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黄福涛(1963-),男,安徽马鞍山人,日本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教授,教育学博士,从事大学课程开发、学术职业、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摘要:基于中国当前部分高校的改革实践以及海外相关案例,通过将零散和互不关联的本科生科研能力与素养活动进行综合化和系统化,可以提炼出一个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其他本科教育模式的新型教育模式——研究型教育模式。研究型教育模式不仅弥补了现有教育模式的不足,还能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学习机会,从而培养创新人才。但目前的研究仍存在实证方面的局限并面临着跨学科融合的挑战,未来应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这一领域的研究。
关键词:研究型教育模式;本科教育;创新人才
一、引 言
在全球化加速和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现代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要求大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而传统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在培养这些能力方面常常显得不足。[1]因此,开发一种新的研究型教育模式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并积极响应教育全球化的趋势,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也愈加迫切。《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要“加快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家竞争力”。[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强调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3]在基础学科和前沿技术领域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现有的本科教育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特征[4],但普遍存在局限性,尤其是在满足现代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方面还有不足。第一,自由或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起源于古希腊,本质上是为社会上层服务的精英教育,其自近代以来在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强调人文素养和公民责任,通常不涉及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从而限制了其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效果。第二,尽管专业教育模式大量引入科研实践活动如工程实践活动等,在培养学生具体的专业技能方面极为有效,但在某些情况下仍可能忽视与前沿科研实践的紧密结合,导致部分学生在毕业后需要额外的实践经验才能有效参与创新和科研工作。第三,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模式旨在提供广泛知识的基础教育,但这种教育往往缺乏深度,不足以支持学生深入进行科学研究或技术创新。第四,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虽然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但通常不包含科学研究和创新设计的元素,限制了学生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潜力。最后,能力本位(competence-based)教育尝试结合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优点,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但在平衡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尤其是在培养创新能力上,常常显得力不从心。
当前国内外不少高校开展了本科生科研活动或本科生科研训练(undergraduate research),但这些活动通常只构成本科教育的一小部分,且大多面向少数学生。同时,这些活动往往高度依赖学生的个人兴趣和主动性,缺乏系统全面的科研教育框架。学生参与科研的机会不均等,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平,并且这些活动通常不与学生的主要学习课程紧密结合,因而难以形成持续和系统的培养环境。
为解决现有教育模式的不足,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更为系统和全面的新型本科教育模式——研究型教育模式。该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科研素养等。在本科教育阶段,根据不同类型、层次院校的特点,以不同形式引入这种模式,不仅可以为绝大多数本科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科研训练,提升其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还能更好地满足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问题
1.文献综述
以下将从研究经历对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创新和创新能力、国际化教育实践、教育系统的全面改革以及本科生科研的最新成果等方面综述相关文献,探讨如何通过这些途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在研究经历对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方面,众多研究表明,让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其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帕克(J.H.Park)等人认为,参加科研方法课程显著增强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他们证实了实践性研究教育在多元化教育环境中的适用性和效果。[5]罗素(C.B.Russell)等人认为,不同类型的实验课程显著影响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参与研究型实验课程的学生的表现和收获明显优于传统和探究型实验课程的学生。[6]这进一步表明了研究经历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方面的重要性。在创新和创新能力方面,多数学者指出,创新能力在英文中可对应“creativity”和“innovation”两个词语,二者虽然在定义上存在差异,但在用来表达学生的创新能力时常常被交替使用,而且创新有多个维度,可从不同的角度和教育层面进行解释。例如,蒙福特(M.D.Mumford)指出,创造力涉及产生新颖、有用的产品[7],其他学者则认为创造力是产生原创且有价值的事物的过程。教育领域的有关研究表明,创造力不仅仅涉及发散思维,还包括发散和聚合思维的整合。[8]这些定义和理论为理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国际化教育实践方面,谢格洛娃(I.Shcheglova)等人在对美国高校的国际化策略进行研究后发现,促进国际学生交流、开设国际化课程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全球竞争力。此外,高校在本科教育阶段与海外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也会显著提高学生的创新和科研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9-10]在教育系统的全面改革方面,不少研究强调,高等教育体系需进行包括增强灵活性、适应性和跨学科方法在内的改革,这些改革旨在全面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苏柏凡(A.C.Superfine)等人认为,基于研究的数学课程在政策和实践中的融合挑战对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11]在本科生科研方面,相关研究表明,本科生早期参与科研能显著提高其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思维,特别是在理工科领域,本科阶段的研究经历被视为未来从事科研或行业工作的重要准备。例如,前述罗素等人的研究表明,研究型实验课程在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在国内关于研究型课程体系和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研究方面。赵晓霞指出,本科生在向独立工作者过渡的过程中,教学的探索性逐渐增加,传习性递减,本科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包括基于问题的探索、源自实践的体验等。[12]唐铁军等人通过总结华中农业大学的实践经验,构建了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几点做法与经验,强调人才培养体系要素的识别和实施。[13]钟秉林等人描述了北京师范大学在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师范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的实践,认为北京师范大学通过大教育观课程设计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取得了显著成绩。[14]李湘萍通过对大学生科研参与行为及效能的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在科研活动中的整体参与度偏低,但科研参与效能明显,同时建议高等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拓宽科研参与的覆盖范围,提高整体参与度,推进科研活动的质量评估。[15]郭卉等人研究了本科生科研学习收获因子的相互关系,发现研究自我效能感是学术技能、研究能力和专业社会化影响本科生研究性职业意愿的中介因素,强调提升科研兴趣和增强研究工作意愿的重要性。[16]郭卉等人还发现大学生科研学习投入对学习收获有显著影响。[17]此外,郭卉在《本科生科研与创新人才培养》一书中梳理了国内外本科生科研实践发展的历史,认为科研任务认知挑战度和教师指导是本科生科研学习收获的重要影响因素。[18]
尽管国内外现有文献提供了关于研究型教育模式理论和实践等方面的一些见解,但在如何构建系统的研究型教育模式,将研究型教育理念和目标整合并贯穿到本科教学与科研训练等日常活动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方面仍存在研究空白。
2.研究问题
基于上述文献综述,本文提出两个研究问题。其一,在本科教育阶段,如何设计和实施更为系统的研究型教育模式,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也就是说,应如何构建一个系统性、基于研究的教育框架和模式,以尽可能使绝大多数或某些院校中的所有学生获得平等的科研机会和资源,并通过系统的研究型教育全面提升其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其二,哪些教学、科研训练以及学习方法和策略能最有效地培养本科生的创新和科研素养。也就是要研究在多种教学、科研训练以及学习环境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的实施途径和手段。
三、研究型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
1.教育理念与目标
研究型教育模式不仅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更注重通过研究、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紧密结合,培养创造性人才。这些人才能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对知识生产作出创新性贡献,并适应全球化和社会经济快速变化的需求。研究型教育模式理念部分来自19世纪初德国洪堡关于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教育理念,部分源自20世纪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关于在现代教育实践中进一步强调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观点,部分吸取了近现代其他学者的相关理论与学说。
洪堡的教育理念强调大学的首要任务是教学与研究的统一。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知识创造的积极参与者,学习过程即是研究过程。洪堡主张学术自由,包括教师的教学自由和学生的学习自由,这种自由是学术创新和创造力的源泉,能够激发学术界不断探索未知领域。他还强调教学必须基于最新的研究成果,教师应将自己的研究融入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以培养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此外,洪堡主张大学教育应以古典自由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非进行狭隘的专业训练尤其是提供职业技术训练。人文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专业教育则提供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学还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治权,以免受外界的干扰,这种独立性保障了学术自由和教育质量,是大学成为学术和科研中心的必要条件。[19-21]
伯顿·克拉克在《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一书及其他相关研究中探讨了促进高水平研究和教育的环境,特别强调了现代教育实践中跨学科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他指出,现代大学应推动跨学科研究,因为当代许多问题复杂且多维,从单一学科的视角出发难以解决,跨学科的合作可以带来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促进知识的综合和扩展。[22-23]他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现有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创新能力。大学应鼓励学生提出原创性问题,进行自主研究,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现代大学必须与时俱进,培养能够适应全球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变化的人才,这需要教育体系具有灵活性和前瞻性,能迅速回应经济社会的变化。
建构主义、变革性学习和体验学习理论也对研究型教育模式有重要的影响。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过程,学生通过与环境和他人的互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教育应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24-25]变革性学习理论强调学习不仅是知识积累,更是个人观点和信念的深刻转变,通过批判性反思和自我觉察,学生能够质疑和改变自身的预设,从而实现更深层次的学习和认知发展。[26]体验学习理论则强调通过具体经验、反思观察、抽象概念化和积极实验四个阶段的循环来实现有效学习,直接参与和实际操作是学习的重要方式。[27]在研究型教育中,这些理论强调学生在真实的研究项目中学习,通过动手实践和探索,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2.基本结构及内容
研究型教育模式并不局限于高校内部传统的课堂教学,它涵盖了多种形式的科研和实践活动。如图1所示,这一模式主要通过三个不同维度和层面的教学与科研活动,系统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科研能力。
(1)高校内部。
首先,第一课堂主要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是本科生接受系统和正规知识教育的主要渠道。在第一课堂中,学生通过学术导师的指导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一般而言,第一学年包括基础课程的学习和学术导师的指导,第二学年则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方法的培训。其次,第二课堂是本科生科研,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学术研讨会和校内科研团体活动,深入掌握研究方法和专业知识。大多数高校在第三学年提供本科生研究项目及其他相关科研训练活动,在高年级阶段,学生多深入参与科研项目以及毕业论文准备与答辩。相较第一课堂的教学与学习活动,目前国内许多“双一流”建设高校在不同程度上通过第二课堂或本科生科研项目等,有意识地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活动。例如,北京大学的“未名学者计划”通过设立“未名学者”奖学金,资助优秀本科生从事自主研究,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有机会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这种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也为其未来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8]再如,复旦大学制定了“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通过提供科研经费和指导教师支持本科生开展自主科研项目,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科研方法和技术,还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9]最后,第三课堂包括校内外的学术讲座、非正式的科研活动、海外短期访学和短期科研等,通过第三课堂,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强实践经验。当前很多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基本上都开展了这类活动。
研究型教育模式的这种多维度、多层面结构,确保了学生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上的全面发展。值得强调的是,在高校内部第一课堂有关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等活动的安排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入学初期,高校应实施引导课程和体验型项目,加强新生与教师的互动,并通过“基础研讨课”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人际网络,提高其学习动力和适应性,为后续开展研究型教育奠定基础。二是为畅通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研究型教育路径,高校可以设计包括“学习和研究档案袋”在内的工具,帮助学生记录和反思学习经验,持续进行自我评估和目标设定,促进其对自身学术和职业路径的深入了解。三是将本科阶段的研究型教育模式与研究生教育层次衔接起来,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具体的研究项目以及系统的学术培训等,尽可能实现无缝对接,确保学生在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后能顺利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与科研活动。[30-31]
(2)与其他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联合培养。
这种联合培养模式强调资源共享、实践导向、多学科交叉和创新驱动,通过设立合作项目、实习与实践、联合实验室、讲座与工作坊、创新竞赛与创业支持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素养和批判性思维。首先,资源共享是这种联合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高校与其他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合作,能够共享资源如实验设备、研究数据和技术支持等,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研究条件。其次,基础学科研究可能更多地侧重理论探索,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相对较少,工程学科则强调将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生可以在真实的产业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再次,虽然这些合作并不一定都置于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环境中,但能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视野和更全面的知识体系,有效提升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后,创新驱动鼓励合作项目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能够推动学生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在具体实施方面,这种模式采取合作项目、实习与实践、设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组织或参与各类创新竞赛和创业项目等方式。首先,合作项目是高校与其他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共同设立的科研项目,学生在导师和企业专家的指导下参与研究,完成从课题设计到结果应用的全过程。其次,实习与实践是指安排学生到企业或科研机构实习,使其直接参与实际项目,从而增强其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对于理科学生,可以安排其在科研院所实习,与科学家们共同工作,学习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对于文科学生,可以安排其在文化机构、智库或非政府组织等机构实习,参与社会研究、政策分析和文化项目,提升研究和实践能力。再次,设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学生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开展研究,获得多方资源支持。此外,邀请产业界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到校讲座或举办工作坊、分享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案例也是一个重要举措。最后,组织或参与各类创新竞赛和创业项目,为学生提供展示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平台,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联合培养模式的作用非常显著,具体表现为:其一,通过与产业界的合作,学生接触到实际问题和前沿技术,能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在实际科研项目中,学生能够学习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提升科研能力和素养。其三,面对实际问题,学生需要分析和评估多种解决方案,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其四,参与合作项目和在企业实习能为学生提供宝贵的职业经验和行业人脉,有助于其毕业后顺利进入职场或继续深造。
在开展联合培养方面,清华大学与华为公司的合作、北京大学与百度公司的合作较为典型。清华大学与华为公司在人工智能、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通过设立联合实验室和科研项目,学生有机会参与华为公司的前沿技术研究,获得实践经验。同时,华为公司还为清华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产业需求,提升职业竞争力。[32]北京大学与百度公司则合作建立了百度-北大大数据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中心,通过这些平台,学生可以参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研究项目,接受百度专家的指导,并在百度实习,直接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与应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得以提高,许多参与项目的学生在毕业后也进入了百度或其他科技公司工作。[33]
(3)国际合作培养。
国际合作培养强调学生国际视野、多元化思维、资源共享以及语言与沟通能力的提升。国际交流项目、国际联合培养、国际科研合作、国际讲座与研讨会、实习与实践等方式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和科研能力。具体来看,首先,通过与海外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合作,学生能接触到不同的学术文化,拓宽国际视野,同时能共享双方的优势资源如先进的实验设备、丰富的研究数据和国际化的导师团队等。其次,跨文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国际合作,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有助于其在全球化背景下开展科研合作。
国际合作培养的基本做法包括:首先,在国际交流项目方面,设立学生海外交换项目,学生在海外高校学习一段时间,参与科研项目,体验不同的学术环境。其次,在国际联合培养方面,合作双方共同设计并实施本科生培养方案,学生在国内外高校分别学习和研究,获得双方的学位或联合培养证书。再次,通过国际科研合作,本科生可以参与跨国科研项目,在国际导师团队的指导下开展研究,提升科研能力。此外,可以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或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最后,在实习与实践方面,通过安排学生在海外的科研机构或企业实习,直接参与实际科研或产业项目,获得实践经验。
这种国际合作培养模式具有以下显著的作用:其一,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研究环境和创新机会,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其二,学生通过参与国际科研项目,能够学习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提升科研素养。跨文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则可以帮助学生在多元化的学术环境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其三,国际合作经历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国际经验和人脉资源,有助于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职业发展。
相关典型案例包括MIT与剑桥大学的合作以及清华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合作。MIT和剑桥大学合作设立“剑桥-MIT研究所”,开展了一系列跨国科研项目和学生交流计划。两校的本科生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在对方的校园进行学习和研究,参与跨学科的创新项目。自2000年设立以来,已有超过600名学生参与了该项目。该项目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学术环境和独立学习的机会,还帮助他们适应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34]清华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设立了“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通过这一跨学科、跨领域的国际研究与教育平台,清华和伯克利的本科生可以在对方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并参与跨国联合科研项目。TBSI的项目涵盖环境科学、新能源、数据科学等领域,学生在国际化的研究团队中合作,提升了科研能力和全球视野。[35]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出,高校与海外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国际化学习和科研资源,显著提升其创新能力、科研素养和批判性思维,为未来的全球化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实施途径和手段
研究型教育模式不仅仅局限于研究型大学培养相应人才,还提供了多种具体的实施途径和手段。以下通过案例详细描述该模式在不同高校和不同层面上的实施与应用。
(1)整体实施。
目前主要是少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型大学在整体实施研究型教育模式,这类学校通常具备以下特点:经费和资源充足,本科生数相对较少且入校成绩优秀,科研师资队伍齐全,实力强,科研设备先进等,因而有条件整体实施。在具体实施方面:首先,通过设计综合性和全校范围内的课程内容和科研训练项目或活动等,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例如,中国科学院大学在本科阶段引入“科教融合”理念,通过与中科院下属的100余个研究所“共有、共治、共享、共发展”,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三段式”培养模式将本科生培养分为公共基础课学习、专业基础课学习以及专业选修课与科研实践三个阶段,学生在基础课阶段可以选择学业导师,进入课题组开展科研实践。[36-37]其次,将有助于学生形成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内容和材料有意识地融入学校层面的各种科研项目中。例如,在百度-北大大数据研究中心,北大学生可以参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研究项目,接受百度专家的指导,并在百度实习,直接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与应用。这种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此外,采取浸入式教育方法,不提供特定的培养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项目,而是通过日常学习活动,将学生浸入获取相关科研素质和能力的过程中。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通过设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和“本-硕-博”资源一体化培养模式,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每位导师指导2-5名学生,导师由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内外其他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还设立了“人文社会科学新苗支持计划”,根据学生学历层次、专业特点的不同,探索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形成课题研究、读书会、学术竞赛等多种形式的科研管理体系。[38]
(2)校内二级学院实施。
研究型教育模式还可以在高校内部的二级学院实施。国内已有不少高校在基于“强基计划”设立的二级学院及其他旨在培养创新人才的书院中专门设计并实施以研究为导向的课程和项目,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具体而言:首先,在二级学院中设立专门的研究型项目,让学生参与实际的科研课题,从中学习研究方法并培养创新思维。例如,清华大学行健书院是清华于2020年为落实国家“强基计划”、进一步推进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而建立的五个书院之一,以培养深厚的数学和力学基础、面向若干关键领域的未来创新人才为目标。书院开展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改革。其“三段式”培养模式分为公共基础课学习、专业基础课学习以及专业选修课与科研实践三个阶段,学生在基础课阶段可以选择学业导师,进入课题组开展科研实践。“钱学森力学班”加入行健书院后,通过首席教授负责制,致力于构造一个开放性的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创新人才。[39]其次,通过定期组织科研训练活动如学术研讨会、科研工作坊和实验室实习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素养。例如,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通过实施“致远荣誉计划”,探索形成了“使命+好奇心”双激发、“学术志趣养成+学者身份认同”两引导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学院通过“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及“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等模式,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知识整合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多元文化理解能力和全球化视野的创新型领袖人才。[40]为了提升文科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素养,许多高校也在探索研究型教育模式。例如,山东大学“尼山学堂”采用“1+3+3”本硕贯通培养模式,本科阶段不分专业,学生可在哲学、文学、历史学3个专业中任选一个毕业,硕士阶段则根据主修方向颁发相应硕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基地构建拔尖学生的“书院-学院”双体系培育机制,以专区化、导师制、研究型、前沿性、国际化、实践性为特色,设置跨学科研究课题和项目,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参与实际科研项目,从而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素养。
(3)本科课程中实施。
按照研究型教育模式的理念,在本科课程中注重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研究型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将这些理念有效融入本科课程的几个具体案例。首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通识课程,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例如,自2009年引入新学制以来,香港的8所公立大学都实施了广泛的跨学科通识教育课程,这些课程覆盖“科学、技术和大数据”、“人文”、“全球问题”、“中国文化:国家和社会”四大领域,旨在补充学生的专业学科,通过跨学科学习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41]类似的案例还包括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项目,这是一个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跨学科的通识课程,旨在打破学科界限,引导学生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和学习,其中,“博雅研讨课”让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指导下,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学生在课程中不仅接触到各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还通过团队合作和讨论培养了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42]其次,在跨学科课程群中融入研究型教育的理念并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触到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问题。例如,华东师范大学通过虚拟教研室搭建跨学科课程群,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人类思维与学科史论”课程群,旨在打破学科界限,引导学生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和学习,这些课程不仅帮助学生拓宽了学术视野,还培养了其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有效支持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43]显而易见,在课程设计中注重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术活动,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可以有效地培养本科生的科研素养,提升其创新能力。这种培养方式不仅适用于理工科学生,也适用于文科学生,有助于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多种途径和手段,研究型教育模式能够在不同层面和不同环节有效实施,全面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四、研究型教育模式与其他教育
模式的相互关联
研究型教育模式在与其他教育模式的相互关联中显示出独特的重要性。它不仅独立存在,而且与其他课程模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本科人才培养的多维教育体系。
1.研究型教育与通识教育
研究型教育与通识教育在许多方面具有共性。首先,二者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其次,都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独立分析,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二者都鼓励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学习和思考,以拓宽知识面,促进多元化的理解和创新。当然,二者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应用领域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型教育强调科学研究和创新,旨在通过科研活动解决实际问题,注重知识的生成和实际应用,课程内容侧重于科学探索和原创研究。通识教育侧重于文化、道德和哲学教育,培养具有广泛知识和人文素养的个体,课程设置面向全体学生,强调跨学科课程和个体人格的发展。此外,研究型教育注重实验、研究项目和实践应用,而通识教育更注重课堂教学和理论传授,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和社会责任感。因此,研究型教育更侧重于在专业领域中取得突破,通识教育则关注培养全面发展的公民。结合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势,可以帮助学生在专业领域取得成就的同时在社会和文化背景中实现全面发展,成为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研究型教育与专业教育
研究型教育与专业教育在一些方面存在共性。首先,二者都提供深入某一学科的训练,重视能力的培养。专业教育为学生准备特定职业所需的具体专业技能和知识,如法律、医学等,旨在培养学生在特定领域内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研究型教育虽然不局限于特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但同样强调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在学术研究和高层次专业领域中进行独立研究和创新的能力。两种教育模式都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确保他们在各自领域中取得成功。尽管二者在能力培养上有交集,但在目标和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异。专业教育强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操作能力,通过训练学生掌握具体的技术和实际操作方法,使其迅速适应毕业后工作岗位的要求。专业教育主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为直接就业作好准备。研究型教育则更侧重于深入理论和广泛的知识框架,强调知识创新和理论发展,鼓励学生掌握现有的知识体系和理论,并在这些基础上进行探索和创新,提出新的观点和理论。研究型教育模式旨在挖掘学生的学术潜力,培养其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由此可见,研究型教育模式不仅在独立存在时显示出其独特的重要性,而且通过与其他教育模式的结合,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培养方式。
五、结 语
1.本研究的新发现与独特之处
与现有文献相比,本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不同于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和活动等只是面向少数有科研兴趣的学生,研究型教育模式在某些特定院校和机构能够覆盖绝大多数本科生甚至所有学生,确保每个学生无论其背景或专业,都有平等的机会获得科研训练和资源、参与高质量的研究型学习以及科研项目。其次,提出了将科研活动与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等紧密结合的教育框架,使科研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的一部分,确保了科研训练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有助于学生在学术和职业生涯中灵活运用掌握的科研技能与素养。最后,本研究提出的研究型教育模式是在中国当前部分高校的改革实践以及海外相关案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模式。通过将许多院校实施的零散和互不关联的本科生科研训练等活动综合化和系统化,提炼和上升到模式层面,进而提出了独特的研究型教育模式概念,形成了一个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其他本科教育模式的新模式。
2.对高等教育学术研究的启示
研究型教育模式的实施不仅丰富了课程设计,还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可操作的框架。一方面,课程设计应注重将研究方法和实践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在实际研究中应用所学知识。这一理念可用于各类学科的课程开发,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鼓励采用项目导向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这一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3.对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启示
首先,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高校尤其是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实施研究型教育模式,包括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其次,政策应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和国际组织建立合作机制,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协同创新,共同培育创新人才。最后,政策应支持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和国际学术交流,加强教师的科研素养和教学能力培训,提升教师在研究型教育中的指导能力及专业水平。
4.对院校层面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本研究对院校层面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提供了具体的实施路径。首先,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多维度、多层面地培养,系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有利于学生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上得到全面发展。其次,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设立联合实验室和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实际科研和实践机会,有助于学生了解产业需求,提升职业竞争力。最后,积极推进国际合作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国际科研合作和交流,提升其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有助于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5.本研究的不足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尽管本研究在构建研究型教育模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本研究在实证研究方面的数据样本和案例分析相对有限,未来应扩大样本范围,进行更大规模的实证研究,以验证和完善研究型教育模式。其次,根据相关文献,跨学科学习和研究虽然被证明有效,但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诸多挑战,如跨学科学习的具体组织制度和方式,学科之间的协调、课程安排等,未来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案。最后,研究型教育模式的长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评估,未来应关注学生在毕业后的发展情况,评估研究型教育对其职业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长期影响,构建具有研究型教育模式特色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SALMI J. Tertiary Educ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EB/OL]. http://documents.worldbank.org/curated/en/827711468337
881262/Tertiary-education-in-the-twenty-first-century-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
[2]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EB/OL]. https://www.gov.cn/zhengce/.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https://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4]黄福涛. 高等院校本科课程模式及其变化[J]. 大学与学科,2022,3(1):26-35.
[5]PARK J H,NIU W,CHENG L,et al. Fostering Creativ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in College:A Cross-Cultural Investigation[EB/OL].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psychology/articles/10.3389/fpsyg.2021.760351/full.
[6]RUSSELL C B,WEAVER G C. Impact of Laboratory Curriculum on 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J]. Chemistry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2011,12(1):57-67.
[7]MUMFORD M D. Where Have We Been,Where Are We Going? Taking Stock in Creativity Research[J].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2003,15:107-120.
[8]CHENG V. Developing Physics Learning Activities for Fostering Student Creativity in Hong Kong Context[EB/OL]. http://www.ied.edu.hk/apfslt/v5_issue2/chengmy/index.htm#contents.
[9]SHCHEGLOVA I,THOMSON G,MERRILL M C. Fostering Global Competence through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R]. Berkeley,CA:Center for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2017.
[10]ALTBACH P G,KNIGHT J.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Motivations and Realities[J].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7,11(3/4):290-305.
[11]SUPERFINE A C,KELSO C R,BEAL S. Research-Based Mathematics Curricula:Policy,Practice,and Development [J]. Educational Policy,2010,24(6):908-934.
[12]赵晓霞. 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的特征[J]. 现代大学教育,2006,(5):105-108.
[13]唐铁军,成协设,徐跃进. 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0,(7):23-25.
[14]钟秉林,董奇,葛岳静,等. 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09,(11):22-24.
[15]李湘萍. 大学生科研参与与学生发展——来自中国案例高校的实证研究[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13(1):129-147.
[16]郭卉,韩婷,姚源,等. 本科生科研学习收获因子相互关系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18,39(9):73-82.
[17]郭卉,韩婷. 大学生科研学习投入对学习收获影响的实证研究[J]. 教育研究,2018,39(6):60-69.
[18]郭卉. 本科生科研与创新人才培养[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19]PAULSEN F. The German Universities:Their Character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M]. New York:Macmillan and Co.,1895:70-71.
[20]JARAUSCH K H.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Learning 1860-1930[M]. Stuttgart:Klett-Cotta,1982:167.
[21]REGG W. Themes[M]/ / REGG W. 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in Europe:Volume III:Universities in th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1800-1945).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4-5.
[22]CLARK B R. The Research-teaching-study Nexus in Modern Systems of Higher Education[J]. Higher Education Policy,1994,7(1):11-17.
[23]CLARK B R. Places of Inquiry:Research and Advanced Education in Modern Universities[M]. Oaklan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23.
[24]PIAGET J,COOK M. The Origins of Intelligence in Children[M]. 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1952.
[25]VYGOTSKY L S,COLE M. Mind in Society: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26]MEZIROW J. Transformative Dimensions of Adult Learning[M]. 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1.
[27]KOLB D A. Experiential Learning: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 New Jersey:FT Press,2014.
[28]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本科生培养[EB/OL]. https://chinese.pku.edu.cn/jyjx/bkspy/268cab4b2f0e4
7eb9938ed4f8198b632.htm.
[29]复旦大学2020年度工作进展报告[EB/OL]. https://jwc.cnu.edu.cn/docs//2023-12/c6c8c32134cd4c
2fa662f5c563471b74.pdf.
[30]MCCORMICK A C,KINZIE J,GONYEA R M. Student Engagement:Bridg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M]/ / PAULSEN M B. Higher Education: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Dordrecht:Springer Netherlands,2013,28:47-92.
[31]CARNELL B,FUNG D. Develop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Research-based Education in Practice[M]. London:UCL Press,2017.
[32]清华大学和华为宣布开展智能数据联合创新[EB/OL]. https://www.huawei.com/cn/news/2019/11/tsinghua-university-huawei-intelligent-data-innovation.
[33]北京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EB/OL]. https://www.ds.pku.edu.cn/.
[34]MIT Industrial Liaison Program Celebrates 75th Anniversary[EB/OL]. https://ilp.mit.edu/news/mit-industrial-liaison-program-celebrates-75th-anniversary.
[35]Breaking New Ground for TBSI[EB/OL]. https://engineering.berkeley.edu/news/2018/05/breaking-new
-ground-for-tbsi/.
[36]白春礼. 国科大第一次工作会议上的报告[EB/OL].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12/3348
79.shtm.
[37]林彦红. 科教融合理念的创新与实践——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为例[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4):27-32.
[38]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EB/OL]. https://www.ucass.edu.cn/xxgk1/xxjj.htm.
[39]李俊峰,徐芦平,苏芃. 理工衔接强基致远培养可堪大任的创新人才——以清华大学行健书院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2022,(10):4-10.
[40]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简介[EB/OL]. https://zhiyuan.sjtu.edu.cn/html/zhiyuan/page.php?id=614&bg=xygk.
[41]LAM A M. Seven Lessons from Interdisciplinary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N]. Times Higher Education,2022-03-11.
[42]博雅学院[EB/OL]. https://lac.sysu.edu.cn/frontpic/index.htm.
[43]赵婀娜. 创新教学方式、探索多元考核,我国高校加快培养基础文科拔尖学生[N]. 人民日报,2022-03-25(11).
编辑部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华中科技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
购刊
公众号主菜单“关于本刊-订阅须知”
在线投稿
http://high.cbpt.cnki.net/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了解高等教育的最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