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造之城如何优势互补:上海、江苏、湖南、深圳

文化   2025-01-15 23:34   福建  
202505篇(共489篇)原创文章
1月3号到今天,我几乎是一天一个区域——
上海徐汇区、奉贤区,江苏灌南县、溧阳市、靖江市,湖南常德市,深圳南山区、光明区以及广东珠海市。
每个区域都在做生物制造,各地领导都在担心“抢项目、堆补贴”的“恶性竞争”尽管中央明确反对:

2024年12月11-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和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的“防止”相比,“综合整治”的提法明显升级。

辛圆,公众号:界面新闻国家发改委: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引用江苏靖江某位领导的观点:
城市之间的有效竞争是产业链竞争,企业之间的有效竞争是供应链竞争。
我作为生物制造产业的传播者和促进者,不想看到各地陷入零和博弈的卷招商、抢项目。
而是希望促成各地的错位发展的良性竞争、实现产业资源合理配置的螺旋上升。
知易行难,我只能通过自己的眼睛、手脚、头脑,与大家分享生物制造第一线的所看所知所感所想,推进各地开放合作。

上海:人才高地,服务低地

上海,是生物技术的人才、技术、资金聚集的高地。
因此,2023年9月,上海发布的《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 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
2030年,建设合成生物全球创新策源高地、国际成果转化高地和国际高端智造高地,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

目标高举高打,区域布局清晰。
各区产业发展基础与细分领域特色不同,按照方案的部署,浦东搞创新,金山、宝山落生产。

但真的按照方案的布局,其他区域就不发展生物制造了?
例如,依托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上海合成生物(汇创谷)孵化器落成,致力于高校技术的产业转化。

(图源:上海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发展峰会)

而奉贤区的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生物制造,是上海稀有的甲级化工基地,可以依托两方面坚实的产业基础——
一方面,英国石油化工、德国拜耳、巴斯夫、赢创德固赛、美国亨斯迈、日本菱优化工、三井化学等世界著名跨国公司;
另一方面,中石化、上海石化、高桥石化华谊集团等国内大型骨干企业。
(图源:上海化学工业区官网
在我看来,上海的布局和思路都很清楚,但因为不缺大项目,所以看不上小项目。
创业公司在上海,图的就是人才、资金、信息的高级氛围,图不上政府的服务。
因此上海政府“看不见”的创业项目,就像得不到家长关照的小孩,一定就会被“蹲守”在边上的江苏各地政府“牵走”。

江苏:化工基础,互相“争储”

我近期在江苏各地参访,对“散装江苏”有了更深的感受。
江苏朋友说很羡慕福建人在外抱团,我说,来看看福建的“闽”,有句自嘲的话:
门内是条虫(关起门来斗),门外都是龙(走出门抱团)。
我在江苏各地,常被A地的领导问:BCD地有什么先进做法?
这种“探听”,不仅在城市之间,也在城市之中的区域之间。
有一种穿越回“九子夺嫡”的错觉,好像我成了游走在各皇子之间的谋士。
各区域能否错位竞争、协同发展,就看更高层的领导能否摆平。
但我相信在生物制造时代,江苏一定会成为强省。
因为有很好的制药、化工基础,领导们对生物制造所需要的生产配套是有认知的,在帮助科技创业者产能落地方面显得很专业。
更多心得体会,请看这两篇:《江苏各地参访心得:一句话说懂,三句话打动》和《湖南常德招商一句话:企业是城市的主角》。

湖南:真诚、开放,不返投

从江苏回上海再飞到湖南常德,参加合成生物制造创新创业大赛,虽然路途折腾,但我深感自己孤陋寡闻,也为“湘发展”备受鼓舞。
一方面,我确实不知道在中部地区有这么一片区域(常德津市)——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国最⼤的甾体原料药和中间体生产基地、酶制剂生产和出口重要基地。
另一方面,我确实不知道常德从市委书记、市长、常委到分管部门的领导,都如此重视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
创赛闭幕式和颁奖活动,市长做主持、市委书记发言后全程参与。创赛期间,对口部门与科创项目方密切交流。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津市产投的负责人告诉我,他们不要求返投,而是要回归投资的本质——资产增值。
具体做法是:从产业链布局的角度,投资与本地产业能够优势互补的技术项目,以商招商、以投招商,而不是为招商而投资。
这个信息在瑞德林副总裁于勇的演讲中也得到呼应——
他说,津市产投给钱的时候,只希望我们在产能放大时优先考虑常德,并没有强求非得落地才能投资。
他用了一个话糙理不糙的比喻:我们拿了常德的钱,如果不落在常德,感觉和“出轨”一样愧疚。
因此,瑞德林筹建中的常德基地,预计投资金额3.5亿、建设规模60亩,将成为国内最大的肽类活性原料基地,年产值7亿元,年纳税5500万元。

正是把企业当作城市的主角,才会有那么多企业愿意自发地宣传常德。

这篇文章《湖南常德招商一句话:企业是城市的主角》虽然以常德为名,但谈及很多江苏的所见所闻。

让我意外的是,江苏各地的领导看到文章,纷纷和我表示:感谢传播常德的先进做法,江苏需要认真学习——我很感动,这才是良性竞争。

更让我意外的是,湖南人非常真诚,在宣传上不是一味强调自己做得非常好,而是直面不足之处。

比如,常德的领导们会坦承自己的电可能比其他地区贵,于是问我: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帮助落地的生物制造企业降低成本?

比如,各地都希望请科学家落户本地,但常德的领导们觉得专家在一线城市,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尤其是医疗、教育、研发资源确实没法取代。

山不就我,我便就山。

常德津市到深圳、无锡、长沙等地都建设了研发平台,让专家在科技发达城市就能感到常德的诚意

未来科学家研发成功、做生产放大时就能优先考虑常德,这是非常开放的做法。

非强调肥水不流外人田,那么优秀的外人也来不了本地。

深圳:重金打造,全国首发

其实湖南常德的交通并不便利,桃源机场每天到深圳只有一趟7点10分的早班机,火车也得从长沙转。

我半夜1点编辑发布完常德的视频,5点离开酒店赶去机场,飞抵深圳参加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2025合成生物学前沿交叉论坛时,人还迷迷糊糊的。

但在交叉论坛上听取来自生物、化学、物理、材料、医学、信息等专业的研究者的分享,让我越来越精神、越来越兴奋。

尤其是深圳先进院的大装置和大设施,是深圳市政府异军突起的大手笔投资。

可以说,没有深圳领导在合成生物技术领域的远见卓识和雄心壮志,根本不会有:

  • 我国首个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深圳先进院合成所

  • 我国首个合成生物专项扶持政策——《关于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 我国合成生物成果转化专业园区——卫光生命科学园

  • 我国首支合成生物产业基金——星博生辉基金

  • 我国生物制造领域首个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

  • 自2020年以来,国内新增合成生物企业有40%进驻深圳,其中80%落户在光明区

生物制造领域的先行先试,正是深圳人、深圳速度、深圳精神所具有的开创性!

我在深圳,遇到很多湖南人,他们都是生物领域的专家。

深圳与湖南的联动,体现在:研发在深圳、产能落湖南。

深圳享有总部经济的收益,湖南拥有生产落地的发展。

综上,城市之间的优势互补、良性竞争,才能更好促进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

我之所以持续地、无偿地帮助各个地方政府、科学家、科技创业者、生物技术相关企业做宣传,是因为:

大家有信心、肯投入,城市有互补、产业有发展,我们国家经济才能正向循环。

我愿意成为生物制造产业的促进者,缔结各个城市之间,技术方与产业方、资金方之间链接与合作

2025年2月17-18日,我将在天津,华熙生物投资十几亿的亚洲最大生物中试转化平台上,组织开启第三期中试平台培训。
详情请联系我的商务助手(微信号fangbozhuli或科研助手(微信号xm-jyc)。
感谢华熙生物、动脉网同仁们和各位读者朋友支持与关注,我们不见不散。


芳博士
浙大经济学博士。钛资本董事总经理。合成生物、医疗健康领域投资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