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英VS凯茜·戴维森:教育的终点,还是新的起点?

文摘   2024-10-10 06:00   新加坡  

在《十三邀》最新一期的访谈中,林小英老师和许知远围绕教育现状展开了一场引发广泛探讨的对话。林老师谈及的教育内卷、教育公平与教育本质等问题,触及了中国教育的核心。无论是城里孩子还是县中孩子,都深陷于无止境的竞争和应试压力之中,教育成了“苦役”,学习也似乎成了一种机械的追逐。

我们是否该重新定义学习,才能打破这种僵局?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教育话题的观察者,我对教育现状及其对人终身成长的影响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此前,我曾讲述过关于沈阳市浑南区第九小学的教育故事(我们的基础教育除了卷,还有别的出路吗?),学校在侯明飞校长的带领下,通过创新的“灵动教育”模式,不仅回应了应试教育和分数至上的弊端,也试图从根本上重新定义教育的本质和意义。这种模式倡导尊重孩子的天性和成长规律,强调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为孩子提供一种更加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路径。从目前“九系”教育(幼儿园、小学、初中)整体蓬勃的发展走势来看,侯校长及其教育团队让我看到了一个基于公立基础教育改革的样本,以及它强劲的生命力与可能性。

尽管我不是教育领域的从业者,但对于一个人的终身成长和学习而言,关于学习和教育的探讨始终是我持续关注的重点。前一阶段读了凯茜·戴维森(Cathy Davidson)的《重新认识学习》(Now You See It这本书,其中的一些理念,恰好提供了另一种视角,也与林小英老师的观点形成了一种交汇。以此为契机,近期我也试着围绕这一主题做一些探讨。

(美)凯茜·戴维森(CathyN.Davidson)/著 胡传鹏/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看不见的猩猩:在僵化系统中迷失的未来
在节目中,林小英老师提出,当前中国的教育正在走向严重的内卷。家长和学生们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无休止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只为抢夺更高的分数和更好的未来。林老师形象地将这种教育模式比作“苦役”,指出这种教育方式其实是在消耗人的创造力和生活的乐趣。这种竞争的“游戏规则”早已变质,教育变成了一种无法承受之重,压抑了孩子们自由发展的可能。
在林小英老师对教育内卷现象的剖析中,她所流露出的深切忧虑,正触及了教育体系在应试竞争迷雾中偏离航向的核心问题,将学生们推向了一场无尽的“知识苦役”。这期节目之所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探讨,我想与涉及其中的人群之广泛不无关系,辛苦悲催的孩子、焦虑痛苦的家长、饱受应试教育之苦的过来人、神经紧绷的教育工作者等等。
凯茜·戴维森博士在《重新认识学习》(Now You See It一书中提出的“注意力盲点”理论,为这种广泛存在的教育现象提供了心理学视角和理论支撑
戴维森借助经典的“盲视实验”揭示了人类注意力分配机制的局限。在这个实验中,受试者因过度聚焦于特定任务(如计数篮球传递次数),竟对视野中显著存在的大猩猩形象视而不见。实验让我们了解到注意力资源的有限性与分配机制的复杂性,它似乎更像一个对现实的隐喻,整个教育体系过度关注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单一导向如何遮蔽了教育的多元价值与其他关键维度的可能。
戴维森进而将这一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教育领域,她批判性地指出,当教育体系沦为分数追逐的竞技场时,学生与家长便如同实验中的受试者,被狭隘的目标所牵引,忽视了学习旅程中同样重要乃至更为宝贵的元素——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情感智慧及对世界的好奇心与敏感度
她在书中通过美国教育改革实例,展示了打破传统束缚、鼓励跨学科探索、项目式学习及社区参与的新型教育模式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的案例。例如:有的学校打破了传统的课堂结构,不再将所有学习集中于书本知识,而是让学生参与实际的项目、社区活动和跨学科的探索(浑南九小“一堂两段三清”的课堂改革实践也同样证实了这类改革的有效性)。这种学习模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戴维森强调,学习应该帮助学生去探索他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应对未来复杂世界的能力。
在这点上,戴维森的观点与林老师的批判形成了共鸣,东西方教育研究者的思想在此交汇:教育应超越应试框架,成为学生探索自我、理解世界、解决问题的旅程。它要求教育者、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重新审视学习的本质,认识到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人格的塑造、能力的培养与情感的滋养。教育的“内卷”,束缚的是孩子的心智,也让整个社会陷入了一个封闭循环,最终丧失了对真正学习的追求。
教育公平与多元潜能:如何打破鸿沟?
林小英老师在《县中的孩子》一书中,基于对县中孩子的调研,她对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深有感触。县中的孩子从一开始就处于劣势,尽管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努力并不亚于城市的孩子,但他们很少有机会获得相同的教育资源。这种不公平直接影响了孩子们的人生起点,而这种分化往往在他们的学习生涯刚刚开始时就已注定。
然而,资源分配不均或许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当前对于学习的本质和出路的单一认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强调分数和竞争,往往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认识不足,未能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独特需求和发展潜力。在这种模式下,即使资源分配更加均衡,也难以真正解决教育的根本问题。因此,在存在资源分配不均的前提下,重新审视学习的本质,探索更加多元化的学习结构和策略,或许是一个较为务实的考量。
凯茜·戴维森提出了打破僵化结构的方式:合作学习与多元学习的价值。她指出,学习不是单一化的“接收”过程,而是一个通过多样化渠道和互动共同创造知识的旅程。尤其是在数字时代,学习的途径远比传统的教室和课本要广泛得多
戴维森在书中解读了一些具体的案例包括:游戏化学习的引入,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如数学和科学的教育游戏;跨学科学习项目的实施,学生需将地理、环境科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融合,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实际问题;在线协作平台的应用,使得学生能与全球各地的学习者实时互动,共同完成项目;对真实世界问题的探索,学生团队选择社区污染、教育资源分配等实际课题,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等。
这些案例与林小英老师所强调的“脱嵌”教育观点不谋而合,共同倡导让学生跳出既定的框架,通过自主思考与合作体验更加广阔和多元的世界。
在我们当前的国情下,透过一些局部的实践,或许可以在现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下,逐步改善学习结构和策略,为孩子提供更加公平和多元的学习机会,培养终身学习意识,使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而是贯穿整个生命过程。这种渐进式的改革,虽然不会一蹴而就,但对于提升教育质量,或许有积极的价值。
教育的本质:从分数走向创造力的觉醒
教育的本质应远不止知识的积累,林小英老师在《十三邀》中多次提到孩子们需要更多时间去体验和探索,而不仅仅是面对作业和考试的压力。她特别强调了“玩”的重要性,这并非简单的娱乐,而是激发创造力和好奇心的土壤。通过“无用”的体验,孩子们能够跳出既定的框架,去感知世界的多样性,从中孕育出深层次的创新思维。
凯茜·戴维森在书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她从脑科学研究的角度提出,学习不应局限在正式课堂和单一知识传授之中。游戏和艺术等看似非正式的活动实际上能激发大脑更多维度的思考。这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面对复杂世界的生存技能。
游戏化教学恰是重新认识学习的一种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我认为本书中极具价值的教育观念。游戏化教学是对学生主体性尊重的体现,而“玩”的成长价值体现在课程游戏化建构的技术和艺术上,更是学的兴趣和内在动机被充分激活的体现。这其中涉及到了两套系统:学生成长评价系统和激励系统
然而,这对于当前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和学术界而言还是极具挑战的事情。如何将“玩”进行体系化设置,并付诸实践,真正考验着教育工作者的认知与系统设计、协调能力。因为“玩”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游戏化是教育内涵和教育艺术的体现。
很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对于评价体系和激励系统之间的区别还存在一定的认知盲区。游戏化设置、游戏化体验和游戏化感受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的游戏化教学不仅仅是增加一些游戏元素,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化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内在动机,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这方面,浑南九小的“灵动币激励系统”是目前一个较为成功的实践例证。他们让学生在“玩”中学习,通过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取得了较好的正面反馈与学习成效。关于浑南九小灵动币激励系统点这里
戴维森的理念也体现在她书中多个跨学科合作的实例中,这与近期刚刚公布的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John HopfieldGeoffrey Hinton的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妙。Hopfield本是分子生物学家,Hinton则来自计算机科学领域,二者的学科背景看似完全不同,但这种跨学科的自由探索和思维碰撞,让他们在神经网络研究中取得了突破。这种合作的价值,远超出个人专业知识的范畴,是思维的开放性与跨界的创新力的充分体现。
从这些案例中,我们看到的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或“技术培养”,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让教育从单一的分数导向,走向多元的兴趣探索。正如林小英老师所言,“跳出框架”是教育的关键。
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探索与思考,在过程中激发他们对未来的无限可能。这并不是一个简化的因果逻辑,而是为孩子提供一个更开放的学习场域,让他们从中发现潜在的自我、培养多学科的敏感度,从而拥有广阔的视野和更强的应变力。
终身学习:一个社会的责任与个人的觉醒
在讨论教育本质时,林小英老师和凯茜·戴维森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教育的“终身性”。戴维森的书通过神经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这意味着我们一生都在学习。但是在许多教育系统中,学习仅仅被限定在一个狭窄的时间窗口——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
无论是在县中的孩子还是在城市中的孩子,都面临着“早期教育”的焦虑,似乎一旦错过了这个时间段,他们的人生就再无翻盘的机会。事实上,学习从未有过一个确定的起点或终点,而是一条开放的、动态的道路。终身学习不仅是个体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
凯茜·戴维森的职业生涯本身就是终身学习的实例。她自幼因阅读障碍被忽视,但通过在脑科学,特别是大脑的可塑性和学习机制方面不懈努力,以及结合心理学、教育学和技术等跨学科领域的的研究,成为了一位在教育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她的个人经历很好地印证了大脑的可塑性,以及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改变自我的潜力。
在林小英老师的反思和凯茜·戴维森的理论中,学习的本质远不仅仅是追求分数、学历或生存技能,而是培养人类独特的创造力、自主性和应对复杂世界的能力。无论是县中的孩子,还是大城市的学生,都需要的是真正的学习——一种超越了考试和竞争的成长方式。
在这个时代,重新定义教育,重新认识学习,或许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会重新看待一些普通的场景:当一个孩子在地上随意捡起一片叶子,或是一个成年人在下班后决定开始学一门新的手艺,这些微小的时刻里,学习的火花悄悄点燃。它不是课堂上的讲授,也不是为着考试备战,而是面对未知的好奇与尝试。在这些细节中,学习的本质显现出来——它从不曾局限于任何年龄或身份,而是伴随着我们整个生命的旅程。
 相关阅读:
我们的基础教育除了卷,还有别的出路吗?



第一行诗
在憨沉的生活里写一行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