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Sandel)教授《精英的傲慢:好的社会该如何定义成功?》一书,在出版了几年后,透过近期《十三邀》节目里许知远与桑德尔的对话,再次浮现在读者面前。在节目中,他与许知远谈及了现代社会对成功的单一化追求及其背后隐藏的不平等、教育体系在塑造成功观念中的作用,“公共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全球化、技术进步对成功观念的影响。而在书里,桑德尔的批判更为深刻,直指现代社会对精英主义的盲从,特别是在教育领域。许知远与迈克尔·桑德尔
回顾《精英的傲慢》中的核心思想,桑德尔尖锐地指出,现代社会已经把成功的定义局限于少数人能够达到的标准。这种标准不再是个体内在的成长或社会贡献,而是名校、名望和财富的象征。这样一来,社会就像一个永不停息的竞赛场,胜利者站在金字塔顶端,而没有“获胜”的人则被迫接受失败者的身份。从欧美到亚洲,从学生时代到职场生涯,人们普遍被卷入了一场追求顶尖学府录取通知书的激烈竞赛。孩子们自小便背负着沉重的期望,投身于无尽的备考之中,参加各类标准化测试与精英培训项目,似乎一张顶尖学府的毕业证书便是通往成功殿堂的万能钥匙。然而,这一竞争舞台的底层逻辑却隐含着深刻的不公。资源丰富的家庭能够轻易地为子女铺设通往精英教育的坦途,而经济条件有限或社会地位较低的学子,即便展现出非凡的努力与才华,也往往难以跨越那些无形的障碍与鸿沟。在桑德尔看来,这种现象不只是一个教育的问题那么简单,也包含整个社会对成功的狭隘理解造成的。他在书中直言“教育已经从一种让人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变成了社会阶层固化的工具。”名校提供知识,似乎也在悄然划分社会的等级系统。那些能进入名校的学生,获得了更高的学术地位,还在社会中被赋予了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这个观点不难理解。当我们谈到“精英”时,往往会与道德、能力和责任感相联系,貌似那些获得成功的人都是因为他们“应得”这些成就。桑德尔批评这种“应得感”,因为它忽视了社会中先天的不平等。那些未能进入名校的学生,不一定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或努力,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在起跑线上就已经处于劣势。桑德尔在书中对“应得感”的批判值得我们反思。现代社会,往往倾向于宣扬“通过个人努力可以获得成功”的理念。这种理念表面上看起来是鼓励奋斗,但实际上却掩盖了成功背后的社会结构性不平等。我们总是热衷听到这样的故事:某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名校,之后进入了顶尖公司或机构,成功实现了“阶层跃迁”。这些故事往往被大肆传播,作为奋斗的典范被推崇。只是这些个例是否真的能说明整个社会的公平性?桑德尔在书中明确表示,个人努力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忽视社会结构对成功的深远影响。他引用了许多研究数据,揭示了精英教育体系是如何加剧社会不平等的。例如,在美国,名校录取中的“遗产生”现象,意味着一些学生因为家族背景就能获得更多的入学机会。类似的情况在我国也不罕见,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社会资源,都是左右成功的关键因素。这种情况,正是桑德尔所批评的精英主义带来的结果。成功并非完全依赖个人的奋斗,它更像是一种由社会结构决定的游戏。而那些没有足够社会资本的人,即使进入了名校,也很难完全摆脱阶层的限制。在《精英的傲慢》中,桑德尔深刻批评了当前的精英教育体系,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教育的真正使命是什么?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少数精英服务,更应着眼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我们常常会把“成功”简单地等同于个人成就和经济利益,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个人的成功,是否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当教育系统以学业成绩和名校为主要衡量标准时,它无意中强化了精英的优越感,而忽视了那些没有进入精英体系的人的价值。这种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我们的职业分工、社会角色和自我认知中,造成了更深的社会分裂。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仅根据学业上的成功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那么社会上大量的职业和角色将被无形中贬低。在这种评价体系下,许多工作——如护工、家政保洁、环卫工人、社区服务人员等——虽然对社会至关重要,却往往被贴上“低成就”的标签,甚至被认为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这种观点削弱了人们对这些职业的尊重,更加剧了社会中的职业分工鸿沟。学生们自小被灌输的观念是,只有通过考试、进入名校、拿到高薪职位,才能证明自己有价值。而那些选择了服务行业或社会基础设施领域的人,会被视为“失败者”,或者至少是没有达到“成功”标准的人。这种现象的背后,实际上是我们评价系统的问题。教育体系长期以来以考试成绩和学术荣誉作为主要衡量标准,忽视了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我们忽视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社会的运行离不开那些被我们忽视的普通岗位,而教育的使命,应该是为所有社会角色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而不是仅为少数精英打造通往成功的阶梯。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教育如何帮助人们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就会发现评价系统的重要性。桑德尔在书中指出,“真正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个人的成就,更在于我们是否能为社会的共同福祉做出贡献。”今天的社会充满了“高薪高地位”的职业神话,而那些所谓的“低薪低地位”的职业则被视为不值得追求的选择。许多学生从一开始就被教育,要进入顶尖公司或追求更高的职位,而很少有人被鼓励选择那些平凡但意义重大的职业。这是因为我们的社会评价系统已经深深根植于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而忽略了公民责任与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这种评价机制使得普通职业被忽视的同时,还进一步导致了一种社会焦虑:人们常常觉得,只有在精英轨道上取得成就,才值得被社会认可。因此,教育开始疯狂内卷,教育也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人们对成功的理解和对职业选择的态度。社会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应该被尊重,然而现有的评价系统让人们无法安心于那些所谓“低回报”的职业中精进自我,导致社会功能的割裂。1971年,18岁的迈克尔·桑德尔与时任美国加州州长罗纳德·里根展开辩论,轰动一时
图源:Courtesy of Michael Sandel
桑德尔的批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反思方向:教育的真正使命不应该只是培养精英,更应该让每个人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理解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教育需要重新定义“成功”,不应只关注那些在学术上获得成就的人,而是要帮助学生理解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为社会做出有意义的贡献。如果我们将社会中的每一个职业角色都看作是为共同福祉服务的一部分,那么教育的目标就不仅仅是为社会提供少数精英,而是要确保所有社会成员都能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我们需要一种更加包容、多元的教育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无论他们最终选择什么职业,只要他们为社会福祉做出了贡献,他们就是真正的成功者。这种理念的转变,需要我们从根本上重新审视当前的社会和教育的评价系统。我们不能继续以考试成绩、学历证书、名校录取作为唯一的成功标准,而是要鼓励学生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尤其是那些在“主流成功标准”之外的领域。如果一个人选择了成为一名家政服务人员、社区医生、一位小学老师,或者一名社会工作者,他们的价值不应因为薪酬或社会地位而被低估。相反,教育应该帮助我们认识到职业的尊严,认识到社会中不同角色的不可或缺性。这也意味着,我们的评价系统需要更具弹性,能够容纳多样化的成功标准。尽管在今天看来,这似乎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愿景。图源:Courtesy of Michael Sandel 在《十三邀》节目中,桑德尔教授提到一位北京出租车司机通过远程教育平台观看他的《正义》课程,这让他深感触动。对桑德尔而言,哲学不应只存在于精英的象牙塔中,而应该融入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那位司机和家人的学习,正是哲学跨越社会阶层、连接现实生活的最好例子。桑德尔相信,真正的思想力量,体现在它能否为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服务,这也是桑德尔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使命之一——让复杂的哲学讨论进入公共空间,影响更广泛的人群,激发更多人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我看来,桑德尔教授的个人经历塑造了他对这一现象的关注,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哲学家之一,迈克尔·桑德尔长期在哈佛大学教授政治哲学与伦理学课程,尤其以其《正义》公开课闻名全球。这门课程主要探讨复杂的道德和政治难题,吸引了全球数以百万计的学生与观众,使得桑德尔的思想走出了象牙塔,直接对话大众。桑德尔一直致力于探讨公平、正义、民主等核心社会问题。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他逐渐注意到一种精英主义的抬头,这种现象通过教育体系、就业市场等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导致社会阶层固化和不平等加剧。正是这种观察,促使他写下了《精英的傲慢》这本书。他的思想启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改革者和政策制定者,他主张的“道德共同体”理念也为今日的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桑德尔的思想中,真正的成功,绝非少数人的专利,而是整个社会共同努力追求的结果,那是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一个让每个人无论职业、阶层,都能在其中找到尊严与归属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