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物生光辉:从日常物件中发现温柔或双十一防“剁手”指南
文摘
2024-10-26 21:11
新加坡
“双十一”的号角又一次吹响了,我只感到疲惫与麻木。
物质上的丰盛与饱和,在现代生活中早已成为常态,我们一边期待着满载而归的“剁手”战利品,一边又逐渐对身边的物件感到无感和麻木。每一次新物的购买,都是一轮对旧物的遗忘,而那些曾经被珍视的物件,在我们追新的步伐中,逐渐成为被替代的累赘。在物质丰裕到唾手可得的时代里,物品的真正价值几乎已被消费主义掩盖。如鲍德里亚所言,我们消费的已不再是物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所象征的意义和符号,这种符号不断被放大、替换,逐渐让我们与物之间的关系变得空洞。在一场繁复的消费游戏里,似乎有一种东西在悄然流逝——那便是我们对物的感知力。物本该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承载着我们的故事和情感,如今其价值与意义已经被压缩简化为流水般可替代的消费品。想起曾拜访过的朋友家。她家中的陈设并不新潮,甚至很多都是使用了几十年的“老物件”,但一进门就感受到一种温润、雅致又松弛的场域氛围。在她家中,随意一样物品,可能就是超过二十年、三十年的使用时长:优雅却有些松动的木质藤编椅(打算再修复一下),造型经典但年代久远的勺子和餐盘(依然常常使用),风格稳重的几十年历史的家具(沉默中透着温柔)……还有那些挤挤挨挨在并不算宽敞的阳台上的植物们,有一些是十几年前被人丢弃的近乎枯死的盆栽,她捡回来照料至今。它们在北京最冷的冬日依然撒开了长,个个狂放不羁,野性十足。宁静的家中,在进入阳台的那一刻,才会感受到真正的声音,是那些全然不顾人死活的植物们发出的声音,一种震耳欲聋生长的声音,令人心头一凛:好壮的能量场!在朋友的照料下,家中那些不起眼的普通物件不仅没有失去光彩,反而透出别样的光辉。相比之下,这些旧物似乎比任何新买的东西都更有“生命力”。在她的家里,我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宁感,那些物件在静静地说着关于时间的事儿,以及屋主人的性情、志趣、品格。这种感受在读柳宗悦的《物与美》时被增强,尤其书中对“日用之美”的阐述。柳宗悦认为,真正的美往往在于日常的事物中,不在于物品的价格或光鲜,而在于它们的实用性、质朴性,以及与人的情感链接。柳宗悦把这种美称为“民艺”之美,它强调普通人的日用物品所具有的自然之美。这是一种朴素的美学理念,强调物本身的功能与质感,以及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这使我愈发理解朋友家中这些“旧物”动人的原因——它们见证着她的过往岁月,也被她的双手赋予了新的生命。在《物与美》中,柳宗悦提倡“日用之美”,发掘那些因贴近生活而温润动人的物品之美。柳宗悦喜欢强调“敬天惜物”, 在他看来,每一件日常物品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我们应当珍惜、敬畏和善待。这一精神贯穿了柳宗悦的美学思想。他提倡珍惜、敬重自然赋予的材料,主张物品的美不在于奢华或复杂的设计,而在于与人的生活相伴而生的朴素之美。这种朴素之美,是在长期使用中自然生成的,是一种不掩饰、不加修饰的真实。他认为,真正的美源自对物的谦逊与尊重,对生活中物品的珍视。柳宗悦将“敬天惜物”的精神具象化在他所推崇的“民艺”概念中:不是刻意雕饰的装饰品,而是那些质朴、实用、能带来安心感的日用品。这种物品经过长久使用,不仅是生活的工具,更是人们情感的寄托,具有一种难以替代的温度。通过反复使用和珍视,这些日用品逐渐积累了时间的痕迹,成为生活美学的一部分。在朋友家中,那把老旧的藤编椅在长久的使用中自然松动和褪色,正是这种无可替代的状态,赋予了它特别的意义。尽管再添一把新椅子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但朋友选择花费心力继续修补它,让它继续在生活中发挥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对“敬天惜物”的最好诠释。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消费文化中,物品常常被快速替换,如柳宗悦的主张,不应因物的老旧而轻易丢弃它,而要学会尊重它们在生活中逐渐生成的价值。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真正停下来注视身边的旧物,或许也是一种“与物共处”的艺术。柳宗悦的美学思想深受禅宗影响。禅宗讲究“无心而观物”,即在不执着的状态下感受万物的美。这个观念既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生活哲学。朋友之所以能将这些老物件珍而重之地保存下来,或许正是因为她在与它们相处中,放下了对“物质新旧”的执念。她能够从那些旧物之中,找到一种简单却深刻的满足。关于旧物与空间,在读于新颖的《万物留痕:旧物与空间设计的艺术》时,看到另一个视角,即“场所精神”。她认为旧物在空间中不仅仅是一种物件的存在,它们可以通过独特的“场所精神”与空间发生共鸣,塑造出具有诗意的生活氛围。旧物在空间中的摆放和氛围的营造,甚至比物品的本身更加重要,它们赋予了空间一种难以复制的温暖和独特性。那些如朋友家中“有故事的物件”,令人感受到一种人与物之间的亲密感。可以说,这些旧物与她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它们不单是摆设,而是她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具有“诗性”的空间塑造。在朋友的家中,那些旧物仿佛让人回到一个更为纯粹的年代,唤起对时光流逝的温柔感怀。她的生活态度也充满感染力——她并没有刻意营造一种奢华的环境,而是让生活在凝聚着时间的旧物的陪伴中更加温馨、宁静,这或许正是“场所精神”所带来的治愈感吧。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往往是那些“用之不觉”却让人安心的物件,那是一个又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