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招商一句话:企业是城市的主角

文化   2025-01-09 00:19   湖南  
202504篇(共488篇)原创文章
前两天到访江苏省连云港灌南县、常州溧阳市、泰州靖江市等地,与领导朋友们交流生物制造产业建设思路。
视频总结了我此次江苏行的感受,上传完就起飞,8号下午落地湖南常德,有幸受邀参与合成生物制造创新创业大赛。
在这片我第一次到访的土地上,见到很多因为文章或者视频而认识我的新朋友。
大家希望我用文字总结一下江苏行的视频,在此先分享给大家。

江苏行的感受

江苏的县域经济很发达,产业实力强劲、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总是更懂得展现自己、吸引商机。
虽然各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不同,但领导们的观点都很统一,江苏化工基础非常好,重化工迁出去,要把精细化工建起来,必须抓住生物制造的时代机遇。
化工生产所需要的公共配套,无论是水电和蒸汽,或是废液处理,还是危险化学品存储和运输,江苏各地领导们在安监环评上都很有经验,可以帮助生物领域科学家更高效地落地。
各地领导对于城市优势产业和特色资源,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布局和企业,都能如数家珍。
大家都是围绕着自己产业链做补足和增强,挖掘生物制造在各行业的创新潜力,主次分明,有的放矢。
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离不开科学家,更离不开一线的工程师和产业工人,江苏省培养和集聚了生物化工领域大批人才。
无论是在省会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还是在无锡的江南大学,在苏州的苏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等等,还有很多所职业技术学院为产业培养和输送大量技术与工艺人才。
生物制造离不开发酵、分离、纯化等操作步骤,生产一线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真的非常辛苦,他们是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最大竞争力。
随着智能装备的发展和提升,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的研发生产条件越来越好、效率越来越高,人才、工艺和装备在江苏各地的融合,提升了生物技术放大生产的成功概率。
我了解到江苏省生物制造相关企业,南京的轩凯生物、常州的脂禾生物、灌南的百开盛和聚维元创、溧阳的奥谷生物、靖江的江山聚源、艾兰得和赛德力,苏州的微康生物等等,都是细分行业的翘楚。
(江苏的海拔地形图,图源:智绘江苏
当然,江苏还有土地优势,相比福建的八山一水一分田、浙江的七山二水一分田,江苏作为“最平的省”,腹地纵深辽阔,平原地区不仅农业设施先进,农产品品质好、产量高,为生物制造提供优质原料。
而且,平原也是化工生产布局的最佳地形,生产配套的土地成本低和集约化程度高,交通也更便利,我作为福建人真是实名羡慕。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产业优势,福建和浙江也有自己切入生物制造赛道的独门绝技。我从上海飞往湖南常德,也希望深入了解更多地区生物制造的先进做法和优势产业。
城市之间的有效竞争是产业链竞争,企业之间的有效竞争是供应链竞争。
而我作为生物制造产业的促进者,不想看到各地陷入零和博弈的卷招商、抢项目。
更希望促成各地的错位发展的良性竞争、实现产业资源合理配置的螺旋上升。
这是我的理想,期待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携手,把理想照进现实。

常德的初印象

上述是我在视频里分享的江苏行感受,和湖南常德线下见面的新朋友以及看我文章的老朋友们分享。
常德的新朋友思路很灵活,对我上篇文章《江苏各地参访心得:一句话说懂,三句话打动》也给出了一句话的示范:
我们招商引资,只认定一件事——企业是城市的主角,政府能做的,就是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
生物制造企业的经营成本,无外乎原料、能源、人才、设备、厂房、环保处理等基本要素——回归到本质,就是供应链的建设和管理。
如果政府能够合情合理合法地帮助企业建设供应链,支持企业在上下游产业链中的持续提升竞争力,才能说“企业是城市的主角”、城市是企业的舞台。
这句话之所以很打动我,不单是因为政府和园区的领导说了什么,而是因为落地在常德的慕恩生物创始人蒋博士,要我一定来看看。
我写过介绍慕恩生物的文章《他为何能拿到3个亿的国家队投资——听慕恩生物创始人蒋先芝博士演讲有感》。
也因为在合肥举办的中国植保双交会上了解到慕恩生物的新产品,而情不自禁地成为了生物农业赛道的啦啦队。
基于此,当蒋博士力荐我来常德看看时,我充满了好奇心。
毕竟我相信:客户说好,才是真的好。
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会向产业链上下游传递信息“这里很好,快来看看”——
说明这个城市和园区真心把企业当“客户”服务好,因此才会拥有品牌传播力。
毕竟企业发展是需要生态圈的,按蒋博士的原话:“我也希望产业园里的左邻右舍,是靠谱的,是能互相助力的”。
就像我之所以到访江苏灌南,是因为华东理工魏东芝教授的项目百开盛生物落户在那里,而给了我了解当地的契机。
当我进一步了解到苏州企业聚维元创如何克服困难、将大宗化工品生产落地灌南的过程,又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这个农业强县转型为生物强县的印象。
同样的,我到访江苏靖江市,也是因为江山聚源、艾兰得和赛德力等优质企业。
企业里充满干劲的员工,是园区最出色的宣传员。
企业的优质商品和服务,是城市最亮眼的活名片。
很多城市都在给一些成功人士颁发“招商大使”、“优秀市民”的荣誉称号,但其实称号的意义在于,被授予者是否觉得光荣。
当企业成为城市的主角,当企业家因为所在城市而感到光荣,当企业员工愿意自发地为城市做宣传——这才是城市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

而当我们有些城市的执法者,为了眼前利益,不惜杀鸡取卵甚至“远洋捕捞”,损害的不仅是企业家的经营秩序和投资信心,更损害了城市长久的名誉。
这是再多的“招商大使”、“荣誉市民”都很难弥补的损失。
请城市执法者和领导者珍视手中的权柄利器,如果不合情合理合法的使用,一定会变成反噬自身的厄运戾气。
城市的管理者,能让企业家有信心投资,让居民有能力消费,让经济良性循环,让社会平稳安定,才是最大的成功。
我们每一个人才能在《2025年:相信国运,但不坐等国运》。

芳博士
浙大经济学博士。钛资本董事总经理。合成生物、医疗健康领域投资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