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与方向(一)单元教学分析及反思
文摘
教育
2024-03-06 09:17
安徽
一周的时间,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一)》单元接近尾声,在教学中有过一些真实的感受,通过学生学习的反馈我也在不断地进行反思。本文将通过新旧课标的对比,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谈一谈笔者对于本单元教学的一些反思与思考。
课标对教师课堂教学具有指导性的意义,是我们一线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笔者对比了2011版和2022版课标,具体表述如下:
《位置与方向(一)》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板块下“图形与位置”主题内容。要求学生:“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绘出物体所在的方向。
在新版课标中,这一节内容调整到了“综合实践”板块中,并且学段安排也有所差异,“东、南、西、北”被安排在了第一学段“我的教室”主题活动中,“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被安排在了第二学段“寻找‘宝藏’”主题活动中。具体学业要求如下: 1.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够辨别其余三个方向;了解物体间位置、方向的相对性,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2.在认识东、南、西、北的基础上,能在平面图上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能描绘图上物体所在的方向,判断不同物体所在的方向,以及这些方向间的关联;能够把这样的认识拓展到现实情景中,在简单的实际情境中正确判断方位;进一步理解物体的空间方位及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通过新旧两版课标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新版课标更加强调实践性和操作性,要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描述身边物体的具体位置,更加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达成,在亲身的体验中发展空间观念。
本单元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第二部分,了解在平面图上如何表示方向,并能描述平面图上物体的相对位置;第三部分,让学生利用所学习的方向的知识解决生活中 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第二学段继续学习确定位置打下基础。
新课标遇上老教材,老师上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惑,需要老师运用教学机智灵活变通,不断改进教学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本单元在教学上,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上好基础课“认识东、南、西、北”
笔者在网络上看到一些老师观点:“将例1和例3”融合成一个课时进行教学,对于这种观点,笔者并不认同。一方面是前面课标分析中说到的分处两个学段,学业要求上也是存在一定差异;另一方面,大单元整体化的设计也是需要依托具体学情的。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接触过东、南、西、北方向词,但是具体的应用辨别能力还是非常欠缺的,很多学生对于“东、南、西、北”位置的由来是不清晰的,“顺时针方向”也是首次出现在学生脑海,“生活中的方向”与“地图中的方向”学生是很容易混淆的。“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的学习应该是建立在学生初步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课标学业要求相对来说低一些,只要学生能够认识这四个方向,能够运用这四个方向描述位置即可,相对来说上好“认识东、南、西、北”这节起始课却是至关重要的。
2.注重联系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受方向。
“位置与方向”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是现实生活运用的产物。教学中,教师可以模拟现实生活情境,比如说“四个学生都在天安门广场,都说我的前面是国旗,却互相找不到彼此”的现实问题,凸显方向产生的必要性。在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之后请学生在家练习“面对不同的方向,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帮助学生在多种感官参与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在学生“认识了地图上的方向”后,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并记录好具体物体的位置,选择校园中某一观测点,绘制简单的校园平面图。或者在教室中,请学生说一说不同方向分别坐着谁,亦或者,在学习完整个单元知识后,利用校园的平面图设计一些简单的校园寻宝活动。总之,本单元的教学,教师一定要灵活的设计一些富有操作性、体验性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进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注重学生语言表达,培养学生复杂交往的能力和语言描述的准确性。
课标要求“学生能描绘图上物体所在的方向,判断不同物体所在的方向,以及这些方向间的关联”。三年级学生在语言表达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在描述“物体方位”和“行走路线”时,他们或许心中知晓,但是难以准确表达。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学生回答不够完整,可以同伴互助交流,使之一步步趋于准确,让学生自主建构起“观测点+方向标”的描述法则,在交流中体现“观测点”的重要性。
4.注重教学直观,加强方法的引导
从学生反馈来看,他们很容易在“观测点”和“观察物体”上搞混淆,基于这一点教师在教学时要运用直观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加以理解。比如说,我们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呈现小人在地图上行走,并且每到一个“观测点”可以在这一点上标上“十字架”,并引导学生用标“十字架”确认方向的方法来辨认方向。当然,沟通交谈发也可以适当运用发挥作用。比如在“图书馆在花坛的( )方向”问题上,我和学生交谈这个问题他其实在问什么,问的是“图书馆在哪里?”你想想你会站在这两个地点中的哪个地点想这个问题呢?学生很快就能意识到只有不知道它在哪,才会去想它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