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那艘搁浅的船

楼市   文化   2023-05-03 12:00   北京  


五一假期中,一个朋友说约个时间见面,很不凑巧,他的时间段,我又不方便,只好晚上视频聊会天。 

如约上线,朋友很疲惫,我问他假期的安排。

他说:“度假的人是两类人,一类是挣够了钱,一年四季随时都在放假;还有一类人是打工者。”

乍一听,我以为他要吐槽。其实不是。 

他接着说:“像我这种创业者,是没有假期的,也不配有假期。现在想想,多羡慕当年打工的时候,虽然受人约束,不过,上班、放假总是有保障。现在,员工放假,我不能放假,觉得稍微一放松,就会有什么突发事件,心里总是不踏实,挣多少钱都觉得不安全。”

我问他具体想聊什么?

他问我:“公司的两个主要员工,我们一起创业几年,大致摸透了我们的产品和运作模式,不过也没有瞒我,最近提出离开,出去创业,这种情况怎么办?”

我的回答非常简单:“第一,放手。第二,让自己做得更好。”

其实,拦是拦不住的。尽早放手,高兴言别,有机会还能继续成为朋友,互通有无。其实,大概率,是从此成路人。人性如此,薄凉,是人性的通病,高光时,共享成绩,觉得理所应当;至暗时,不落井下石,已经是放你一马了。所以,不必纠结;与其纠缠不休,不如,把精力和时间放到研发新的产品、找到新的合伙人、开拓新的市场,让自己更好。 

朋友是否听进去了,随他。我们自己也是一样, 过来人的建议,常常是当耳旁风用的, 南墙也是用头撞的。 

我不想扮演知心大哥哥。 

图片来自网络

下午,在海淀一个咖啡厅等朋友,时间还早,我挑了一个靠窗户的座位,咖啡厅居然没有几个人。 

桌子上的玻璃板下压着一封信,大意是给远方的朋友,讲述自己在北京求学的经历,我知道这一定老板的场景布置,有时候,冥冥中很多事情是好巧不巧。

也是在前几天,我整理书房,从抽屉里翻出了前年从老家邮寄过来的满满一盒子的信件,是我父亲生前替我保管的旧物,包括我从初中到高中所有的明信片、新年贺卡,还有和同学、笔友的信件。 

其中一位是我的初中同学,初三毕业后,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去参军了。来来往往写了有五六十封信,每封信都有五六页那么多, 我都不敢想象,哪有那么多话可说,翻了翻,大致都是在述说,军营里的日常,如何训练、如何和上级相处,嘱咐我发挥特长以及拜托我照顾好某个女生什么的。 

我给他的信,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不过从他的回信,可以看出,我在讲班里的各种鸡零狗碎,说他之前的同桌回去种地了,讲班里那个鼻涕虫学习上突飞猛进。讲那个实习老师转正了,谈恋爱了。 

没有微信、没有邮件的时代, 从前车马慢,友情就是这样浓郁。 

后来有一次,另外一个同学来北京,我们一起和与我通信的同学开视频,我提起,我保存的这些信件。他说,你的信,我都找不到啦。 

我没有怅然若失,而是非常平静释然。每个人的成长的都是和你遇过见的人相互参演的。很多故事,有头无尾或者戛然而止,在那个时间段,曾经经历过,就是人生的沉积岩。 

图片来自网络

五一放假前,人力的同事说,给公司一些优秀的95后组织一次团建,希望我也参加。这明明不是邀请,因为动议是我提的。 

如果你和身边同龄人说地产,那一定是理性的对话和难以逾越的堰塞湖 。 

如果你和身边的同龄人说挫折,又是一场苦大仇深的修行。 

都对,也不对。 

坐在这群95后中间,内心有点嫉妒和慌张。嫉妒,年轻是多么美妙的事情;慌张,不清楚自己除了阅历,还能不能对话?

其实,他们根本不是印象中的那种,一说加班就辞职,一说奋斗就躺平;他们有他们的精神世界。 

一个小朋友,搞黑科技,如火如荼,说继续研发民族软件不受制于人; 

一个小朋友,搞营地如火如荼,创意满满; 

一个小朋友,投身双碳科技,誓言5年赚个小目标; 

……

他们这一代的压力也不小,尽管家庭条件已经比我们那时候要强很多。可是,外界环境对他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各行各业不再是过去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拼机会、拼资源、拼情商、拼智商,也还是一样要拼体力。 

喝酒很是开心,年轻人爱面子, 你喝一小杯,他得一大杯,很快就面红耳赤。 

我在他们这个年龄的时候,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家庭环境,都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对改变境遇的渴望异常强烈,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可能比他们还想得更多,做得更多,也获得的更多。一代人和一代人对发展的出发点不同,我们是想摆脱贫困,活得像个人,他们是想更有价值,活得更有尊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这一生。  

小朋友们的一个话题,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这个命题没有答案。

大部分人以为“自己喜欢”就是兴趣。兴趣,能谋生吗?能以此为生吗?走着走着,发现兴趣和职业完全是不同的事情

“自己喜欢”是特长吗?特长是训练出来的,走着走着,发现特长是职业发展的加分项,却不是自己内心所求;

“自己喜欢”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自己喜欢”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一定的物质保障,别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不应该以我这个年龄的阅历来理解他们的“自己喜欢”。没有物质保障,就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吗?其实不然,一样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样可以做个直播当个网红,一样可以到一个竞争不激烈的城市安居乐业。生活有无限可能。

突然想起,威海海边搁浅的布鲁威斯号。起航的时候,远方、大海、船桅、海员服......梦想和理想飘扬在蔚蓝的天空中,然后就因为某个原因搁浅在异国他乡,船员驾驶技术、海底有暗礁......逃离、告别和祈祷。

布鲁威斯号像一个流浪的孩子在哭诉。其实,想想我们的一生,有多少艘搁浅的梦想,孤零零地伫立在青春的海洋中。不用奢望每一艘船都顺利抵达彼岸,甚至不能期望它能够抵达彼岸,只要航行在大海中,就是我们的人生。

找不到这艘搁浅的布鲁威斯号的详细资料。可不是吗?除了留下一个打卡地和庞大的船体。留下所有空白,任人猜测。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所有的搁浅都是无法言表的伤痕,留白给自己,留白给回忆。

图片来自网络

我也没有答案。在我看来,小朋友这一代人按照“自己喜欢”无论从物质层面还是精神需求实现的概率大大提高了 。而我们这一代,背负着太多的责任和无奈,精神“白马西风”,肉身却“夸父追日”。

没有答案的事情,就不讨论了。而且对任何一个话题,不放到某个具体的轨迹,都苍白无力。 

我现在的任务,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不断发现他们、培养他们。因为清楚的事实摆在那里,除了认知和觉悟,我们这代人的知识更新和体力,很难超越这些小朋友了。

因为也和他们喝了一些酒,不胜酒力,晃晃悠悠地在小区里散步,晚上回去的时候,一个家长带着孩子遛弯,孩子说,那个叔叔喝多了。此时,我分明看到半轮月亮撒着清辉。

这一切都是生活的底色 。 



-END-

三千白果
三千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