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大咨询集团于广州之窗举办“建企新机遇,出海创未来”——国际业务高质量发展圆桌论坛。论坛汇聚了超百家建筑央企、地方国企,以及相关领域世界500强企业的领袖现场参会,近八千人在线上踊跃参与,共同聚焦建筑企业国际业务拓展的全新思路。
在为期两日的论坛中,与会者们借助主题演讲、圆桌交流等多元形式,紧扣建筑企业国际化业务核心,就国际人才团队构建、国际业务组织管控架构、产业出海、数字化赋能等多方面展开深度研讨(点击查看前文回顾:《“建企出海” 宝藏指南:战略升维、产业布局与实战经验全解》)。他们依托自身丰富的行业阅历与精准的市场预判力,提出了一系列富有远见的观点,为建筑企业国际业务的进阶之路注入了强劲动力。
01
《数智赋能,助力中企海外转型升级》
孙越东
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当前,建筑行业正面临规模增速放缓、施工企业生存压力增大、项目利润持续走低、投标竞争日趋激烈的多重挑战,亟待通过能源出海、基建出海等方式拓展海外项目,寻求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在海外项目管理中,可能遇到EPC管理要求高、项目组织模式复杂、网络部署难题、国际政治环境影响、多语言沟通障碍、多币种多核算规则等痛难点问题。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借助数字化转型升级来赋能海外项目管理。
数字技术塑造发展新动能
数字技术可以从产业层、企业层、项目层等多个层面,提供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物联网、机器人等新技术,助力产业链协同、供应链升级、精益管理、数据资产维护,以催生工程建设管理的新动能。
数字化赋能全链条、全周期管理
数字化不仅赋能单个项目,而且可以赋能工程投资、设计/咨询、工程建设、装备/物流、运营/维护等全产业链条的一体化发展,并通过集成平台实现管理的互联互通一体化,持续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横向到边——聚焦项目全周期、全要素管理,实现项目相关方高效协同管理,纵向到底——多级管控,推动项目与企业的深度融合。
智能化赋能全要素管理
智能化能够助力产业协同融合、高效生产运营、集成共享、数字孪生多维算法、工程物联人机共融等方面,提升项目现场的全要素管理能力。
未来,相信数智化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扩张中的风险,推动工程建设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02
《扎根经营——打造海外属地化“根据地”的实践和思考》
李松泉
中铁七局集团海外公司总经理
中铁七局自2001年开启海外经营,足迹遍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多项业务领域成绩斐然,具有丰富的出海经验。
中铁七局业务领域主要特色为三大板块协同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打造多个海外地标项目;矿业建设在巩固基建市场基础上拓展,营收占比高且有项目获奖;多元业务通过在多地设贸易公司和创建数据贸易平台,整合资源实现降本增效。
属地化管理是打造海外“根据地”的核心内容。在属地化管理中,需要关注以下内容:一是深化经营体制改革,优化制度体系,成立区域总部,实行大项目管理模式,强化履约能力。二是全面实施属地化,包括物资设备属地化,通过规划仓储、提升人员专业性和信息化水平,解决物资供应问题,对设备实行属地管理,以降低维修成本;分包管理属地化,从制度规范、精准管理、建立白名单等方面与属地分包商协同发展;人力资源属地化,以打造属地公司为目标,重点拓展属地招聘渠道,关注公平管理和员工技能提升。
在ESG管理体系建设上,建筑企业应当将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融入发展,执行绿色施工,加强海外“职工小家”建设和跨文化融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中国国际工程行业的出路在哪里?》
宋东升
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原总经理
中国国际工程行业在过去取得了显著成就,自2009年起,市场份额居首长达13年,多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前十。行业总特点表现为国别、机构多,管理复杂,商业模式和项目类型多样等。
近年,中国国际工程行业在技术施工、财务授信、EPC能力、全产业链、市场网络和工程师数量等方面取得了优秀成果。然而,行业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存在“三大差别”(文明文化差别、体制机制差别、技术标准差别),国际化能力不足,国际文化接受程度低、国际化人才晋升通道不畅、规模与内卷问题等。基于此,未来的中国国际工程行业还需打造3.0版时期的核心竞争力(3.0版时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国际环境恶化、行业游戏规则恶化、传统市场萎缩、竞争形势恶化、内卷严重和中国对外贷款大幅下滑等)。
当前,中国国际工程行业正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面临国内市场下滑与国际市场恶化叠加的困境。曾经的“成本优势 + 吃苦耐劳”和“资金优势”使三大差别未构成大阻碍。进入3.0版时期后,国际环境恶化等因素使“三大差别”成为重大挑战。
因此,行业需打造国际化首要能力。第一,要实施国际优先战略,包括资源优先(资金、人才向国际业务倾斜)和政策优先(国际业务创新、团队建设和员工薪酬优先);第二,国际工程行业需要企业家精神,国资监管和企业决策层应为国际工程企业家群体创造条件;第三,弥补短板,打造“向已有体制挑战和克服自身母国倾向”的独特能力,打造适合国际环境和市场要求的体制机制,解决规模痴迷和内卷毒瘤问题,提升E和D的能力建设等等。
其次,行业需创新管控体系和组织结构,明确集权或分权模式。多数大型工程企业国际业务适合分权管控,打造分权管控体系要做到责任权力平衡等。建议大型工程企业建立独立国际总部、区域事业部和利润中心定位的业务单元,构建倒金字塔结构。
未来,国际工程企业需不断挑战固有思维,深化高度国际化、深度本土化程度,通过能力再造打造3.0版核心竞争力,实现从工程承包向“工程承包 + 服务 + 投建营一体化”转型,深度参与全球能源转型,争取成为行业引领者。
《目标引领 改革赋能——中交四航二公司国际化工程承包商实战分享》
马亿光明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中交四航局二公司(以下简称“二公司”)始创于1951年,是中交四航局的全资子公司,也是中交集团三级子公司,主要承接港航、市政、路桥、轨道交通、水利水电等工程承包业务,营业收入连续八年超百亿,在中交集团基建板块三级子公司中位列前茅。二公司于1979年首次破局出海,目前业务已遍布沙特、卡塔尔、印尼、安哥拉、斯里兰卡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
二公司秉承“海外优先”战略,致力于打造海外工程承包的优质品牌,并在海外经营核心竞争力的塑造上积累了以下经验:一是加快属地化布局,提升企业国际化建设水平,如人才国际化、人才属地化、设计咨询资源全球化及分包资源全球化等。二是诚信履约,建立互信,深入开展二次经营,推动中国方案实现多方共赢。三是全面契合业主的核心理念,打造品质四航。四是强意识守底线,加强海外项目风险防控能力。五是以商务为引领,以技术支持为后盾。六是强化技术管理。七是抓好项目精细化管理,推进项目顺利履约。
此外,二公司正处于从“业务国际化”向“公司国际化”转型的关键期,据目前遇到的发展难题和破解思路,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建企参考:一是面临人才培养速度滞后于公司发展需求的问题时,可从优化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强化人才梯队建设着手;二是若海外项目的设计资源短缺,管控能力不足,则需整合设计资源优势、强化设计管控能力;三是当出现海外项目履约过程的监管不到位的情况,需加强总部建设能力、加强精细化管理。
总而言之,海外业务既充满机遇也伴随着风险,我们需立足目标引领,审慎前行。
在本次以“建企新机遇,出海创未来”为主题的国际业务高质量发展圆桌论坛上,众多专家分享了他们的深刻见解。更多精彩观点和洞见将在中大咨询的官方公众号上陆续发布。我们诚邀您保持关注,与我们一同深入探讨并开辟国际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作者 | 中大咨询
中大咨询集团原创成果,版权受法律保护。如需转载,请微信添加好友或电话联系我们18922370074。
“建企新机遇,出海创未来”——中大咨询成功举办国际业务高质量发展圆桌论坛
“走出去”之后如何“走得好”?国际工程承包转型升级路径
“建企出海”宝藏指南:战略升维、产业布局与实战经验全解
专题延伸
前沿观点,我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