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以后,发现北京餐饮业客流大幅度回落。这周五,合作伙伴说见面讨论下一步的工作,上午定了一个包间,毫无障碍。还是在4月份,当天预定包间都是定不到的。
不仅消费变化快,人也变化得很快。上午答应的事情,下午就告诉你,这个原因,那个原因,答应的事情不同意了。人变化快,人心变化更快,从感情变化为绝情的速度,比三月天小孩的脸翻得还快。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人就恍惚,恍惚自己是不是也虚无一点比较好。“虚无”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恰恰是光阴似水, 义无反顾地投身现实。
图片来自网络
一群朋友喝茶,聊趋势、经济、人性、健身、朋友、八卦……几乎涉及人类的话题都涉及到了,我相信,每个人都间歇性地需要有趣有料的信息和段子,填补内心的荒芜和迟疑,如果有人说,人间浑浊,我独醒,也不过是掩饰内心的窥视和不安。
有时候觉得,自己的肉体和灵魂是相互为敌的,你精力充沛的时候,灵魂却被撞击了一样想要躺平,你衔云追月时,肉体却不堪重负,人啊!原来造物主是这样塑造你的,你不仅得对付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还要把肉体和灵魂熨烫妥当。
一个同事坚持不懈每天给我发各种政策解读以及各地基建竣工、通车、上天、下海的新闻,我知道他使劲力气告诉我,我的国伟大之处, 我也这样认为。不过,每当庖丁解牛一样具体到某个行业、事件、人的时候,复杂的情绪油然而生。
为什么?
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中说过:“多数人在二三十岁就已经死了, 他们变成自己的影子,不断重复以前的自己。”我也经常在审视自己, 是不是早已经灵魂死亡,肉体重复,答案不敢肯定。
我是不追社会热点的,因为这个外在的大环境,热点变化得让人眼花缭乱,“人血馒头”每天都在发生,改变不了,也就更不要当看客。不关注热点,不是没有立场,但是立场这东西,大多数情况,也很虚无,你的立场改变不了别人,有没有立场都是那么一回事。看似消极了一些, 但是积极又能怎样。
图片来自网络
昨天,北京下了一点小雨,而且是太阳雨,我和朋友在酒店的咖啡厅,聊了几句,雨也就停了。
他说:“去年盼着管控放松,回归到正常生活,结果感到今年比疫情三年还难。”
我说:“过去三年,还有过去的积累可以消耗,今年忙着各种收缩,不再创造新的增量财富,肯定感到更难了。”
他说:“有道理,上半年觉得餐饮、旅游一片繁荣,不长的时间,现在衰退得很厉害。”
我接着说:“疫情过后那段时间,餐饮、旅游和大宗消费相比不算什么,把钱花到吃喝玩乐上, 然后大家少装修,不买房、不买车了, 能不大宗消费就不消费了,半年过去,发现吃喝玩乐开始消耗家底,更得谨慎。”
朋友说:“我举个例子,最近半年我就发现,送快递的小哥,越来越年轻,学历越来越高 。有一次,晚上出门遛弯,我碰到楼道里收废品的,也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小伙子,顶多二十五六岁,而且穿着体面,一搭讪,说他父母在这个小区回收废品,他自己大学毕业后,没找到工作,就干脆不想那么多了,直接和父母商量好,分工好,一方面减轻父母负担,一方面解决就业问题。同时表示,这不是一个短期的打算,而是长期投入精力来做这件事情。”
我说:“这个世界的所有事情都和你有关,当然,也可以说没啥关系。我们只能用这样的思考方式:今天虽然很糟,但却是今后最好的一天 ,之前用‘年’来度量,现在用‘天’。”
我说说我的想法, 宏观上,比如俄乌战争,美中关系, 台海动态等,和个人有什么关系?似乎很远。但是,炒股的知道海外中概股暴跌,务农的人使用的机械平白一年多掏油费,有孩子在美国留学的在那边找工作更难,你就应该知道,这些宏观层面的大事件,就是北大西洋的一只蝴蝶的翅膀。
中观上,房地产比惨、大量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裁员还在持续、个别地方财政已经异常吃紧发不出工资、CPI 在4月已经降到了0.1%以下。从经济周期上,每到经济下行时, 一旦采取刺激经济措施,必然带来产能过剩, 就会出现降价、甩货,自然利润大幅度减损, 利润没有保证,就不敢扩大再生产,接着裁员、压缩投资,迫不得已,开始转行,转行到那些有利润的行业,然后冲击,内卷,又把有利润的行业搞得供需失衡,进入另外一个恶性循环。
微观上,个人把握好每个决策的细节,不能再走错一步。只能适应这样的新常态,成为常态,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职业规划不能期望太高,人际关系不必再搞得那么庸俗,能做减法做减法。尤其是远离社会的戾气,这种戾气只会像瘟疫一样感染,降低自身抵抗力。
图片来自网络
最近武汉一个小学生在校园里被撞身亡,而小孩子的妈妈仅仅在7天后接着跳楼,多少人看笑话,说风凉话,甚至起哄。这种群体无意识的作恶,如果没有自身抵抗力,很可能变成其中一员。因为嘲笑和起哄,推高瞬间多巴胺,付出的成本最低,而探寻真相,推动社会追责机制代价很高。
在这污浊的人间,尽管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有形的压力, 甚至遭受着威胁和恐吓,都还应该努力地浮出水面,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呼吸一下久违的新鲜空气。不必责备那些不扛责任, 只知道有立场的稻草人, 也不必苛责那些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因为很可能我们也是其中一员。我们能做的是,及早判别,不随波逐流,不成为无脑的千足虫。
我们的生命,都是一个出生的起点和一个死亡的终点,无论中间有多少曲折和故事, 起点和终点都只有一个,这是一个神性的故事,更是人生哲学的本质。我曾经无数次设想过,如果下午三点,我本该出现在会议室,突然坐上火车去了某个地方,或是立即回到会议室继续之前的会议,对结果会有什么影响。结论是,对当下的某个决定产生了影响,而对人生的归宿毫无影响。
此刻,我更愿意承认,既然起点和终点都那么明确,生而为人,我们为什么颓废,为什么要浪费生命,我们努力地让每一个时间单元都经历痛苦和接受有趣。所有的痛苦和苦难,都不会让人愉悦,但是无法躲避,只有承担,而所有的喜悦和确幸,更应该成为内啡肽,经历过痛苦后的补偿。所以,那天,我正在接着一个投资人咆哮的电话时,同事把贾平凹老师的签名赠书摆在我桌前,我写下了: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遗憾是不能同时拥有痛苦和对痛苦的体验, 而生活中重要的幸运却是可以拥有有趣和对有趣的体验。
图片来自网络
世事维艰,但是,何其幸运,我们生活在当下。你的父母哺育你成人,上苍安排好了各种“游节点”的人生轨迹,接下来,还有新的科学技术比如人工智能来丰富起点到终点的多样性,你自己能够把握住的是,如何体面地在身后给自己送上一朵玫瑰。这就足够了。
无意中在网上看到5月初,李克勤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办演唱会,刘德华出来助阵那一段,《我恨我痴心》,两个老男孩,又蹦又跳,旋律入耳入心,我惊叹,那个久违的具有《狮子山下》精神的香港又回来了。如果说我对这首歌有什么深情,那一定是自作多情了,但是,我隐隐约约觉得自己被感动,这是我生存的一个真切的世界, 这个世界有虚无,有矫情,有热爱,还有玫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