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孟 Wang Ximeng
绢本设色 Ink and color on silk
故宫博物院 The Palace Museum
51.5x1191.5cm
960-1279 北宋时期 Early Northern Song Dynasty
6. 观看之道 | 千年之后,《溪山行旅图》为何仍能扣动当代人心弦?
多年过去了,回顾这次的观展经历,留在心里难以忘记的,并不仅仅是青绿山水的绮丽,还有它气质的独特。在中国绘画史上,《千里江山图》的名声无出其右。这幅横跨千年的巨作被誉为青绿山水的巅峰,承载了无数观者的惊叹与研究者的解读。然而,当一件作品已经成为“经典”,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与学术评析中,它是否还需要新的观看?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观看本身从不停止更新。
《千里江山图》是一幅画,也是一双眼睛。它让我们看到北宋画院的极致技艺,也通过一位18岁少年王希孟的心灵,反观天地与世界。这双眼睛是新鲜的,流动着青春的明快与大胆,像一股冲破画卷的生命力。与其说《千里江山图》呈现了一片山河,倒不如说它是一种关于“如何看世界”的宣言,是少年气与生命力的映照。
在“观看之道”的专栏系列中,我们一次次探讨观看的方式与内涵。而这一次,《千里江山图》为我们带来的,是“新鲜的眼睛”的故事。那是尚未被人生沉淀的少年视角,是一颗渴望拥抱天地、全力以赴的心。
01 青绿与新绿:少年式的直率与热烈
《千里江山图》展开时,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它的绚烂。青绿、赭石交织的色彩层层铺开,山川连绵,江河蜿蜒。不同于山水画普遍呈现的淡泊幽静的“境界”,这幅画令人想起阳光下的新雨、被风吹皱的湖面、初春绽放的嫩芽,明快、灿烂,充满生机与律动——这是青春的气息。
王希孟以青绿山水的传统笔法为基石,却在画中注入了少年的胆识与锐意。他不拘泥于再现自然的静态,而是创造了一种动态的观看体验。画中山峦的起伏有如音律,远山的叠翠带着蓬勃的呼吸,水流从山间涌出,环绕村舍,又奔向更远的未知。观者的目光被引领,随着山水起伏前行,却没有终点,像是少年人的目光那样无拘无束,总是好奇地探向远方。
这幅画的动人在于,它并不止于展示技艺,而是带着一种鲜明的生命观。它所传递的,是对“此时此刻”的欢庆,对世界无限可能的敞开。这与诸多山水画所追求的“悠然见南山”式的静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千里江山图》不是在观看,而是在参与,一种全身心的投入。
青绿与新绿:少年气与沉稳眼
为了理解这幅画的独特气质,需要将它放置在中国山水画的演变史中来审视。在王希孟之前,青绿山水有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开端,至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达至高峰。这一传统以细腻的线条和绚丽的设色见长,华贵与庄严是它的标志。再往后,宋代的范宽以水墨为主,注重山水的雄浑气势,郭熙则以“高远”“深远”“平远”的构图理念开拓了山水画的空间美学。
《千里江山图》传承了唐代青绿山水的设色传统,但并未止步于繁复华丽;它也未走向范宽、郭熙那样的深沉内敛,而是独树一帜地呈现出一种“新绿”——一种青春的青绿。它既继承了传统,又以鲜活的气息打破了旧格局,创造了一种清新而壮美的山水意象。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以巍峨的主峰为核心,带来一种静穆的崇高感,它是对天地秩序的沉思,是成熟心境下对宇宙的把握;郭熙的《早春图》则以万物复苏的节奏展现了自然四时的轮回,那是对时间的深刻体悟。而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则是全然不同的气质:它不带暮年的幽远,也没有静谧的禅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向上的生命力,一种少年式的直率与热烈。
画中的山水没有被沉思所覆盖,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与热情。那种纤秾、明快的色调与生机盎然的构图,让人置身于一个刚刚被发现的天地之间。在这幅画中,观看的视角不再是远距离的静观,而是一种融入其中的热烈参与。
王希孟的新绿,既是青绿,也是“少年绿”,一种稚嫩的坦率和旺盛的生命力,是山间的新雨,初生的嫩芽,天地间充盈着一种难以遏制的律动。它所展现的不是对自然的征服,也不是对宇宙的解读,而是一个少年眼中的世界——充满可能,充满新鲜感,充满对未知的期待。
超越与独树一帜
与他的前辈相比,王希孟的这幅画最珍贵的是气质上的独树一帜,它没有故作沉稳和哲思,却以它特有的清新与壮美让人耳目一新。在承袭了唐代青绿山水传统的同时,又以自己的方式超越了这种传统,开创了一种“以少年之眼看世界”的观看方式。
这种观看方式让《千里江山图》成为山水画史上近乎绝无仅有的存在。这是少年才气与传统技艺的碰撞,是新鲜眼光与大时代审美的对话。在这幅画中,山水是青春的,是充满灵动与希望的;而我们今天以千年后的目光回望它,也好像被带回了那个新生的时刻,重新感受一双年轻眼睛中的世界。
在我看来,这幅画带来的除了视觉上的震撼,也让我们意识到,在我们悠久的文化传统中,还有如此鲜活的少年气息,在深邃的历史长河里,还有如此光芒四射的短暂瞬间,是古人留下的罕有的献给青春与创造力的赞歌。
02 气韵与视角:心灵和精神的“卧游”与“周流”
《千里江山图》之所以能够超越时间的界限,成为千载不朽的经典,除了它以青绿山水这一辉煌的艺术形式呈现了巍峨壮丽的大宋河山,还在于观者在视觉之外得以体验到的精神的延展与心灵的“卧游”与“周流”之思。
“卧游”,是一种精神上的漫游,它让观者即使身处室内,也能借画作的引领畅游山川。作为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核心理念,是古人心境的一种投射。山水画为观者提供一种“游于心”的可能性。《千里江山图》在尺幅间绘尽千里山川,层峦叠翠、江水蜿蜒,视线被牵引着穿越山谷、攀登山巅、泛舟江湖,最终游目骋怀而心有所栖。
这种“游”的体验在画作中得到了极致的体现:从远山的隐约轮廓到近景的小桥流水,空间感被逐层推开,带来一种纵深感极强的视觉旅程。与“卧游”相对应的,是画作中更为生动的“周流”之思。
“周流”是道家对于宇宙运行与生命流转的描绘,也是宋徽宗所推崇的道教哲学强调的自然的流动与生生不息,这一理念遍布于《千里江山图》的细节中:画中的江河水流蜿蜒,围绕着群山环绕而下,构成了“水抱山环”的和谐秩序。这样的精神与思想的内核并非偶然。王希孟是宋徽宗亲自挑选并悉心指导的学生,《千里江山图》是他在接受教导后的试笔之作,也是唯一留存于世的作品。可以说,这幅长卷是王希孟才华的体现,更是宋徽宗艺术理念与道家思想的直接映射。
王希孟笔下的山水并非静止,而是以一种无形的气韵将画面统一起来,让人能够感受到溪水、林木、甚至风从山间穿过时的轻响。这种流动性,是《千里江山图》最具生命力的地方,也是少年画家敏锐观察力与青春灵动的流露。
画作中央的群山巍峨,却不显压迫,反而有一种明快与灵动,这与范宽《溪山行旅图》那种崇高的沉稳气质形成了鲜明对比。在王希孟的画中,高山以青绿的颜色和细腻的笔法勾勒,在画面的细节中,小桥流水、村庄民舍、渡船人影的点缀,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接近于日常生活的烟火气。这是新鲜的眼睛对世界的注视,它关注到了雄奇与壮美,还有生命的细腻与动人。
值得称道的是,《千里江山图》在“卧游”与“周流”之间并未割裂,而是通过画面中的整体布局与细节描绘,将这两种观念无缝衔接。观者既可以从远景的山峦中感受到宏大的气势,又可以在近景的树木、小舟中捕捉到自然的呼吸感。画面未刻意追求一种完全写实的还原,而是在写意的基础上,让人体验到精神上的自由游历。
这一切,或许正如徽宗所推崇的道教哲学所讲的“道法自然”。王希孟以一颗少年之心,将“卧游”的心境与“周流”的气韵融入到这幅画中,使之成为一首绘画中的长诗。正是这一点,赋予了《千里江山图》一种不息的生命力,使它跨越千年,依然在观者心中激荡。
03 稀有的少年气:文化背景中的《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是一抹耀眼的朝阳,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历史中,焕发出与众不同的光芒。它所承载的,既是王希孟作为画家对江山壮丽的颂扬,也是一种罕见的少年气质在文化背景中的逆流而上。
为什么少年气如此特别?
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秩序与理性。这样的社会语境造就了古人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其价值观也塑造了一个对权威和成熟的推崇体系。这种体系中,人生的顶点往往与沉静、超脱、从容相连。而少年气的炽热、莽撞与纯粹,常常被视为未成熟的表现,甚至被规劝、被压抑。
这样的文化背景让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显得尤为珍贵。在11米的画卷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少年对世界的全然投入,对生命的全然赞美。这是一种未被时间的沉淀与现实的打磨所遮蔽的眼光,一种敢于表达、敢于炽烈的艺术语言。它鲜明、蓬勃,宛若一场壮丽的冒险。它不是对人生终点的回望,而是对生命无限可能的歌颂。
当我们凝视《千里江山图》,会感受到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山水画的气息:它的线条饱满流畅,色彩明快鲜妍,构图如同乐章层层递进,每一个细节都洋溢着一种新鲜的能量。这种能量,来自王希孟的少年轻狂,来自他面对世界时毫不遮掩的热爱。这不是一种稳重的美,而是一种迸发的美。正是这种不加掩饰的炽热,赋予了《千里江山图》独一无二的灵魂。
在一个对“境界”推崇备至的文化中,《千里江山图》的出现显得格外珍贵。它并不试图用深沉的笔触或厚重的意象打动人心,而是通过明快的色彩与生动的细节,为古典山水画注入了少年的欢欣。它的存在,令我们感受到,青春本身就是一种值得歌颂的力量。
王希孟的画作没有被成熟的规则束缚,而是用青春的视角,为千百年来的中国山水画谱写了独特的一页。
在对于《千里江山图》的解读和观看中,我们看到了少年画家王希孟用新鲜的眼睛,捕捉世界的灵动与宏大。这幅作品毫无疑问,在技艺上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观看方式——从青春的视角去理解世界,用轻盈而明快的去笔触表达世界。
对比传统中国山水画中成熟、深沉的“内敛之美”,王希孟的这幅画以其勃勃生机、直抒胸臆的风格,为我们提供了极为稀缺的艺术体验。在儒家强调境界与沉淀的文化背景下,这种少年气质,犹如流星划破天际,虽短暂,却耀眼。
透过《千里江山图》,我们或许可以更清晰地意识到,观看与作品的气息、精神产生的共鸣。这种共鸣穿越时间的长河,使这幅画作“独步千载”,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推荐作品
1. 展子虔《游春图》
游春图 Wandering in the Spring
展子虔 Zhan Ziqian
绢本设色 Ink and color on silk
故宫博物院 The Palace Museum
43x80.5cm
隋代 Sui Dynasty
展子虔的《游春图》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中国山水画之一。它描绘了北齐时期的贵族踏青游玩的场景,以丰富的细节和严谨的构图表现了唐以前山水画的早期风貌。画中虽仍以人物为主体,但背景中的山川河流已初见韵味,为后世“山水为主体”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展子虔的《游春图》与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相隔近500年,却展现了中国山水画从“人物画背景”到“独立山水”的巨大演进。从《游春图》的雅致端庄到《千里江山图》的华彩飞扬,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王希孟作品的新鲜气息和艺术突破。
2. 董源《潇湘图》
潇湘图 Xiao Xiang Landscape
董源 Dong Yuan
绢本水墨 Ink on silk
故宫博物院 The Palace Museum
50.2x141cm
五代晚期 Late Five Dynasties
董源作为五代时期南方山水画的开创者,以其独特的“平远”风格闻名。他的《潇湘图》以淡雅的水墨和层层晕染的技法,展现了江南山水的宁静与诗意,开启了文人画的先河。
董源的《潇湘图》展现的是一种内敛的审美情趣,与《千里江山图》的明丽与宏阔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一者如晚年的沉思,一者如青春的绽放,两幅作品在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上的对比,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观看维度。
3.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局部) Dwelling in the Fuchun Mountains
黄公望 Huang Gongwang
纸本设色 Ink and color on paper
浙江省博物馆 Zhejiang Provincial Museum
31x51.4cm
元代 Yuan Dynasty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是元代文人画的杰作。画中没有色彩浓烈的青绿山水,而是以水墨为主,展现了归隐田园的淡泊心境。这幅画代表了中国山水画由装饰性的“青绿山水”转向“写意山水”的重要转折。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虽同为山水巨作,却因画家人生阶段和创作目的的不同而呈现了完全不同的气质。前者充满青春的张扬,后者则体现出成熟的内省,这种对比更能让我们体会《千里江山图》的稀缺性与时代意义。
4.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鹊华秋色图(局部) Autumn Colors on the Qiao and Hua Mountains
赵孟頫 Zhao Mengfu
纸本设色 Ink and color on paper
台北故宫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
28.4x93.2cm
元代 Yuan Dynasty
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以清雅的水墨勾勒出两座山峰之间的河流与村舍,既有对自然的真实描绘,又充满了儒家士人对隐居生活的追求。赵孟頫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为山水画注入了新的文人气息。
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与《千里江山图》都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但前者在温文尔雅的风格中渗透出理性思辨,而后者则以年轻画家蓬勃的生命力和激情感染观者。从两幅画作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新鲜的眼睛”所带来的艺术活力。
专栏·体系·实验
主编 | 刘思远
“专栏·体系·实验”是一场关于写作与思想的长期实验。在这里,每篇专栏都是拼图的一块,逐步构建清晰的知识星图;每个主题都以体系化的方法展开,探索深度与广度的边界;每种表达都在试验中寻找新的可能,为多元视角注入灵感。
专栏:从碎片到结构,将零散的灵感编织成有机叙事。
体系:为知识搭建骨架,让思考相互衔接,构筑立体的认知结构。
实验:试探未知的边界,以好奇为引导,探索表达与思维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