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
很多人家里都会准备一些零食招待亲朋
不免有一些零食高油高糖高盐
然而很多人又觉得低卡零食
对身体不好
所以不敢吃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零食相对更健康呢
有哪些健康的零食呢
低卡零食真的健康吗?
市面上“异军突起”的低卡零食是许多年轻人的消费对象,大多数消费者选择健康食品的首要需求是“好吃且吃了不胖”,而健康零食主导的宣传词便是“低卡”,用控制热量的方式来达成减重的目的。
健康零食,大多是用原料替代、工艺优化的手段来降低食品中的热量:比如肉干中用植物蛋白肉替代传统的猪肉和牛肉;薯片里用低温脱水的方式取代油炸膨化食品的做法;酸辣粉中用魔芋面或粉来置换通常的粉面;或者饮料和小糕点里用代糖来替换传统的蔗糖。
不过要注意,“低卡”并不等同于“健康”。糖、钠、脂肪、蛋白质等含量也都应当成为衡量零食是否健康的指标。因此,在选择零食的时候要掌握“两选择”。
之所以外面餐厅的饭更诱人,主要是由于其“重口味”,而这个“重口味”是由食盐、精制糖、脂类物质等调味品所决定。
但是,钠吃多了必然会加重肾脏的代谢负担,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甚至会造成损伤;精制糖的过多摄入会导致机体被龋齿、肥胖、糖尿病等问题侵袭;脂肪的大量摄入更会增加机体患肥胖、血脂异常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选购零食需关注食品标签中的“营养成分表”,购买钠、糖、脂肪含量低的“轻口味”零食。
相对而言,新鲜、卫生的食品营养价值更高、味道更纯正、安全系数更高。加工程度低的食品,所含的食盐、精制糖、反式脂肪酸等更少,更能保证身体健康。
这些健康的隐形杀手,必须少吃!
高盐零食,如薯片、咸味坚果等,长期食用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不利,增加高血压等健康风险。高糖零食,如糖果、甜饮料等,摄入过多的糖会导致肥胖、糖尿病、龋齿等问题。高脂肪零食,如蛋黄派、奶油蛋糕等零食含有较高的脂肪和糖分,容易导致肥胖。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完全不能食用,而是要尤其注意食用不能过量,并且不能代替正常一日三餐。
低卡零食在现代健康饮食观念中备受推崇,但消费者在选择和食用时往往容易陷入一些误区。首先,“低卡”并不等同于“零热量”或“无限制”。实际上,“低卡”只是相对于普通零食而言热量较低,但并非没有热量。同时也不能忽视添加剂和人工甜味剂的影响。许多低卡零食为了降低热量和改善口感,会添加大量的人工甜味剂和其他化学成分。
植脂末是一种仿乳制品,可以替代奶粉添加在其他食品中以提高产品营养价值,增加产品的风味。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也被称作“奶精”。乳酸饮料、速溶奶茶粉、速溶咖啡粉、奶油曲奇都有可能含有一定量的植脂末。过量食用植脂末热量较高,会增加肥胖风险、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植脂末中的反式脂肪酸可能会干扰必需脂肪酸的代谢,影响其生长发育。
芒果味月饼、香蕉味牛奶、蓝莓味饼干、草莓味饮料……这些带有水果口味字眼的零食,在外观上常常颜色鲜艳,吃起来确实会有水果香味。但是我们在观察产品配料表的时候不难发现,很多此类型的产品可能只是加了一些水果香精,根本没有真正的果肉。
来看看这些红黑榜零食吧!
杏仁
和杏仁露一样,大杏仁中含有丰富的能镇静神经的和松缓肌肉的矿物质镁,帮助我们提升睡眠质量。
大枣
大枣味甘,含糖类、蛋白质、维生素C、有机酸、粘液质、钙、磷、铁等,有补脾、安神的功效。
葵花籽
瓜子,晚餐后适当嗑一些葵花子,还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利于消食化滞,帮助睡眠。
冰淇淋
冰淇淋含有大量脂肪,吃完就睡,想不胖都不行,另外睡前吃高糖食物容易做噩梦。
巧克力
几乎所有巧克力都含有一定水平的咖啡因,让人兴奋。除此之外,其中的可可碱,会使人心跳加快。
汉堡和薯条
经常吃高脂、高热食物的人,不仅会增加体重,每天睡眠的时间也会减短。
在探索了低卡零食的种种陷阱与零食界的红黑榜后,我们不难发现,追求健康的同时也要擦亮双眼。那些标榜低卡的零食,可能隐藏着高糖、高盐或添加剂的真相,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健康”的假象中。让我们明智选择,多吃红榜上的天然、低加工零食,少吃或避开黑榜上的“隐形炸弹”。健康饮食,从我做起,让美味与健康同行!
来源:人民日报,科普中国,南昌疾控
图源:包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