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 Sainte-Victoire and the Viaduct of the Arc River Valley保罗·塞尚 Paul Cézanne 法国 French, 1839–1906
在卢浮宫展厅最深处的墙前,每天都围满争相拍照的游客。人们的目光被吸引到一幅画前——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什么是它?卢浮宫中无数珍贵的艺术品,为何《蒙娜丽莎》成为最受关注的那一件。这幅画的地位,除了源于它的艺术成就,也深深嵌套于历史事件和文化语境之中。20世纪初的一场失窃案,让《蒙娜丽莎》一跃成为新闻头条,而博物馆的策展策略以及大众媒体的宣传进一步强化了它的符号意义。这幅画从未仅仅是一个静态的艺术作品,而是一个被精心塑造的“观看对象”。观看从来不是完全自由的。我们的目光总是被文化、历史、媒体和技术引导,甚至操控。“观看之道”系列的第二篇,我们从文化与历史的设计开始,试着触碰技术与社会的隐形力量,看看观看背后的深层逻辑,并试图回答:谁在决定我们看什么?我们如何从中找回观看的自由?观看的内容,往往是文化框架的产物。人类观看的方式和对象,深受到所属文化的影响。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认为,人类通过符号系统理解世界。他将文化看作是一种“意义之网”,每一个文化现象都是这个网络的一部分,通过这些符号和意义,人们理解和互动。这种符号系统塑造了观看的语境,让我们看见的内容带有文化的烙印。在中世纪,欧洲的绘画受宗教思想统治的影响,其功能更多地是为宗教服务,旨在向民众传递宗教教义与精神信仰,而非对现实世界的如实描绘。画中的空间呈现出扁平的特征,彼岸世界与现实此岸被视作相互割裂的平面。在这种情境下,绘画中的空间概念被极大地弱化,人们对于绘画的观看也主要聚焦于宗教象征与神秘寓意的领会。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透视法的诞生成为西方绘画史上的重大变革。透视法将数学原理引入绘画,使得三维空间能够在二维画布上得以呈现。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这一转变的典型,它以精准的透视手法将观者的目光引向画作中央,形成强烈的叙事效果。这一转变背后是西方文化对理性、科学以及对现实世界探索的追求。在西方哲学思想体系中,从古希腊时期便开始对世界的本质、结构进行理性思辨,这种思维传统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进一步弘扬。透视法的运用,实际上是西方文化试图通过艺术手段对现实世界进行精确把握与剖析的体现。这反映出西方观看价值观中对客观世界的高度关注,将绘画视为一种认知和掌控现实的工具,通过对空间的测量与操控,人们期望能够深入理解自然规律,进而彰显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主宰力量。相较之下,中国传统山水画深植于独特的宇宙观之中,以“可游可居”的意境为核心追求,把绘画当作个体心灵与宇宙精神相往来、相对话的神圣媒介。它并非着眼于对自然表象的机械复刻,而是在儒释道思想的共同滋养下,将画家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洞察、对生命真谛的体悟感悟,借由笔墨的浓淡干湿、山水的虚实相生传达出来。以倪瓒的《渔庄秋霁图》为例,画面布局简练空旷,远山、树木和溪流在寥寥数笔间呈现出“静之愈静、空之愈空”的无尽气韵。观者置身其中,也同步感受着画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这恰是一种隐逸思想的艺术表达。不同于西方绘画对空间精度的追求,山水画更注重通过笔墨表现精神世界的空灵。这种观看背后是中国文化观看价值观中注重内心体验、追求精神境界升华的特质,绘画被看作是连接观者内心与宇宙精神的桥梁。文化通过艺术、文学和习俗设计了观看的框架。我们看到的,并不仅是客观的世界,而是文化筛选后的结果。以上述西方透视法与中国传统山水画为例,它们所体现出的观看价值观差异,并非简单的形式差异所决定,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在艺术领域的深刻映照。二者各自诠释了观看的多重意义,为我们探讨观看的复杂性提供了启发。大众传播学中的“议题设置理论”表明,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新闻媒体构建的 “拟态环境” 实现的。媒体通过选择和强调某些事件,在公众头脑中塑造了关于世界的图像。对于接收信息的普通受众而言,如今的媒体环境更为复杂,公共媒体与自媒体交相辉映却又乱象丛生,信息的来源和筛选对于透过媒体认知世界的接受者而言,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譬如一次严肃的新闻事件调查,如果媒体将大量资源用于名人丑闻报道,娱乐八卦充斥版面,而真正应该受到关注和讨论的关键议题却鲜受关注,会使得公众对严肃问题的关注度与重视度被削弱,原本应聚焦探讨的议题逐渐被边缘化。媒体虽然不直接左右人们的思维方式,却决定着思考对象与范畴。这是信息泛滥的时代亟需警惕和深思的现状。在日常的消费中,社交媒体的推荐算法和内容呈现也深刻影响消费者。以某智能健身手环为例,平台依用户浏览、搜索历史推送健身相关内容。对关注运动健康的用户,大量展示健身达人使用该手环的视频与图文推荐,着重其运动数据监测精准、睡眠监测功能及时尚外观等优点。这些内容频繁出现,使用户聚焦此手环,思考是否购买以提升运动与健康管理效果。社交媒体通过设置该手环议题,引导消费者关注焦点与思考方向,影响购买决策。现代推荐算法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通过记录用户多维度网络行为数据,如浏览、点击、停留时间、搜索关键词等,经数学模型与算法逻辑深度挖掘分析,精准判断用户兴趣偏好与需求倾向,为用户定制推送感兴趣内容,营造看似个性化便捷的“舒适区”。但这背后存在“信息茧房”效应。当我们长期处于算法构建的信息环境,认知空间渐局限于狭窄范围,所接触信息与自身观点、兴趣高度契合,不同声音、多元视角与新颖观点被屏蔽。久而久之会产生认知错觉,以为所见即世界全貌,陷入自我封闭、视野狭隘困境。这种现象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个体知识拓展与思维创新,宏观上也阻碍社会文化交流、思想碰撞与共识形成,使社会面对复杂问题时难以凝聚智慧力量寻求解决方案、推动进步。观看的内容与路径不再完全由个体控制,而是被外界的设计意图深刻影响。技术、社会和文化共同构建的观看机制不仅决定了“看什么”,也在无形中塑造了“怎么看”。从快时尚到流媒体平台的案例中表明,观看并非是一个中立的过程。算法推荐、媒体议题设置与文化语境的共同作用,将观看从“自由选择”转变为一种“被引导的体验”。03 艺术与权威如何定义观看
策展的隐形引导和文学叙事的观看策略
博物馆的策展也是观看中典型的体验,每个展览都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视觉戏剧,深刻影响着观众的观看体验。以近年在各地博物馆巡展的“埃及”主题展为例,展厅设计的动线和灯光安排让木乃伊成为焦点,它们被置于光线最聚集的位置,神秘的姿态强烈吸引目光,而其余展品如莎草纸文献或象形文字雕刻则被安排在不起眼的角落,只在背景中默默叙述埃及文明的浩瀚故事。
这种策展手法虽然强化了观众的视觉印象,却也在无形中削弱了观众对埃及文明整体多维度的理解。木乃伊是令人震撼的视觉符号,但它只是埃及文化广阔画卷中的一个切面。宗教信仰、科技成就和社会构架等重要维度往往被掩盖在策展的选择性呈现之中。
在从文学中,通过叙事引导读者的目光,将观看转化为情感与思想的体验,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个经典案例。盖茨比的庄园被描绘成奢华与空虚交织的梦境,灯火通明的宴会、盛装的宾客和华丽的装饰表面上令人向往,但却暗含了社会阶层固化与梦想破灭的隐喻。
作者通过叙事结构巧妙地操控读者的注意力,聚焦于庄园的繁华表象,同时将更深刻的社会批判隐藏在细微的对白和场景中。读者在跟随作者的目光沉浸于庄园的虚荣与浮华时,不知不觉中被引导反思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社会变迁与人性挣扎。文学的观看策略让读者从“看见”到“看懂”,最终抵达深层的洞察。
04 主动观看:从被动到自由
信息洪流中,算法、策展和叙事等机制宛如无形的手,操控着我们的观看方向。提升媒介素养是夺回观看自主权的关键。
学会识别算法的行为逻辑,理解它如何根据浏览痕迹推送信息,从而构建“信息茧房”;感知展览布局中的潜在倾向,以及文学叙事中意图突出的符号和主题。掌握这些识别技能,我们将在观看过程中保持相对清醒的头脑,不再轻易被单一视角左右,而是能够质疑、对比、拓展,实现更多维度的认知。
在日常信息摄取中,我们或许可以尝试接触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内容,譬如阅读与自身观点相悖的文章或相关著作,观赏来自异域的电影或艺术作品;面对一幅抽象画,不妨跳脱既定解释,用自己的情感与想象重构画面的意义;在阅读小说时,也可以偏离作者的叙事设计,从独特的视角挖掘作品的深意。这种主动解读,让观看成为创造的过程,突破外部权威的约束,也展现个人对世界的理解与表达。
文化和艺术是一片自由的实验场,为我们提供重新定义观看的机会。通过这些跨文化、跨领域的体验,我们得以拓宽认知视野,打破单一化的观看路径。主动打破信息舒适区,是实践观看自主性的有效途径。
重新定义观看的自由
我们每天的目光与选择,既受技术的支配,也嵌套于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设计中。观看,从来都不是毫无约束的自由行为。它总是被文化、技术和社会设计所形塑。然而,正是通过对这种设计的敏锐感知,以及对多元化视角的主动探索,我们才能逐步走向真正的观看自由。这种自由并非无视外界的影响,而是在深刻理解这些影响后,以清醒而主动的姿态去构建属于自己的观看方式,发现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识别这些隐性影响力,我们可以从茧房中走出,重新定义观看的深度和广度。
推荐作品
书籍:
《东方主义》(Orientalism)
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美籍巴勒斯坦裔)/著
作为一部开创性的文化批评著作,《东方主义》深入探讨了西方社会通过文学、艺术和学术构建东方形象的方式,批判了这种文化建构背后的权力结构。萨义德指出,观看从来都不是中立的,特别是在文化交汇中,观看常常带有一种权力意图,以构建“他者”形象和巩固自我认知。
这部作品揭示了观看的权力维度,提醒我们注意文化与观看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在全球化语境中对多样性的理解。
《流动的现代性》(Liquid Modernity)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波兰/英国)/著
这是齐格蒙特·鲍曼的社会学名著,揭示了当代社会中人与环境的关系如何变得“流动而不稳定”。他指出,在技术进步与全球化的驱动下,观看的方式已从深度聚焦转向碎片化和即时满足。这种“流动观看”现象,使个体容易迷失于不断变化的视觉与信息环境中,难以建立深层次的认知。
这本书为我们理解观看如何被现代社会形塑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支持,特别适用于探讨算法、碎片化信息和媒介环境对观看的影响。
纪录片:
《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The Social Dilemma)
杰夫·奥洛斯基(Jeff Orlowski,美国)/导演
这部纪录片探讨了社交媒体背后的算法如何通过设计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并进一步塑造我们的行为、情感和思维方式。影片通过技术专家和研究者的视角,揭示了观看和选择的“自由”如何被技术侵蚀。
对于探索现代社会中观看内容的被动性与自主权之间的张力,这部纪录片提供了直观且震撼的案例。
专栏·体系·实验
主编 | 刘思远
“专栏·体系·实验”是一场关于写作与思想的长期实验。在这里,每篇专栏都是拼图的一块,逐步构建清晰的知识星图;每个主题都以体系化的方法展开,探索深度与广度的边界;每种表达都在试验中寻找新的可能,为多元视角注入灵感。
专栏:从碎片到结构,将零散的灵感编织成有机叙事。
体系:为知识搭建骨架,让思考相互衔接,构筑立体的认知结构。
实验:试探未知的边界,以好奇为引导,探索表达与思维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