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之道 | 时间圆美,流转如弹丸

文摘   2025-01-10 14:02   新加坡  

神奈川冲浪里 The Great Wave off Kanagawa
葛饰北斋 Katsushika Hokusai  1760–1849
木版画,纸上水墨和颜色

Woodblock print,ink and color on paper
25.7x37.9cm
1830-1832

“观看之道”专栏
1. 观看之道 | 什么是“观看”?
2. 观看之道 | 谁决定我们“看什么”?
3. 观看之道 | 记忆会因观看而改变?
4. 观看之道 | 深度伪造背后,你还能相信谁?
5. 观看之道 | 真正的好作品,挑选懂它的人

6. 观看之道 | 千年之后,《溪山行旅图》为何仍能扣动当代人心弦?

7. 观看之道 | “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8. 观看之道 | 新鲜的眼睛:《千里江山图》的少年胆识与锐意
9. 观看之道|安塞尔·亚当斯:月升赫尔南德兹

文|刘思远

2025新的一年已经开启,时间的流动感每逢岁末年初,会一再涌现。

如何观看时间的流逝、生命的运行,始终是“观看之道”专栏系列希望探讨的主题。2025年的第一篇,选择了一部中国古代的重要诗歌理论文本——《二十四诗品》,藉由这部作品来探讨和感知时间的流动与生命、宇宙的运行法则

《二十四诗品》由晚唐文学家司空图所作,他将诗歌艺术与中国哲学、美学思想融会贯通,以短小的四言诗为形式,以诗论诗,语言典雅优美,将诗境做细致的划分,涵盖雄浑、冲淡、典雅、自然、含蓄、豪放等二十四种不同的诗歌风貌和境界,从不同角度揭示诗歌的意境创造,系统地总结诗歌的风格类型和创作方法。

从“雄浑”开启到“流动”收尾,作品在探讨诗歌的形式与表达时,也指向诗人在创作中如何与天地、人心共振,达到至高的审美境界。这部作品在后世被广泛用于文学与艺术研究,是解读中国美学的重要文本之一

在《二十四诗品》中,最后一品“流动品”尤为独特,诗句简练地叙述着生命与宇宙的动态本质,以及时间流转和事物运行的深层哲理。“若纳水輨,如转丸珠”,开篇以水流与圆珠滚动的形象,呈现了流动的自然而持续的力量,一种蕴藏于天地运行中的自然法则。“荒荒坤轴,悠悠天枢”,以天地的轴与枢比喻万物运转的核心,强调循环往复的秩序和不可穷尽的时间节奏。“流动品”最终以“超超神明,返返冥无”结尾,将诗境推向超越的哲学高度。这里的“神明”与“冥无”也不作对立二元之分,而是相互依存、循环往复的存在状态

在诗歌理论的视角之外,我们从“观看”的角度出发,探讨“流动”如何影响我们的观看方式。这样一种动态的的视角,能够从变幻不定的事物和生命中捕捉到一种生成性和秩序性。那无疑会令我们不再拘泥于当下的瞬间,以一种流动的眼光和超脱的视域,去感知更为广阔的时间、生命与世界的关联。

“流动”作为 2025 年新年首篇“观看之道”专栏的核心理念解读,恰是因为它给时间的意义、生命的循环,附上的一种动态的思考注解。

生生与来往千载的视野

若纳水輨,如转丸珠。

夫岂可道,假体遗愚。


荒荒坤轴,悠悠天枢。

载要其端,载同其符。

超超神明,返返冥无。

来往千载,是之谓乎。

——【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流动品”

在《二十四诗品》的二十四个品目中,“流动品”作为结尾显得与众不同。与开篇的“雄浑”相比,它的意象更加灵动,意蕴更为深远。“若纳水輨,如转丸珠”,诗人以水流与圆珠滚动的形象,展现了流动的自然而持续的力量,一种蕴藏于天地运行中的自然法则。水流无声,却绵延不绝;圆珠滚动,轻盈自如,仿佛时间的流转,既无形又无处不在。

这种意象的背后,是中国哲学中的“生生”观念。自《周易》以来,“生生不息”一直被视为天地运行的根本法则。《易传》曾言:“天地之大德曰生。”生,既是万物之始,又是万物流转的状态;它不是单纯的出生,而是持续不断的生成,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流动品”以诗的语言,将这一生生哲学加以具象化。文中“如转丸珠”的比喻极为形象:丸珠在手中转动,既圆润自如,又因推力而生流转,这正是流动的核心——在圆融与动态中展现生命的延续。司空图的妙处在于,他并未局限于自然现象的描摹,而是通过这些流动的意象,将天地、时间、生命的内在联系展现出来。

不仅如此,“流动品”还强调了一种“来往千载”的视野,非简单的时间流逝,而是时间的循环与回环。正如朱良志先生在解读《二十四诗品》时所指出的,“复不是重复,不是循环论,而是创造再创造,新生再新生。”在这一思想中,生生的本质并不在于重复已有,而在于在流动中实现新的生机。这种动态生成的哲学,让“流动”成为生命最本质的表达方式。

这种生生哲学在“流动品”的语言中也有所体现。“超超神明,返返冥无”两句,将视野从物象引向天地的深处。这里的“神明”并非宗教意义上的神灵,而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的化现,它超越具体形态,却充盈于万物之中;看似虚无,却通过流动的形式,让生命得以展现。流动,既是天地的节奏,也是生命的律动

以此观之,“流动品”中的“生生”思想,讲述的是时间与生命的循环往复,并突出了万物之间的联系。“此生联于彼生”,生命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彼此交织、相互生成的整体。在这一哲学视野中,观看也不再是单向的凝视,而是参与到流动的过程之中

在解读诗品时,我们往往会从理解一首诗的意象或形式的基础上,逐步进入到与天地之心的对话之中。这种流动的境界,不仅限于文字,也贯穿于中国古典艺术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山水画,还是书法创作,“流动”的美感,始终蕴含着“生”的哲学。

在“观看”的视角下,“流动”以动态的目光重新理解时间与生命。一切的静止不过是流动中的片刻停留,一切的终点也只是新的起点。

流动中的观看

流动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方式。它存在于自然的运行之中,还塑造了观看的过程。在“流动品”中,司空图通过行云流水的意象,将观看置于动态的时间与空间之中。这种观看,令我们在流动中捕捉变化,在变化中感受秩序

中国古典艺术中,这种流动的观看方式有着丰富的体现。山水画中的留白,是典型的例子。画中未被墨色覆盖的空白,并非虚无,而是一种流动的延展。观者的目光在山水之间游走时,自然会延续到这些留白中,感受到画面之外的时间与空间。山的静止与水的流动,实则相互依存,构成了整体的韵律。观看的过程,便是在这静与动之间展开,在有限的笔墨中,体验无限的流动。

“如转丸珠”的比喻,也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种观看的感受。画面中的物象如同一颗圆润的珠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目光的移动不断转动,既具体又灵活。目光在每一次停留中获得新的发现,而这些发现都不是孤立的片段,而是整体流动的一部分。

这种流动感,也贯穿于书法的线条中。一笔一画之间,既有停顿,又有连贯,笔锋的起伏形同生命的呼吸。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灵动飘逸、气势跌宕;姿致流丽、神韵超迈”,它将书法的动势与流动的节奏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视觉与情感同步流转的美感。观者在观看和解读线条的形状时,也在体会它们如何在运动中生成意义。

观看之道的核心,在于通过动态的视角去体会事物的生成。这种生成,不是单纯的外在动作,而是内在的生命节奏。司空图在“流动品”中写“超超神明,返返冥无”,正是这种节奏的形象化描述。超越具体形象的物象,进入到更深层的天地运行法则之中,观看的本质在于参与到这种流动中成为流动的一部分

流动的观看,还让我们得以看到时间的另一种面貌。在流动中,时间并非一条笔直的线,而是一种回环往复的节奏。春去秋来,潮涨潮落,目光在这些变化中捕捉瞬间的美,同时也触及循环的永恒。在“流动品”的意境中,这种观看方式将人从片段的时间中解放出来,让生命与天地的整体节奏融为一体。

流动中的人与世界

“流动品”中的“若纳水輨,如转丸珠”,描绘了自然的律动,同时也暗示了个体与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天地的流转中,个体生命嵌入更大的秩序之中。秩序也并非外在的束缚,而是一种内在的和谐——个体的行动与天地的节奏相互应和,构成流动中的平衡

中国古典文化中常提到“天人合一”,强调个体与自然的共鸣。在这种流动中,人犹如水中的一叶小舟,既借助水流的方向,又在转折间选择自己的路径。正是在与流动的世界共舞时,个体找到了自我,同时也触及了更宏大的存在意义

这种观看方式不只是对外部世界的关注,还包含对自身的反思。“超超神明,返返冥无。”这种冥无的境界实则是一种回归本源的体验。在流动中,个体不断被引向内在,寻找与天地共振的契机。这种观看既向外,也向内;既是动态的,也是内敛的。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流动”体现出个体的经验,也是文明运行的方式。司空图生活的晚唐时代,正处于剧烈变迁之中,无论是王朝的兴衰,还是个体的命运,都如激流奔涌。尽管如此,“流动品”并未将流动视为混乱,而是看作一种孕育新秩序的过程。每一次流转,都是旧的结束,也是新的开端。这种看待变化的态度,不仅适用于晚唐的诗人们,也为今天的世界提供了启示。

站在2025年的起点,我们正处在一个由信息与科技主导而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流动的哲学提供给我们一种内心的参照,人与世界的关系未必要对抗或逃避,也可以是一种融入与创造。面对变化,我们需要觉知与适应,更需要带着创造力去参与。在流动中找到方向,在转折中发现新的可能性。

这一观念最终落脚于日常的实践。在每一次变化里,如何寻得平衡?如何在转瞬即逝的动态中感受到长久的意义?或许答案不在于寻找固定的支点,而在于接受流动本身,在流转的秩序中体会生命的张力。


推荐作品

书籍:

《时间的秩序》(The order of time

卡洛·罗韦利(Carlo Rovelli,意大利)/著

这部著作堪称当代物理学与哲学领域的经典之作。罗韦利运用精妙、诗意的笔触,引领读者踏入一场关于时间深邃奥秘的探寻之旅。它从科学的维度出发,深度解构时间。打破大众惯有的线性时间认知,揭示时间实则是复杂又相对的现象。书中细致阐释时间与熵的紧密关联,借助熵增原理,点明我们感知时间单向流动,是源于系统从有序趋向无序的演变。而且,它围绕时间与生命的议题展开思考,这与“流动品”中的时间哲学遥相呼应,促使我们反思时间在持续流动里,究竟如何重塑人类的认知架构与存在状态,为非专业读者科普前沿物理观念的同时,也输送了深刻的哲学滋养。

电影:

《生命之树》(The Tree of Life

导演:泰伦斯·马力克(Terrence Malick,美国)/导演

这部影片是一首影像的散文诗,将镜头聚焦于宏大又细腻的生命议题。它巧妙借助一个家庭的成长脉络,以诗意斐然的影像表达,深挖时间、生命与宇宙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影片中,时间不再是刻板的、匀速推进的轴线,而是充满流动性,生命也由此彰显出蓬勃的生成性,与“生生”哲学深度契合。马力克凭借对自然万象、生命细节的刻画,赋予观众崭新视角,让大家得以重新审视时间的流淌以及自身的存在意义,叙事上还大胆采用穿插式的结构,自然、家庭琐事、个体成长回忆交融碰撞,给人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专栏·体系·实验

主编 | 刘思远

“专栏·体系·实验”是一场关于写作与思想的长期实验。在这里,每篇专栏都是拼图的一块,逐步构建清晰的知识星图;每个主题都以体系化的方法展开,探索深度与广度的边界;每种表达都在试验中寻找新的可能,为多元视角注入灵感。

专栏从碎片到结构,将零散的灵感编织成有机叙事。

体系为知识搭建骨架,让思考相互衔接,构筑立体的认知结构。

实验试探未知的边界,以好奇为引导,探索表达与思维的可能性。

第一行诗
在憨沉的生活里写一行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