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立体图形”是小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开启课,各版本皆把它编排在一年级上册,将其安排在“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今天,我走进了一年级的课堂,听老师上这节课深有感触,本文将结合课标解读以及教材的理解谈谈我对此课的一些思考。
聚焦课标
从《课标》内容可以看出,认识立体图形的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幼儿园相关活动经验,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活动,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常见的立体图形,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取自人教版教师用书115页)。
分析教材
观察情境图,三个版本的教材都展现了很多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物品,人教和北师大将物品散乱放置,学生观察起来一目了然,更加直观,而苏教版创建了书房生活场景,将物体摆放在桌子及书架上,更具完整性,却弱化了直观性。个人还是认为,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还是需要将物品一一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直观进行观察。从学习方法上,三个版本教材皆重视学生的分类活动,让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物品进行分类,在分类中逐步抽象出直观图形。
直观图形是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抽象,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极易忽视这种逐步抽象的过程,而快速进入到图形特征的认识,这是巨大的缺陷。本节课,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常见物体,逐步略去实物的其他属性,只考虑形状属性,抽象出具体图形后要再次回归生活,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相同形状的物体,简言之就是“具体—抽象—具体”的学习路径。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经历这一抽象过程,课堂必需慢下来,给孩子充分地观察并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学生分类的过程也是初步建立立体图形基本表象的过程。而且,分类思想的运用是联系数学知识的重要纽带,能够为数学抽象提供必要的基础。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分类,比如有学生会按照“会滚动”“不会滚动”进行分类,还有同学会按照“长的”“方的”“都不是”进行分类,不管是哪种分类教师都不要急于给予评价,但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形状属性来分。不同标准的“分”获得不同的“类”,分类结果的差异性资源是教师课堂教学生成的最佳资源,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分类结果进行交流,在生生互动中逐步抽象出同类事物的共性特征,并将其本质属性一般化,进而抽象出立体图形模型。
设计富有趣味性的体验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丰富学生的表象。
本节课是学生小学阶段初次学习“图形与几何”,而且一年级上学期是幼小衔接的重要阶段,培养孩子对几何学习的兴趣和增强孩子课堂活动体验尤为重要,切不可担心课堂不可控而忽视学生的操作体验。课前,可以安排孩子观察家中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每位同学带一种几何体到课堂,让孩子摸一摸、滚一滚、比一比、说一说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究,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每一种立体图形的特征,不一定非得用教师设定的语言,可以是孩子自己儿童话语言,只要能够感受各种立体图形基本特征即可。巩固环节,可以设计“黑布袋摸图形”、“你描述我来拿”等趣味性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直观感知。
型。
设计恰当的变式与反例,规避概念迷思,突破学习难点。
恰当地运用反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认识、抽象、识别、把握一个概念最关键、最本质的属性。比如,本课中,教师就可以出示一个上宽下窄的圆台形状花盆问孩子是否是圆柱,亦或者展示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请孩子判别是否为长方体,这样非常典型的反例运用可以帮助学生规避迷思概念的影响,更好地掌握立体图形最为本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