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粒微尘,隐入尘烟。一粒微尘,也可发出微光微热,照亮毫厘空间,温暖方寸之地。
我是一粒因被感染而成的微尘,我愿做一粒微尘。在我的微信好友中,有数人署名“微尘”,不知大家是否有共同的缘起。
2004年,青岛红十字会现场收到居民5万捐款,捐者是一对中年男女,署名“微尘”。后来发现,他们以微尘的名义,已多次为灾区捐款。从此,寻找微尘便成为城市热点,然而,微尘却隐于世间。数年里,寻微尘不到,却诞生了越来越多的微尘。每年都有大量的捐赠者署名微尘,微尘便成了青岛的一面缩影,微尘的行动是大爱隐于市的善良。今天,微尘已成为青岛乃至全国公益慈善的象征,感召着每一位善良的人。当年,我是在电视上看到关于微尘的报道,内心甚为激发,一种感激,敬仰,践行的情绪,久久不能平复。
今天,在给微信读书续费,付费后弹出一界面,是关于公益行动的,捐款0.1元,“为乡村学校捐资购买净水器”。当时的内心,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涌了出来,这种感觉有着难受又有着激动。我点开其他款额界面,立刻捐出一点心意。
看到为乡村学校捐赠饮水器,让我想到了往事,永远不会遗忘的一段上学经历。1988年,我上小学五年级,没有选择去镇中心小学,而是和大多数伙伴们选择去大队中心小学—贾小,离家镇中心小学远一点。路程2.5公里左右,但这段路程,依山边的路而行,路倒是比较宽,平时走的拖拉机不少。就因为这段路程,很多时候我们半数人中午并不回家,中午就吃点早晨从家带的馍馍,冬天是烙的锅盔,夏天一般是馒头和花卷。这样喝水就成了问题,五年级时,夏天我们就去周边同学家里喝点,都是缸里,或者刚从压井里压出来的新鲜甘泉水。当时,大家大都这样,也觉得没啥,现在想来觉得饮食上有点亏。女同学们都走2.5公里左右回家吃饭,我们则是贪玩,不回去吃饭的时候多。到了冬天,只要不下雪,回去吃饭的时候就多了。
1989年秋,我们都升入贾中,离家的距离又远了近七八百米,这段多出的路,还有个长下坡和长上坡。初中三年,我就是日复一日走这条上学的路,只有在初三时,少数的时间段里,我骑车上下学。家里有一辆轻便自行车好久了,但家里和我都没有选择经常骑车上学,原因和很多同学一样,主要是怕丢车,学校也丢过不少车,那时一辆自行车大概一两百。
这三年,我们中午回家吃饭的次数更少了,大家也都带着各种样式的罐头瓶,来时带点水,但罐头瓶时间长了也不密封,总是漏水,后来索性就放在桌兜里了,冬天更是麻烦。很多时候,我都没有带水瓶,和很多男孩一样,夏天喝学校水龙头上的凉水,偶尔也去学校前边有小卖部人家家里喝点水,那会,周边几户人家,都不拒绝我们远地学生的喝水需求。中午没有水的时候,我们都是干嚼点馍馍和烙的锅盔,偶尔也能吃点小零食。这是三年刻骨铭心的回忆,加上五年级,总共四年。
但这三年级,有一段经历,没法遗忘。也不可能不应该遗忘。在贾中第二年秋冬,也就是初二时,我们班英语老师,李吉原老师,看到我们中午不回家的十几个孩子,他动了恻隐之心,每天中午给我们在教工食堂烧茶水,供我们喝着热水吃馍馍。虽然坚持了短短一个月左右,我们心里都特别感激李老师。后来知道,食堂碗具都是老师们吃饭用的,我们每天去喝水,肯定存在健康卫生的问题。也就停止供热水了。但,至今,我想我们那十几个同学,对校长,老师们的宽容都心存感激,对李老师更是深深感谢感激,无比尊重。后来,我去县二中上学,有一天中午看到李老师在校门外摆摊卖英语资料,于是上前跟他打了招呼,当时李老师对我们那几个同学都记忆犹新。后来,也听说了李老师事业上的一些变化,变换了几个学校,也好像并不得志。但在我们心里,永远感激李老师,感激在哪段艰苦求学岁月里的雪中送炭,特别欣赏他工作时的刻苦努力,求真求实。
那个时候,乡村中学里学生的饮水,普遍存在困难。或许,我经历的可能还算是好的,起码有干净水喝,起码自己辛苦点,能回家喝到热水。相比于现在的条件,我们是艰苦的一代农村学生。在老家,现在的孩子,每天也是热水杯寸步不离。他们是幸福的,赶上了时代的潮流,国富民强的好时光。
于是,我想起了四年上学的喝水之困,没有任何犹豫的捐出一点心意。在今天,整体条件变好了,可能在贫困地区喝上干净水,也许还存在着困难。愿我们的心意,使乡村孩子喝的够,喝的好。
在那刹那之间,我想起了李老师,您就如那一粒微尘,力排众议,用自己的爱心,温暖了我们,使我们终身难忘。也因为您,我们都会毫不犹豫的去温暖别人。
微尘,目光所及,她不在。
微尘,隐入尘烟,却能发光发热,愿我们都如微尘,形成正反馈,使微尘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