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慢跑或散步的时候,我都有听一会《教育的细节》这本书。一边是共鸣,一边是思考。如果我是教学管理者,会给每一位老师买一本。这本书的确是关于教育之术的真经。我必须计划给未来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人手一本。
比起《教育的细节》,今天听到的《十三邀对话林小英》视听节目,更为宽广,更为田野。听了一大半,言语观点已将我扯到过往工作的二十年,有些瞬间,也将我的思绪定在教师里的某个瞬间。不谦虚的说,我还算是在一线稍有思辨的教师吧,被林教授剖开教育生态深深钦佩,我看到了,总有人去为最底层的教育教学生态做研究,去调查,为教育的细节,教育的过程发出最真实的声音。
林教授所著的《县中的孩子》这本书,来我家已有一段时间了,好几次李洁同学建议我有空读一读,我都错过了。平时也有关注相关文章和评论,在各教研群里看到了全国各地县域高中教师的分享,叠加自己求学和教学的历程变化,心理总是不想看。
《县中的孩子》还没有阅读,但我从书名能预判到,书的内容会激起我内心的酸楚。
我上学的高中,曾经在声誉,成绩方面是超越一中的,在我上高中的时候,起码和一中并驾齐驱,六中紧随其后。而如今,每年高一录取分数线与一中差距在一百多分,六中的录取分数线更为惊人的低下。我工作后,经历了林教授所说的示范校,名校,教育集团的建设历程。也经历了现在永中录取线持续下降的历程。因此,我清楚我的县中,我的二中,在遭遇着什么。二中与永中,同为农村校,如此凄惨,甚为不平。而县城中的一中,也在苦苦挣扎,为全县教育的荣誉拼尽全力,想尽办法。
借用林教授直白的表达县中之困原因,我想说这句话。我们一直想用教育做很多事,解决很多问题,把教育当工具。而其实,教育的本质和内在逻辑很简单,我们应该做很多事为教育才是正道。这又让我想起来魏书生老师常说的一些教育观点,他的有些观点来自孔子,基本照搬。
在今年开学典礼上,作为教师代表之一发言,我说到“教育是当今社会最复杂的社会活动”,县中之困绝非从教育的层面和角度能解析的。
在我高考的时候,全国一张卷,大家从独木桥上挤过来。而没有进入大学的同学们,很多依然也是当今社会各行业中的中坚力量。现如今,大学扩招几倍,社会需求人才也是几何倍数增长。而分布在社会各行业岗位上的依然是这批人,学习最强,能力好的人依然占据高水平岗位,或许放在过去考不上大学的大学生,继续在各行业中的中低水平岗位。但他们有大学生身份,这是我们几千年以来科举文化或士大夫文化赋予的功名。于是,上大学成了刚需,必需。家长们都这么想,学生们也这么想,那么社会舆论便为也形成。
稀缺的资源永远是高价值的教育资源也不例外。在追求功名脱离原始身份的欲望下,优质资源便能顺应而生。在名校建设背景下,行政推动的力量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省级名校有了在各市各县掐尖的权利和便利,市级名校紧随其后。省市级名校招生多了,必然缺老师,于是再虹吸县中的有经验教师,完成双向奔赴。最后,县中摇摇欲坠,好教师离开了,优质生源被掐了,也没有已经做研学,高端课程,基本实现恶性循环。从家长端考虑,有条件的家庭,在省城,市区买房,奔向省市级优质高中,县中的生源质量进一步下降。就如林教授给许知远说,这些教师和学生完成了同构,在现行高考评价制度下的师生同构。这可能是不好的同构,没有相互激励,只有在高考面前学习过程中的相互埋汰。同样的境遇,会加倍复制到乡村中学中。
但我们我们从每年的高考成绩分享中,会看到很多县中的绝对实力,我想,这是遇上了懂教育,干教育的实干者了。虽然,猜测师生拼搏的过程是多么不堪。例如,在我们师大校友群,就有老师发布甘肃甘谷一中的教育发展状况,真心的为领导和老师们点赞,虽然他们也战战兢兢。
县中之困,从我身边的人的经历来看,也不能全从宏观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家庭的教育需求来分析。这其中,不论那个层面,用教育做点事,也许也有正向的发展动机和效果,但做多了,一条道走到底,难免脱离轨道,偏离初心。
县中发展之困境遇下,对于上县中的孩子们来说, 从学习成本,学习心态,学习心理都会增加许多不可控的变量。我的两个表侄,上高中三年,为了好的学习环境,我表嫂在中学附近租房,照顾两个孩子三四年,好在两个男孩争气,都如愿考上了本科。我堂哥孙子,从初中起,他们就为孩子在县城租房,照顾孩子学习和起居,今年也以高分考入一中,紧接着我大哥和嫂子,又得照顾所以三年高中学习。这不是个例,而是几乎每个乡村孩子在县城上学的标配。为什么?
城区孩子卷课外班,乡村孩子在城区上学卷陪读。
包括教师在内的很多人认为,中高考评价体系变化了,可能教育就不这么卷了。在现行制度下,恐怕高考是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了,即便是高考试题改成不靠刷题得分的状况,学习内卷就不存在了吗?我们都有要做人上人的思想,在这种思想作祟下,只要三观不变,内卷就会持续进行。有内卷就有各种之困,包括县中,包括双减,也包括林教授提到的给每个孩子一点空间的问题。
教育也需要留白,这是我今天看了十三邀第八季后所想到的其中一句话,我认为很受用。我甚至想过,现今的课程方案难道没问题吗?课改总是在课堂,教法,评价上改,是不是该考虑一下课程方案的问题。从宏观上说,教育需要留白,在课程方案上就应该留出足够的空白课时,让孩子们有更多拥有其他课程的时间。比如,现在,要上实验课,心理课,艺术类课程不能少于两课时,还有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劳动课程,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等,每周只有有效课时36左右,而教改一直在做课程加法,那么,把那个学科课程减少或取消呢?所以,从顶层应该考虑做课程方案层面的教法或留白。这才能保证每天阳光活动两小时,劳动课,艺术课,实践课保质保量进行。要不然,下面的校长们绞尽脑汁想办法完成课程设计与实施,效果必然是浮于形式。
课堂更应该留白或灵活。有经验的老师在讲课时,无论在时间,问题,互动等方面,都有留白的妙招。林教授在访谈中提到,有些孩子不喜欢合作学习,就喜欢独处,独立思考,这很正常,也确实很常见,就是有孩子有社交抵触,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多,非常个性化,看不惯的人一句话都不说。那么,我们的课堂中,有太多固定形式的课堂模式了,现在合作学习基本上是标配,或者是强制了。合作学习虽然好,对于素养发展的很好的抓手和途径,但不应该普遍强制推广。因材施教才是最合适的。
由此,我们想到,县中的孩子们那么苦,那么累,又好像那么正确。家长,教师,学校,一条心,齐心协力为分数。林教授的田野调查,给了我们教育工作者一针清醒剂,为什么富士康会有十三连跳?他们为了国际化,而实际上只是国际化的工具,永远不在国际化的视野中。我们现在面对的孩子们,到底应该在学校获得什么?县中,中职,技校,生源差的高中等学校,他们是不是应该获得应有的正确的内心呼应和能量赋予。
这是最复杂的社会活动。但其本质和逻辑是简单的。育人,育人,育人,从上层的设计旗帜鲜明,而为何落实在下方时,教育者也会陷入困局?从网上教师分享看,有时候,教师像骡马,家长,学生们也好像是,我们该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不试图用教育做很多事,我们力争做很多事为教育!
碎话一箩筐。
有感触者可阅读公号“十三邀”这期文章后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