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咨询观点:
本月,国资委举办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暨厅局级干部研修班,提出要推动中央企业穿越经济周期,支持企业开启增长的“第二曲线”。国务院公布了最新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账本”,并部署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5大举措。另外,据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显示,央企已形成201个方向的原创技术策源地。商务部等六部门修订发布《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
【重要工作部署】
【重要工作部署】
推动央企穿越经济周期,支持开启增长“第二曲线” 国资委布局具体工作举措
国务院新部署,五大举措管好超64万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国有资本布局优化】
【国有资本布局优化】
央企已形成201个方向的原创技术策源地
重庆新华出版集团、重庆文化旅游集团揭牌!重庆国有文化企业重组整合拉开大幕
四川两大国资集团拟战略重组!总资产规模将超千亿元
【国有资本运作】
【国有资本运作】
两央企获批发行共5000亿元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
高端装备布局再添新翼,湖北100亿元绿水零碳基金正式设立
总规模100亿!湖南高新创投集团发起设立湖南首支战新产业发展基金
【强化科技创新】
【强化科技创新】
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科技成果应用拓展工程首批项目清单
打造协同创新联盟 广东国资国企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科创生态中心建设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近四成投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国资央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云南大力推进新材料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向“新”发力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重庆发布首批市属国企“四链”融合重点项目 计划投资总额34亿元
【政策方面】
【政策方面】
商务部等六部门修订发布《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一、实践方面
● 中央层面:推动央企穿越经济周期,支持开启增长“第二曲线” 国资委布局具体工作举措
11月19日至20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举办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暨厅局级干部研修班。国资委围绕提升中央企业党建质量、加强穿透式监管、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健全企业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提出具体工作举措。
大家一致表示,要构建目标管理体系,推动提升增加值、功能价值、经济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以及品牌价值“五个价值”深度融入国资央企工作。
大家一致认为,要推动中央企业穿越经济周期,支持企业开启增长的“第二曲线”,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出资人政策供给,健全精准化、长周期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探索更加有效的尽职免责机制。
大家一致表示,要健全更加符合国资央企特点的科技创新机制,大力提升中央企业科技攻关成效,健全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引导企业深扎“根技术”,完善创新联合体治理,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挥好转制科研院所作用,强化共性技术供给。
大家一致认为,要更加有效推进国有资本“三个集中”,目前最紧迫的是要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方面发挥战略安全兜底作用,深入推进战略性、专业化重组。
大家一致表示,要推动中央企业公司治理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指导中央企业建立更加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的管理体系,推动企业强化市场化运营机制,破除改革中的各类形式主义,更好激发基层首创精神。国资监管工作要做到“放得活”与“管得住”有机统一,探索推进穿透式监管。(新闻来源:中新经纬)
● 中央层面:国务院新部署,五大举措管好超64万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下称《报告》),公布了最新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账本”,并部署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5大举措。
根据《报告》及官方数据,截至2023年末,全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64.2万亿元,负债总额12.8万亿元,净资产51.4万亿元。其中,行政单位资产23.3万亿元,事业单位资产40.9万亿元。中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6.9万亿元,地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57.3万亿元。
如何用好巨额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务院部署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5大举措:
一是推进制度建设,促进国有资产规范管理:加强顶层设计,配合做好国有资产法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和房屋、土地、仪器设备等重大资产配置预算编审机制。
二是深化盘活利用,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益:将资产盘活作为一项长期政策,持续降低闲置资产存量,巩固深化盘活成果;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实现资产集中统一调配管理;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与国家科研仪器管理平台有效衔接。
三是压实工作责任,推动部门履职尽责:压实部门、地方和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主体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增强执行制度、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是夯实管理基础,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深化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促进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优化资产信息卡分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
五是持续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等资产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效能:落实市政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制度;落实政府储备物资资产报告制度;推动公共基础设施等资产准确登记入账和信息化管理。(新闻来源:国务院财政部、第一财经)
● 中央层面:央企已形成201个方向的原创技术策源地
据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央企业加大力度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了11项专项行动计划,形成了8大类、60个领域、201个方向的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总体布局。
据《报告》显示,中央企业深度参与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牵头完成了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重组,并推进创新联合体建设,引领带动了超过500家高校科研院所、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共同推进1000多个合作项目。
另外,中央企业通过一系列举措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一是着力提高经济效益,2023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6万亿元,利润总额2.6万亿元,净资产收益率达到6.6%,全员劳动生产率高达78.7万元/人,营业现金比率为11.2%,整体资产负债率为64.6%,各项经济指标均表现优异;二是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全年总投资达到6.2万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更是实现了32.1%的高速增长;三是加强协同发展,与民营企业等社会资本开展股权合作,涉及金额超过3900亿元,直接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200多万户,其中96%为民营中小企业,有效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融合发展。
《报告》还显示,中央企业不断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积极对接国际先进规则标准,牵头制定移动通信、特高压等重要国际标准超过100项。坚持内外两端发力,在国内,助力粮食稳产增产,在海外,增强海外粮源及国际粮食贸易掌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储备保障水平。此外,中央企业还通过增强供给保障能力,确保能源资源安全。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衣学东对此表示,中央企业将聚焦三个集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新产业集群和产业领军企业。(新闻来源:人民网)
● 地方层面:重庆新华出版集团、重庆文化旅游集团揭牌!重庆国有文化企业重组整合拉开大幕
11月16日,重庆新华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新华出版集团)、重庆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文化旅游集团)在市国资委双双揭牌。这意味着在“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背景下,重庆国有文化企业改革迈出关键步伐,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拉开大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文化领域国资国企改革”;市委六届六次全会也提出,推动国有企业聚焦主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批优质国企。本次整合组建两大集团,正是为了在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下,调整明确国有资本布局,形成比较优势,全力打造“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标志性成果,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新闻来源:重庆国资)
● 地方层面:四川两大国资集团拟战略重组!总资产规模将超千亿元
11月29日晚,川投能源、川能动力、华海清科3家A股公司披露,公司接到通知,获悉四川省人民政府拟启动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川投集团”)与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能投集团”)的战略重组事宜。本次拟启动战略重组的川投集团和能投集团,均系四川国资委下属大型国有集团公司,重组后总资产规模将超3700亿元,业务重合点在能源板块。
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体会议提到,要扎实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更大力度布局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此次重组,无疑是四川国资深化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新闻来源:中国证券报)
● 中央层面:两央企获批发行共5000亿元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
据中国货币网11月25日消息,中国国新和中国诚通两家央企分别披露的募集说明书显示,两家央企获批发行的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总计达5000亿元。经国务院批准及国资委安排,由中国国新发行3000亿元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中国诚通发行2000亿元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发行期限均为5年,均用于重点支持“两重”“两新”项目投资,主要包括重大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投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投资、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等,推动央企高质量发展,助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评定,中国国新和中国诚通发行人主体信用级别均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本期债券信用等级均为AAA。
(新闻来源:中国证券报)
● 地方层面:高端装备布局再添新翼,湖北100亿元绿水零碳基金正式设立
近日,长江产业集团母基金管理中心受托管理的长江产业投资基金联合远海母基金共同设立“绿水零碳基金”,在武汉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12亿元,重点围绕以绿色船舶系统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领域开展投资布局。基金后续拟继续募集其他省内外意向出资人,共同打造百亿产业基金群,助力我省打造立足湖北、辐射长江经济带、服务全国的绿色智能航运产业。母基金管理中心将持续围绕湖北省五大优势产业、九个新兴特色产业,加快完善“2+3+5+N”国资基金赋能体系,服务湖北构建“政府引导、国资引领、社会参与”的基金赋能网络。(新闻来源:湖北国资)
● 地方层面:总规模100亿!湖南高新创投集团发起设立湖南首支战新产业发展基金
近日,由湖南高新创投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发起设立的湖南战新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省战新基金)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该基金规模100亿元,采取直接投资和参股子基金的模式运作,紧紧围绕湖南省“4X4”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力,重点投向高端装备制造(空天海洋装备、超精密装备、北斗应用)、新材料(高性能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装备、未来材料、未来智能制造等产业。
(新闻来源:湖南国资)
强化科技创新
●中央层面: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科技成果应用拓展工程首批项目清单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中央企业科技成果应用拓展工程首批项目清单,遴选确定产线带动、产品牵引、工程推动、中试平台、场景创建等5类共计50个项目。这是国资央企主动向各类创新主体开放市场和场景,加快把中央企业建设成为自主创新产品“友好”市场的重要举措。
为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在中央企业应用推广,2024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共同启动实施了中央企业科技成果应用拓展工程,促进各类创新主体科技成果在中央企业体系化、规模化应用。
对于首批遴选出的50个项目,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要求相关企业加速项目启动实施,强化市场和场景牵引,加强与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合作,在稳增长、扩投资中发挥更大作用。(新闻来源:国务院国资委、新华网)
● 地方层面:打造协同创新联盟 广东国资国企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科创生态中心建设
11月13日,从广东省国资委获悉,今年以来,广东省国资委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科创生态中心建设布局,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支撑、科技金融平台等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质效。
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支持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广东省国资委借助粤科金融集团与恒健控股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于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多领域投资布局,还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多“硬科技”领域培育链主企业与上市公司,能源集团也注资海上风电联合基金推进创新项目。
打造“粤科发布”协同创新平台,积极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科创生态中心建设。粤科金融集团打造“粤科发布”产学研招投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科技+金融+产业”生态。目前已举办29场活动,吸引超1700家单位对接,集聚项目3000个,路演超350个,总融资超600亿,落地项目85个,融资金额243亿。
推动科技与产业有机融合,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广东省属企业广晟、广新、粤海等集团发挥科技创新标杆作用,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技术攻关。广晟集团所属风华高科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联合共建创新团队;广新集团所属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申报中心、成立公司加强交流;粤海集团所属粤海水务锚定“科创强企”战略,与科技头部企业携手打造实验室,共筑新业态。
大力推行“揭榜挂帅”,提高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率。广晟控股集团率先实施科技攻关“揭榜挂帅”行动,在矿业和电子信息两大主业向全球公开张榜招贤。其中,广晟控股集团所属上市公司风华高科“高端电容技术攻关项目”由清华大学周济院士揭榜;上市公司中金岭南“城市矿产ISP无废冶炼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由中南大学柴立元院士揭榜。(新闻来源:广东省国资委)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中央层面:近四成投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国资央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国资央企快马加鞭。继去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2.1%,收入规模突破10万亿元之后,今年前三季度,中央企业该项投资同比增长17.6%,占央企总投资额的近40%。中央企业研发投入连续2年超过1万亿元,重大科技成果持续涌现,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了重要引领带动作用。
展望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谭作钧为国资央企指明方向:
一是推进科技创新,共同做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技术源头。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紧紧围绕“卡脖子”技术攻关、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技术研究,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二是推动产业创新,共同建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国资央企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积极推进“两重”“两新”,更好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是深化企业改革,共同创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生态。深入开展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创造更加有利于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有利于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良好环境。
四是强化开放合作,共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广阔空间。中央企业积极探索与各类企业深化合作的有效模式,高质量组织联合出海,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创新链构建,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先机。(新闻来源:经济日报)
●地方层面:云南大力推进新材料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向“新”发力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近年来,云南省立足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将新材料产业作为产业强省12个重点产业之一加以打造,持续激发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新动能。
初步形成滇中稀贵金属、楚雄绿色钛产业集群。以昆明高新区为重点,打造稀贵金属2条产业链,钛产业形成从钛矿采选到钛精矿、钛白粉、海绵钛、钛材加工贸易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在“链主”企业、重大项目牵引下,新材料产业实现多点突破。保山实现稀土产业实现零突破;云南国钛率先突破海绵钛“卡脖子”技术;德方纳米等一批头部企业落地云南,新能源电池从无到有;建设实验室,加快贵金属、锡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建新材料创新联合体,加快关键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多项技术攻克短板。建成国内首个稀贵金属平台与数据库,突破10余项关键技术;多项生产技术实现国产替代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昆工科技的大容量铝基铅炭长时储能电池迈出海外出口第一步。(新闻来源:云南省国资委)
●地方层面:重庆发布首批市属国企“四链”融合重点项目 计划投资总额34亿元
11月8日,重庆市属国企“四链”融合项目发布会暨五部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市国资委举行,现场发布首批105个“四链”融合项目,计划投资总额34亿元。
“四链”是哪四链,“融合”又该怎样融合?一是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创新链融合。二是聚焦优势产业升级,推动产业链融合。三是聚焦高端人才引育,推动人才链融合。四是聚焦多元创新投入,推动资金链融合。
根据现场发布的“四链”融合市属国企先行试点行动方案,今年底前,要初步建立起市属国企“四链”深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动态优选滚动实施100个以上市属国企“四链”融合发展项目,力争通过2-3年的时间,形成一批标志性“四链”深度融合发展成果。
现场还启动了“政务+国资智管”核心功能模块“科技+人才”管理平台,助力“四链”融合,服务市属国资国企科技创新。(新闻来源:重庆市国资委)
二、政策方面
● 中央层面:商务部等六部门修订发布《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
11月1日,商务部、中国证监会、国务院国资委、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修订发布《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下简称《办法》)。
为了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境外资金和管理经验,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引导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有序规范实施战略投资,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护上市公司和股东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办法》共三十六条主要内容,主要从五方面降低投资门槛:一是允许外国自然人实施战略投资;二是放宽外国投资者的资产要求;三是丰富战略投资方式,增加要约收购这一战略投资方式;四是为跨境换股交易松绑,以定向发行、要约收购方式实施战略投资的,允许以境外非上市公司股份作为支付对价;五是适当降低持股比例和持股锁定期要求。新修订的《办法》明确,战略投资不再需要取得商务部审批。(新闻来源:中国政府网)
● 中央层面: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数据局、国家外汇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以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为关键驱动,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夯实数字金融发展基础,完善数字金融治理体系,支持金融机构以数字技术赋能提升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质效,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行动方案》共六大部分内容,除总体要求外,围绕系统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运用数字技术提升重点领域金融质效、夯实数字金融发展基础、完善数字金融治理体系、做好统筹协调和组织保障五大部分内容布局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基本建成与数字经济发展高度适应的金融体系。形成数字金融和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数字化金融产品服务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适配度和普惠性明显提升。(新闻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作者 | 中大咨询
中大咨询集团原创成果,版权受法律保护。如需转载,请微信添加好友或电话联系我们18922370074。
中大咨询
2024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中央及地方国资国企将瞄准“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的重点,深入推动实施,统筹安排进度。
中大咨询持续跟踪国资国企改革最新进展,深度聚焦改革政策与实践动态,展现中央、地方国企转型改革成效,致力于为更多企业把握国企改革脉搏提供前沿借鉴。国资国企改革动态系列推文每月更新,敬请关注期待,共同见证国企改革蓬勃发展新篇章。
2024年10月国资国企改革政策与实践动态:新组建资源循环集团、下阶段布局重点、双百科改名单更新
2024年8月国资国企改革政策与实践动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引领碳达峰碳中和、瞄准新质生产力
专题延伸
前沿观点,我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