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几个信息,尽管都是在刷手机时偶然刷到的,但我却觉得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性。
第一个是一位读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妈妈发的帖子,她说看到孩子睡得太香,喊半天喊不醒,心疼孩子,就为孩子请了半天假,让她好好睡一觉。尽管她在帖子中写道:“人生那么长,偶尔松懈一下又何妨,毕竟才一年级,睡觉更重要吧”,但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她对于这个决定的一些矛盾心态,她的标题是“为了孩子睡觉请假,对不对呢”。第二个是《教育家》杂志发布的一篇名为“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率攀升至73.3%?愈演愈烈的厌学问题,如何求解?”的文章。第三个是“烂尾娃”这个新名词,大意是那些“鸡娃”的父母在高成本投入后,发现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无论是孩子还是家庭,都后继无力的现状。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家长在学业和休息之间的纠结意味着更深层的教育焦虑。小学阶段,家长对孩子健康的在意和纠结,到了中学时却演变成了“厌学”这一现实困境,而“烂尾娃”则是这种教育焦虑的最终体现——父母们在过度投入和期待落空中挣扎,逐渐发现投入和成长质量之间并不总成正比。每个环节看似独立,但却反映出一条由焦虑、疲惫和对孩子教育的重压编织而成的循环。一个简短的为孩子睡觉请假的帖子,引发了大量的评论,引起我注意的也正是帖子下面的评论和观点。先说明一下,以下所有探讨并非针对评论者本人,或为了批判任何人,尤其是家长,而是这其中一来一回的观点及其背后的认知与意识,我认为极具代表性,值得探讨。以下是其中一条评论及其跟帖的原文部分摘录,参与者分别以A、B、C、D替代:A:毕竟才一年级就心疼,像我们这上初二天天晚上12 点多的可咋活。没有不心疼孩子的,只是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样妥协下去的结果就是要么躺平摆烂,要么花更多的时间去纠正,到时候你就知道难受了。A:这种反驳毫无意义,我说的是现实,你跟我聊鸡汤。C:孩子有能量的话,偶尔请假,不会躺平摆烂的。越是担心他会摆烂,那一定会。A:恕我直言,一年级就请假睡觉,不是孩子能量不足,就是家长能量不足。D:很赞同,在小的时候还是需要培养孩子的秩序感的。A:偶尔?多少频率算偶尔,这是一个很灵活的概念,刚开始觉得一个月算偶尔,发现没有多大影响,就会变成一两个礼拜算偶尔。这个阶段我觉得更应该聊原则和底线的问题,小学的作业并不是很多,周未抓紧时间完全可以有一天半天的时间拿来彻底放松和休息。我们就是这样,所以他周末的作业效率会更高。心疼孩子是对的,但一定要有对的方法。A:同样经历的妈妈都懂,不是说非要清华北大,而是不能在该努力的年龄就躺平吧,哪个学习好的孩子好习惯不是从小养成?人的成长本来就是在和惰性作斗争。评论者A是一位初二孩子的母亲,在她的输出中,多次说到“心疼”孩子,但其行为令人看不出一丝对孩子真实需求的回应和心疼,反而充满了肃杀之气。这是极为普遍的一种认知与心态,为了追求和成全一种所谓的外在的“应该的”秩序和规则,而忽视眼前的人的真实困境和感受。尤其有人去质疑他们时,他们往往会包裹着社会竞争的残酷法则来论证自己的合理性,仿佛拿到了免死金牌,是那么的逻辑自洽且振振有词。但是唯独在面对一个活生生的人,面对一个孩子鲜活的生命的时候,这些言论统统都不成立,因为这背后存在着巨大的价值排序的错位问题。在这位母亲的言论中,令人感受到的是,她在规则、目标和成功中,将人的真实需求和感受排在了最后一位,一切都要围绕着遵守规则、达成目标和实现成功而服务。至于孩子当下真实的身心问题,只是作为一种需要被“克服”的习惯问题而简化对待,全然没有意识到这其中自身对“成长”认知的局限性、对“爱”的投射错位以及对“妥协”的误解。我有些好奇这位妈妈自身的成长经历过什么,这种已经被她内化且引以为傲的“斗争式”生存法则背后,她真实的感受是什么?是否真正的享受这种生命的模式?当我写下这些时,并不是想单纯批判,而是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悲哀与心痛。育儿仿佛始终处于疲惫和痛苦中,无止境地跑着一场难以喘息的马拉松。以A家长为代表的,并不能仅仅归因于个体的教育观或育儿观念差异。当下我们的教育问题复杂现状的背后,简单归咎于任何一方,都不足以说明问题。从家长角度来说,究其根源,并不是他们生来苛刻,而是那些没有被发现、甚至不被察觉的内在压力推动着他们——一种来自家庭、文化和历史积淀的隐形重担。这是家长们的无意识阴影,也是他们在教育孩子时必须直面的心理投射。教育是一个看似宏大,但又具体而微的事情,无论已婚未婚,养育或者没有养育孩子,我们每个人都是教育的产物。但是家庭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孩子最后的屏障与归处,我依然认为每个人,尤其为人父母者,都要意识到自身承袭的代际传承的阴影和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观念,对于孩子和家庭的深远影响。认知如果没有上升到意识上去,是很难透过简单的育儿观念的转变和行为手段上的调整起到根本作用的。如何认识并觉察这些代际阴影?在面对孩子,与他们的共同成长中,如何逐步找回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或许,我们可以从一个更宽容的视角,去理解那些看似苛责的家长,以及被高期待“压顶”的孩子。许多家长在成长过程中,心里曾经有过渴望得到理解和支持的时刻,甚至希望被认可和接纳。然而在我们以“成就论输赢”的社会背景下,多少人是带着不满足的情感、压抑的需求步入成人的?他们曾经也渴望过被温柔对待,渴望无条件的接纳,但现实遭遇却让他们早早穿上了一层坚硬的“盔甲”,把自己隐秘的需求掩藏起来。于是,等他们成为父母后,这些隐藏的情感成了“看不见”的教育剧本,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下一代。如果一个人从小在学业上被要求严格,成年后他会很自然地认为学习优秀等于成功,而失败意味着不够好。当他面对自己孩子的成长时,会不由自主地苛求孩子的成绩,因为这是他曾经习得的“安全”模式。甚至于,他自己也没有觉察到这种苛责背后,其实是因为他自身在儿时不曾被无条件接纳的缺憾——这种情感的“遗产”被投射到孩子身上。教育中,很多家长会不自觉地将未实现的梦想和被压抑的需求寄托在孩子身上。事实上,孩子成了他们心理缺失的补偿品,在日复一日的教育“期待”中渐渐失去了自己的主见和情感安全。孩子在家长高期待的环境下学会了“看脸色”“照做”,也逐渐失去了发自内心的探索和好奇心,最终变成一个为了满足父母期望而活着的人。这种情感的传递是无意识的,而正因如此,才显得格外沉重且难以觉察。正是因为这种难以觉察,很多家长其实未必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只是源于个体的认知,更是深深嵌在社会和文化脉络中的一种“时代产物”。尤其是上一代人普遍经历的物质匮乏与生存压力,塑造了家长们对“努力”的独特理解。对他们来说,教育的意义等同于“竞争的起跑线”,而这种观念里隐藏着一种巨大的生存焦虑——担心一旦松懈就会被社会抛弃。这种焦虑不仅影响了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很自然地渗透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成为无意识中代代相传的“饥饿基因”。这种基因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过去的艰难岁月。在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生活的重心是解决生存问题,压力让人不得不拼尽全力去竞争,去争取哪怕微小的机会。当家长们开始培养下一代时,他们往往将自己或家族早年经历中的观念直接传递给孩子:他们习惯性地强调所谓“狼性”精神,认为只有通过激烈的搏杀和竞争才能成为“强者”。这种意识背后,是一种被强大的恐惧所支配的本能反应。然而,今天的时代和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温饱不再是普遍的问题,生活质量与个人发展才是我们关注的核心。尽管竞争依然激烈,但要逐渐意识到,“成功”已不仅仅是占据“高位”或获得“优胜”,而是个体能否在社会中找到自我,得到尊重与实现。家长们应当明白,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一味忽略他们的真实需求和感受,将他们作为学习机器般对待,可能不仅无法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智能时代的孩子,反而与培养竞争力的目标背道而驰。原因在于,机械化的教育模式往往抹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未来的社会需要的是能够灵活应对变化、具备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简单地执行指令或追求高分数的“学习机器”。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被迫放弃对自我的探索和情感的表达,他们将无法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需求,最终可能变得缺乏适应力和竞争力。这种教育模式的后果,可能不是在努力培养孩子的竞争力,反而是在反方向用力,越努力,越舍本逐末,越失败。教育的重心不应是“训练”孩子去适应无情的竞争,而是帮助他们找到生活的意义。这样的教育,注重情感、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帮助孩子理解生活的丰富性和自我价值。而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同样需要意识到自己被“形塑”的过程:这种过程既是文化遗留的传递,也是不再适应当下的思维定势。今天的家长需要从这种过去的焦虑中觉醒,明白让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人”,远比为了名次和成就而厮杀更为重要。当前我们的社会,过多的将关注点聚焦在孩子身上。事实上,最最需要被看见的,恰恰是家长。看到他们的困境,看到他们未曾被“善待”的过往,以及初为人父母的内在困惑与无助。只有当家长被善待,更懂得自我关怀,更懂得自爱,养育出的孩子才会充满力量与自尊。很多家长在教育中感到焦虑和痛苦,往往是忽略了这种情绪的根源其实来自他们自身未曾被满足的需求。孩子的表现仿佛成了他们的情绪“出口”,而只有当家长开始认识到这些情绪从何而来,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家长的觉醒、觉知和觉察,是一种极具价值的自我成长。也许家长们需要重新去感受自己是否仍在被无意识的“成功”标准驱动,是否真正享受自己的人生,是否真正享受所谓的“斗争”。当家长能够看到这些隐形的心理动力,并愿意放下对孩子的过度苛求时,这就是一种成长。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最终也会成为自我反思的受益者,能够在教育的同时看见真实的自己,并学会去接纳自己的不足,甚至去包容那些未曾被满足的需求。教育的根本在于对生命本身的尊重。让孩子成长为“独立的自己”,也需要家长学会在孩子面前放下自己的“投射”,而以平等的姿态去看待孩子,把他们当成一个有情感、有个性、有无限可能性的生命体去对待。这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一场爱与关怀的修行,而孩子的成长过程也会反过来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生活的真义,唤醒家长对生命的尊重,唤醒每个人的自我,发现“我是谁”的过程。当家长意识到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孩子独特的生命力时,会自然而然地从“苛责”中解脱出来,用心感受教育所带来的真实陪伴和联结,成为孩子的同行者,共同面对挫折、分享喜悦,一同体验成长的喜悦与意义。或许,我们可以从此刻开始,放下对完美的执念和对未来的焦虑,回归到孩子眼前的每一个真实的瞬间。让孩子的笑容、倔强、软弱和成长的脚步,成为一种提醒——他们需要的并非一个被操控的未来,而是一双理解的眼睛和一颗愿意陪伴的心。对于生命的尊重,也许就是不以成就定义彼此,而是在无条件的爱里,给予各自自由成长的空间。看到孩子,也看到家长自己的无意识困境,这是一种深刻的爱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