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之道 | 深度伪造背后,你还能相信谁?

文摘   2024-12-11 17:07   湖北  
宇航员罗伯特・斯图尔特(Robert Stewart)在地球上空
来源:NASA
1984
“观看之道”专栏
1. 观看之道 | 什么是“观看”?
2. 观看之道 | 谁决定我们“看什么”?
3. 观看之道 | 记忆会因观看而改变?

文 | 刘思远

“观看之道”专栏,前两篇分别探讨了“观看是什么”和“看什么”的问题,逐步展开了对观看的深度思考。从观看作为感知行为的起点,到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视觉和感官接受信息,这一系列探索帮助我们认识到观看的多维度与复杂性。在第三篇中,我们讨论了“看到了什么”,即观看与时间的关联,探讨了图像如何是充满记忆与情感的载体,如何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本篇将进入一个全新的视角:观看的未来与挑战。随着数字技术,特别是深度伪造技术的崛起,传统的观看方式将面临冲击。我们不再是观看和感知的被动接收者,而是进入了一个信息真实性难以辨别的时代。深度伪造如何改变了我们对图像和信息的理解,进而影响我们的社会结构、文化认同和个体认知?我们将深入思考,在未来的观看中,技术如何塑造我们的认知边界,以及它对我们的信任、伦理和社会行为的深远影响。

为什么要探讨未来的观看

我们已步入一个数字化与虚拟化日益加剧的时代,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正不断地拓展观看的维度,但它们也让我们重新审视“真实性”的意义。深度伪造的出现,尤其是在信息传播和社会行为的层面,是对观看信任度的重大挑战。在这个技术与伦理交织的未来里,如何辨识真假、如何保持对观看的清醒意识,将决定我们如何在信息的洪流中找到立足之地。

01 观看的未来:真假难辨的边界

2024 年美国总统大选前夕,新罕布什尔州的选民接到一通语气严肃的电话。电话那端的声音,听起来分毫不差地模仿了总统拜登的腔调,敦促选民放弃初选投票,理由是“初选投票可能导致无法参与最终的大选投票”。这通电话经最终查实,是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合成的语音,精准模仿拜登的声线和语调,意在通过误导信息干预选举过程。事件被揭露后,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迅速裁定,这类人工智能生成的语音电话属于非法范畴。

更大的观看和真实的挑战还在于,深度伪造技术将目标锁定于对新兴技术缺乏深入了解的群体,进而有计划地开展蓄意欺诈行为。

2024年,北京丰台区方庄街道某社区发生一起涉及AI换脸技术的诈骗案件。一名骗子先冒充“马云徒弟”给一位老人打电话,并赠送小额话费拉近关系,随后提出与“马云”视频连线。骗子利用AI换脸技术伪装成马云与老人视频,以开展扶贫项目可获丰厚投资回报为由,诱导老人下载社交软件进行投资操作。最后在社区工作者与民警的及时干预下,骗局被识破,老人幸免未遭受财产损失。

透过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区域的深度伪造案例,凸显了一个值得警惕的趋势,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的门槛大幅降低,这使得类似的深度伪造手段在一些公共事务中更容易被滥用,也让公众对“眼见为实”这一传统认知产生了动摇

而国外一些研究者还提出,技术并非深度伪造最大的威胁,真正危险的,是围绕深度伪造生成的“叙事红利”。随着公众意识到视频与音频可以被伪造,那些试图逃避责任的人可以将真实的记录斥为虚假的“深度伪造”。这种“骗子红利”会极大地削弱公众对真实信息的信任,让虚假信息的传播更加肆无忌惮。在这一逻辑中,深度伪造成为了信息操控与权力争夺的新工具,同时也将我们引向一个真假难辨、信任崩塌的观看边界更为复杂的观看世界。

设想一下,一位有权势的名人被曝光在某个丑闻中,视频证据清晰地显示他在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然而,这位权势者反而声称这个视频是“深度伪造”。他利用公众对深度伪造技术的普遍恐惧,来辩称所有对他不利的证据都是假的。这就是所谓的“骗子红利”——因为人们知道视频可以被伪造,这位权势者可以很容易地逃避责任,甚至可能反过来质疑其他真实的证据,让公众更加怀疑一切。

而“叙事红利”则在于,这个策略不仅帮助这位权势者逃避了责罚,还为他创造了一个新的故事框架——他可以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声称自己是技术时代的牺牲品。这种策略在扭转公众视线的同时,还可能让更多的支持者站出来为他辩护,因为他们被这个新叙事吸引了。

这就是为什么说,深度伪造的真正威胁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它如何被用来编织新的谎言和操控公众的认知深度伪造的未来,是人类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认知与伦理选择的试炼。

基于此,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讨论在观看的未来,如何定义真实?技术如何影响信任?观看又如何成为理解和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

02 定义真实:技术与认知的交汇

随着深度伪造技术的普及,“真实”的定义已不再是单纯的视觉确认,而是一个深度交织的认知和技术问题。在信息过载的今天,传统的观看方式正被撕裂,新的技术挑战着我们对“真实”的理解。

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来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当前,AI驱动的深度伪造检测工具虽然在不断完善,然而盲点依然存在。例如,虽然一些系统可以通过面部识别来检测换脸技术,但在图像微调和音频伪造上,仍然存在识别困难。这意味着,虽然我们正在朝着“自动化真实性验证”迈进,但要真正做到实时的、无误的真实性检测,仍需要技术的重大突破,并且这个过程需要更广泛的公众参与和机构信任。

另外,单纯依赖技术无法解决“真实”概念的重构问题,还必须考虑认知层面,真实除了是技术可感知的,它还是文化、教育、个体经验交织出来的社会构建。未来,在我们的教育领域,可能需要普及的一门学科是,如何通过教育来强化媒体素养,让人们在无边的、泛滥的信息中学会主动思考和分辨真伪。在关乎科技发展的同时,对应到个体的责任就是对信息的辨识和认知的提升

03 技术对信任的影响

随着信息传播的失真,信任不再是理所当然的,它需要通过更加透明、可验证的过程来重新建立。深度伪造技术将影响我们如何识别真假信息,也将深刻改变着我们的信任基础。

新闻的基本定义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重建信任,首先需要公共媒体和信息发布者自觉展现内容的来源与验证过程。这意味着,无论是新闻机构、社交平台还是个人信息发布者,都应该承担起信息的责任,并提供信息来源的清晰标识和验证路径。与此同时,政策制定与决策层面和科技公司须携手制定严格的法律标准,控制深度伪造技术的滥用。

技术的双刃剑效应让我们无法回避这个话题——如果放任深度伪造技术泛滥,它侵蚀的不仅仅是对公共机构的信任,也会引发对科学研究和个人行为的怀疑。

当公众的信任受到破坏时,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也面临考验。个体之间的信任、社会组织的权威甚至国家的治理能力,都会因信息的泛滥和失真而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这种影响无处不在,无论是在政治中,还是在商业决策与人际交往中,社会的信任危机在深度伪造的挑战下愈加加剧。

但从另一面来看,信任的危机并非全然消极。正如历史上每一次信息革新带来的变革一样,深度伪造的挑战同样也激发了更多人对真理、透明和真实的渴望。在这场信息与信任的博弈中,社会的集体意识或许会经历一次觉醒

04 观看作为挑战的应对策略

未来的观看将是对信息背后动机和操控的主动探求,而非单纯的信息接收。我们需要学习的是,从被动的观看者转变为信息的分析者和批判者

批判性媒体素养(Critical Media Literacy)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研究领域,通过教育提高观众对媒体的批判能力,是辨识和对抗深度伪造、偏见和操控的关键。主动观看将成为未来信息消费的核心,面对深度伪造的图像和视频,需深入挖掘其背景、动机和潜在目的,理解媒体操作技巧及背后的意识形态。这种深度分析帮助我们接近真相,避免误导。

另一方面,多视角的观看将成为常态,媒介生态学(Media Ecology)研究媒介如何塑造我们的认知。由于深度伪造的泛滥,我们无法再依赖单一信息源,而是需要从不同视角审视同一事件,进行多方位的信息比对。我们既需要从各类媒体获取信息,还需通过跨学科视野,如结合信息生态系统(Information Ecosystem)的研究,来深度解读问题。这意味着在后真相时代Post-Truth Era,指的是一个社会现象,在这个时期,客观事实在塑造公众意见方面的重要性被情感和个人信仰所超越,这个概念由《牛津词典》在2016年选为年度词汇),我们必须通过多视角分析来追求真相。

最后,未来的观看必然是技术与人文的交织。技术推动了观看方式的变革,但正如技术伦理学所探讨的,技术必须以伦理和人文价值为指导。技术的进步应为人类福祉服务,而不是成为破坏信任和操控的工具。我们需要培养对技术的理解,同时坚守人文价值。通过跨学科研究,可以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理解如何在复杂信息环境中应对操控。只有这样,技术才能在观看的未来中增添更多的理性与深度。

观看的未来

深度伪造技术的崛起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真实”的机会。在未来的观看世界中,真与假的边界将更加模糊,但正是这场信息与信任的重构,决定了我们如何面对技术带来的挑战。观看,将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感知,而是主动的探索与反思。未来的观看,我们将在学习如何识别信息的真实性中思考,如何在人类社会的复杂网络中,找到属于我们的智慧与责任。


推荐作品

书籍:

《思考如何超越思考》(The Extended Mind

安妮·墨菲·保罗(Annie Murphy Paul,美国)/著

这本书从认知科学与哲学的角度探讨了人类如何通过工具、技术、环境以及社交网络来扩展自身的认知能力。书中分析了从身体动作对思维的促进,到环境线索对记忆的强化,以及数字技术如何改变学习与问题解决的方式。这本书特别适合那些希望理解人类如何利用技术与环境重塑思维模式的读者,为我们认识数字时代的观看和认知提供了独特的启发。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当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如何成为我们观看与思考的延伸,进而重新定义了人类的认知疆界与观看方式。

电影:

《莫失莫忘》(Never Let Me Go

马克·罗曼尼克(Mark Romanek,美国)/导演,改编自石黑一雄的同名小说

《别让我走》是一部结合了科幻与伦理思考的影片,围绕一个未来社会中克隆人的存在展开。影片通过静谧而深刻的影像语言,将科技发展与伦理选择的张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观看变成了角色理解自己命运的方式,同时也暴露了社会中“他者化”的过程。观众在目睹克隆人命运的同时,被引导去思考人类道德边界与技术的双刃效应。

影片探讨了科技如何改变了人类对生命和存在的观看方式,也暗示了未来观看的潜在变化——当观看的主体与客体模糊化时,观看的意义是否仍然能够保持不变。这是一个伦理与科技交织的感性案例。


“观看之道”专栏第一阶段小结

通过本阶段基于基础概念和理论的四篇文章,我们已建立了观看的理论基础和多维视角

1. 观看的定义:从感知到认知,观看既是一种视觉行为,也是一种解读世界的方式。

2. 观看的对象:探索了观看的内容与意义,揭示视觉如何塑造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3. 观看的维度:将时间引入讨论,探讨观看如何承载记忆,并塑造我们对过去与未来的理解。

4. 观看的未来:关注技术如何重塑观看的边界,并提出在真假难辨的时代,如何以策略性的观看重建信任。

这些内容完成了对观看基本概念与理论的梳理,为我们接下来进入“观看之道”第二部分——类型与实践篇,建立了基础。

在即将展开的章节中,将以具体的观看场景为切入点,深入探讨艺术观看、日常观看以及技术观看等不同维度,解构观看的多样性及背后的逻辑。希望通过这些具体实践的解构,使读者不仅能认识观看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更能从中发现自己的观看方式,并在充满挑战的时代里,成为更加主动与清醒的观察者。

观看之道的探索仍在继续,诚邀你在接下来的旅程中,一同解构观看,重塑认知。


专栏·体系·实验

主编 | 刘思远

“专栏·体系·实验”是一场关于写作与思想的长期实验。在这里,每篇专栏都是拼图的一块,逐步构建清晰的知识星图;每个主题都以体系化的方法展开,探索深度与广度的边界;每种表达都在试验中寻找新的可能,为多元视角注入灵感。

专栏从碎片到结构,将零散的灵感编织成有机叙事。

体系为知识搭建骨架,让思考相互衔接,构筑立体的认知结构。

实验试探未知的边界,以好奇为引导,探索表达与思维的可能性。

第一行诗
在憨沉的生活里写一行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