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刘献君(1945-),男,湖南宁乡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校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院校研究;
杨伊(1991-),女,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从事高校教育管理、院校研究。
摘要:高校艺术教育已普遍开展,但有待深化。深化高校艺术教育,要深刻认识艺术具有促进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培养人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等育人功能。深化高校艺术教育,要把握艺术教育的学科性质、美育性质、“人学”性质。推进高校艺术教育走向深化,要确定艺术教育在高校的重要地位,创建高校艺术教育体系,各个高校应形成各自的艺术教育特色,加强高校艺术教育制度建设。
关键词:艺术;艺术教育;高校艺术教育;美育;审美意识
教育已进入智慧教育时代,智慧教育以“人的智慧成长”为导向,对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艺术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及教育部等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艺术教育、美育的文件共17个,对高校艺术教育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2011年,艺术学被新增为第13个学科门类。但从高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看,虽然艺术教育已普遍开展,但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不少高校没有将艺术教育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程,认真加以对待;虽然多数学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设了艺术教育课程,但课程开设随意、简单、分散、孤立,并大多为线上选修;学校的艺术工作重视比赛、评选、考级等功能性目标,忽视教育目标;艺术教育设施陈旧,师资力量薄弱等。因而有必要重新认识艺术教育的意义、目标、特征,探讨如何深化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有专业艺术教育和通识(普通)艺术教育之分,本文探讨高校通识(普通)艺术教育的深化。
一、艺术的育人功能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艺术教育有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我们对此深有感受。2003年,刘献君作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组长,在重庆三峡学院参加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期间,学校组织了一场文艺晚会。晚会上,师生表演的节目全部是根据该校师生艰苦办学、刻苦学习的生动事例排演,台下的重庆市教委领导、评估专家、学校师生边看边流眼泪。演出结束后,刘献君主动要求上台发表讲话,台上台下边鼓掌、边流泪,场面令人感动。这种艺术活动对师生热爱学校、奋发努力、积极上进是一次十分生动的教育,令人终生难忘。2004年,刘献君应邀参加了教育部社会科学司、高等教育司在湖南大学举办的电影《郑培民》全国大学生首映式,并给大学生作了题为“主旋律影片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演讲。郑培民的先进事迹令其十分感动,回校后刘献君在华中科技大学校报上发表观后感,其中写道:“人是需要感动的,特别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大家都忙于工作、学习,更需要留下一些时间,学习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了解国家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产生感动。感动多了,人的心灵就会得到净化与升华。”此后,他开始思考艺术的育人功能。深化高校艺术教育,首先要认识艺术的育人功能。艺术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艺术有助于人的思想品德形成
任何人的思想品德都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因素构成,只有四个因素都健康发展,个体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形成。情,即情感,是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四个主要因素之一。情感的陶冶与艺术密切相关。
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情感是艺术创作和表现的内在动力,艺术的意义在于它以独特的形式表现和保存人类的情感。《文心雕龙》中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礼记》中的“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复甘义麓》中的“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无一不体现了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任何艺术作品都离不开艺术家的情感表达,外在感性形象的叙事不仅是对艺术的审美,也是艺术家心灵的再现,创作者的情感只有置于感性的形象中才能得以真正的表现和保存。艺术情感的表达要以客观环境为基础,运用技巧将自己的情感通过社会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使欣赏者能够了解和共情。
艺术能促进情感交流。托尔斯泰认为,艺术即情感交流,是人们相互交际的手段之一。[1]艺术不仅是创作者单方面的情感表达,还是其意图向外界传递自己体会过的情感,并试图感染欣赏者,唤起欣赏者内心相似的情感,达到创作者和欣赏者沟通交流的目的。总的来说,艺术是一种交流的手段。如果说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和思想的手段,那么艺术则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情感的手段。一旦创作者的情感传递给欣赏者,产生情感交流,受到感染,艺术的情感交流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很多时候,欣赏者的情感体验具有主动性,不仅能体会到创作者的内涵意蕴和情感,也会挖掘出一些连创作者本人都没意识到的思想和情感,整个情感体验和交流过程深厚而饱满。艺术作品能在感情上引起欣赏者的共鸣,丰富其情感体验,唤起其情感共通性。艺术用情感将人类紧紧联系在一起,情感交流使得情感的个性和共性得到了统一。艺术作为情感的交流手段能够超越时空限制,来自不同时空的创作者和欣赏者能够在艺术作品中共同感受快乐、迷惘、幸福、苦恼等情感体验。
艺术通过丰富情感提升人的品德。道德发展依赖于人的个性情感的发展。在艺术创作和欣赏活动中,审美情感能转换为道德情感。[2]人们通过创作和欣赏,感受到真、善、美的力量,情感上受到感化,情操上获得陶冶,人的思想、情感、心境等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品德也获得了提升。
2.艺术培养人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智时代,在智慧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十分重要。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艺术密切相关。美国学者曾对10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统计,结果发现他们中有90%以上的人都是音乐美术爱好者。具有艺术气质的科学家更有创造力,爱因斯坦对此作了生动描述。他认为,物理给了我知识,艺术给了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归纳并促进了世界的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来源。艺术通过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人的创新思维能力。
艺术创作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艺术是依照人的特定目的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艺术的这种性质决定了艺术不能完全照搬和复制既有的认识,艺术作为一种认识和经验的形式,需要借助创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活动来实现。想象力能让人们对世界有一个更加形象且富于整体性的认知。在想象中,人的“大脑两半球在条件刺激物的影响下,以我们从直觉所得来而且在记忆中所保存的表象的材料,通过分析和综合的加工作用,创造出未曾知觉过的甚或是未曾存在过的事物的形象”[3]。这种艺术想象力会让创作者具有整体性的创作灵感和构思,并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展现和发挥独特的创造力。艺术的使命是创造,艺术是人类创造力发挥最为充分的领域。直觉下的情感只是心灵活动的原材料,它只有在创造力的加持和作用下,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表现为艺术。
艺术欣赏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既体现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也体现在艺术欣赏过程中。人们往往把艺术欣赏理解为被动地接受,其实不然。欣赏活动也需要发挥个体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这种接受必须包含欣赏者的个性化创造。通过欣赏者的创造,审美对象才能被激活,成为有生命的、意义丰富的对象。在艺术欣赏过程中,真正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源于简化的艺术形式。艺术借助现实世界帮助越少,所创造的理想世界也就越大。[4]简化是艺术极为重要的特征之一。比如,如果要问相片和图画哪一个更逼真,大概所有人的回答都是相片。但是,为什么相片引起的美感不如图画呢?因为,相片上的一形一影都是真实的,而且包罗尽致,应有尽有,欣赏者在看照片时,想象力和创造力都被束缚了。相片是现实世界的情景再现,创造不出理想世界。绘画则不然,创作者在创作绘画作品时,经过了自身的选择和创造过程,最终呈现出的只是少部分的精华,剩下的大部分都是留给欣赏者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在审美再创造的意义上,每个人都是艺术家。
艺术通过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人的创新思维能力。艺术和科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方式。艺术不是简单的经验总结和反映,而是从人的纯粹的理性概念中抽象得出,既需要感性的想象力,又需要理性的创造力。很多人认为科学是绝对理性的,其实不然,科学同样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多科学家的重要发明都是通过想象力和灵感产生的。同时,创新思维能力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所具备的能力,在学习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缺乏创新思维能力的人,学习的过程往往是被动接受的过程,缺乏主观能动性,也就不可能有方法和知识的创新。相反,富于创新思维能力的人,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能够提出新问题,进行新思考,产生新知识。艺术思维是创新思维能力的来源,创新思维能力是艺术思维的具体表现,艺术创新思维是二者的完美结合。可见,艺术教育对于培养个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推动知识创新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艺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境界是人的修为和觉悟所达到的造诣和水平,境界决定着人的观念、态度和行动。人的自觉程度不同,对其所做事情的意义认识不同,境界也不同。北京大学张世英教授将人生境界划分为欲求、求知、道德、审美四种境界,认为“审美为最高境界”。美育,可以提升生命境界,超越自我局限,通过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唤醒自我价值的自觉意识,让人生拥有意义感、价值感和幸福感。审美是完善人格、提升境界的必由之路。艺术是审美最集中和最典型的形态,是人类审美文化最主要的载体。美育主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艺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境界渗透着人的成长自觉。从人与物的区别来看,物体可被象征化,但不一定具有象征意义;物体可用于促进多种目标的实现,但其本身却不能实现目标。人是主体,是积极的存在,人的所作所为是由人自身对世界、自我和社会的理解,对过去的记忆及对当下的感知、希望等综合、结构化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人与动物不同,在做一件事情时,人要了解其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从而自觉地去做,这也是人的境界提升的过程。
艺术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最辉煌灿烂的精神财富,其所凝聚与浓缩的人生、社会与历史等,常常有望超出个体生命所能实际经历的范围、强度。艺术源于活生生的人物及其展开的内心世界,让人有所感、有所悟,从而获得一种经久难忘的人生启迪。人在感受艺术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感动,从而净化心灵,提升境界。艺术有很多种形态,不同的形态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如历史文化的激励。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白、杜甫的诗,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读起来,令人激动、振奋,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又如,书法艺术给人以艺术美的熏陶,让人感受到民族文化精神,使人的精神生活趋于充实、典雅。中华民族因其悠久的历史、广阔的土地、多民族文化,造就了丰富而独特的艺术形式与灿烂的多民族风格,通过艺术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精神,开阔其国际视野,升华其精神境界。
二、艺术教育的特性
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的教育活动,以美育为主要目标导向,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质为主要目标。深化艺术教育要充分认识艺术教育的特性。艺术教育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艺术教育的学科性质
学科是人类针对认识对象,将知识划分出来的集合,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的基本特征是学术性,具体体现在单元独立,保持张力,注重实效,自由探索。[5]由于艺术是通过直观的艺术语言,将作者的情感、思想表现为可观可感的艺术形象,人们容易将艺术看作是一种“技”、“艺”,认为艺术教育仅仅是艺术技能的传递,从而忽视艺术的知识体系。与科学知识有别,艺术实践创作出来的知识是一种从身心经验而来的知识,一种感同身受的知识。我们要根据艺术知识的特征,在开阔的学术视野中,在对人文素养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构建知识层面、能力层面和价值观层面的知识体系。艺术教育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上的艺术感悟与艺术实践,覆盖基础知识和理论、艺术欣赏和艺术实践三个方面。
艺术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具有人文性、交叉性和实践性。艺术教育首先属于人文学科,其根本目的是从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人文”一词在汉语中,泛指“人事”,与“天文”对应,是指人世间文明之道及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即人本身和一切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现象。在艺术教育中要关注人的尊严、情感、幸福、自由、意义,丰盈人的精神世界,战胜人生中所遇到的苦难,帮助人们健康成长。同时,艺术教育也属于交叉学科。艺术,由于其特殊性,本身就融合了人文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多种学科。它包括艺术知识与其他人文学科交叉互补,艺术专业知识与自然科学学科的交叉互补,等等。艺术教育内容包括艺术理论知识、艺术专业技能和艺术实践,其中艺术实践起着主导作用,决定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发挥。通识教育中的艺术实践不同于艺术院校学生的艺术技能学习和创作实践,它是指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艺术教育还应重视实践。在艺术教育中,我们要把握艺术教育的学科性质及其特点,并把艺术学科专业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对待,下力气加强艺术学科建设。
2.艺术教育的美育性质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将教育方针明确规定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美育仍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都有积极的影响。美育用优美感人的艺术形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生活和理想,受到生动形象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健康的情感、良好的品德、人格,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历史、理解现实,发展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甚至可以调剂人们的生活,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在美育中,创设优美、整洁的环境,有利于身心健康。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也有深切的体会。华中科技大学张良皋教授在参加刘献君组织的“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课题调查时深有体会地说:不懂得美就不懂得丑,不懂得丑就没有羞恶之心,没有羞恶之心,何谈道德。张良皋教授的见解十分深刻,可见,审美是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
艺术不仅是美的创造,是审美的最典型、最集中的形态,是审美文化最主要的载体;还是一种对生命进行完美诠释的表达形式、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和看待事物的眼光。审美既是艺术的本质,又是艺术生产的重要机制。艺术对人的智慧、心灵产生综合性影响。艺术教育则是运用多种形象方式对人进行美感培养,它是美育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对美的价值追求是艺术教育的本质内涵。
艺术与科学是不同的。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体现客观世界的真理,以客观世界逻辑的力量征服人的认知,科学以理服人。艺术是情感体验属性的反映过程。高尚情感化的对象创造,以不同的审美情感体验和想象来反映生活,其反映的是精神世界中心理过程的参与,这是艺术不同于科学的独特本质。[6]因此,艺术教育是科学教育所不能替代的,艺术作为人类创造的文化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教育价值,这种价值突出体现在培养学生美感,达到美育所应达到的目的。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7]高校要重视艺术教育,并在艺术教育中,遵循美的特点和规律,领悟艺术作品的审美意蕴和文化内涵,将艺术知识与技能学习相结合,培养审美情感、审美意识,完善人格,提升境界。
3.艺术教育的“人学”性质
人学是指以整体的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主要研究人的本质、人的形成和进化、人的存在和发展、人的现实图景和未来等问题。人学,面向个体和世界,反思自我并提升自我;关注人的心灵世界,追寻生命的意义,力图为个体找到最适合的生存方式。马克思非常关注人的存在和发展问题,他结合社会现实及其条件变化,在对传统人学理论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等方面,系统深入地开展关于人的问题的研究,形成了内涵十分丰富的人学理论。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正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人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在当代社会中每一个人的生活都与艺术息息相关,每一个人都必定要接受艺术教育。但我们对艺术教育的认知,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艺术技能,培养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方面,还应提高对美的感受力和理解力。艺术教育是一种育人手段,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应体现“人学”性质。通过艺术教育,培养人的文明程度,对真善美的感知能力和价值认同,对民族精神的敬畏,对道德感的遵循和守护。通过艺术教育,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培养有道德自觉意识和道德修养的公民。如果艺术教育中“人学”本质被遮蔽或遗忘,那么美育的目的和意义也不可能实现。[8]
新时代高校艺术教育把握“人学”性质的立足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基础。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重要贡献在于以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把人放在社会历史中进行考察。因而在艺术教育中体现人学思想,最重要的是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在伟大的实践中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天下为公、民为邦本、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思想,涌现了大批优秀的仁人志士,产出了丰富的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我们要在两者的结合中探索艺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取得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
三、推进高校艺术教育走向深化
尽管高校已开始重视艺术教育,但如文章开头所述,艺术教育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和达到国家的要求,因此,要下大气力,推进高校艺术教育走向深化。
我国古代,非常重视艺术教育,在《周礼·地官司徒·保氏》中就提出“六艺”。学生除了要学习四书五经,礼、乐、射、御、书、数即“六艺”也是古代君子的必修课。在《汉书·艺文志》中,把“艺”排在了“文”之前。艺术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在西方,杰出的思想家在古代就开始关注艺术对人的教育作用。柏拉图在其撰写的《理想国》一书中,曾提出“音乐教育应为教育之本”的思想。在近现代,不少思想家、教育家对艺术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不少有见地的认识、思想。现在,我们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艺术教育。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前夕,考察该校时特别提到了艺术的作用。他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新时代的艺术,不仅要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更要服务于人民追求美好生活。[9]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及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发布了17个关于艺术教育、美育的文件,对加强艺术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受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大学教育“重科研轻教学”,教师考核评价重“五唯”等因素的影响,艺术教育在学校工作中被边缘化,始终摆不到应有的地位。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艺术教育就难以深化。
为此,一方面,学校领导必须提高认识,认识到艺术教育在立德树人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自觉地重视艺术教育,将美育摆在和德育、智育、体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将艺术课程摆在和数、理、化、专业核心课同样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将艺术教育作为重要指标真正纳入评价体系,起到否决的作用,但至今,还没有听到哪一所大学因艺术教育考核不合格而不通过的,更有甚者,有的学校领导因重视艺术教育,而被视为不务正业。只有艺术教育在整体教育中具备应有的重要地位,才能引起重视,获得应有的资源,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创建高校艺术教育体系
只有改变现在艺术教育凑合、分散的状态,建立完整的艺术教育体系,艺术教育才能面向全体学生,高校艺术教育才可能走向深化。关于高校艺术教育体系,教育部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 文件中已明确指出,要建立“完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艺术教育体系”。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寻到正确的方法,理清体系,加强落实。笔者认为,在建立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中,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1)高校艺术教育与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关系。教育是一个连续过程,高校教育是建立在中小学教育基础之上的,艺术教育亦是如此。教育部在文件中,分别对中小学和大学的艺术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艺术教育并没有完全达到应有的要求,如“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文化观”,“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等,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情况离文件要求差距甚远。审美是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正确的审美观、文化观是审美的基础,十分重要。艺术技能是真正掌握一门艺术的钥匙。在建立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中,要了解中小学艺术教育以及学生审美状态,抓住基础性内容。刘献君在文华学院担任校长时,推行“一生一体育技能”的措施,起到了好的作用。在艺术教育中,也应关注学生的艺术技能。
(2)艺术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关系。大学是专业教育,学校设置的大量课程是基础课和专业课。在设计艺术教育体系中,不能忽视结合专业课教学开展艺术教育。前面已提到,艺术教育具有学科性质,属人文学科、交叉学科。在专业教学中应渗透美育,刘献君在研究中发现,其途径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挖掘科学中美的因素,让学生体验美。例如,一位数学系教授认为:“数学的魅力在于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事。”这就是美。二是将教学中传授的知识组织在一幅优美的图画中,让学生感受美。有教授认为:“科学因其逻辑力量的内在和谐、理论架构的奇妙想象而具有极大的美学力量。但科学所固有的美感唯有在教师的生动演示下,才能真正展示在学生眼前。”三是挖掘科学的艺术价值,使学生产生美的升华。还有教授认为,“科学有艺术价值,美的价值,科学中蕴涵了美。在科学的追求中,乐在其中,那种美的感受是难以言喻的”[10]。高校在构建艺术教育体系过程中,应将艺术教育与专业教学紧密联系起来。
(3)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关系。高校艺术教育中需要开设艺术课程,特别是艺术综合课程,通过将美术、音乐、戏剧、舞蹈、影视艺术等方面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不同门类艺术的联系与区别,给其创造一种多维的、发展的审美情感环境,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艺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体验性、陶冶性、超越性、社会性。学生的艺术特长与兴趣五花八门,艺术教育不能仅仅依靠课程教学,还要大力开展课外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学校开展的艺术活动比较多的有举办校园文化节,组织多种多样的文艺社团,开展广泛的校园文艺活动,举办歌咏、舞蹈、时装、书法等表演和比赛等,让学生从中感受、感动、体验,提升艺术的兴趣爱好,学习艺术技能,培养审美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在建立高校艺术体系中,要将艺术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相互呼应,提升教育效果。
(4)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在学校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中,现有课程已经偏多,增加艺术类课程,势必要减少其他课程。学校要系统、综合考虑,逐类逐门对课程进行分析,该减的一定要减下来。减少课程涉及教学观念、教师的利益,既要谨慎,又要坚决,一切要有利于立德树人。
3.各个高校应形成各自的艺术教育特色
教育部有关文件提出,在艺术教育中,“鼓励特色发展,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美育发展新局面”。特色就是水平,在创建艺术教育特色过程中,学校艺术教育水平得以提升。中外一些高校都在探索建立自己的艺术教育特色,例如,哈佛大学形成“博物馆教学”的艺术教育特色,哈佛大学建有侧重点和功能不同的三个艺术博物馆,收藏品涉猎范围博大精深,藏品保存时间长,并重视对藏品背后文化内涵的研究。在教学中,他们尽力给学生营造一种艺术般的“诗境”,让学生受到艺术熏陶。
麻省理工学院形成了高度重视开设人文艺术课程的特色。学校开设了75门艺术类课程,既有必修课又有选修课,让学生在学习艺术课程中了解艺术、热爱艺术,并接受专业的艺术课程训练。
北京大学引领了近现代中国在美学和艺术上的启蒙。在艺术教育中,北京大学十分重视艺术学院建设,依托高水平艺术学院,开展艺术研究,面向全校学生开出了多门艺术类课程。北京大学艺术教育具有人文色彩浓厚、学术性强、国际化视野宽广等特色。
清华大学设有高水平艺术教育中心,建有艺术大楼,2022年面向全校开设了230门次的艺术类选修课程,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学校传统及文化,努力创建自己的艺术教育特色。
4.加强高校艺术教育的制度建设
深化高校艺术教育,要加强制度保障。在加强艺术教育的制度保障方面,政府和高校肩负着各自的责任。
从政府层面看,一是要落实学校的美育法律制度。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完善学校美育法律制度,研究制定规范学校美育工作的法规”。现在,有关法规还有待制定和完善。二是教育部门要制定艺术教育的“国家标准”。由于艺术教育在高校开展的时间不长,教育部适时发布文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随着艺术教育的逐步开展,对艺术教育规律的把握,要制定艺术教育的“国家标准”,推进艺术教育走向深化。
从学校层面看,学校是实施艺术教育的主体,是艺术教育能否走向深化的关键。学校关于艺术教育的制度涉及学校决策、课程设置及教学评价、学位条例、教师培养、教学保障等方面,要逐一研究,不断完善。在制订学校艺术教育制度方面,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1)目的和手段的关系。目的和手段紧密相联,目的是实施艺术教育的方向、依据,要十分明确;手段是完成一定目标、任务的过程、方法和途径,同样重要。但手段是为实现目的服务的,高校要紧紧围绕实现艺术教育的目的完善制度。
(2)制度和机制的关系。制度是机制的基础,机制是制度的灵魂;制度带有强制性,机制带有灵活性。高校在制定艺术教育制度时,既要设计刚性的制度,又要建立相应的机制,为艺术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保障。
(3)制度与文化的关系。制度靠人建立、执行,而个体是有思想的人,这个思想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制度与文化两者互生、一体,互为因果。高校在建立艺术制度的同时,要重视艺术文化建设。
数智时代的艺术教育十分重要,我们要深刻认识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探索艺术教育的特性,采用切实措施推进艺术教育。深化高校艺术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高校艺术教育,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列夫·托尔斯泰. 艺术论[M]. 张昕畅,刘岩,赵雪予,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9.
[2]杜卫. 美育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32.
[3]杨清. 心理学概论[M].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291.
[4]梁启超,胡适. 艺术与美[M]. 王丽华,编.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89.
[5]刘献君. 论高校学科建设[J]. 高等教育研究,2000,21(5):16-20.
[6]韩忠岭. 大学生艺术教育的功能与定位思考[J]. 艺术研究,2011,(1):89-91.
[7]孔子. 论语[M].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193.
[8]孙悦湄. 艺术教育的本质及文化观念[J]. 艺术百家,2020,36(1):28-33.
[9]人民网. 习近平寄语美术、艺术发展,专家解读来了![EB/OL]. http://ent.people.com.cn/n1/2021/0424/c1012-32086668.html,2021-4-24.
[10]刘献君. 科学与人文相融——论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2002,23(5):1-6.
编辑部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华中科技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
购刊
公众号主菜单“关于本刊-订阅须知”
在线投稿
http://high.cbpt.cnki.net/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了解高等教育的最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