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熙(1986-),男,河北邯郸人,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从事高等教育评价研究;
王严淞(1989-),女,辽宁凤城人,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从事高校学生发展研究。
摘要:考察分析某顶尖大学分属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八个院系的博士生招生,构建了三个“高共识度”学科的评估模式以更好阐释学科如何塑造招生评价标准和实践过程,发现制度化的学科假设是招生评价中学科逻辑的基础,学科的主流理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优先项都对评价和录取结果产生影响。学科逻辑在招生评价中发挥的功能主要是限制教师对申请者个体特征的关注范围,为建构“优秀”的标准提供理由和边界,为录取决策施加适当的规范。学科逻辑通过建构理性模式使学术共同体内部的质量标准和评价实践得以合法化。
关键词:博士生招生;学科逻辑;认知风格;评价标准
一、问题提出:学科逻辑如何
影响博士生招生
近年来,“申请-考核”制已成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招收博士研究生的主要模式。尽管申请制自推行以来逐渐获得了大多数招生单位和博士生导师的认可,但外界对于其有效性和公平性仍不乏批评质疑之声。批评意见主要集中于该制度作为典型的“内行人”参与并主导的选拔性评价活动,在评价标准和选拔过程中存在不透明性。作为研究型大学的一项学术人才选拔制度,博士生招生制度发挥着为博士生教育和学术职业“双重把关”的功能,因而兼有人才选拔和学术评价的双重属性。[1]在学术评价方面,同行评议和文献计量比较是最为常见的两种模式,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一直是国内外高等教育、学术评价以及科研管理领域讨论的热点话题。而博士生的选拔制度特别是评价标准的构建主要依赖学科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本质上也可看作是同行评议。因此,基于专家经验来评判候选者“优秀”与否,这既是博士生招生制度合法性的来源之一,同时也因个人偏好等主观因素而限制了其科学性或有效性。根据讨论主题的差异,针对博士生招生的研究可以基于不同理论范式进行深入分析,如功能主义、建构主义、权力分析、符号互动和实用主义等。目前讨论博士生招考制度有效性的文献大多选择功能主义视角,一方面考察评价指标的预测效度,主要通过GRE分数、院校背景、GPA等指标和研究生学业成就的相关性来验证;另一方面,对于选拔出的博士生是否符合预期目标,主要基于导师作为专家的个人经验,对某种招考模式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相较于功能主义视角,建构主义视角重视评价标准的社会建构过程及其合法性问题,关注影响学术评价与人才选拔的组织、学科和个体因素。作为高校中各类评价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对于人才质量和学术成果进行评价是高校教师的日常性工作,但对这些价值评判背后的深层结构及影响机制尚缺乏系统研究。因此,与倾向于采用定量分析的功能主义范式不同,本研究主要从建构主义的分析路径剖析博士生招生的实践过程。
具体到国内高校的博士生招生,专家委员会和导师作为评价和决策主体,在整个选拔体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已有文献大多从政策文本、制度框架、评价方法和招生工作角度开展讨论,对于专家委员会如何构建评价标准及其实践过程研究较少。实际上,对于任何评价体系而言,评价标准的科学合理性都是其合法性来源的关键所在。然而评价标准的建构在实践中往往关联着评价目的、组织目标、团体文化、主体互动以及评价者的个人经验乃至品味和偏好等因素。因此,尽管“择优原则”是整个评价体系中被普遍接受的核心理念,但对“优秀”的定义和评判往往包含着复杂的社会建构与情境化互动。[2]笔者曾撰文论述精英大学的博士生招生选拔是多重制度逻辑下的情境化评判,并指出学科逻辑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如果忽视学科之间的认识论差异和各自的实践逻辑,对于“优秀”的评价可能会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只关注院校背景、专业排名、论文数量等可量化的指标;二是过度强调个人品味和偏好而导向相对主义。有学者认为,博士生招生和教师招聘这类事务是观察学术组织价值观的重要窗口,为审视学科文化中的守门员机制提供了理想情境。[4]已有研究更多是从应然层面讨论申请者要具备的学科素养和专业能力,很少关注实践层面的评判过程,特别是长期浸淫的某个学科领域对教师认知风格及评判方式的影响。有鉴于此,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学科逻辑如何影响博士生招生中的“优秀”评价标准和录取决策。围绕这一问题,本研究有两个具体目标,一是梳理和比较案例学科在评价标准和录取程序上的差异;二是从学科逻辑的视角解释产生以上差异的原因。
二、理论基础:评价社会学视角下
的学科逻辑
研究高等教育场域中的评价活动需要整合多学科的分析视角,包括借鉴价值哲学、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心理与教育测量、管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科学和决策科学等学科的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此外,近年来兴起的评价社会学(Sociology of Valuation and Evaluation)①将“评价”视为一个社会和文化过程,尝试整合多学科的理论资源对“评价”这一重要的社会机制开展系统研究。在其涉及的诸多领域和相关议题中,专业性学术团体如何建构评价标准、使用何种评估技术以及在微观实践中的价值协调与辩护是经常被讨论的问题。作为评价社会学的提出者和倡导者,美国学者拉蒙特(M.Lamont)在其代表作《教授们怎么想:在神秘的学术评价体系内》中指出,学科文化对于构建学术评价的内部合法性具有基础性作用。[5]内行人的共同规范和价值观构筑了学术守门员体系的深层结构,作为高校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基本建制,学科不仅是教师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所处的主要情境,它还调控其内部的人才选拔与学术评价,因而学科逻辑常常被教授们视为理所当然的。[6]
何为学科逻辑?学科逻辑并非仅指学科的知识逻辑,因为当一个学科确立之后,会按照知识和制度两种逻辑运行和发展,形成具有规范性的知识体系与评价系统。[7]一方面,学科的知识逻辑遵从知识的内在发展演化规律,体现学科的自然属性,完成知识的系统化使命,其核心在于一整套被学科共同体普遍认可的学术范式。在库恩(T.Kuhn)的范式理论中,“科学共同体”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接受了共同的教育、训练和学术熏陶,具有共通的学术概念、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和心理素质。比彻(T.Becher)形象地将学科比喻成各种“学术部落”,每个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术文化,他还指出学科文化与学科特定的认识论紧密联系。[8]沿袭比彻的探寻之路,诺尔-塞蒂娜(K.D.Knorr-Cetina)引入了“认知文化”的概念,探讨科学知识生产的情境机制及其背后的文化蕴涵。她认为,学者们从所在的学科汲取共同信念和实践方式,并接受了建构主义、实证主义、功利主义和综合性四种认知文化中的至少一种。这些认知文化可以服务于多个功能,其中就包括为评价未来成员提供依据。[9]因此,对于“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以及关于主要理论和方法论的共识程度,就成为区分不同研究领域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学科作为一种实在的社会建制,可以被视作由话语、网络和指令等工具所构成的组织系统。和其他的社会组织一样,学科也会尽可能地去争取声誉、资源和话语权。[10]在这个意义上,学科的制度逻辑不仅帮助其完成组织与制度化使命,也影响并限制了学科内部成员的行为选择和团体决策。[11]波塞特(J.Posselt)认为,博士生招生不仅是一种分配学术资源和教育机会的守门员机制,也是教师们表达身份认同、追求团体目标并维护学科声誉的一种组织仪式。[12]实际上,学科逻辑对于人才选拔和学术评价的影响不言自明,对其讨论的重点放在“如何影响”上更为恰当。
三、研究设计
B大学是我国传统名校,既是“985工程”高校,也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从2012年开始,B大学在部分院系博士研究生招生中试点实行“申请-考核”制。从2017年至今,该校“申请-考核”制已逐步全面取代过去的普通招考,与“本科直博”和“硕博连读”两种招生模式并行。在制度设计方面,学校层面成立招生工作小组并出台了系列规范性招生规定,研究生院负责招生名额的分配和调控、监督招生纪律并提供政策性指导,而实际的考核与录取权力都下放给各二级单位。学院(系、所)主要依托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开展教学、科研和研究生招生工作。本研究采用多案例比较分析的方法对B大学的8个招生院系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调查问卷、专家访谈和查阅档案收集了大量资料。笔者先前的研究已经展示了理科、工科、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在材料评审和学术能力倾向上的差异性[13],本研究主要基于对访谈资料的质性分析,进一步探讨影响教师作出评判的学科逻辑。
本研究从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选择了8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院系,预期它们的博士生招生评价相较于应用或交叉学科能够更好地展现学科范式的影响。本研究的抽样工作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了把握。一是案例院系的选取,这构成了组织和制度分析的主要单元。二是访谈对象的选取,这是研究教师评判标准的主要数据来源。三是学科案例的主题选取,聚焦学科范式、评价标准和录取决策,意在全面了解案例的基础上分析重点问题。[14]在若干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院系中,本研究至少抽取了一个所谓的“高共识度”学科(如哲学、经济学、物理学)和一个相对“低共识度”的学科(如语言学、政治学、教育学),这为学科间跨案例比较提供了基本结构和研究对象。
如表1所示,本研究按学科领域和范例强度两种方式进行案例比较分析。首先将学科按广义的“学科门类”进行划分,即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三类。从传统的观点来看,自然科学具有最强的学科范式,其次是社会科学,然后是人文学科。其次,基于不同领域学科内部共识度的差异进行划分,主要参考了比格兰(A.Biglan)等人基于范式发展的分类方法。然而鉴于他们的学科分类工作年代较为久远,其后学科范式或多或少会发生变化,本研究还参考了相关二手历史资料和研究文献,并与专家委员会成员进行了探讨。基于对学科发展趋势的了解,这些分类不是静态、持久的或绝对的,而是在某一历史演化语境中相对位置结构的表述。
在选取的8个院系样本中,每个招生单位的访谈对象都包括一位系主任、所长或分管博士生招生工作的副院长,22位受访教师均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并参与过相关工作。遵循质性研究的“目的性抽样”原则,本研究在第一轮抽样时先选择了一些“知情关键人物”,主要是各院系分管博士生招生工作的副院长和各系、所的负责人。此后按照“滚雪球”的方式进行访谈,第二轮受访导师大多是由上述人员帮助联系的,他们具备丰富的博士生招生与培养经验。访谈主要采用半结构性深度访谈,时间为1-2个小时,地点大多选在受访教师的办公室或院系的会议室。访谈提纲的内容参考之前文献梳理和调查问卷的结果拟定,包括所在院系博士生招生的组织流程,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对博士生招生中所谓“优秀”的理解以及各专家委员会作出录取决策的情况。鉴于访谈是获取研究资料的主要来源,也是回答核心问题所依据的经验材料,本研究使用了主题分析的技术方法。主题分析法是各种定性研究中的常用手段,当然也包括比较案例研究。主题分析方法是在分析文献主题类型、主题结构的基础上,对具有检索意义的主题概念进行提炼和取舍的过程。[15]本研究按照熟悉数据、形成初始编码、寻找主题、复查主题、定义和命名主题的流程对学科逻辑的实践功能进行了归纳和提炼(见表2),并借助Nvivo(V11.0)软件进行资料分析。
四、研究发现:高共识度学科
招生案例比较
如表3所示,本研究基于经济学、哲学和物理学构建了三个招生案例,借以了解“高共识度学科”如何建立评估逻辑,以及各学科的成员如何为其辩护。之所以选择哲学、经济学和物理学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这三个学科的知识特征差异较大,学科边界相对清晰,可以分别作为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典型代表。从传统的观点来看,哲学、经济学、物理学有着更为集中的知识体系,它们在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被定义为“权力学科”,其学术范式也逐渐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例如,理论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受访者都认为天文学正逐渐被物理学家所掌控,物理学科的评价标准在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招生录取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社会科学领域,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已经开始在社会学、政治学和教育学等学科中产生类似的影响。这些学科越来越多地借鉴经济学的前沿研究,同时引入其最新的计量方法和统计模型。哲学家通过广泛地应用逻辑思辨的方法展现了其在人文社会学科中的“正统性”,语言哲学、历史哲学、教育哲学、科学哲学等领域的规范性研究都是以哲学思考作为理论基础和主要方法论。其次,这三个学科的招生实践特色比较突出,而且搜集和分析材料的工作量相对适宜。此外,还有一个现实原因是二级学科博士生点的研究资料不足以很好地支撑案例分析,因而主要以一级学科或院系为单位进行案例分析。
研究发现,学科逻辑主要通过学科范式形塑教师的认知风格,从而建构了评判“优秀”的情境化定义,即学科契合性,并赋予评价标准和录取决策以合法性。具体而言,学科逻辑对于招生评判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教师的认识风格上。例如,在实证主义作为主导范式的学科,学者们可能更倾向于认可量化评价指标的价值,从而将GPA、笔试成绩、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表2)。而在共识度较低的学科,根据对已有文献和本研究访谈资料的分析,个体偏好和学术品味可能在录取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其次,学科逻辑也会直接影响专家委员会所使用的评价标准,以及他们对于这些标准的共识度。[16]因为一门学科的社会化通常需要构建一系列基本原理、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也建立了学科内部的身份认同和共享的学术世界观。怀特利(R.Whitely)认为,在单一声誉体系的学科领域中往往能够发现标准化的技术方法和统一的评价系统。[17]换言之,在理论和方法共识度高的研究领域,能够找到更多关于质量标准的共识。第三,学科具有在特定领域中限制或指导个体行为的文化功能。[18]学科的核心知识体系和实践优先次序界定了学科成员所认为合适的方法论范畴。[19]学科范式的强度还可能影响录取决策中产生分歧和冲突的可能性。考虑到组织决策中固有的模糊性和其他认知性限制,学科逻辑为其成员提供了游戏规则和实践优先项,避免在决策时陷入对“没完没了”开放性问题的讨论当中。和已有文献保持一致的是,本研究发现,在理论和方法论共识度较高的领域,博士生招生中学科逻辑发挥的作用也比较强;而在学科共识度较低的领域,教师在进行评价时更有可能依据自己偏好的理论和方法论原则,因而识别共同的逻辑就相对困难一些。
1.经济学案例分析
经济学一直被认为是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强势学科”,而B大学经济学院在国内也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经济学院通过直博、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制等不同方式招收博士生生。从具体实践来看,与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相对应(见表3),专家委员会在确定评价标准和录取策略方面都非常清楚明白。首先,经济类学科从来不缺乏优质的申请者,“我们并没有怎么去宣传,毕竟还是不愁生源的,每年来报考的人都很多。”(JJ-01)由于申请者较多,在第一轮对材料进行筛选时,教师往往会倾向于使用可量化的评价标准来降低工作量,同时减少优缺点之间相互比较带来的模糊性和认知负荷。
就考生的能力要求而言,他们认为,如果要选拔未来能够成为经济学家的学生,那么这个人必须具备该领域定量研究方法基础。在经济学理论(数学建模)和实证研究(统计分析)中,数学就是用来解释作者论点和“讲故事”的语言。当问及“优秀”的学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时候,系主任回答说:“从我们这里来讲,需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会用一些新的计量模型,应该说现在都是这种趋势。”(JJ-02)自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模型逐渐成为经济学话语体系的主要基础,该学科的研究者普遍使用数学工具来验证假设并增强其研究的精确性。高质量的经济学研究必须站在学科前沿,而“前沿的经济研究也包括使用前沿的统计方法”。(JJ-02)随着经济学研究问题日益复杂以及统计科学的进步,经济学研究对数理方法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一位从事金融学研究的教师解释说:“在这个学科几十年的发展史中,学术研究越来越多的需要你接触前沿领域,这种前沿包括更先进的分析技术和研究的深度。”(JJ-03)因此,经济学院要求所有专业方向的申请人必须参加笔试,内容包括经济学基础和量化研究方法,即便对于报考“经济史”方向的考生也是如此。
总体上看,经济学较为重视申请者的高等数学基础和经济学知识,但仅仅熟悉相关数学工具并不能保证其获得足够的竞争优势。对于申请直博的本科生而言,如果拥有数学和经济学双学位,他就可能获得一定的比较优势。“比如申请者是理工科的,数理背景强是一个很好的条件。但如果他没有系统学习过经济学,研究计划写得不是很符合经济学的逻辑,面试的时候回答问题也差一些,就未必能通过。”(JJ-02)对于硕士在读或往届毕业生,除了经济学的专业背景之外,论文发表也是证明其研究能力的有效材料。“如果他是硕士,要走申请-考核制的话,论文多少都会有,少的有一篇,多的有几篇。还有期刊和影响因子之类的差别,这个还挺重要的。如果有学生已经发了SSCI论文,老师们就会多关注一下他。”(JJ-03)
经济学的学科逻辑不仅表现为对考生专业背景和量化分析能力的重视,还表现为教师们有较高的“风险规避”意识。“毕竟现在带学生也是有风险的,想顺利毕业的话,基础好的还是更稳妥一些。”(JJ-03)此外,他们的录取决策方式是“五位导师背对背打分,不允许讨论,之后按笔试和面试成绩排序。”(JJ-01)这似乎也揭示了理性选择理论和定量方法论对这个领域的深刻影响。在经济学院内部,围绕数据和算法产生了一种文化上的内聚性。由于当代经济学的范式化程度比较高,整体而论,其学科逻辑在招生评价中发挥的影响力也比社会科学其他学科更大一些。
2.物理学案例分析
理论物理学试图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阐释所有物理现象的运行机制。和数学很相似,它也是一门纯粹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毫无疑问,物理学目前在自然科学中居主导地位,当代物理学已经逐渐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程技术研发之中,并发展出了诸多分支学科。B大学的物理学科在国内学界享有盛誉,与“申请—考核”制作为主要招生形式的人文社科类院系不同,物理学院的生源结构是本科直博生的比例超过90%。
以理论物理研究所为例,该所每年都会举办“理论物理学夏令营”,面向本科三年级且获得所在学校硕士推免资格的申请者。由于每年报名的人数较多,并不是所有申请者都能够获得入营资格。跟申请-考核制类似,“入营资格也是根据每年的生源情况做一个综合评价。当然,本科生的院校背景和绩点可能更重要一些。”(WL-05)科层制的运作机制加之物理学科对于量化指标的偏好,使得院校声誉、数理背景和学业成绩成为材料评审过程中主要的筛选指标。我国不少重点高校的理工院系会通过夏令营的方式考察申请者,具体的活动安排多种多样,常见的形式包括学术讲座、导师见面会、参观实验室、晚会聚餐和专业面试等。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询问参与夏令营的教师得知,该所的夏令营形式相对简单,主要包括综合笔试、导师交流和专业面试三个部分。从评价的标准来看,智商、兴趣和潜力是理论物理学科最为看重的几个方面。具体而言,在B大学物理学院下设的各专业中,只有理论物理专业的夏令营有笔试环节。笔试题目的难度适中,重点在于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后专家小组会通过面试对申请者的学科能力作进一步考查,这也是决定录取名单的关键环节。“无论是笔试的题目,还是面试问的专业性问题,主要是看他的专业基础和解题思路。我们普遍比较看重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死记硬背的东西我们一般不是那么看重。”(WL-04)除了笔试和面试,夏令营期间还会安排博士生生导师与营员集中见面,导师会简单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内容。需要说明的是,师生见面活动主要是为了增进了解,而非导师提前挑选学生。B大学的理论物理学科在学生入学后并不会立即确定指导关系,学生通常要经过一年左右的专业学习,修完相关课程并通过综合考试后再选择指导教师。
与“申请-考核”制的不同之处在于,作为“直接攻博”这种贯通培养模式的入口,夏令营起初只是一种小范围的制度实验,目的在于将相对更年轻且有一定学术天赋和专业动机的学生选拔出来。尽管这种面向本科生的选拔带有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但教师大多认为选人只是培养过程的一个环节,况且个体的发展变数很大,“所以关键还是要建立一个分流淘汰的机制。客观地说,现在的更换导师和退出机制都不是很顺畅,这是我们当下和未来要做的事情。”(WL-03)面对国内外顶尖高校的生源竞争,精英院校希望通过夏令营这种形式吸引并尽早锁定优秀生源,它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提前招生方式了。
3.哲学案例分析
此案例中的招生委员会隶属于西方哲学专业。这门古老学科的核心被定义为关于“知识与现实的本质的持续性对话”。[20]在这里,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所开创的思辨模式仍然指导着当代学者就广泛的哲学和社会议题进行交流,这种悠久的思辨传统巩固了哲学在人文学科中的领导地位。有意思的是,即便哲学家在重视思辨能力上有较高的共识,但哲学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又是“使用缜密的逻辑和思辨进行批判”[21]。换言之,“好的哲学本身就包括争议和对话,而且哲学研究不能缺乏分析和批判能力。”(ZX-11)哲学研究的目的是解剖和分析有关人类基本问题的各种思想,并在强有力的辩论中重建它们。
与先前研究一致的是,教授们在评价申请者时最为看重文本写作和现场面试的表现。他们觉得书面材料和面对面交流可以提供关于个人哲学思维、学术训练和个人风格的丰富信息。“哲学虽然强调思辨,但有其学术规范。所谓规范就是有尺度的思考,而不是胡思乱想。你必须有一定的学术训练,用学术共同体认可的话语来表达。老师们提几个问题,跟这个学生谈一会儿,就知道他的专业素养怎么样。”(ZX-10)是否受过哲学的专门训练以及研究计划的写作质量是大多数教师进行评判的主要依据。除了研究计划,委员会还希望通过硕士论文了解申请者的研究兴趣和学术积累情况。“对于大多数人来讲,硕士论文就是最重要的成果,能够比较好地反映考生的基础和兴趣。如果硕士论文做得很扎实,和报考导师的方向也比较接近,那就是很重要的优势。”(ZX-11)虽然大多数教师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有相当的共识,但哲学传统之间的风格差异也塑造了他们各自的知识品味以及对写作文本的个体化解释。为了避免学术风格差异的影响,也为了与后续的培养过程相衔接,哲学系会安排相关领域的专家(通常是所报考专业方向的导师)来评审申请者的研究计划。
起初本研究设想哲学系的专家委员会可能会产生所有案例中最长时间和最激烈的讨论,但访谈资料并没有支持这一点,因为“我们是按导师来招生,否则矛盾估计会很大。”(ZX-12)另一方面,他们对待量化评判和打分排名的态度与经济学者有所不同。在这个以“温和争论”为特征的学科领域,教师们不愿过于依赖量化指标。尽管他们也会安排多位教师评审材料,但打分或评级只作为一种参考。“我们也会评分和排名,但是不会依赖这个。我们也不会过多地讨论和协商,要不然(招生)就真成了哲学辩论。通常就是以导师的意见为主,其他人的意见作为参考。”(ZX-12)在哲学系的案例中,材料审核及面试环节都是由导师作为主要的评审者和发言人,这样就省去了委员会内部大量的个人举荐和相互说服的工作,也更好保证了导师能招到想要的学生。
总体上看,在经济学、哲学、物理学这样对理论和方法有较高共识度的学科,其内部对于人才质量的评价有着比较一致的标准。然而经济学的材料评审和录取方式上体现了认知逻辑和制度逻辑的统一,而哲学对量化方法的怀疑和师徒制的培养传统更加注重和突出导师的招生权力。
五、结论与讨论
1.学科对教师作出评判的影响
通过对物理学、经济学、哲学的三个“高共识度”学科的比较案例分析,本研究阐释了学科逻辑对教师作出评判的影响。学科逻辑在博士生招生中不仅发挥着基础性的鉴别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教师将学术质量标准和组织行为合法化。具体而言,学科逻辑在这些学科的招生实践中发挥了四种功能:
第一,在早期阶段,限制了教师对申请者个体特征要素的关注,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科契合性”而非何为“优秀”的泛泛讨论或“院校背景”等符号性指标上。
第二,为评价“优秀”建构标准并提供理由。例如,在实证主义盛行的领域,更多的教师相信从量化指标中得出的推论是有效的。类似的,以复杂论证为前提的哲学则引导教师去仔细检查写作文本,将其作为衡量申请者水平和学科适应性的一个关键指标。
第三,为评价和录取决策施加适当的规范。学科逻辑为教师评估提供了指导原则,使招生实践过程合理化,如经济学较为功利的量化指标与风险规避逻辑,以及对打分排名的依赖。
第四,学科逻辑为评价标准建构和录取决策提供了合法性。教师们普遍使用本学科的认识论来看待申请者特征,更加青睐那些以往成就与未来在该领域获得成功要求相一致的学生。不论是评价标准还是实践过程,对外人来说都可能是限制性、排他性甚至是歧视性的事情,对内部人士而言却是完全合乎逻辑的。因为“任何逻辑的概念只有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才有效”[22],它们可以追溯到传统的学术规范和价值观,而这些在学术共同体内部已经是制度化的常识。高共识领域的教师更有可能采用学科逻辑进行评价,较高的共识度也降低了讨论它的必要性。
2.学科逻辑的限度讨论
虽然学科逻辑是分析精英大学招生过程的基础性框架,但它并不是影响和解释评判标准及录取结果的唯一机制。在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下,学科逻辑以及内部共识往往会受到组织流程、学科交叉、共同体文化乃至个人偏好的强化或削弱,并与之共同发挥作用。
首先,学科是动态发展的,“学科逻辑也不是一成不变的”[23]。学科的分化和整合几乎贯穿当代学术发展的整体脉络,这种动态变化不仅仅体现为研究问题的综合化、研究领域的重叠、理论视角的互相交融,还体现为研究方法的相互借鉴。各学科的学术研究一直在整合不同的知识和工具,并不断淘汰和边缘化另一些东西。已有研究普遍认为,学科逻辑在传统学科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它们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确立了鲜明的学科范式;而对于相对年轻的应用学科和交叉学科,学科逻辑的影响及其强度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次,在博士生招生和教师招聘等语境中,学术共同体不仅意味着共享学科知识和研究范式,一些受访者还强调了“实践共同体”的重要性,包括共同的工作经验和人际关系。即便大家在一些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是较大分歧,但最后往往能够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或作出务实的决策。从组织形式上看,国内高校普遍按照二级学科或专业方向招生并组建专家委员会,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专家委员会内部的共识度。
最后,本研究发现在一些案例中“合适”往往取代“优秀”成为影响录取决策的实践标准。相对于“聪明”、“教育背景好”、“有创新性”、“基础扎实”这些衡量“优秀”的一般性特征,“合适”似乎是一种难以被质疑的理由。例如,申请者的学术经历与导师研究方向的匹配程度可能是影响录取结果的重要因素。此外,“合适”在某些情境下还隐含着个人品味和偏好、身份认同和学缘关系等复杂因素。因此,学科逻辑的影响强度可能会被特定专业的实践标准、现实科研项目的需要以及个体的偏好所调节。
3.研究展望与政策意蕴
限于研究目的和文章篇幅,本文并未讨论“中、低共识度”学科的招生案例,预期这些学科在评判“优秀”的过程中可能更多地受到组织文化、个体偏好和小组成员互动等情境性因素影响。今后还可以继续拓展领域,分析同行评议、教师评聘、基金项目评审等高等教育场域中的评价实践活动,讨论学科逻辑的可能作用和影响机制。此外,未来可以考察学科逻辑对于教师参与学术政策制定和行政事务的影响,如学科逻辑是否会阻碍或促进课程改革。另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是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的学术评价和人才选拔,以及学术共同体内部不同群体对待学科逻辑态度的差异。
在政策及实践层面,一方面,应承认学科逻辑所发挥的基本功能,招生政策制定需考虑到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学科文化及学术共同体在评价和录取上的相对自主权。另一方面,在学科交叉融合和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大趋势下,学科逻辑产生的区隔效应也有可能妨碍学术发展和人才选拔,因此,有必要对相关议题开展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
注释:
①“评价社会学”的概念由美国社会学会前主席、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米歇尔·拉蒙特(Michèle Lamont)于2012年提出。参见拉蒙特著《迈向评估与评价的比较社会学》,唐俊超译,载于周怡编《文化社会学:经典与前沿》,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
参考文献:
[1]NADELSON S G. Inside Graduate Admissions:Merit, Diversity, and Faculty Gatekeeping (Book Review)[J].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18,111(1):125.
[2]CAMPBELL J W. Attitudes and Beliefs of Counselor Educators Toward Gatekeeping[D]. Norfolk,Virginia:Old Dominion University,2009:66-70.
[3]张熙,郭二榕. 高水平大学博士生生招生的多重制度逻辑——基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2):39-43.
[4]POSSELT J,HERNANDEZ T E,VILLARREAL C D,et al. Evalu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in Higher Education:Toward Equitable Repertoires of Faculty Practice[M]//PERNA L W. Higher Education: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Volume 35. Springer Cham,2020:453-515.
[5][18][19]LAMONT M. How Professors Think:Inside the Curious World of Academic Judgment[M].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15-16,76,91.
[6]LATTUCA L R. Creating Interdisciplinarity: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among College and University Faculty[M]. Nashville,TN:Vanderbilt University Press,2001:24-25.
[7]龚怡祖. 学科的内在建构路径与知识运行机制[J]. 教育研究,2013,34(9):12-24.
[8]托尼·比彻,保罗·特罗勒尔. 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M].唐跃勤,蒲茂华,陈洪捷,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9.
[9]CETINA K. Epistemic Cultures[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35-37.
[10]ABBOTT A D. Chaos of Disciplines[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1:45.
[11][16]POSSELT J R. Disciplinary Logics in Doctoral Admissions:Understanding Patterns of Faculty Evaluation[J].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15,86(6):807-833.
[12]POSSELT J R. Toward Inclusive Excellence in Graduate Education:Constructing Merit and Diversity in PhD Admissions[J].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2014,120(4):481-514.
[13]郭二榕,张熙,刘天子. “申请-考核”制实践及其效果的混合研究:基于某高水平大学博导的视角[J]. 中国高教研究,2022(2):62-68.
[14]MERRIAM S B. Qualitative Research:A Guide to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M]. San Francisco:Jossey-Bass,2009:122.
[15]BRAUN V,CLARKE V. Using Thematic Analysis in Psychology[J].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sychology,2006,3(2):77-101.
[17]WHITLEY R. The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 Sciences[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75.
[20][21]DURANT W. The Story of Philosophy[M]. New York:Pocket Books,2012:17-18,19.
[22]ZERUBAVEL E. The Fine Line[M]. New York:Free Press,1991:65.
[23]BRAXTON J M. Variations among Academic Disciplines:Analytical Frameworks and Research[M]//SMART J C. Higher Education: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Volume XI. Springer Dordrecht,1996:76.
编辑部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华中科技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
购刊
公众号主菜单“关于本刊-订阅须知”
在线投稿
http://high.cbpt.cnki.net/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了解高等教育的最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