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对侯明飞校长在灵动教育实施过程中所做的系统设计非常感兴趣。上一篇关于灵动教育的第一性原理,主要想讲清楚灵动教育的底层逻辑,今天关于其系统性设计的总结,则是为了厘清侯校长的顶层设计思路。
在梳理侯校长的相关资料和大量灵动教育案例的过程中,我发现灵动教育系统的设计和运作与德勒兹的块茎理论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尽管侯校长并没有直接基于块茎理论来设计其教育系统,但这一理论的非线性、多点连接、去中心化特性,却能够很好地解释灵动教育中的复杂系统交织与多维运作方式。
德勒兹的块茎理论,强调无中心、动态交织、多元体的特质,这与灵动教育的多系统设计不谋而合。为了在庞杂的资料中,更好的讲述清楚这个既单纯又复杂的设计逻辑,在今天这篇内容中,我将其所有体系初步划分为“人、产品、机制、场所”四大系统,由此切入,结合灵动教育的实践与块茎理论,讲一讲我是如何理解这些系统怎样在独立运作中相互交织,形成一个大循环的动态教育生态。
德勒兹的块茎理论:非线性、多元连接与去中心化
德勒兹和加塔利在《千高原》中提出的块茎理论,挑战了传统的树状结构思维。块茎(rhizome)不像树状系统那样有固定的根和层级,而是一种多点连接、非线性发展的生长模式。可以想象植物的根系,譬如像土豆这样的物种。当我们从土壤中挖出土豆时,往往能看到它们通过地下茎相连,形成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网络。这种结构没有中心或主根,而是多个茎节并行生长,随时延伸出新的连接点,正如块茎理论所展现的多点连接和扩展性。其核心特性包括:
去中心化:没有单一的权威中心,所有节点平等且灵活地相互连接。
多元体:强调系统中的多样性与多维性,不同部分可以独立存在,但彼此交织形成整体。
非线性:块茎没有固定的路径,系统中的每个部分都可以自由组合和生长,形成新的动态关系。
块茎理论通常在自然、文化和技术系统中得到应用,帮助我们理解复杂系统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去中心化的运行方式。
灵动教育的多维系统设计:块茎理论的契合与启示
在回顾了德勒兹的块茎理论之后,可以更好地探讨灵动教育系统的多维设计及其多元的交织关系。在我梳理侯校长的实践与设计过程中,灵动教育的体系逐渐显现为四个主要维度:“人、产品、机制、场所”。我将通过这四个系统,结合块茎理论,逐一讲述。
1. 人的系统:学生、教师与家长的交织关系
在灵动教育中,学生、教师和家长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人”的系统。尽管这三类角色是每个学校的基础组成部分,但灵动教育中的人的系统表现出独特的交互模式。
学生的分层与进阶:多元连接与非线性发展的体现
灵动教育体系里,学生的学习进程并不是线性的。学生根据自己当前的学科表现,进入不同的学习层次,从A层到D层,每个学生的学习路径和进展都是个性化的、动态变化的。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块茎理论中“多元体(multiplicity)”的特性,即每个学生作为学习系统中的一个节点,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不同的节点(学生层次)通过不同的方式与其他节点互动。这种灵活的分层系统避免了固定化的学习进程,而是让学生通过各自的努力和表现进入更具挑战的学习模块,形成一个不断迭代的、非线性的发展模式。
在块茎理论中,发展路径不是预设的,学生也不是按照固定的教育框架进步,而是通过每个节点的反馈和努力形成新的连接和进阶。灵动教育的课堂结构,尤其是通过分层与自我反馈进入不同学习模块的机制,正是这种“无中心的多元连接”在教育实践中的体现。
通过这种“非线性”和“多元体”的教学模式,灵动教育强调的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能力展现来赢得学习资格,而不是简单的兴趣选择。这种自主探索与能力证明的过程,符合块茎理论中“无固定起点”的特质,每个学生的学习节点可以是不同的起点,并且根据各自的发展动态调节学习路径。
教师:多维角色的深度参与
在浑南九小,教师既是知识传递的中介者,更是课堂动态反馈的重要节点。他们的角色不再是单一的授课者,而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和促进者,学校要求教师能够持续调整课程设计、分析学生反馈、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状态。
浑南九小的教师通过“一堂两段三清”模式,在每堂课中嵌入式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从精准帮扶到个别指导,始终保持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时支持。通过“全批、全改、全辅导”这一机制,老师们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和反馈灵活调整教学进度。这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适应性,还要求他们具备快速反应能力,能够在课堂中发现学生的薄弱点,并即刻提供针对性的辅导。
此外,班主任的月轮换制也让教师能够接触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避免形成固化的教学思维模式。在不同班级中,教师的教学经验会互相交织、丰富,这样的安排在提升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让整个教师团队形成了一个动态互补的支持网络,充分体现出块茎结构中多点连接的特性。
家长:从参与者到合作伙伴
灵动教育中的家长并非仅仅是旁观者,也是系统中的重要参与者。通过“家校共育”模式,家长成为了孩子成长的重要支持者。他们一定程度上参与学校的活动与课程设计,对家长高度开放的校园,也让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更为密切和透明,帮助他们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
家长的参与在灵动教育中实现了块茎理论中的“去中心化”,特别是班主任月轮换制的实施,杜绝了教育中不良风气的滋生,使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更为单纯和简单,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互动使得家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平等,每一个节点之间的联系都能对系统产生积极的反馈与推动。
2. 产品的系统:教学产品的设计与交互支持
灵动教育中的“产品”指的是各种支持学生发展和学习的教学工具与课程模块。这些教学产品通过设计和实施支持学生的认知、体能与素质发展。
脑动力与体育课程:模块化产品的独立与支撑
灵动教育中的课程产品,如脑动力课程和体育课程,分别针对学生的大脑与身体的成长需求进行设计。这些产品通过模块化设计,使得每个课程独立运作,但又可以相互支撑。例如,脑动力课程专注于学生的认知训练,而体育课程则通过独轮车、攀岩等项目,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协调性与心理韧性。
这种模块化设计类似于块茎结构中的多点连接,每个课程模块都可以与其他模块产生交互作用,共同支撑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获得的身体控制能力,反过来支持他们在脑动力课程中的专注力与意志力。这种多维产品之间的相互支撑,使得灵动教育系统更加灵活、适应性强。
产品的系统性升级与动态调整
教学产品不是静态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反馈与教师的观察,不断进行调整与升级。侯明飞校长一系列的灵动教育产品的设计,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发展进行实时优化。譬如脑动力课程最初的设计针对一部分学生进行了认知能力的提升,但在实践中,老师们发现课程需要进一步适应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因此进行了模块的细化与更新。
产品系统的动态调整,类似于块茎理论中的“非线性发展”特性——没有固定的路径和终点,产品通过不断的反馈与升级,始终保持与学生需求的同步。
3. 机制的系统:分配、激励与发展的去中心化设计
灵动教育的机制系统,主要负责资源的分配、教师与学生的激励以及教育系统的持续发展。这里最具革命性的特征,是灵动教育在资源分配上实现了去中心化的创新设计,特别是在权力结构与资源分配上的重大改革。
分配机制:打破权力中心的透明分配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系统中,权力往往是资源分配的核心。班主任的权力较大,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权力平衡不透明,这使得教育系统中滋生了诸如家长给教师送礼的陋习,且这种风气如今演变的极为普遍与恶劣。但在灵动教育中,侯校长通过设计“班主任月轮换制”打破了这种权力结构。
这一机制的核心是去中心化,班主任不再长期管理一个班级,而是每个月轮换,这不仅减少了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必要的权力博弈,还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师德师风。这种分配机制的透明化,使得教育资源不再集中于个别班主任手中,而是分散给所有教师,确保每个教师和学生都能享有平等的机会与资源。这种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学校中以权力为中心的资源分配方式。
激励机制:灵活反馈的动态调整
灵动教育还通过“灵动币”激励系统,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即时反馈与激励。在这一系统中,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参与活动获得灵动币,而教师则通过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获得奖励。这种激励机制是开放和灵活的,任何节点都可以通过表现获得反馈和支持。
这一机制的设计,体现了块茎理论中的“多点连接”与“非线性反馈”。灵动币系统让教师和学生能够持续获得动力,并通过不断的反馈调整系统中的分配和激励方式,确保资源的有效流动和持续激励。
4. 场所的系统:低结构的设计与学生主体性
场所系统是灵动教育体系的另一个独特亮点,通常采用“低结构”设计,校园空间简洁灵活,能够根据师生需求进行调整。这种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和创造的自由,还让他们参与到空间的管理和设计中,充分展现出学生主场的特性。这种生长型的校园生态,使校园功能动态能够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低结构设计的灵活空间
浑南九小与幼儿园的校园空间设计采用了“低结构”概念,这是教育领域中的一种设计理念,特别在幼儿教育中使用较多。所谓低结构,指的是校园中的设施和空间设计保持简洁,不是复杂的、封闭的空间,而是开放的、灵活的场所,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空间。
在这样的设计下,学生既是空间的使用者,还是空间的设计者和管理者。学校的功能空间,如独轮车场、攀岩墙、楼顶的种植园等,很多都是根据学生和教师的需求进行灵活改造的。这种设计并不追求表面的美观或整齐划一,而是强调功能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真正服务于学生的需求。这些“低结构”的空间,正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简单的物理环境中进行高层次的创造性活动,从而体现出更强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学生的高主体性与自由度
由于低结构的设计,学生在校园空间中享有极高的自由度。他们能按照自己的需求去探索不同的功能区,参与校园空间的设计与管理。例如,学校的种植园就是由学生们自主规划和照料的,在锻炼了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在参与管理过程中学会了责任和合作。
这种开放性设计让学校看起来不像传统学校那样整洁有序、整齐划一,反而呈现出一种混沌和无序,带有一种“野蛮生长”的气息。正是这种设计上的留白,给了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允许他们在不断变化的校园环境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和发展路径。这种不受约束的生态系统,很好地体现了块茎理论中的“无中心、多连接”的特性,呈现出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成长环境。
系统的整体交织与动态循环
在灵动教育的四大系统——人、产品、机制、场所中,虽然每个系统都有其独立的运作逻辑,但它们通过复杂的交织与动态反馈,最终构成了一个完整而灵活的教育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的运行不是各个子系统的简单叠加,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支撑与互补,发挥出教育的核心价值。
人的系统:在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多维交互中,形成了一个高度动态的支持网络。学生通过分层学习机制赢得更高挑战的机会,教师通过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提供精准的反馈支持,而家长则成为孩子成长的重要合作者。这种去中心化的互动模式使得每个角色在系统中都是独立的节点,又通过动态的连接为整体教育目标服务。
产品系统:灵动教育的教学产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支持的载体。每个模块既独立运作,又通过脑动力课程、体育课程等不同产品模块的互补,增强了学生在认知、身体和素养上的全方位发展。产品系统的灵活设计与持续更新,保障了教育的适应性和创新性。
机制系统:去中心化的分配与激励机制是灵动教育系统设计中最具创新性的部分。通过班主任月轮换制、绩效和教师职称晋升一轨制等制度设计,打破了传统教育中的权力中心化,建立了更公平透明的资源分配方式。这种机制重塑了师生间的关系,也使教育系统能够保持活力与公正。激励机制的动态调整进一步强化了系统的可持续性与多元性。
场所系统:灵动教育的空间设计遵循“低结构”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灵活的场所配置,学生可以在不受过多束缚的环境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学校的“野蛮生长”式生态系统,让空间的使用和设计充满了动态的可能性,正是这种简洁的结构为灵动教育的创新提供了物理支持。
这些系统的独立性与交织性共同构成了灵动教育的核心框架。
灵动教育的系统性设计与块茎理论
通过德勒兹块茎理论的视角,在对灵动教育进一步的梳理和观察中,我清晰而强烈地感受到灵动教育蓬勃的生命力,一个系统的独特性与复杂性并存,一种能够自我调节与优化的有机体,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教育生态。
这一维度的明朗,解开了一直以来我内心的好奇。任何机构和组织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创新与变革,但一个组织能够真正将优质的理念落地并毫不走样地实践出来,是巨大的挑战。而这正是灵动教育所构建的系统性价值的体现,它保证了教育理念的稳定性与灵活性,使得理论与实践之间能够形成良性循环,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
这些并非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运作系统,经过侯明飞校长及其教育团队的实践而得以验证,这样的实践在“九系”(九幼、九小、九中)的教育场域中,每天都在发生。
灵动教育的突破与探索,是一项充满变革魄力的实践,它打破了传统教育中的权力结构,真正通过去中心化、多维度的设计实现了教育系统的动态适应性与创新性。这或许能为当前教育的革新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启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