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LEAP 2024年中法文特刊《不居》(Habiter le flux)🔗 在巴黎蓬皮杜中心正式发刊。以“不居”为题,这一期特刊视“变动”(flux)与“交织”(l’entrelacs)为中法之间的艺术世界得以共同对话、深入反思的共享语境与关键性联结——“不居”意喻着变化、流动与无常,它已然成为新一轮技术大加速之下全球生活的现实;同时“不居”也暗示了新的、尚未为我们所预见的可能,无论是技术的、生活的,文化的还是美学的,加速变化的现实也在激生着新的能量分支(bifurcation)与新的栖居环境。
中法双语,共300页
视觉设计:杨林青
值此特刊发布之际,LEAP与蓬皮杜中心联合策划并举办了圆桌讨论会“不居:思考中国当代创作”。该讨论会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LEAP中法文特刊主编贺婧主持,邀请“目:中国境象”参展艺术家娜布其、仇晓飞,策展人菲利普·贝蒂内利(Philippe Bettinelli)、费保罗(Paul Frèches)与顾悠悠,以及汉学家林国(Emmanuel Lincot)共同探讨中国当代艺术在今天的新境遇、新问题与新契机。
过去20年间,作为艺术家创作背景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一语境下,讨论会围绕四组问题展开,策展人们在讨论会的第一部分同LEAP中法文特刊主编贺婧分享了“目:中国境象”展览的初衷——它既源于社会层面的转型,也在于呈现艺术家们如何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摸索出了多样的全新表达。
讨论会第二部分的焦点转向了展览中“80后”艺术家群体的独特性与共性,以及他们与上一代艺术家在创作视角、手法和媒介上的差异。策展人费保罗从策展角度分析了“80后”一代艺术家的创作特点,学者林国探讨了中国当代艺术在文化与地缘政治关系交互中的演变,生于1980年前后的参展艺术家娜布其和仇晓飞则分享了自身如何通过艺术创作回应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
以LEAP 2024年中法文特刊的主题“不居”为切入点,讨论会的第三部分聚焦于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探讨了全球变化中艺术创作的新可能。菲利普·贝蒂内利分享了他对当代跨文化艺术交流的看法,并解释了“目:中国境象”展览如何通过呈现新一代艺术家,传达当代中国的多样化视角。艺术家仇晓飞反思了疫情后国际文化交流的现状,并从个人经验出发,谈及多元文化对其创作的影响。林国则从文化外交的角度,探讨了中法文化交流中的挑战与机遇。
在“目:中国境象”一展中,观众可以看到中国当代艺术家使用的多样媒介及创作语言,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表达中的传承。策展人顾悠悠在讨论会的第四部分谈及了她对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全球化背景下继承并创新文化传统的观察。艺术家娜布其则从自身创作经验出发,分享了她在雕塑和装置艺术中对抽象语言的理解,以及这种趋势如何体现于当代女性艺术家的创作中。
LEAP 2024年中法文特刊《不居》现亮相于巴塞尔艺术展巴黎展会(Art Basel Paris)及Asia NOW艺术博览会,欢迎在巴黎的读者至展会现场翻阅、购买。
LEAP📍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巴黎展会
10月16日至20日
LEAP📍第十届Asia NOW艺术博览会
10月17日至20日
LEAP 2024年中法文特刊
左:贺婧;右:蓬皮杜中心前副馆长及第十届卡赛尔文献展策展人凯瑟琳·大卫(Catherine David)
左:艺术家仇晓飞;右:艺术家娜布其
从左至右:LEAP2024中法文特刊译者、翻译家安博兰(Geneviève Imbot-Bichet),《世界报》(Le Monde)记者弗雷德里克·勒梅特(Frédéric Lemaître),贺婧
从左至右:LEAP2024中法文特刊编辑游伊一、《艺术新闻》创刊主编叶潆、艺术家程心怡
●
LEAP 2024年中法文特刊
出版人
邵忠 曹丹
贺婧
游伊一
零零(Victoria Jonathan)
任越
杨林青
皮埃尔-奥利维耶 · 布朗(Pierre-Olivier Blanc)
申采奕
Oscar L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