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产品如何卖爆?生物技术消费品的话术拆解

文化   2025-01-22 01:39   福建  
202508篇(共492篇)原创文章
在讲今天这个话题前,团队的小伙伴强烈要求佛系的我,先为自己整段话术——
宣传2月17-18日在华熙生物(天津)转化平台组织的中试平台第三期培训活动。
他们的原话是:你连活动都不能卖爆,还给读者介绍“卖爆”话术,谁信你?
好,我口服心不服,决定把解释活动的工作量转给我的商务助手(微信号fangbozhuli)或科研助手(微信号xm-jyc)。

言归正文,最近我传了不少直播录屏给朋友,电脑直接内存不足。
大家都私下问我是哪家益生菌,源于对前两天我的朋友圈内容很好奇——

当然,我不会在此公开是哪家益生菌,只是私下里把直播发给了朋友。
几个科技创始人收到视频都表示,这种话术他们实在说不出口。
其实话术也是有代价的,这家公司就曾因为广告违规,受到过行政处罚——
上海浦东市场监管局通报显示:该公司“在广告中涉及疾病治疗功能,以及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物、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
但处罚总金额15.27万元——就这处罚,相对可能带来的巨大销量,对商人而言有何威慑力?
约束科技创始人“说不出口”,肯定不是这个处罚金额,而更多是“羞耻心”。
因此,在总结该家益生菌的“有效”话术之前,我依然反对大家明着或者暗着挑战行政法规——
目前大部分益生菌产品都只有食品批文,而根据《广告法》第十七条:
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
本文的总结,也是希望有分寸的商家和有智慧的消费者,能够携起手来,抵制“网红”的夸张宣传——卖不动,自然就消停了。
毕竟,如果商品不回归价值,而只讲求话术有效性和全网价最低:
最后损失的是研发投资的动力和消费者的信心——结局只能是劣币驱除良币。

引流话术:网红逼着商家“降到最低”

阅读前提示:以下台词及编剧信息,不隐射任何商家或者个体,请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网红A:“什么情况B总,不是说好的,买3盒益生菌,这是第一个月的量,然后再送两个月,就是买3盒送6盒。然后买满多少多少,就送这个代餐那个控糖片……”
(画面内容:网红A拿了3盒益生菌后,又往桌上摆了3盒,再摆了3盒,然后划拉了一大堆代餐以及控糖片)
(情绪暗示:网红A为消费者争取到了那么多的福利,太划算了)
网红A:“为什么运营说不能上链接了?她说这个也不给了,那个也不给,你不能说话不算话啊!”
画面内容:网红A把后来拿到桌上的3盒又3盒益生菌以及代餐片、控糖片,通通拨开,只剩下最初孤零零的3盒益生菌)
(情绪暗示:创造消费者的“损失厌恶感”,原本争取到的福利,通通没有了)
商家B:你知道吗?你的预热视频一发,我的电话就被打爆了,他们说:你们这个套餐不是原本卖995元,最低也只卖到799元,怎么现在599元了?
画面内容:商家B指着电话显得自己非常为难)
(情绪暗示:网红真厉害,逼迫商家让利了,消费者确实能占到便宜)
商家B:我们线下卖269元一盒,你现在一下要到了2折,一盒才50块钱,还送了那么多产品。
画面内容:商家B皱着眉头,要展现出内心的剧烈挣扎)
(情绪暗示:这次商家真是被打到“骨折”啦,直接到2折,真是占到大便宜了)
商家B:但答应你的,我们一定说话算话,买3盒,送6盒,一共3个月的量。第一个月,是竞争期,好的菌打倒肠道里坏的菌,第二个月,是巩固期,好菌打败坏菌后,它们才能在肠道定植安家,第三个月,稳定期,肠道就健康了!
(画面内容:商家B要表现出对自己产品功效的坚定和自信,网红A也要表示强烈的认同)
(情绪暗示:产品不但能让消费者占到便宜,还能给消费者带来健康——毕竟“好的打倒坏的”、“安家且稳定”这些用词太有画面感了,感觉像是为消费者赢得了战役的胜利)

网红A:那就好!但是代餐和控糖片一定也要送,这个不能没有。大过年的,大家都需要。
(画面内容:网红A放下了益生菌,又拿起了代餐和控糖片产品,谈判气势很足)
(情绪暗示:为什么要买这些产品?必须给出明确的消费理由和场景——过年了大家大吃大喝,必须要让肠道健康又让体重不增加)
商家B:对,这个吃了,效果很显著。
网红A:是不是(消音)淀粉66%,(消音)糖60%,(消音)油40%?
(画面内容:出现文字说明——淀粉-66%,1碗米饭只摄入1/3;糖-60%,1份蛋糕少摄入1/2;油-40%,1份烤肉少摄入1/3)
(情绪暗示:消音要消得非常有技巧,只要中文说得好,都能听出是“控”字,要让消费者感到自己掌握了不可言说的秘密,毕竟降低淀粉、糖和油的摄入量,太适合春节胡吃海塞还想保持体态的人了)
然后是网红A和商家B对于一些产品细节的探讨,比如用的是杜邦的菌株,100亿足量添加,然后一代、二代产品的描述——
初听起来有些啰嗦,但这都是为点击跳转的直播间内容埋下伏笔。

直播话术:焦虑体重的姐妹快来占商家便宜

话术一:全网最低价
“姐妹们,这是全年最后一次,你能排到5开头的套餐,其他任何直播间都是9开头,只有我们是599元,而其他都是995元。”
(验证:我点开了该商家自己的直播间,看到一个799的套餐,套餐中的产品内容与网红直播间的不太相同,计算下来确实网红的机制便宜)
话术二:全年最低价
“姐妹们,这是全年最后一次保价,全年买贵,退款,但不用退货,送!保证正品,包运费险,七天无理由,退!全年买贵,退款,不用退货,送!
(验证:无法验证,这里“套餐”和“二代产品”就成了关键,因为消费者买的是一个套餐,哪怕下次出现了更便宜的套餐,只要产品内容不同,就无法比价)

话术三:高原价、打2折、现在抢、有分量
“姐妹们,我们总价值是2688,今天到手价599,相当于一单给你省了2089元,只有2.2折,总共到手133件产品,赶紧先去了,一会儿我们就要恢复成80件产品的链接,或者你再去买,就没有400块钱的券了,赶紧下手,过时不候!”
话术四:控制体重的全套方案,全家都该吃
“姐妹们,你对数字焦虑吗?你是不是经常站在体重秤上很难过?你想不想穿有线条的衣服没压力?你想不想过年美美参加同学会惊艳全场?小姐姐要吃,宝妈也要吃,做母亲也有美的权利现在小朋友圆圆滚滚也很多,影响身体发育,体育成绩受影响,控制住数字才能控制好人生!一定要也要给老公、男朋友、爸爸、哥哥买上,走在一起才是精致美好的一家人!”
“大家想不想过年大吃大喝没负担?春节真是太多好吃的了!红烧肉、粉蒸肉、狮子头、炸丸子、炸油饼……同学聚餐一般都喝啤酒吃烧烤,管不住嘴怎么办?我们是全套的解决方案,餐前餐后都准备了——饭前吃控糖片,淀粉、糖和油摄入量大幅下降;饭后吃益生菌,帮助肠道健康,噗噗很顺畅,排出脏东西不在话下;如果吃太多,吃一两次代餐,迅速控制住数字,效果很神奇!”
话术五:大品牌正品,线下门店多,合作都是王者
“姐妹们,我们这款益生菌**销量排名第一,**榜单排名第一,**大品牌的唯一合作方,线下*万网点,*千商超,都有它家产品。现在点外卖,都不敢点没有门店的,买健康产品,怎么敢买纯网络的产品?”
“这是网点、商超的照片,你看看它一盒卖多少钱,我们直播间真是全年最低价,是**姐(网红名字)给大家谋得的福利,一下子就2.2折,比线下买省了2000多块绝无仅有的力度,只给今天直播间的姐妹们!”

话术为何有效?痛点,痒点,爽点

看完上述话术,不知各位科技创始人和消费者是什么感觉。
我在2016-2018年参与运营一个益生菌品牌,哪怕当时没有视频,只有图文。
但冲击的画面展示、直接的客服话术,营销的效果别提有多好——好到心中有愧。
即便我是益生菌的长期消费者,而且也清楚国内益生菌产品的成本结构以及供应商情况,但我看到上述视频和直播间话术,依然难免心动。
我在前两天的《低欲望时代,如何从市场需求分析生物制造的“选品逻辑”?》和早年的《你有三个点,被商家拿住任一点,就会不自觉掏钱》,都谈到市场销售和消费的逻辑。
这里就上述话术拆解一下商家拿捏消费者的三个点:
痛点——体重控制不住,自己穿衣服不好看,小孩成绩不行,老公身体不好,这些都带来巨大的身心焦虑……
痒点——可以过年时吃大鱼大肉,可以在同学会美艳登场,可以穿紧身衣展露身材线条,小孩体育成绩可以更好,身材好的老公、男朋友走在身边可以更有面子……
爽点——今天进入直播间的我,就是幸运儿,遇到了全年最低价,绝无仅有的2.2折机会,直接省下2000多块,就算冲动买多了,还可以退,全年有低价,也可以退,又便宜不占是傻瓜,占便宜实在太开心了……

看完三个点的拆解,消费者大概知道了自己是如何管不住手的了。
但科技创始人是什么感觉——技术在哪?技术有什么价值?消费者不关心技术吗?
有关心技术的,但关心的消费者毕竟是少数,因为技术的词汇太生涩,谁能记得住双歧杆菌、芽孢杆菌、链球菌、乳杆菌……都有什么区别?
消费者只关心这些产品对我有什么直观的好处(不用管住嘴就能降体重),我要付出什么直观的代价(全年只有今天能占到便宜)。
消费者甚至不关心品牌,只关心网红的机制(反正价格都要打下来,我就等着占便宜就好,而且网红试过那么多品牌,会发现更好更优惠的产品)。
“有效的话术”对于科技创业者、技术型企业,是不是真的有益处?
投入研发费用、提升技术,对眼下卖爆产品,是不是真的有帮助?

说实话,我不知道。我只听说这款爆品公司的创始人表示自己一直在亏:
一边给平台打工(为流量、网红坑位付费),一边给益生菌株供应商打工(为核心技术和高效产能付费)。
我只希望通过整理和拆解话术的方式,为科技创业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我只想尽自己绵薄之力,用大众能听得通的话,说出产品的技术特点,帮助科技工作者们找到消费场景中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3月29-31日,在南京的第三届SBC合成生物学产业博览会上,我会尝试帮助科技创始人和技术工作者,分享独特的技术产品。
我想宣传的不是“全网最低价”,而是“技术最优化”。


芳博士
浙大经济学博士。钛资本董事总经理。合成生物、医疗健康领域投资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