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之道 | 什么是“观看”?

文摘   2024-12-03 19:01   中国  
夹竹桃 Oleanders
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60.3x73.7cm
1888

前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图像包围的时代。手机屏幕、广告牌、社交媒体,甚至镜子中的自己,构成了我们观看的主场景。

看得越多,往往越少去思考:我们在看什么?为什么看?如何看?

观看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事实上,它隐藏着无限的可能性与复杂性。从艺术到教育,从文化到社会,观看是一种感知方式,也是一种与世界对话的方式。从最浅的看见,到深入的看懂,再到超越表象的看透,观看有着层层递进的维度。它承载了我们的理解、选择与偏见,甚至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

这个专栏是一次关于观看系统性探索。它是实验,也是尝试;是提问,也是讨论。我们从最基本的概念出发,逐步解构或者建构观看的不同维度,在文学、艺术、社会、历史、哲学、技术等的实践中,看看它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我们的思维,甚至我们的未来。

也许我们会发现,观看的方式决定了理解世界的方式,而这一切的改变,只需要从“看见”开始。


文 | 刘思远

实验的起点:人群是一个幻觉

博尔赫斯曾在访谈中讲述过这样一个细节:在他晚年的失明中,眼前的世界逐渐变得模糊,“它像夏日的黄昏徐徐降临”。作为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他开始发现他被包围在没有文字的书籍之中,朋友们的面孔也渐渐消失了,最后镜子中已空无一人。

他无法再像从前那样看到街道、书籍,甚至他最喜爱的图书馆。失去视觉之后,这种深刻的孤独让他开始重新思考观看与存在的意义。“乐园”不再是他眼前那个充满色彩的世界,而是他记忆中的图书馆,一片无字的书籍,他从中领悟世界的意义。

正因如此,当这个双目已盲的老人,站在簇拥着他的人群中间讲述时,说出了那句动人的话:“我不是在对他们说话。我是在同你们每一个人说话。说到底,人群是一个幻觉。它并不存在。我是在与你们个别交谈。”

外在视觉(被动观看)的消失,主动的观看和凝视才真正开始,“心中之眼”也才茁壮明亮起来。

同在夜空下,不久前逝世的诗人谷川俊太郎曾写下“三万年前的星空,在我头顶慢慢旋转,不知何故我流下眼泪”这样的诗句,点亮与安慰了无数人的孤独。观看的意义,或许正隐藏在这种凝视被凝视之间。

这场关于“观看”的探索,从一个简单却复杂的问题开始:我们以为自己在看,我们真的在“观看”吗?

快速刷屏的时代,“看”是一种随时随地的行为,我们刷手机、谈八卦、追剧、看展览,只是在一系列无意识“看”的时刻,是否需要想一想,我们愿意主动将注意力——生命中最稀缺的资源——分配在哪里?以及,究竟什么是“观看”?为什么我们需要谈论观看?

01 观看的本质

睁开眼睛,我们看见光,手机屏幕上的信息,甚至镜中的自己。但观看的本质不止于感官的功能,还有更多层次的意义。

生理层面:眼睛的工作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观看是光线通过瞳孔进入眼睛,在视网膜上形成影像的过程。这个物理机制帮助我们感知世界的形状、颜色和运动,是一切视觉体验的基础。没有视觉感官,我们的观看将失去最直观的入口。

这仅仅是观看的起点。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中写道:“观看先于语言。”在语言形成之前,人类通过目光与世界建立联系。一个新生婴儿尚不能言语,却会凝视母亲的面庞,从中获取温暖与安全感。观看,是人类最早的感知方式之一。

心理层面:感知与记忆的交汇

观看不是“看见”,而是“看懂”。它涉及眼睛的生理活动,还需要大脑对视觉信号进行解读和整合。这种解读与我们的情感、记忆和经验交织在一起,无法做到绝对的客观、中立。即使我们看到一幅熟悉的画作,也会联想起当时参观展览的情景。这个“看”的发生不是在当下,它同时牵引着过去的情绪、记忆与情感

这种观看是一个动态的、充满多层次含义的过程。我们将外部的景象与内在的感受联系起来,它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自我的认知。观看的意义因此与我们内心的世界密切相关,它是感官与情感的互动,是每一次视觉体验的深度表达。

哲学层面:观看与存在

哲学家们认为,观看的意义超越了个体体验,它是一种存在的方式。在博尔赫斯失明后,他提到:“我所看见的并不是外界的真实,而是我的记忆和想象共同塑造的景象。”观看,是对世界进行构建与赋义的过程。

观看的本质在于它是感官与思维的结合,是与世界的深刻对话。通过观看,我们获得信息,也塑造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自我的认知。总体说来,观看的意义在于两方面,连接外在世界(感知外在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建立与周围世界的联系)和构建内在意义(通过记忆、情感和想象,观看帮助我们为所见之物赋予个性化的意义)。

正如约翰·伯格所言:“我们所看见的,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在我们的观看中变成了什么。

02 观看的层次

观看是一种逐步深入的过程,从最初的感官触碰,到情感的交融,再到洞察的升华,每个层次都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世界与自我的门。通过不断深化观看的层次,我们能够从表象走向深度,从即时的感知走向深刻的理解,最终抵达本质的洞察

表层观看:快速感知的世界

表层观看是最直接的视觉经验。在这一层次上,观看是感官的反应,眼睛捕捉到形状、颜色、运动等信息,然后传递给大脑。这种观看方式通常是快速且直观的,我们用它来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如穿行在人流密集的街道上,浏览社交媒体信息,或快速地扫过一篇新闻报道。表层观看满足的是即时知觉,它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必要的视觉输入,但它并不会带来深刻的理解。

街头摄影常常捕捉人们在城市中匆忙的瞬间。许多优秀的街头摄影作品展示了快速而精准的表层观看。布列松用他的“决定性瞬间”捕捉到的那些看似偶然的街头场景,实际上是在他长期训练和快速判断下,准确抓住了人与环境互动的一刹那。虽然这些瞬间是基于视觉的捕捉,它们却也为我们提供了对日常生活中的人类行为和社会关系的深刻感知。

表层观看帮助我们感知世界的外在形态。若我们停留在这一层次,可能会错过事物背后的更深意义。观看从表象走向深度,需要一种有意识的努力和专注

情感观看:内心与外界的交汇

情感观看是一种复杂的心灵与外部世界的交融。在这一层次上,观看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一种主动的情感交流。我们的内心情感、经验和思维,通过观看,得以与外界的事物建立联系,赋予它们独特的意义和情感色彩。这种观看,既是对世界的感知,也是一种对自我的反思与投射

情感观看涉及的是视觉或听觉等感官的活动,并将这些感知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中。通过这种观看,我们与外界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借由事物的外在表现来映射内心的情感和思维。每一次的注视、每一次的凝视,都成为了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次探索与表达。

贝克特的经典剧作《等待戈多》,描写两个无所事事的流浪汉,弗拉基米尔和爱斯特拉冈,每天在荒凉的道路上等待一个名叫戈多的人。他们的等待没有明确的目标或意义,但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某种希望和情感的依赖。

剧中的观看并非是等待戈多的实体出现,两位主角的“观看”更多的是对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对生命无意义、时间流逝的感知。弗拉基米尔和爱斯特拉冈的互动和对世界的观察,虽显得机械与单调,但恰是这种“无所作为的观看”折射出人类对存在、希望、孤独和时间的情感共鸣。

情感观看是对外部世界进行情感化理解的过程。当我们通过目光触及某个物体或景象时,往往并不是看观其形,而是我们内心的情感与经验开始与这些外在事物产生共鸣。通过对当下的觉察,触碰到时间的本质。这种观看不需要仪式感,也不需要刻意,它是一种停下脚步、用意识拥抱世界的状态。

洞察观看:直抵事物的核心

洞察观看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认知,它要求我们超越表面的现象,深入事物的核心,识别其背后的深层规律。这种观看不能停留在“看见”的表层,而是通过对信息的深度处理、反思与分析,揭示出事物背后的本质。洞察观看带给我们对世界更为深刻的理解,尤其在当今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领域,洞察更是推动创新和变革的动力。

大语言模型(如GPT系列)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基于规则的系统,到如今的深度学习模型,可以说,每一次技术进步都源于对“语言”本质的深入洞察

最初,人工智能(AI)算法并不具备处理复杂语言的能力,早期的模型往往依赖于规则和词汇表来理解语言。这种方法在处理简单任务时有效,但在面对复杂的语境和长篇对话时却显得力不从心。

真正的突破出现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技术的引入之后。特别是2013年,Geoffrey Hinton和他的团队提出了“深度神经网络”的概念,使得AI开始能够通过大量数据的训练,学习到更为复杂的语言模式。这一洞察为AI技术带来了巨大的飞跃,传统基于规则的模型被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所取代,AI开始能够理解更加复杂的语言结构和语境。

随后,2018年OpenAI发布了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模型,这一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框架,开创了预训练和微调的概念,使得AI在处理语言时能够“理解”上下文和语境,并生成流畅的自然语言。GPT的推出标志着AI语言模型的一个质的飞跃。

从GPT系列的成功可以看出,技术突破背后的深刻洞察,人类语言并非仅是符号的组合,它携带着情感、意图、文化和知识的多重维度。随着GPT模型的持续改进,它逐渐能够处理更复杂的语境,解决更多实际问题,从内容创作到翻译、客服、教育等多个领域,都可以看到大语言模型带来的影响。

大语言模型的演变是洞察观看在技术领域的一个典型体现。洞察观看从复杂的现象中提炼出规律,从而创造出新的技术应用和思维方式。而这种深刻的洞察,此时此刻,伴随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惊人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03 观看与专注

专注是一种深刻的集中,我们不仅要将目光投向一个事物,还要将所有的心智、情感和思维的力量汇聚到这个事物上。

在读简·赫斯菲尔德关于诗歌的论述时,我认为她同时也说出了观看的真谛。她说诗首先是始于身体和心灵的集中。这种集中,是指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穿透的、统一的、专注的,同时也是渗透的、开放的。这种意识的品质不容易用语言表达,但却可以被读者识别。赫胥黎把这种意识描述为知觉之门打开的时刻,乔伊斯称之为顿悟。

集中的体验在生理上是一种安静,一种简单的、出人意料的于一切事物深刻和谐的感受,就像华兹华斯那样,是长期凝视的收获,是让我们在“深思到落泪”之后的离开。

然后,诗是一种专注,这种专注就是诗歌带给作者和读者的清晰感。清晰不意味着简单,甚至也不意味着容易理解,甚至,只有用最复杂的表达才能达成这种清晰感。

而这种专注具体是指什么呢?是精确,一种精确的连接。专注在梵语中是“禅那”,即汉语中的“禅”。而在西方的语言的词源中,有一个相关的概念,“kentron”:希腊语中表示“”的动词的名词形式,意思是“刺痛”,当你进入专注的中心时,你会感到刺痛,这应该意味着你觉醒了,这正是一首好诗能帮助我们做到的。

伟大的创作、创造,到最后,往往触发人灵性的觉醒与认知的升维,而专注是一条隐秘而光明的道路。伟大的艺术以这种方式凝练思想,通过丝绸一样细腻的专注力磨砺和塑造那些大地和生命中难以驾驭的事物。我们在艺术中探寻的,正是那些使我们难以捉摸但却强烈存在的东西。

我们常从那些“刺痛”内心的事物中,感知自己对世界、对自己、对他人的理解,也是在这样的事物中,对时间和空间的凝视,让我们从表面的视觉认知中走出来,将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物纳入视野。


推荐作品

书籍:

《观看之道》Ways of Seeing

约翰·伯格 (John Berger)/著

这本经典著作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读者重新思考艺术作品、广告和现代媒体对观看方式的深远影响。约翰·伯格剖析了视觉体验中的权力结构、性别偏见与社会文化背景,尤其对女性形象的分析引人深思。《观看之道》自1972年出版以来,成为视觉文化领域的重要参考书目,也启发了人们用新的视角解读日常生活中的视觉符号。

纪录片:

《人类星球》Human Planet,BBC

这部纪录片以全球视角审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复杂互动,透过丰富的影像语言探索文化多样性与适应性。它不仅呈现了视觉的震撼,也揭示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共生智慧与文化深意,激发我们对环境和自身角色的再思考


专栏·体系·实验

主编 | 刘思远

“专栏·体系·实验”是一场关于写作与思想的长期实验。在这里,每篇专栏都是拼图的一块,逐步构建清晰的知识星图;每个主题都以体系化的方法展开,探索深度与广度的边界;每种表达都在试验中寻找新的可能,为多元视角注入灵感。

专栏从碎片到结构,将零散的灵感编织成有机叙事。

体系为知识搭建骨架,让思考相互衔接,构筑立体的认知结构。

实验试探未知的边界,以好奇为引导,探索表达与思维的可能性。

第一行诗
在憨沉的生活里写一行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