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课同构展风采
校际交流助教研
为了高效开展教科研课题《基于大单元视角下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结构化教学实践研究》的课堂实践研究,发挥课题的辐射引领作用,2024年5月9日上午,顺安中心小学和钟鸣中心小学两支优秀的名师工作室团队齐聚一堂,共同就“度量单位”的结构化教学展开交流和研讨。
本次数学教研活动基于异课同构教研模式,以课堂教学为研修阵地,聚焦大单元结构化教学:内容结构化、教学结构化、思维结构化,展示程伟老师和陈蕾老师的精彩课堂。顺小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余世焱老师做《结构化思维在“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中的应用与思考——以周长、面积、体积为例》专题讲座。
程伟老师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面积单位再认识》。这堂课不仅是对学生数学知识的深化,更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次提升。
程老师从长度单位导入,引导学生们回忆和巩固了已学过的知识。然而,他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巧妙地引入了全新的教学工具——面积尺。这一创新工具立即引起了学生们的浓厚兴趣和好奇心。面积尺的设计简洁而巧妙,能直观地测量出图形的面积。程老师利用这一工具,让学生们亲手操作,感受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转换和比较。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面积单位的概念和应用。
程老师的课堂,通过一把巧妙设计的“面积尺”将二维“面”的度量转化为一维“线”的度量,从“创造面积尺”到“去除面积尺”让学生感受到二维面的度量最终还要回归到一维线的度量的知识本质,学生在操作活动体验中感悟起长度、面积单位间的联系,自主建构结构化认知网络。
陈老师先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的物体,再提问“你的哪根手指的体积大约是5立方厘米?你是如何估计的?”,让学生感知5个1立方厘米累加,进而让学生想象:1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依次拼摆成1行是什么样子?如果这样的10行拼摆在一起是什么样子?以此为一层,如果拼摆出这样的10层又会是什么样子?学生通过“想象——验证”,既丰富自己的空间观念,也感知到了体积单位的不断累加,得出相邻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世界读书日
陈老师的课堂一方面通过直观化的教学手段呈现了体积单位分与合的过程,感受体积单位与面积单位、长度单位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也同样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由“三维”逐步到“一维”的抽象过程,学生在观察、交流和讨论中感悟度量的本质。
余老师从“大概念统领下的“结构化”理解与解读”、“主题分析:“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整合与关联”、“创新实践:“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学实践与思考”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报告阐述。
从他的报告中,我们不仅深刻领会了大概念、结构化学习、结构化教学的内涵以及思维路径,还厘清了“图形的认识”与图形测量之间的联系,明晰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间的关联,领悟其教学的一致性。
活动最后,大家就两节课和微报告进行了充分的交流研讨。老师们对两节课和报告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今天的活动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报告都体现了“高度”、“深度”和“广度”,课的设计非常契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深刻聚焦度量的本质,有效落实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两位指导专家对今天的活动也是高度的认可,表示这样的新课程改革研究活动推动了校本教研的不断深化,有效促进了成员的专业发展,对青年教师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结语
本次教研展示活动,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大单元结构化数学学习课例示范,更展现了两学校名师工作室在教研之路上进行的诸多探索和成长收获。期待此次活动能够给教师们带来更多的思考和新的启发,实现两校数学教研的“和美共生”!同时,我们更加期待下一次的联合教研。在教研的路上,我们携手前行,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校的教研之花越开越盛,更加绚丽多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