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颠簸世界
在基础设施层面,网络服务商们正竞相消除加载时间。他们的界面在进入2010年代后就不再依靠高清图像,而是依靠扁平的色彩与表情符号变得越来越简洁。几年前,技术写作者克莱尔·埃文斯(Claire Evans)创造了“企业孟菲斯”(Corporate Memphis)一词来描述友好的、几何的、柔色的、去性别化的、种族性模糊的图形。它们在科技公司的品牌宣传中变得无处不在。这些设计不仅制作成本低,渲染延迟时间少,也可以在不同使用场景中改变大小,并顺畅发送给旧金山或孟买的营销团队。
但是,后数字世界鲜明普泛的平滑性从未真正中和过剩,而是将其移置他处,通常是发展中世界的廉价劳动力市场。创造无缝体验需要大量工作,这可以从诸种极度不平滑的劳动中得到证明,包括过滤互联网骇闻的社交媒体审核员、负责清理数据集的MTurk散活承包商[2]和热浪腾腾的数据中心(它们估计使用了地球1–3%的电力)。
此外,随着网络效应与垄断市场的增速,同质化压力成了更广义经济条件的产物。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历史性的低利率触发了数字平台的冷血扩张期。这让软银集团和a16z等风投公司在数百匹死马身上投注数十亿美元,只为寻获一个“独角兽”般的成功故事。在这个货币空前廉价的世界里,从美团到Uber这样的平台能在几年内通过燃烧现金来垄断特定的服务市场,并有望实现盈利。
让世界变得平滑的条件可能不会延续太久,至少不会以同样的形式。首先,这场疫情表明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因为为了追求物流效率,而非冗余和弹性,它处于被拉紧绷直的状态。贸易自由化所假定的疏松边界被突然关闭,取而代之的是民族主义者对疫苗和个人防护装备的争夺。随后,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战争,让因物料危机与自然资源冲突被重塑的世界雪上加霜。过去几年已经决定性地结束了全球廉价信贷时代,或许还有我们所熟知的全球化时代。日益平滑的世界迅速淡出人们的视野,滑向一个看不到地平线的未来。事实证明,历史终究是颠簸不平的,它远未终结。
“Drone delivering a package to hotel room”
当政治和地方在全球体系的运行中重新确立自身,“平滑美学”将会变成什么?长期与世界其他地区分离的中国的互联网和技术生态,已成为未来数字文化的一份指南。虽然中国的数字生活的确极其无缝,但任何进入时的阻碍(比如缺乏当地银行账户或电话号码)都会使大多数服务无法使用,让智能手机几乎沦为镇纸。在更大范围内,经济和技术基础设施位处全球现状分崩离析的心脏地带,就像如今的许多事情一样,以美中地缘政治的动态为中心。
随着美国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响应,金融、商品和信息的流动都在试探新的形式。对美国霸权金融体系的过度依赖可能使各国陷入对同样命运的担忧,引发摆脱美元作为实然全球货币的新讨论,这些讨论尤其集中于金砖国家间。正如巴西左翼总统卢拉最近在于上海举行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会议上问听众:“为什么各国贸易都要与美元捆绑?”随着中美间近来发生的小规模冲突,西方在各管辖范围内对中国进行制裁(从华为的芯片制造到抖音),由此画出的战线可能在未来几年见证数字基础设施的深入巴尔干化。虽然这两个超级大国已经使用了不同的卫星定位系统——美国使用GPS,而中国使用北斗——但大型技术基础设施在未来国内和全球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将可能导致地缘政治技术的两极或多极缝合。例如,中国已经宣布意图开发一个“新IP”(互联网协议)系统以加强监管,随着“一带一路”上更多交易的达成,其5G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可能继续加快步伐。
如果说平滑美学是由加速的全球化贸易动态、数字文化的符号汤剂或2010年代的扩张平台资本主义所支撑,那么这些因素似乎正在演变成一种不那么同质化的东西,带来越来越多摩擦。事实上,你可以说,平滑是一种低利率现象,在这种现象中,廉价信贷曾可以掩盖各种风险,并润滑任何需要修复的供应链。(随着利率的上升,至少在西方,科技行业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从硅谷银行倒闭到整个行业数十万人的裁员。)如果数字化的平滑代表一种与特殊性脱离的、无标记的普遍性,一种如韩所说的“没有性格的人,无特性的平滑”,那么这种数字化存在将很快进入一个非常不同的阶段。
与此同时,最近泛滥的人工智能生成图像揭示了一种不同的平滑。它与其说是韩批评的那种祛魅的肤浅,不如说是一种对后数字集体无意识的迷魅。让我们面对现实吧,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图像本身很无聊:它们充其量是种魔术镜像(“索尼Lumix虚化背景下的蒸汽朋克的维多利亚女孩”)、一个生硬的幻象或病毒式的深伪技术。它们的平滑既体现在质感上(通常带有数字绘画的光泽),也体现在形式上。因为如果没有更具体的指导,每张图像都仅是汇集给定提示深度的平均近似值,以催生出各种类型的完美样板(例如蒸汽朋克风格)。但至少根据互联网已有资料来看,随着生成图像的积累,每张图都显得惊人普通和泛化。它们似乎在让寻找更崇高事物的开端与组织集体视觉想象的认知回路这两件事对立起来。这种并非源自意义或主体性丧失的平滑,势不可挡地从非人类领域袭来,或许会开启一些新的美丽邂逅。
文|张哲熙
陈嘉莹译自英文
张哲熙(Gary Zhexi Zhang)是一位艺术家和作家,他的作品探索宇宙学、 科技和经济之间的联系。他出生于苏州,在伦敦工作。
原文发表于LEAP《艺术界》2023年春夏刊“平滑表面”
现已上架。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