、倔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四、总结
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欢乐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苦闷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失望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希望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迷惘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自信
李白的“行路难”其实也是“难路行”,希望咱们同学也都像李白一样,行路难,难路行,相信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后话:这是讲完《行路难》之后进行整理的,解读诗句时,课堂会有更多的互动,在此记录时,有的忘记了,没有录音。所以本篇,类似实录,但又不全然是。两个班级学生学情不同,课堂表现不同,一个班较活跃,一个班较内向,所以互动的感觉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