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拉利预言的未来已经来临了吗?《智人之上》带来的新思考

文摘   2024-10-23 19:40   新加坡  
尤瓦尔·赫拉利新作《智人之上:从石器时代到AI时代的信息网络简史》秉持了他一贯对于人类走向问题的思考,与他其他三部作品(《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相较,在问题意识、写作视角以及主题侧重点方面,赫拉利的《智人之上》主要集中于技术对未来人类存在状态的影响方面,他的路线也从历史的反思逐渐走向未来的推测和现实的应对上。
总体说来,《智人之上》主要讲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人类的未来愿景:赫拉利在书中描绘了一个未来世界,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将成为主导力量。人类在超越死亡、痛苦和疾病的基础上,有可能成为“类神”的存在——这就是“智人之上”的含义。
人类面临的三大挑战:书中提出,人类文明在未来可能会遇到三个核心挑战:死亡、痛苦和生命意义。赫拉利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将能够克服这些问题,尤其是通过基因工程、脑机接口和延长寿命等技术。
人类中心主义的衰落:随着智能机器和算法的兴起,传统的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将逐步被机器和数据主义取代。赫拉利称未来的智能算法可能比人类个体在决策和预测方面更加有效。
科技的伦理困境:赫拉利讨论了技术的进步,还深入探讨了由此带来的伦理困境,比如,社会阶级的分化,少数人利用生物技术增强自身能力从而形成“超人”阶层,而大多数人可能会被淘汰出局。

《智人之上:从石器时代到AI时代的信息网络简史》
尤瓦尔·赫拉利/著 林俊宏/译  中信出版集团

我认为这部作品中赫拉利提出人类通过科技力量进化为“类神”的大胆假设,以及围绕技术进步而涉及的伦理困境问题的探讨,在他过往对历史进程的思考中向前又延伸了一步,在思考的深度上也有进一步的突破。

这部作品读下来的整体感受是,科技带来的不确定性。这也会促使读者将关注点从最初的理解理论转变为关注自身上来:对于我们普通个体而言,面对不可逆转的技术变革,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赫拉利在书中提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未来:人工智能和自动化会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还将重塑社会结构,甚至带来新的社会阶层——赫拉利称之为“无用阶级”。在这个新世界中,大部分传统岗位将被自动化技术取代,社会不再需要大批“普通劳动者”,而只有一小部分高技能人才和创意工作者能够继续保持竞争力。

这种未来设想令人战栗,尤其是对于那些依赖技术并未完全渗透行业的从业者而言。他们可能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职业技能正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赫拉利说,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技术将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不平等,一种在智能机器和数据资本主义时代下的阶层固化。

这本书的现实意义在于,其中的许多论点,不再像赫拉利之前的作品那样聚焦于过去的演变或长远的未来愿景,而是直接击中了当下的现实。或许对于读者而言,这本关乎技术走向的论著,不仅仅关乎科技本身,更关乎每个个体如何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想起今年以来,在武汉乘出租车和网约车时,与司机师傅们聊到在武汉街头已投入试运营的无人驾驶网约车“萝卜快跑”的话题,绝大多数人都持唱衰的心态,并列举了无人驾驶当前出现的诸多问题。更有一些跑了几十年出租的老司机师傅们谈及此话题,义愤填膺,以罢工或各种行动抵制这项“由资本作祟抢普通人饭碗的科技”。他们认为政府应该出面干预,保障普通人的生存。

这的确是一个现实问题。但是这又让我想到了另一个故事,《技术陷阱:自动化时代的资本、劳动力和权力》一书的作者卡尔·本尼迪克特·弗雷(Carl Benedict Frey)在书中写的:

1907年4月24日晚,曼哈顿街头2.5万盏煤气灯中的绝大多数没有被点亮,灯夫们通常会在下午6点50分左右点亮文明的火光,但这一晚他们并没有点灯——他们罢工了。警察们来了。但很多警察太胖了,爬不上灯柱。每当警察成功点燃一盏灯,就会有人爬上柱子把灯灭了,然后跑掉。

那一年,神秘的电力被人类发明,并应用到了社会生活中,灯夫的技能不再有任何价值。自1414年伦敦的第一批街灯亮起,这一职业就存在了,但现在它即将成为遥远的记忆。1924年《纽约时报》赫然以“大都市中的灯夫成了过多的技术进步的受害者”为题发布了报道。然而,这依然无法阻挡托马斯·爱迪生改进电灯泡,让世界变得更明亮的技术问世。

弗雷在书中援引了诸多类似的案例,旨在说明,人们面对新旧交替时所发生过的诸多抵抗在今天看来一点儿也不新鲜,正如丘吉尔曾打趣的:“你向后看得越久,就能向前看得越远。”向前看之前,我们应该先向后看。工业革命极其重要,但当时很少有人意识到它的巨大后果。

早些年互联网上曾广泛流传着一句话,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招呼都不会和你打。设想有一天,它在身后猛然拍了你一下:

欢迎来到新世界!”

你惊出一身冷汗。

技术的进步显得如此惊人,但与此同时,类似于无人驾驶车辆穿梭在街头,那些依靠驾驶工作生活的人该怎么办?他们能否通过重新学习或者其他方式来适应这样的变化?

赫拉利并没有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书中的讨论更多也是一种提醒——未来教育不再只是技能的传授,而是要让人具备应对变化的能力。但现实情况是,我们的教育系统依然停留在培养某种固定技能的模式上,在帮助人们去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上,并不是一件短时间内可改变的事情。

尽管目前“萝卜快跑”这样的技术开始推广,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能平等地参与和受益。尤其是那些原本依赖低技能岗位的劳动者,他们可能很难快速转型去适应新科技所带来的岗位需求。换句话说,科技的进步正在扩大社会不平等,而不是缩小它。

科技的进步是不是只为少数人服务?

赫拉利的书中提到一个概念,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社会将进一步分化,少数掌握科技和资本的精英将主导未来的发展,而大量普通个体将被边缘化。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何以自处?

科技的变化已经不可避免,问题是我们如何应对这个变化。未来社会需要的将不再是固定的职业技能,而是不断学习和适应的能力。我们的教育也不能仅仅依赖学校,更多的时候,个体必须在工作和生活中主动学习和调整。诸多心理学家也提出,心理韧性在这个时代尤为重要,因为面对科技的迅猛发展,情感管理、应对变化的能力,比掌握某种具体技能更加关键。

在教育领域的趋势是,许多国家,包括中国,都在加强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教育推广,旨在为未来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然而,这种转型速度是否足够快,能否覆盖到每一个群体,还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在这本书中,在很多问题的探讨上,赫拉利并未直接提供明确的答案,但是他提出的问题,结合历史、哲学、技术、伦理等多学科视角的论述,都从不同程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入口,这或许是在许多人看来这本有“炒冷饭”之嫌的新作所具备的前瞻性和警示性所在吧。

我想回归到我们自身,从个体更现实的角度出发,这场技术进步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思考自己角色和定位的机会,我们从中去理解自己的位置,提升心理韧性,灵活应对变化,也未尝不是普通人在大时代小步前行的智慧。

第一行诗
在憨沉的生活里写一行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