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会实时更新码内资源,将该二维码作为与读者交互的长期入口,为读者和作者提供增值服务,同时有效提高自身论文学术影响力。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PTGBD序贯LC与一期LC治疗中度急性胆囊炎效果的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引证本文:
史金伟,郭涛,王远平, 等. PTGBD序贯LC与一期LC治疗中度急性胆囊炎效果的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J].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4, 36(7): 412-415.
史金伟,郭涛,王远平,张光亮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普通外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2
[基金项目]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项目(232102311183)。
[第一作者] 史金伟(1983—),男,河南驻马店人,副主任医师。
[通信作者] 张光亮,副主任医师,Email:gun007ccn@sina.com。
[摘 要] 目的 探讨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中度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78例中度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一期LC组(n=133)和PTGBD序贯LC组(n=45)。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PSM)方法对两组进行1:1匹配,对比PSM前、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PSM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 PTGBD序贯LC组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出血、胆汁漏的现象。PSM前PTGBD序贯LC组患者年龄、胆囊壁厚度均比一期LC组高(P<0.05)。PSM后,每组各获得40例患者,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且PSM后,与一期LC组比较,PTGBD序贯LC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但住院费用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TGBD序贯LC治疗中度急性胆囊炎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但可能会出现针道出血等并发症,加重经济负担,总体上来讲利大于弊,值得推广应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78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中度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术前是否行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分为一期LC组(n=133)和PTGBD序贯LC组(n=45),其中一期LC组患者行LC治疗,PTGBD序贯LC组患者行PTGBD序贯LC治疗。
纳入标准:符合《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年版)》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急性胆囊炎合并以下中的2项可诊断为中度急性胆囊炎:(1)白细胞计数>8×109/L;(2)右上腹触及压痛的肿块;(3)明显的局部炎症(坏疽性胆囊炎、胆囊周围脓肿、肝脓肿、胆汁性腹膜炎、气肿性胆囊炎)。排除标准:(1)伴胆总管结石者;(2)胆囊萎缩者;(3)器官功能障碍者。
1.2 手术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抗生素行一般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一期LC组: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取常规LC体位,手术采用三孔或四孔手术法。对于“三管”关系无法辨认者,改行逆行切除;胆囊壁重度水肿者,则行胆囊次全切术并行电凝消融;如术中存在解剖结构不清的情况,应及时转为开腹手术。术后腹腔镜引流管引出胆汁样液体,或患者术后出现腹腔感染,即可判定为胆汁漏。PTGBD序贯LC组:在B超引导下行PTGBD,患者取平卧位,将右侧肋间隙充分暴露,采用超声检查明确患者的穿刺部位,应用2%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在超声引导下采用PTCD套件穿刺胆囊,穿刺完成后,留置8~10 F猪尾导管。留取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对患者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直至症状消失。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随访至术后4~6周后再次入院评估,行二期LC。
1.2.2 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 为了减少由于样本选择偏倚带来的影响,采用PSM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选择的变量有年龄、性别、体温、首发持续时间、白细胞计数、糖尿病等,采用最邻近PSM法进行两组间的1∶1匹配,卡钳值为0.02。
1.3 观察指标
比较PSM前后两组的基线资料;PSM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两项炎症指标、手术各项指标、治疗有效率、中转开腹率以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关于治疗有效率,“有效”定义为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腹痛减轻,症状有所改善,发热消退,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无效”为术后患者未出现上述表现或现有症状加重。计算公式:治疗有效率=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所有并发症均按照Clavien-Dindo分类系统分为5个等级(Ⅰ~Ⅴ级),严重并发症被定义为Ⅲ~Ⅴ级,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各组出现严重并发症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PSM1∶1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SM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45例行PTGBD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出血、胆汁漏的现象。且患者二期住院手术后,其中有42例患者可耐受带管生活。PSM前PTGBD序贯LC组患者年龄、胆囊壁厚度均比一期LC组高(P<0.05),见表1。
2.2 PSM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PSM后,每组各获得4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PSM后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相关指标比较
PSM后,与一期LC组比较,PTGBD序贯LC组患者CRP、PCT、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但住院费用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3 讨论
作为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较高。该疾病患者如未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胆囊周围囊肿,严重者甚至发生腹膜感染,因而对于该疾病的治疗需要引起重视。国内外研究关于轻、重度患者的治疗意见已基本统一,但对于中度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意见尚未统一,尤其是对于短期内反复发作、病程在72 h以上的患者,治疗方案有较大的差异。LC是一种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急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壁会出现明显增厚,与周围组织出现粘连,影响手术视野和手术过程,延长手术时间,故需要进行进一步改善。术前经PTGBD的施行可以将胆囊中的胆汁引流,减轻胆囊压力,改善手术视野,有利于LC的顺利进行。目前关于PTGBD序贯LC治疗方案的研究较少,有学者对中度急性患者的治疗进行了Meta分析,发现可以有效改善疾病、术中出血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可能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案。也有研究指出,对于基础病情较为严重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可待患者身体状况好转之后再行LC。本研究对于PTGBD序贯LC组患者行PTGBD后,对患者随访至术后4~6周至经超声检查患者症状有所减轻,再次入院评估时方行二期LC。
本研究采用了PSM消除混杂因素导致的选择偏倚,发现术后PTGBD序贯LC组各项炎症指标低于一期LC组,提示PTGBD序贯LC组后行手术可以有效缓解机体炎症;PTGBD序贯LC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一期LC组短,术中出血量比一期LC组少,住院费用比一期LC组高,提示PTGBD序贯LC治疗中度急性胆囊炎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但住院费用较高,与陈达伟等的基本一致。对术后两组的治疗有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PTGBD序贯LC组治疗有效率高于一期LC组,提示经PTGBD后症状改善得更加明显,疼痛也会有所减轻,同时也利于生命体征的恢复。这可能是由于对胆囊进行穿刺引流后可以降低胆囊内压力,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便于精确切除病灶,利于患者恢复。本研究与雷倩倩等所得结果一致。
术后两组中转开腹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PTGBD序贯LC组更低,即提示经PTGBD后再行LC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止疾病进展,这可能是穿刺引流后经腹腔镜能够更加准确地指示手术部位,有效降低中转开腹的几率。本研究还根据Clavien-Dindo分级系统对术后两组患者出现的各种并发症进行了分级,其中,将分级系统分为Ⅲ~Ⅴ级的患者定义为出现了严重并发症。结果显示,PTGBD序贯LC组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一期LC组,表明PTGBD序贯LC治疗中度急性胆囊炎患者可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然而,PTGBD并非完美,也存在缺陷。PTGBD的时机仍未得到统一定论。穿刺过程可能会出现许多如针道出血等相关并发症,甚至会导致胆囊穿孔;同时会导致患者住院费用升高,经济负担加重;术后长期带管生活也会导致患者生活舒适度有所降低。但总体来说,此种疗法利大于弊。
肝胆胰外科杂志
扫码关注我们
电话
0577-86699363
电子邮箱
gdywkzz@vip.126.com
官方网站+投稿系统
(官网已开放下载所有已发表论文全文哦~)
https://gdy.qk.wmu.edu.cn
排版 | 吴 珊
校对 | 王郦莹
责编 | 张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