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明飞校长访谈录01:如何识别一个孩子?

文摘   2024-11-20 20:40   中国  

侯明飞校长是灵动教育的创办者,在从事灵动教育办学实践之前,他曾是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尤其是在如何科学地识别和理解一个孩子的独特性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看法。

在与侯校长就灵动教育的多次访谈中,他同时也分享了诸多关于如何识别孩子的成长、能力和发展等方面的深刻见解,结合其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研究。

在访谈中侯校长反复强调,识别孩子的能力和发展状态对科学养育至关重要。家长要真正理解孩子自身成长的规律性发展过程,提升自己的认知和教育素养,才能做出更明智的教育决策。这既关系到孩子在未来的成长能否健康、自信,还关乎他们是否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与时代接轨的个体。

在进入正式内容之前,我想先讲讲亲身经历的一个小事,这也是促使我整理、发布这一系列内容的触发点之一。

有一次坐网约车去机场,司机是一位90后女性,很健谈。上车没多久,她就主动找话题与我攀谈,随之也聊起了她自己。

从谈话中我大致了解到她的经历。作为一个9岁男孩的妈妈,为了全面照顾孩子,她辞掉全职工作,利用闲暇时间跑网约车。

关于孩子的话题,从她给孩子报的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硬笔书法、英语、数学、作文、羽毛球、游泳等)开启,随即话匣子有些收不住,有种不吐不快的倾诉欲。

在近40分钟的路程里,她对孩子不听话、写作业费劲、背英语单词困难、爱玩游戏、偷看手机等等各种“恶劣”行为吐槽了一个遍。尤其是讲到与姐姐家又听话成绩又好的同龄女孩对比时,更觉自家孩子一无是处:

“连一篇很短的课文都背不过,背多久都记不住,每天光盯着他完成作业都能把我气死。”

讲到这里时,她拖长音调,有些激动甚至痛心疾首。此时正逢一个红灯,她刹住车,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眼神有些放空,悠悠地说:“真的,我儿子特别不争气,我姐的女儿和他同班,人家就特别优秀。还是女孩好,女孩听话,一点也不要大人操心。”

我问她:“你讲了孩子这么多的问题,他真的是一个优点都没有吗?”

她听了愣了一下:“是啊,我天天跟他的学习耗,好像没从这方面想过?”

顿了几秒,她补充说:“但是他的那些优点都和学习无关,比如他游戏打的很好,电子设备学的特别快。他喜欢动手,我买的一些组合家具,都是他帮我一起安装好的……总之,只要不叫他学习,干什么都好,要是这些心思能用在学习上就好了。”

我到达了目的地。下车前,面对这位恨铁不成钢的母亲,我玩笑似地对她说:“你不如先‘卷’自己,孩子学习你也学,可能更有成就感。”

她略带警惕地回身看了我一眼:“你说的也有道理,但现在看书确实看不进去,静不下心来,一天到晚忙死了。”

下车后,我代入了那个9岁小男孩的心理,回想了一下刚刚这位女士一路说的话,并设想这样的表述,这样的情绪,这样的比较,日复一日……

我能够想到,如果继续聊下去,问家长为什么这样“卷”孩子,可能会收到一串典型的质问:不“卷”怎么办?大环境就是这样,别人都“卷”你不“卷”能行吗?以后中考、高考考不过,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事实上,任意进入一个关于教育话题的评论区,这类质问比比皆是,且往往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种种不堪重负完全忽略不计,以社会大环境这看似无比正当的理由,将对孩子的管束和要求标榜的正义凛然。

我们培养一个孩子的终极目的,究竟是为了达成一个个目标,还是养育好一个孩子本身?孩子是目标的执行者,还是享受创造的主体?

太多的家长以战略和认知上的惰性去搏一个战术上的勤奋,尽管他们对孩子的关注度和投入度空前,然而,在“如何识别一个孩子”这一点上,绝大多数家长严重缺乏认知,他们大多承袭着一代一代养育经验的本能,或以家长权威者的姿态面对孩子,总设想着让孩子听话、懂事如机器般学起来,甚至把孩子的学习问题归咎于品性或道德,而很少反思自身的认知和教育理念是否有待提升。

更让人担忧的是,由于对时代发展趋势的不敏感,一些家长往往以工业大生产时代甚至农业时代的认知和思路,去要求一个生长在信息化时代与环境中的孩子,惯以负面的视角定义和评价孩子,把孩子的行为简单归结为懒惰、爱玩、不努力、不懂事,甚至认为他们“道德有亏”,让孩子长期生活在内疚和自我否定的情绪里

好好识别一个孩子,绝不是看孩子聪不聪明,或者学习成绩是否优秀,而是要深刻理解他们的能力构成、发展规律,以及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潜力和需求

识别得越准确,我们就越能在所谓大环境不济的前提下,为孩子提供符合其成长阶段的支持,避免因认知不足而偏离方向,施加不必要的压力,或错过发展关键期。

识别孩子是科学养育的第一步,读懂孩子真的是一门学问,家长请重视起来吧。


访谈:刘思远

受访:侯明飞

以下内容根据访谈记录整理:

“不同的专业、学科,都有一组和这个学科相匹配的核心素养问题,素养就是一种能力。我们要关注的是这一组能力是否具有跨领域支撑的功能。”

刘思远:从孩子的婴幼儿阶段,到他整个基础教育的阶段,我们应该关注他大方向的哪几个根本性的能力,以支撑他后续的学习或者是人生阶段性的发展?

侯明飞:我觉得从能力的构成来讲,希望孩子有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一旦跟外在事物衔接的时候,就足够的能被活化,然后形成一种不断更新自我、更新技能的这样一个素养。

在研究这个能力本身的时候,至少有几个方面是比较重要的。不同的专业、学科,都有一组和这个学科相匹配的核心素养问题,素养就是能力内化以后的外在显现。我们要关注的是这一组能力是否具有跨领域支撑的功能。

这里面有三个方面的能力需要考虑。

一个是从空间到时间,这种维度和逻辑的判定。人的成长是空间知觉先发展,时间感知后发展。空间感知侧重维度转换,比如折纸是从二维转向三维,绘画是从三维转向二维。时间感知重点是操作程序和语言次序,在时间线上表达因果关系,因为最终人的理性要体现在从空间关系到时间轴上,有先后逻辑次序。

第二个是从游戏到思维,接下来让孩子产生热爱,就是玩儿的同时发展能力,是完成从具体(可见可触摸的事物)到抽象层次(图像、图形、结构、符号、概念)传递的过程。完成抽象层次的发展,也可以理解为是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当孩子坐在教室里学习,是从概念作为起点的(人的经验获取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从书本中学习的方式是间接经验),而孩子获得概念的能力,取决于抽象层次发展的是否完备。

第三个是跨界,说的是模式和破除模式,重点是认知转换。比如原来摄制组有编剧、制片人、导演等若干个工种,但随着用人工成本的降低,一个多领域能力表现越高的人,被取代的可能性越小,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社会用人的要求会更高。所以从模式到破除模式,往往是少数人才具有的一种能力,而基于玩具、游戏的双向思维培养,可以让这种能力得到发展。

「侯校长提到的三种能力,其实是帮助孩子建立理解和应对世界的核心工具。第一,空间关系和时间顺序,简单来说,就是孩子通过玩拼图或搭积木,学会感知事物的排列和逻辑;再比如,通过描述“先吃饭后上学”这样的生活顺序,理解因果关系。第二,从玩耍到抽象思维,孩子在玩中学会从具体事物出发,逐步理解像“对称”或“结构”这样的抽象概念,这种能力直接影响他们将来课堂上的学习。第三,打破固定模式的灵活性,比如让孩子尝试跨领域活动,帮助他们应对未来不断变化的挑战。归根结底,这些能力既是孩子学习的基础,也是在社会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工业大生产时代我们会怎么去理解工作?而人工智能时代又怎么理解工作?这需要重新定义。”

刘思远:我们回归到孩子主体性的角度,家长怎么去帮助孩子找到适合的发展方向?譬如涉及到孩子教育分层的时候,有哪些维度和视角可以帮助家长形成这样的一个认知?

侯明飞:做这个判断需要对接下来这个时代有理解,如果用现在的工作定义孩子选择的方向和专业,那可能并不准确,因为所学非所用是普遍现象,所以要想的不是选专业,而是专业的核心素养能给孩子带来什么能力?孩子对其是否热爱?

我们不得不说,现在的孩子到他工作的那个时代,那就是人工智能时代,这带来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工业大生产时代我们会怎么去理解工作?而人工智能时代又怎么理解工作?这需要重新定义。

当我们有一种视角重新定义工作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孩子的热爱非常重要。AI 时代,一些技术性的工种,可替代性高的工种,可能早已不需要人工。这其实还是在于我们的父母怎么样看待接下来这个时代,他是否有一种对未来的预见。

所以关于孩子的发展道路和选择专业,不是我们替孩子选择。可能当我们选完专业,孩子还没毕业的时候,那个专业存不存在还不确定。一定要关注孩子他热不热爱,只要热爱,再有 AI 加持,就意味着他有想法,然后获取学习能力也就比较容易了。

「侯校长认为,在帮助孩子选择发展方向时,家长需要从时代变化的角度出发。工业时代的思维聚焦于流程化和标准化,而在人工智能主导的未来,很多技术性工作可能被替代。与其纠结专业的“对口性”,不如关注专业背后的核心能力,以及孩子是否真正热爱这一方向。热爱能激发持久动力,也更容易让孩子在AI的助力下持续学习、创新和适应。父母的关键任务是关注时代趋势,同时尊重孩子的兴趣,这样才能助力他们在未来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孩子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我们抢跑,这个抢跑不是分数上的抢跑,而是我们忽略了人的自然属性。”

刘思远:在教育领域里面,你大概有过 20 多年的关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探索的周期。从研究一个孩子成长规律的视角来看,我们目前对于孩子的识别是否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或者认知的偏差?

侯明飞: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从家长的角度来讲,对于孩子高期待和非理性认知,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普遍现状。

的确如你所说,这往往是对于规律性缺少认识。培养孩子,我认为本来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现在变成了全社会认为可能是高风险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们听到太多孩子的心理问题,焦虑、抑郁等等。如果要归因追责,不能不说有家长一部分原因,也不得不说有学校教育的原因,但是归根结底还真的是对于孩子的识别问题,也就是我们对于孩子需要认识,对孩子认识上出现了问题

以我个人这些年办学,加上做研究工作的认识来看,我的理解其实人成长主要就是从身体到大脑到心灵这样一个发生、发展的次第,也可以这么讲,人的成长它是从植物性到动物性,到人性的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现在教育出了问题,主要就在于我们过度放大人性,而忽略了人的植物性和动物性发展阶段。可以说,人的天性,它表现在植物性和动物性反应阶段。正是因为对这个认识不足,才会把人性前置,这一前置的结果就意味着在自然成长和人为干预的配比关系里面,人为越位

所以说,孩子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我们抢跑,这个抢跑不是分数上的抢跑,而是我们忽略了人的自然属性。这种抢跑会造成后续发展乏力,会出现诸多不确定性的,那是我们不想看到的局面。

「侯校长指出,当前社会对于孩子教育的焦虑,部分来源于家长和学校对孩子成长规律的认知偏差。孩子的成长本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身体(植物性阶段)、到行为与情感(动物性阶段)、再到高级思维与人格发展(人性阶段)。但由于家长和教育的过度干预,往往把“人性”发展的要求提前,把自然成长阶段压缩或忽略。这种“人为抢跑”不仅无法真正促进孩子的成长,反而可能导致孩子身心发展的失衡,后续发展力不足,甚至引发心理问题。校长提醒我们,教育应回归孩子自然成长的节奏,避免急功近利的越位干预,以更理性、科学的方式陪伴孩子的成长。」


理解孩子的天性、尊重成长的自然进程,是科学养娃的第一步。

下一篇,我们将进一步与侯校长探讨如何识别孩子的能力及潜力,揭示早期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和误区,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成长。

相关阅读:

从植物性、动物性到人性:灵动教育的第一性原理

从多元连接到动态系统:灵动教育的系统性设计与德勒兹的块茎理论

一所学校的管理为什么值得作为商学院案例来研究?灵动教育的管理启示

我们的基础教育除了卷,还有别的出路吗?

第一行诗
在憨沉的生活里写一行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