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少媛(1970-),女,辽宁凌源人,辽宁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教育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
修南(1994-),男,吉林长春人,辽宁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教育学博士,从事高等教育原理研究;
张楠(1992-),女,辽宁大连人,辽宁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管理学博士,从事高等教育经济研究。
摘要:东北地区早于全国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人口现状正在消解东北的人力资源存量,由劳动力无限供给所形成的东北“人口数量红利”正在逐渐消失。高等教育主要通过直接、间接和衍生路径等作用于人口发展、激活“人口质量红利”。立足东北高等教育已有优势,积极应对挑战,需要增强高等教育支撑人力资本积累的直接效能,升级高等教育适配人力资本技能结构的间接效益,优化高等教育营造人口良性迭代文化环境的衍生效应,最终实现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
关键词:高等教育;东北地区;人口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本
一、引 言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指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高等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整体人口素质、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提高人力资本配置效率、推动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相结合进而打造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当下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创新引领、效率驱动。在此背景下,准确把握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结合我国人口形势的变动特征,遵循人口发展规律,探索高等教育支撑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理,推动“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巨大的人口规模为经济高速增长、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创造了人口数量红利。然而,随着人口动态发展过程中的长周期转变,东北地区早于全国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人口现状正在消解东北地区的人力资源存量,由劳动力无限供给所形成的人口数量红利正在逐渐消失。依据人力资本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在劳动力供给优势削弱的情况下,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和综合素质提升将成为助推经济增长的因素;在生产性资料不变的情况下,依靠创新知识(技术)、技术吸收和扩散,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1]因此,在东北地区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老年抚养比攀升、人口基础形态发生重大变化背景下,如何利用好其雄厚科技资源优势,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通过高质量的人才供给、高校知识溢出和科技创新,提高单位劳动力产出即劳动生产率,延长并继续收获人口红利,扩大人口质量红利对数量红利的替代效应,是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客观需求。
二、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高等教育
作用发挥的逻辑机理
1.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渊源最早可追溯到人力资本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强调,教育投资与对人才的投资不应当看成费用,而应当认作资本,这种资本可以获得巨大的社会收益。[2]舒尔茨(T.Schultz)将由教育、保健、迁移等投资在人身上形成的资本都定义为人力资本,认为人口质量是人力资本积累的核心。[3]人口质量包括身体健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道德素质[4],代表着人口总体素质水平,强调的是存量概念,而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经教育、保健等投资而形成的无形资本,强调的是收益。罗默(P.Romer)进一步提出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归结为知识累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提高[5],新技术正在拉大技能错配,导致去技能化的劳动力被迫流向职业阶梯的下游,固化技能极化格局[6]。如若不作为,以人口高质量推进经济发展的目的将会破灭。依据人力资本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随着技术和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通过教育构建与之相匹配的要素禀赋结构,而人口作为要素禀赋的载体,能够实现要素资源的再配置。[7]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出的新概念,已有学者在研究中给予了直接的界定。比如,王晓峰等人基于人口要素将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解释为“人口总量充裕、人口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人口结构优化、人力资源分布合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人口发展”。[8]高文书则以人口素质为切入点来诠释人口高质量发展,主要包括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人口健康素质、全面提升人口思想道德素质三方面。[9]杨成钢等人将人口高质量发展视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即以人力资本存量等要素变动为基础产生的对经济发展的一种有利性。[10]原新等人从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来理解人口高质量,同时指出,“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口数量结构优势尚存,但主导作用逐渐让步于人口质量优势,以健康和教育人力资本为表征,……数量型和质量型人口红利的开发均离不开人口流动下配置效率的提升”[11]。上述学者基于不同维度的界定,在强调人口规模增长的同时,注重人口素质的提升、人口结构的优化、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等多重因素,凸显了人口高质量发展概念的综合性。
此外,也有学者从人口质量红利视角拓展了对人口高质量发展内涵的认识。杨紫帆等人指出:“中国人口质量红利的形成建立在人口质量有了巨大提高的基础上。”[12]陈对认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人口质量红利的实现,人口质量红利与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互为因果的关系。部分学者将人口质量红利理解为由劳动力素质提升而体现出来的那部分经济增长。[13]郑金华指出人口质量红利随着人口素质的提升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推动经济增长。[14]翟文华等人的观点更为直观,他们认为,人口质量决定劳动生产率水平,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速度正相关。[15]依据相关学者的观点,人口质量红利与经济增长直接挂钩,所以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同样是实现经济增长,而实现这一目的的路径,则既要关注人口质量对人口数量的替代效应机制即如何实现效益最大化,又要明确劳动力资源在区域流动和不同行业或产业间流动将产生怎样的经济效能。[16]人口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包括以健康和广义教育改善为机会窗口的资本型人口红利,还应包括以技术和产业结构升级下人口流动迁移为机会窗口的配置型人口红利。[17]
本文综合相关文献观点认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指人口的健康、教育、技能结构、思想状态的改善以及人力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它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是人口内在质量水平的高与低;二是人口质量利用效率的高与低。人口高质量发展包含内在质量水平和质量利用效率两个维度,内在质量水平泛指劳动力人口的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而质量利用效率则是一个结构性概念,主要指劳动力在技术和产业升级中的技能结构变化以及人力资本配置效率。
2.高等教育支撑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一部署,这是对世界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与高等教育内在关系的规律性把握。纵观世界强国无一例外都是教育强国,任何一个教育强国都是高等教育强国,因此高等教育是教育第一基础、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最佳结合点。[18]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所走的是与西方截然不同的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所要实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繁荣,归根到底要依靠教育和科技,而本质则要依靠人的现代化。依据我国人口形态发生的剧烈变动情况,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发挥职能优势,服务区域发展大局、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19]具体而言,高等教育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直接路径,以学科体系和产业体系对接、科技创新和知识溢出为间接路径,以营造文化氛围为衍生路径,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达到人力资本累积最高、资源配置效率最优、文化环境最佳,协同健康管理和市场体系等社会子系统,全面提高人口的内在质量水平与质量利用效率,实现人口的高质量发展(见图1)。
(1)直接路径: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规模与质量提升人力资本水平。
高等教育可以通过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模与质量,在追赶效应驱动和高效参与生产两个层面达到最高的人力资本积累,有效供给经济社会发展,并协同健康干预政策或手段,增加劳动人口的有效时长,实现以人口质量抵补人口数量的目标,提升人力资本的教育水平,进而全面提高人口的内在质量水平。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表明,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是技术进步和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人力资本存量和经济总量呈正相关关系。[20]所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模与质量,既要从宏观层面上下功夫,又要在微观层面上做细化。就宏观层面而言,为所有人提供终身学习以及职业培训的机会,能够有效促进包括70岁以下的初老人群、新产业工人等富余劳动力再就业。此外,为劳动力适龄人口创造更多的就学机会,使其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接受教育,可以不断增强个体的认知与非认知技能,提高劳动力适龄人口的人力资本。就微观层面而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始终是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的人力资本存量。因此,剖析这些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将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评价体系等调整至最优状态,发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优势和空间聚集优势,进一步完善高校人才培养配套保障政策,从而通过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模与质量提升人力资本的整体水平。
(2)间接路径:通过完善学科体系和推进科技创新塑造人力资本结构。
诸多研究表明,“科技创新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始终是产业升级、国力提升、民生改善的根本动力”[21],科技创新离不开学科引领,科技创新与学科建设事关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提高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2]。但受技能偏向型技术的影响,科技创新及其学科体系的精专化发展并不总能带来生产效率的直接提高,相反,还会因缺少与之匹配的技能而抑制生产效率的提高,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尤其是技能极化造成的“高技能工人和低技能工人就业相对增加,同时中等职业技能劳动者就业份额下降”[23]的趋势,会导致不能充分就业劳动力人口同未成年人口、老年人口一样成为负担人口。[24]所以,高等教育需要通过调整学科体系和推动科技创新,使人才培养的供给侧与产业体系、知识溢出的需求侧相平衡,塑造人力资本的技能结构,达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并以此为依据调整高等教育赋能人口内在质量水平提升的直接路径,总体上提高劳动人口的技能结构,与市场介入后的资源配置相匹配,全面提高人口的质量利用效率。当前,我国的产业体系正在发生巨变,正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这要求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也要作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使劳动力在知识、能力和技能上适应技术变化的趋势,从而为现代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的科研创新功能意味着要适度超前或引领行业的发展,推进基础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为产业升级提供新质生产力。所以,高等教育的集群式发展、学科交叉融合式建设、产学研一体化以及科研转化等众多举措将实现科学技术的原始创新及再创新,如果充分地作用于劳动力技能结构的提升,无疑就会提高人口的质量利用效率。
(3)衍生路径:通过营造文化氛围创造最佳的人力资本环境。
高等教育的衍生路径并不直接对人口高质量发展起作用,而是通过支撑高等教育的直接路径与间接路径,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口的内在质量水平和质量利用效率,以在最佳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实现人力资本累积最高、资源配置效率最佳。这条路径以大学文化为核心,通过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相互作用以营造一种氛围,发挥大学文化的“粘合剂”功能,主导社会主体文化,形成文化共识,助推人口高质量发展,为其提供优质的发展空间。一方面,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高校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基本职能的过程中,通过保护和传承包括生育文明、生育伦理在内的人类文化遗产,同时推动文化创新;通过促进不同国家的文化理解和融合,提高所培养人才的全球视野和国际理解力;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塑造,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的人才,积极影响当代青年群体的社会价值观和精神风貌。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在生育友好型社会环境中发挥着重要引导功能。以往的政策及影视宣传,多强调生育行为的工具性以及育龄女性生育行为的负面作用,加之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影响了东北地区的生育率,亟待高等教育提供人文关怀,助推积极婚育文化的重塑。高等教育应打破因此而形成的长周期、结构性的文化依赖路径,通过创新文化路径传播积极的青年婚恋观以及正向的生育观。
三、东北高等教育支撑区域人口
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1.高等教育资源丰富,但支撑区域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渐趋薄弱
得益于历史积淀、工业基础和政策支持等综合性因素,东北地区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格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资源丰富且实力雄厚。截至2023年,辽宁、吉林、黑龙江共拥有普通高等学校258所①,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8.39%,其中,理工科高校占比接近34%,综合类高校占比约23%,农学、医学等行业类高校占比约15%,累积了丰富的高等教育存量资源和雄厚的发展基础。同时,东北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也位居全国前列。本科高校数量、每十万人口高校平均在校生数量、博士学位授权点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图2)。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也为东北带来了更高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最新数据显示,辽宁、吉林、黑龙江的高等教育毛入学分别为57.8%、71.9%和78.4%,仅次于京、津、沪等经济发达地区,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②
此外,东北高校的学科体系相对完整且整体质量较高。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次学科评估结果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吉林大学分别有17个和11个学科位列A类;东北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紧追其后,共计17个学科位列A类;以东北财经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为代表的6所非“双一流”建设高校也都有学科位列A类,学科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此外,东北高校集群与产业集群相互伴生的特点突出,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为首的高校集群,与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布局的匹配度较高,基本形成了高校、城市与产业协同发展体系。[25]
然而,近年来东北地区高等教育支撑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却渐趋薄弱。受经济下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东北高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呈明显下降趋势。2010-2021年间,东北各类教育经费支出排名已由原来的全国中上游水平下滑至中下游水平(见表1)。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东北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原布局东北地区的大批部属高校在划归地方管理后失去了以往的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且受到资源竞争和学位制度改革带来的压力,卷入综合化浪潮中而失去了特色和优势;与其他地区同层次高校相比,东北处于领军地位的高校增长势头不明显、提升压力很大;地方高校更是提升缓慢或停滞不前,频频被其他地区同类高校赶超。[26]从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情况来看,东北的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均无缘特等奖,获奖数量为辽宁省45项(16位),黑龙江省35项(18位),吉林省32项(19位),总体居于全国中下游位置,与东北高等教育传统优势地位极不相称。
2.人力资本积累充裕,但支撑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形态发生重大变化
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本存量。2010-2020年间,东北地区高学历人力资本规模持续扩张,吉林和辽宁每10万人口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数量最高增幅近70%,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仅如此,东北地区劳动年龄人口整体素质也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图3、图4)。1990年,东北地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26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84年,二者相差约1.42年,尽管到了2020年二者差距较之前有所缩小,但整体人力资本水平仍领先于国内大多数省份或地区。此外,东北地区劳动就业人口结构正持续优化。根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东北地区各级各类受教育程度的劳动力人口中,具有初中学历的劳动力人口占劳动力人口总量的比例最高,且规模明显缩小;具有高中(含中职)学历的劳动力人口比例相对稳定,呈波动式下降;而具有大学(含大专)和研究生学历的劳动力人口比例则不断上升,2010-2022年,大专及以上学历劳动力人口占劳动力人口总量的比例从11%增加至26%,增长了1.36倍。丰富的人力资本存量和持续优化的人力资本结构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为推动东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关键助力。
但是,东北地区由人口发展所带来的高投资率、高储蓄率及经济高速增长已开始逐步消失,并面临严重的人口发展矛盾与人口结构风险。一方面,东北地区老龄化、少子化问题严重,并先于全国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自2000年开始,东北地区的人口总和生育率就持续处于国际警戒线以下,数据显示,2020年东北地区总和生育率仅为0.86[27],黑龙江总和生育率甚至低于韩国,人口增长率正在走向加速负增长。如不采取积极措施,至2050年,东北地区的人口总量就会减少近3600万。[28]与少子化和人口负增长相对应,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十分严峻。早在2010年,东北地区就已全面进入老龄化阶段。根据2023年《中国统计年鉴》抽样调查数据,东北地区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高达18.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4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东北地区将早于全国5年迈入重度老龄化社会。[29]较高的老龄化水平引发投资与储蓄减少以及代际收入转移加快,东北地区正以透支后代的发展能力来解决老年人的照顾和赡养问题。2022年,辽宁、吉林、黑龙江的老年抚养比分别高达28.77%、24.84%、24.44%,远超少年抚养比。下窄上宽的“老年型”人口倒金字塔使东北地区面临人口结构失衡的危险,并可能阻碍东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除严重的老龄化、少子化问题外,东北地区还面临日益严峻的人口流失问题。依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辽宁、吉林、黑龙江省的人口数量较十年前均有明显减少,其中,黑龙江流出人口已高达646万人。这些流出的人口平均年龄低、受教育程度高,多数流向了经济发达地区或城市。[30]从东北地区内部来看,省际人口流动较为活跃且有明显的人口增减差异。黑龙江和吉林为主要的人口流出地,辽宁则为人口流入地,2020年辽宁人口跨省净流入89.11万。[31]虽然最新数据显示,辽宁和吉林在2023年都出现了人口净流入,但其中仅沈阳、大连和长春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人口有所增加,人才外流的问题仍较为严峻。
3.高校科研实力雄厚,但支撑劳动技能结构升级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亟待优化
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东北高校拥有较为雄厚的科技实力。首先,东北高校科技资源丰富。截至2021年,全国高校共有研究与发展机构15319所,其中,辽宁、吉林、黑龙江分别以831所、529所、439所分别位列第6位、第13位、第16位,居全国中上水平(见图5)。过去十年,东北高校共入选28位两院院士,仅哈尔滨工业大学就入选9名两院院士。[32]在2022年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中,东北地区有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顶尖科学家数量在全国各省份高校中位居前列。其次,东北高校科技成果产出稳步提升且水平较高。2000-2021年间东北高校的科技成果获奖项目逐年增加③,尤其是辽宁、吉林高校的科技成果获奖数量始终保持着领先水平,具备明显的科技产出优势(见图6)。根据《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17-2020 年间东北地区共计9所高校入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百强高校,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5 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更是连续四年入围百强高校榜单。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以近37亿元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居于全国高校前列,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紧随其后,其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均超过15亿元。
虽然东北地区雄厚的科研实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但在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过程中,高校在支撑劳动技能结构升级和提高人力资本配置效率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一方面,东北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教育及科技资源多数集中于发达城市的“双一流”建设高校,非“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办学实力和服务社会能力较弱。在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方面,非“双一流”建设高校缺乏比较优势,高层次人才更倾向于向本地区资源丰富的城市和一流高校流动,或外流至其他省份寻求更好的职业机会和发展环境。另一方面,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配性差距逐步拉大,东北经济转型所呈现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跳跃性或不连续性、产业体系的多层级性等特点,增加了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动态性。高校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往往存在脱节现象,并导致近年来东北高校本科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持续走低,按毕业生总数和东北生源口径统计,毕业生流失率分别高达63.46%和26.45%。[33]此外,高校科研创新与产业发展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现象。尽管东北高校科研成果数量较多,但整体而言高质量创新成果产出能力不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依据《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19-2021年间,东北高校中仅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进入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50强,且位次与3所高校在全国的综合排名相比存在显著差距。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的科技成果排名在2020年度更是一度下跌至25位和34位。高校科研创新与产业发展需求的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通过知识溢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及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进而间接实现人力资本配置效率最优化的能力。
4.地域文化特色鲜明,但支撑人口良性迭代的高校文化功能尚待拓展
人口高质量发展与社会文化环境关系密切,受人口行为、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多种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东北不仅具有冰雪、山川、草原、沙漠和湖泊等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且地域文化特色突出,具有鲜明的多元性和包容性特点,历经多次大规模移民潮所形成的关东文化,近现代革命历史和老工业基地所形成的红色文化与工业文化,以及丰富的科教资源、相对较高的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等,为东北人口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基础。但是,与近年来东北地区人口形态变动所带来的迫切需求相比,东北高校对人口良性迭代文化环境的支撑能力仍显不足,突出表现在高校的人才集聚和人口引流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近年来年轻人和高学历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高校人才培养与文化教育结合不紧密,课程设置缺乏人口教育内容,对当代婚育文化、育龄人口的生育意愿缺少积极正向引导;学术研究与东北地方文化结合不充分,高校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创新发展与传播作用不强,高校对东北地方文化核心价值的研究与提炼仍显不足,未能更深入地根植于本土话语,更好地传播东北地方文化的特色和精神。
四、东北高等教育支撑区域人口
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1.提质培优:增强高等教育支撑人力资本积累的直接效能
人力资本积累是高等教育支撑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最根本、最直接路径。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支撑东北人力资本积累效能,必须以提质培优为重点,在宏观层面加快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构建与东北人口新常态的适应、协同和引领关系;在微观层面再造高水平人才供给体系,推进不同层次高校高质量内涵发展,强化新增劳动力人口、存量劳动力人口与老工业基地转型需求的适配性,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
(1)完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
高等教育具有较强的人口资源、人才资源含蓄和引流作用。[34]应结合东北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现状以及人口流动区域分化的趋势特征,完善东北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的省际沟通和协调机制,加强省际高等教育合作和资源共享,全力打造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等高等教育增长极,增强东北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依托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这一高等教育资源分布“黄金中轴线”,采取少量升格本地专科院校、院校合并和异地举办分校区的方式,打造连接成片的优质高等资源辐射区域。继续优化“哈大齐牡”发展轴和“长吉图”发展轴的高等教育资源布局;配合黑龙江东部城市群、辽宁东南部城市群培育和发展规划,建立延边、白山、通化等城市以及东部沿边发展轴线上的高等教育资源辐射带,最终形成“两横两纵”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布局,推动沿线城镇、产业和人口的优化配置和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人口分布空间合理化。
(2)优化新增劳动力人口供给体系。
高等教育处于教育环节末端,生源人口受出生率的影响具有一定滞后性。依据人口递推模型测算,2035年以前东北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规模将基本保持在356万-423万人的相对稳定状态。抓住适龄人口变化“窗口期”机遇,一要在宏观层面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龙头作用和高校集群的溢出效应,继续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积极发展“云中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等新形态高等教育,着力推进不同层次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优化新增劳动力人口供给体系。二要在微观层面全面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着力优化新增劳动力人口供给质量。前瞻性构建高校课程体系,根据老工业基地的转型方向和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加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满足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求;从增强学科内部与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完善专业课程,加快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和大学教材的更新周期;积极开发设置跨学科课程、人工智能课程和大数据课程等新型课程。系统推进高校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发挥东北地区行业背景高校资源丰富优势,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内容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与企业合作实施人才定制培养计划,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推动教育链和产业链紧密衔接,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提升存量劳动力人口知识技能。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劳动力人口就业的城乡区域结构、产业结构、收入结构和素质结构带来巨大挑战,同时也为高校进入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市场提供了巨大空间。高校应面向市场需求,建立健全“职前学历教育+职业后技能培训”完整的人才供给体系,着眼于劳动者的全生命周期,强化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功能,持续不断地为劳动人口提供新知识、新技能。一方面,要加强与政府合作,密切关注传统产业转型后企业下岗工人群体、农民工群体以及闲置劳动力群体状况,根据实际需求以及社会环境变化,制定有针对性、合理的培训计划和具体方案,支持政府完成富余劳动力转移,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企业合作,通过开展在职培训、脱岗培训和再就业培训等方式,为企业员工提供技能升级培训计划,协助企业制定整体的人力资本投资战略,顺利平稳实现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目标。
(4)平衡适龄人口教育与老年教育之间的关系。
综合考虑东北人口结构变化现实因素和未来趋势,在充分保证适龄人口教育质量的同时,高校应更多关注老年人教育和研究领域,包括增设老年护理、老年服务专业和课程,培养和引进一批懂老年学、医疗护理和社会工作等领域的专业教师,为学生提供针对老龄化社会的就业指导;探索开发老年教育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通过远程教育、在线课程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模式;利用现有高校资源,探索开放学校图书馆、实验室等,为老年人的继续教育、个人发展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活动空间;加强针对老龄社会问题的研究,为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增进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社会参与等提供科学决策支持,着力补齐适应东北地区深度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教育短板。
2.赋能增效:升级高等教育适配人力资本技能结构的间接效益
适配人力资本技能结构,既需要高校直接提高劳动人口的供给质量,也需要高校推进发展新质生产力,参与构建本土化的教育和培训机制,通过知识溢出、拓展技能宽度等方式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以此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相结合,间接实现人力资本配置效率最优。因此,必须以赋能增效为根本,强化高校学科体系对现代产业体系的引领作用,提升高校基础创新、原始创新和颠覆性科技创新的贡献度,加速推进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向先进生产力转化,同时发挥高校在技能形成体系中的作用,进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度跃升。
(1)强化高校学科体系对现代产业体系的引领作用。
高校学科体系是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动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冲击,聚焦全面振兴背景下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东北高校应持续巩固基础学科的深厚优势,充分挖掘数学学科在算法开发、物理学科在材料科学和电子工程、化学学科在新材料和新药物开发以及能源技术等领域的基础支撑作用;加快布局新兴学科,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提升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生物技术在医疗健康、农业、环保等领域巨大潜力,以及新能源科学对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作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生物医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领域的深度交叉融合,通过组建跨学科团队、搭建多学科交叉平台、跨学科招生和联合培养等,促进不同领域知识融合,产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术,为打造新质生产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35]与此同时,在整体优化东北高校学科布局、引领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着力培养一批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拥有国际视野、团队合作精神和持续学习能力的紧缺急需人才,为提高东北地区人力资本配置效率提供关键支撑。
(2)推进高校基础创新、原始创新和颠覆性科技创新。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需要深入挖掘东北高等教育资源、科技资源富集优势,进一步加大对东北国家级学科交叉创新中心、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力度,着力激活东北地区的科技创新潜力,与东部沿海地区合力构建一体化分工合作的产业网络、创新网络,推动全国科技创新资源、产业资源、管理资源相互链接。[36]有效整合东北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优质资源,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特别是围绕东北承担维护“五大安全”重大战略任务,有组织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和应用性的基础研究,集中优势力量开展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不断增强高等教育对振兴发展的科技贡献度与生产促进力。与此同时,东北高校要用好地缘优势和基础优势,加大顶尖人才的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政策支持体系,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打造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3)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向先进生产力转化。
产业是生产力的载体,高校科技成果只有产业化才能成为社会生产力。[37]打破东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以及创新成果“墙里开花墙外香”问题,需要加快完善东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一体化推进机制。一方面,从需求侧入手,着力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通过提高市场化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等措施,解决东北地区企业对引领产业技术前沿创新的需求不够明确、研发投入意愿不强、与高校科研合作动力不足以及技术吸收能力较弱的问题。另一方面,从供给侧入手,进一步优化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政策,通过设立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基金、提高转化收益比例、以普通许可方式促进专利转化、建立以质量和转化绩效为导向的高校人才评聘体系等方式,着力提升高校高质量科技成果产出能力。与此同时,全面加强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东北地区一体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与投融资服务体系,培养汇聚一批“科技专员”、“技术经纪人”等专业技术人才,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服务能力。
(4)发挥高校在技能形成体系中的基本功能。
在技能偏向型技术的影响下,技能极化导致高技能工人、低技能工人两端就业相对增加、中等职业技能劳动者就业份额下降[38],为此,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在技能形成体系中的基本功能,有针对性地构建适应东北地区劳动力人口就业特点的教育与培训体系,为劳动力创造更多培训机会,以拓宽其技能宽度。一方面,以课程为载体,连接企业、高校等多元利益主体,以模块化的方式将系统性学习内容按逻辑进行拆分,融入东北地区优势行业、重点企业的一线生产知识,使劳动力能够随时获取相应的知识、技能与能力。此外,还应完善相关的课程建设机制,如学分累积与转换系统、资历认证体系、质量评价体系等,承认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参与教育与培训的相关制度。包括建立责任分担的技能投资制度,通过改进财政经费分配以及完善投资补偿制度,平衡高校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依托大数据技术,面向劳动力市场构建技能预测机制,根据东北地区的行业发展趋势,定期发布技能预测报告,调整人才培养与技能培训的供给侧,从源头上减缓技能短缺;针对当下的零工就业模式,构建更为灵活的高校参与就业培训制度,满足劳动力多元技能学习与培训的需要。
3.蓄力挖潜:优化高等教育营造人口良性迭代文化环境的衍生效应
人口高质量发展与社会文化环境关系密切,高等学校在主导社会主体文化、形成文化共识、助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须以蓄力挖潜为目标,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提升地区引才聚才文化软实力、参与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的作用,全面优化高等教育支撑人口良性迭代文化环境。
(1)助力提升区域引才聚才文化软实力。
大学作为探究高深知识的场所,以知识品性为核心的精神性情处于所有文化类型中的统摄地位,是高校文化能够经由知识品性影响大学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等职能的关键元素。[39]所以,应充分发挥东北高等教育资源优势,全面提升高等学校的社会文化服务功能。一是进一步发挥高校的人才集聚和人口引流功能,建设东北区域性一体化人才资源和人力资源大市场,下大力气搭建好人才干事创业平台,破解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打造人才宜居宜业环境,全面增强高校育才、引才和聚才功能,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和高校毕业生来东北地区创新创业,以高等教育中心带动形成区域人才中心,提升人口的整体性综合素质。二是全面增强高校对区域文化的创新发展功能,推动高校积极开展东北地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工作,加强与东北亚国家外域文化之间、与国内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使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中发挥精神引领作用,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丰富东北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内核。三是增强高校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精神的融通性,在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中有意识地融入有代表性的东北地域文化元素和载体,打造体现区域特色的校园建筑文化新地标,使高校与所在地域之间获得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共通相容,助力提升区域文化内涵与品位,营造最佳的文化育人环境。
(2)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全面优化高等教育支撑人口良性迭代文化环境建设,需发挥好高等教育对东北地区婚育文化、育龄人口的生育意愿的积极正向引导作用。一是充分发挥价值引领功能,高校可考虑增设人口学、社会学和可持续发展等人口教育相关的通识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群体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和生育观念,强化家庭责任意识和积极生育观念。与此同时,通过增强健康意识、加强健康教育和养成健康习惯等措施,整体改善青年学生群体的健康水平。二是充分发挥文化传播功能,推动高校参与生育友好社会文化氛围营造,通过社区服务和公益组织为年轻人提供婚恋交友咨询和心理健康服务,加强新型婚育文化、性别平等公共宣传和教育,强化高等教育对区域社会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三是充分发挥高校新型智库作用,结合人口结构变化与区域人口流动趋势,积极开展诸如人口结构与生育模式变化、生育支持政策与生育效应、高等教育对生育水平的影响、高学历女性的生育权益保障等人口问题研究,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参与制定实施有利于东北人口良性迭代的政策措施。
总之,人口问题始终是东北全面振兴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问题,东北人口变化的新特征、人力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配置效率现状,共同决定了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现实可能性。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区域人口教育水平、健康状况、生育政策、经济发展、社会政策、城镇化进程、人口流动、科技创新以及文化价值观念等多重影响因素,从上到下统筹安排部署、多措并举实现破题突进。因此,既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支撑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更需要针对人口与发展综合施策,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形成强大合力,才能通过“投资于人”的策略,在微观上反哺于个体的高品质生活、人的全面发展,在宏观上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社会全面进步,最终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实现东北全面振兴。
注释:
①本文中未标明出处的数据均引自国家统计局以及《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普查年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或由笔者依据官方数据测算得出。
②各省份高等教育毛入学是笔者手动搜寻相关新闻得到的最新数据,毛入学率数据的时间范围介于2020年-2023年之间。本文主要以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基线进行比较,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4.4%。
③获奖项目主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务院各部门科技进步奖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进步奖等。
参考文献:
[1]李竞博,原新. 如何再度激活人口红利——从劳动参与率到劳动生产率:人口红利转型的实现路径[J]. 探索与争鸣,2020,(2):131-139.
[2]亚当·斯密. 国富论[M]. 王亚南,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255-258.
[3]江涛. 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84-87.
[4][5]李仲生. 人口经济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236,232.
[6][23][38]王星,伍灿. 技术变迁塑造技能结构的实践逻辑及其异质性[J]. 青年探索,2024,(3):25-32.
[7][17]原新,金牛. 新型人口红利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J]. 河北学刊,2021,41(6):109-116.
[8]王晓峰,刘华伟. 东北全面振兴下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之路[J]. 人口学刊,2024,46(1):15-20.
[9]高文书.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J]. 红旗文稿,2023,(11):37-39.
[10]杨成钢,闫东东. 质量、数量双重视角下的中国人口红利经济效应变化趋势分析[J]. 人口学刊,2017,39(5):25-35.
[11]原新,金牛,刘旭阳. 中国人口红利的理论建构、机制重构与未来结构[J]. 中国人口科学,2021,(3):17-27.
[12]杨紫帆,杨成钢,杨舒雯.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必然要求[J]. 人口与经济,2024,(3):70-80.
[13]陈对. 我国人口质量红利影响因素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15,(10):88-91.
[14]郑金花. 我国人口红利仍有新的空间[J]. 宏观经济管理,2016,(4):19-21.
[15]翟文华,周志太. 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新解[J]. 现代经济探讨,2017,(1):18-22.
[16]陆杰华,谷俞辰. 中国人口红利本土化研究的反思与展望——兼论人口红利研究的核心议题[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3,(4):1-13.
[18]李立国.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背景下高教人才培养改革逻辑与路径[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4,(1):3-10.
[19]管培俊. 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N]. 光明日报,2023-06-27(13).
[20]赵晓航,李建新.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的变化趋势与机会窗口[J]. 探索与争鸣,2023,(10):103-114.
[2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史丹,杨丹辉,等.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工业:发展逻辑、现实条件与政策取向[J]. 中国工业经济,2024,(3):5-23.
[22]钱锋. 以需求和目标为导向,大力推进学科设置与布局调整[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22,34(4):9-12.
[24]于学军. 中国人口转变与“战略机遇期”[J]. 中国人口科学,2003,(1):11-16.
[25][26]刘国瑞. 东北高等教育的现实困境:演进、致因与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21,42(9):5-16.
[27]张丽萍,王广州. 东北地区人口负增长特征及突出问题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2023,(2):129-142.
[28][29]于潇,高震极. 东北地区人口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挑战[J]. 人口学刊,2024,46(1):21-28.
[30]姜玉,刘鸿雁,庄亚儿. 东北地区流动人口特征研究[J]. 人口学刊,2016,38(6):37-45.
[31]原新,王丽晶. 科学认识人口新形势 推进东北全面振兴[J]. 人口学刊,2024,46(1):5-14.
[32]单春艳. 提升区域高校服务能力加快东北全面振兴[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1528966021986713&wfr=spider&for=pc.
[33]钱诚,孙飞. 从东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看东北人才流失问题[EB/OL].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217483.
[34]周光礼,谢清. 高等教育如何与人口发展同频共振[N]. 中国教育报,2023-06-05(5).
[35][37]张军. 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贡献新时代高等教育力量[J]. 红旗文稿, 2024,(5):4-8.
[36]邓晖,陈鹏,周世祥. 锻造新质生产力,东北高校何为[N]. 光明日报,2023-10-17(13).
[39]胡钦晓. 高校文化资本何为——基于社会文化功能的视角[J]. 高等教育研究,2023,44(12):48-60.
编辑部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华中科技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
购刊
公众号主菜单“关于本刊-订阅须知”
在线投稿
http://high.cbpt.cnki.net/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了解高等教育的最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