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之道 | 记忆会因观看而改变?

文摘   2024-12-07 16:38   湖北  
倒牛奶的女仆 The Milkmaid
扬·维米尔 Jan Vermeer  荷兰 Netherlands,1632-1675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45.5×41cm
1657–1658
“观看之道”专栏
1. 观看之道 | 什么是“观看”?
2.观看之道 | 谁决定我们“看什么”?

文 | 刘思远
“观看之道”专栏,前两篇从“观看是什么”和“看什么”的问题出发,逐步探讨了观看的不同维度。本篇将进入观看与时间的关联,尝试发掘图像与记忆之间的关系。
观看作为一种时间的体验,在我们当下的视觉感知中,嵌入了记忆与情感。从一张旧照片、一幅画作或一段历史影像中,图像以某种方式保存了时间的切片。观看与时间的非静止关系,重塑我们对过去的理解,也影响我们对未来的想象。
01 观看与时间:为什么时间重要?
“气味和滋味在形销之后长期存在,即使人亡物毁,久远的往事了无陈迹,唯独气味和滋味更脆弱却更有生命力;虽说更虚幻却更经久不散,更忠贞不贰,它们仍然对依稀往事寄托着回忆、期待和希望,它们以几乎无从辨认的蛛丝马迹,坚强不屈地支撑起整座回忆的巨厦。”
普鲁斯特坐在母亲的房间里,手边是一杯热茶和一块小小的玛德琳蛋糕。当他将蛋糕浸入茶水,送入口中时,平常的甜味如同打开了时间的暗门。一种熟悉而模糊的感觉涌上心头,记忆纷至沓来:贡布雷的街道与花园、莱奥妮姑妈的房间、教堂的钟声与尖顶、斯万家那边的道路与风景、家中仆人的身影与话语、还有母亲的晚安吻,以及在海边的度假经历,所有的场景被细小的触觉与味觉重新唤醒。
回忆就这样,从一个平凡的下午开始,味觉的触发连接了过去与现在,时间并未如流水逝去,它藏匿在日常生活的事物里,只等待合适的契机被召唤出来。对于时间的重新理解,深刻影响了普鲁斯特。他感到真正的发现之旅不是不断寻找新的风景,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在《追忆似水年华》的叙述中,充满了对生命中微小细碎事物的凝视,它们在他笔下变得丰盛而悠长。
观看从来不是孤立的瞬间行为,记忆、感知与存在交汇于此,一种跨越时间的深度体验便由此发生。
在绘画中,维米尔的《倒牛奶的女仆》“看见”的是一个流动的时间。一个日常瞬间的凝固,在画面的寂静之中,女仆的动作似乎在下一秒完成,牛奶的流淌如时间无声滑落。静中之动,令观看者在画布前捕捉到女仆的专注,也感受着那个时代的生活节奏、人与物的互动,乃至那份沉静安宁的生活。这幅画的观看,看见图像,也透过图像看见时间的痕迹。
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诺曼底登陆时记录了战场的混乱与紧张。抖动的画面、模糊的轮廓,并未削弱影像的力量,反而赋予了战争记忆的真实感与在场感。观者通过画面触碰到战争中个人与集体记忆,体会着士兵的恐惧、勇气以及战争残酷的代价。这些历史影像的观看,更像是一次时间的旅程,它让过去的瞬间在当下复活,成为对未来的警示。
今天,技术正在重新定义观看与记忆的关系。我们通过社交媒体的“回忆功能”看到过去的影像,这些影像也并非无偏见地记录时间,而是通过算法筛选后呈现给我们。某种程度上,它强化了一些记忆,削弱了另一些,甚至重新排列了时间的逻辑。当我们再次观看这些影像时,回忆被技术重塑,记忆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不再可言。这种“被设计的观看”也令人探究,观看的时间性是如何被控制、操纵甚至再创造的?
02 记忆的观看:如何塑造过去?
记忆是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其光芒穿透时间的迷雾,将过往的碎片引入我们的视野。记忆的浮现,并非单纯的复制或还原,而是对过去的一次次重新塑造。观看,作为记忆的重要载体,以一种隐秘的方式将过去重构,赋予它全新的意义。
20世纪初,巴米扬山谷的佛像曾巍然屹立。它们的面容虽被时间侵蚀,但依然承载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2001年的极端毁坏行动让这些佛像成为尘埃。而今,游客在这片断壁残垣前驻足,望着空荡荡的佛龛,试图通过照片、素描和遗存的碎片拼凑出这些佛像的模样。这些视觉资料本应是过去的忠实记录,但它们所传达的记忆却是破碎的、残缺的。
耐人寻味的是,科技试图填补这一空白。现代数字技术通过3D建模与虚拟现实“复活”了巴米扬大佛。在这个过程中,观看已经不再是对过去的静态回顾,而是一种对历史的“重塑”。通过数字化的佛像,我们从凝视空洞龛壁的观看者,进入到一场参与虚拟时空的对话。这种观看尽管延展了记忆的边界,也产生出新的困惑。什么是真实的历史?我们所记住的,是时间本身,还是技术赋予时间的想象?

在每个家庭的旧相册中,也总有一些泛黄的照片,那上面留存着亲人、爱人、朋友的笑容、故乡或异乡的场景以及节日的仪式。这些图像见证着个体或家族的过去,是记忆的“建筑材料”。只是,当我们再次翻阅这些照片时,观看的已绝不仅仅是画面,而是情感与记忆的深度交织。

我们总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开始回望过去,只因人生再往前已不太有更多惊喜。在经历了一往无前的行走后,抛开外物,生命与自身最紧密相关的,仅剩回忆。无论多么难以释怀的伤痛,多么难以忘怀的亲密,都在时间中被拉平,抹掉尖锐。在人生的终点,我们的一生终将从他者凝视回到自我为主体,内心的再观看和凝视来定义。那些曾经的过往在回忆式的观看与凝视中,被赋予了新的情感。时间无情的流逝,观看成为了一种情感的再创造,它在记忆的基础上,为过往赋予新的意义。

在澳大利亚土著文化中,“梦之歌”(Dreaming Tracks)是土著人的精神地图,也是文化记忆的视觉化形式。神话与图腾通过视觉符号记录与传递,土著画家用点、线、色块将时间的流动和祖先的行迹描绘在画布上,构成活生生的记忆通道。观看这些画作,也即进入一场跨时间的旅程。祖先的步伐、自然的律动、社会的规则,所有这些都以视觉的形式“复活”,成为当代文化身份的核心部分。

这类观看超越个体的经验,成为一个族群的集体记忆。土著人的画布是时间的记载,当我们注视这些画作时,看到过去的足迹,也感受着它如何塑造今日的文化身份与集体精神。

观看记忆,是一次感知的行为和一次深刻的再造无论是巴米扬大佛的数字复原、旧照片中的情感回归,还是土著艺术的神话传承,观看以一种动态而深远的方式,让记忆得以延续、延展乃至变形。在这样的观看中,我们凝视过去的影像,也在记忆的基础上构建出未来的意义。而这正是一种深度的观看,一种时间与情感的交织之所。

03 时间与观看的哲学探讨

观看的时间维度,关乎记忆如何被承载,又如何在观看中被重塑

哲学家柏格森曾指出,时间并非直线流逝,而是由当下与记忆交织构成的“延续”。观看也具备这样的特质,每一次凝视,都在将过去的痕迹与当下的感受联系起来,创造出既属于历史,又与此时此刻密不可分的体验。

历史的观看尤为依赖图像,而图像又常常是多层叙述的载体。以本雅明对巴黎拱廊街的探讨为例,他描述了如何通过“图像”将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与精神气质凝固下来。在观看一张巴黎拱廊的旧照片时,人们感受到的并不仅是城市建筑的形式美,还通过它唤起了一种对19世纪工业革命时代的复杂理解。那些被反复观看的城市角落,似乎在提醒观者,这里曾是现代性诞生的剧场。

本雅明坚定地认为,这样的观看行为从本质上来说既是对历史的深度回溯与探寻,同时也是对当下所处状况的一种审视与批判。通过重新挖掘并发现图像中所潜藏的隐喻与象征意义,观看者才得以在过往的历史片段中重新找寻到理解自身所处位置与意义的有效路径,从而更好地在时间与记忆的交织网络中明确方向。

04 技术如何重构记忆的观看?

数字化技术的介入让时间与观看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一些人工智能技术,如“记忆增强影像”,正在尝试通过数据拼接与还原,为失去记忆的个体重塑过去。有研究团队利用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庭照片制作动态影像,通过虚拟现实让患者置身于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尝试重启对记忆的感知。在观看这些动态影像时,观者经历了一种技术生成的“重逢”,还被迫直面技术与记忆之间的矛盾关系。被技术复现的场景,是否仍然属于个人的真实记忆?

技术创造的观看,正是时间与记忆交织的另一种体现。它挑战了我们对“过去”的理解,技术正在创造出一种新的记忆形态,这种记忆是否仍然忠实于过去,抑或已经被重新编织为一个技术的产物,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观看的时间性让这一行为超越了瞬间感知,成为对过去的探索、对当下的沉思和对未来的期待。无论是通过传统的绘画与摄影,还是借助现代的数字化技术,观看始终是我们与时间对话的重要方式。

通过思考“观看与时间”去重新定义了图像的价值,重新理解了时间在记忆中的意义。科技高速发展,我们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观看不仅启示我们如何理解过去,也隐秘地引领我们如何创造未来。


推荐作品

书籍:

《图像的力量》(The Power of Images

大卫·弗里德伯格(David Freedberg,美国)/著

这本书探讨了图像如何通过视觉刺激和情感反应深刻影响个体和社会的记忆与意识。弗里德伯格以广泛的跨文化案例为基础,分析图像的情感和思想能量如何在视觉文化中传递,塑造社会对历史、宗教、政治等方面的认知。书中阐述了图像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也成为影响群体行为、塑造集体记忆的力量。通过这一视角,弗里德伯格展示了观看和感知图像的社会心理机制以及这些图像如何维系或颠覆社会秩序。

《记忆之场》(Lieux de Mémoire

皮埃尔·诺拉(Pierre Nora,法国)/著

这本书对法国文化中的“记忆场所”进行深刻探讨,分析了记忆与地理、历史、文化符号的紧密联系。诺拉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地标、纪念碑和文化记忆的“场所”来分析历史如何在社会中得以“存活”。这本书提出,记忆不再仅仅是内心的反映,而是通过特定的物理场所和文化现象被不断重塑与再现。对观看的记忆维度提出了深刻见解,展示了文化如何借助场所记忆的视觉传达使社会记忆得以保存并影响当代人的世界观。

纪录片:

《时光之旅》(Voyage of Time

泰伦斯·马力克(Terrence Malick,美国)/导演

这部纪录片用影像语言探讨了时间、记忆与存在,力图呈现宇宙从起源到人类存在的演变过程。马力克以其标志性的诗意视角,利用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宇宙图像,探讨了时间的无限性以及我们在其中的短暂存在。影片不仅关注时间的流动,还深入剖析了人类在时间长河中的位置和对过去的记忆如何塑造我们今天的行为与思想。这部影片是一种视觉与思想的双重体验,鼓励观众反思人类文明与宇宙之间的关系。


专栏·体系·实验

主编 | 刘思远

“专栏·体系·实验”是一场关于写作与思想的长期实验。在这里,每篇专栏都是拼图的一块,逐步构建清晰的知识星图;每个主题都以体系化的方法展开,探索深度与广度的边界;每种表达都在试验中寻找新的可能,为多元视角注入灵感。

专栏从碎片到结构,将零散的灵感编织成有机叙事。

体系为知识搭建骨架,让思考相互衔接,构筑立体的认知结构。

实验试探未知的边界,以好奇为引导,探索表达与思维的可能性。


第一行诗
在憨沉的生活里写一行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