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文字】赵红军详解《孙曼之伤寒论讲稿》第216-237条

文摘   健康   2024-11-22 10:56   陕西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赵红军详解《孙曼之伤寒论讲稿》

第216-237条

 谨以此纪念我的老师    

                   —— 赵红军

216条: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阳明病热入血室的证治。

本条主证是阳明证,下血是由于冲脉并于阳明经脉,又为血海,阳明热盛则热入血分。三阳经都为头面所历之处,火性炎上而头面又为人体最高之位,头汗出说明伏热有外泄之机,所以针刺期门以通经泄热。

【赵老师讲解】

阳明病,起首三个字“阳明病”,跟前面几条是连着的,讲的是阳明病的诊断,诊治。“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下血、谵语是阳明病出现的最主要的两个症状,这一条为阳明病出现的最主要的两个症状:一个是下血,一个是谵语。“热入血室”,由此判断他的病情、病位层次为“进入血室了”;下血,哪个部位下血呢?有可能是子宫、阴道,也有可能是肛门、肠道。谵语,这个和咱们前面讲阳明病的时候热盛那个意思是一样的,此为热入血室,我们看到热入血室的时候,要和前面学习的太阳病有热入血室的条文进行联系。本书太阳病篇第143条、第144条,讲的是太阳病的热入血室,讲的是妇人中风,热入血室,也出现了谵语,但那个时候呢是月经快来的时候出现的问题。这时候给她采用的治法是或刺期门,或用小柴胡汤提出郁热。那么这个阳明病的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这个血室我们在前面讲这两条文的时候已经说过了,热入血室不能把这个血室仅仅局限于子宫,还应当想到肝,还应当想到冲脉。那么热入血室,是不是仅仅指女性而言呢?大家不要这样狭隘,也不要自己把自己束缚死了,那你说女性有血室,男性就没有血室了吗?男性虽然没有子宫,但是他有肝,有冲脉。所以说这个条文不仅仅是女性而言,男性他得了这个病的时候,这个条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样也是适用的。后面,“但头汗出,刺期门,随其实而写之,濈然汗出则愈。”前面讲的是诊断,后面讲的是治疗。“当刺期门”,我们也要展开联想,在太阳病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条文呢,在什么情况之下是要刺期门呢?本书第64页第108条“:伤寒,腹满讝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是不是刺期门啊,这是第108条;我们再看一下第109条“: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这都是刺期门,刺期门的目的是什么呢?是随其实而泻之,因为“但头汗出”,身上是没有汗的,身上没有汗,说明他这个经,经脉是郁闭的。热邪在身体里边出不来。所以说“随其实而泻之”,以刺期门的方法解出他身体里的郁闭。一个是太阳病,一个是阳明病,但是他的共同点都是热入血室,他的共同点都是外面的经脉郁闭,热邪不出,所以说他治疗的方法实际上是一样的。这部分讲的是诊断和辨证,讲的是针灸上的治疗方法。在下面呢,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虽然讲的是阳明病,但是他和太阳病上很多的观点,包括这个方药上也是这么一个原则。下面我们来对照孙老师的讲解:“本条是阳明病热入血室的症治。本条主证是阳明证,下血是由于冲脉并于阳明经脉”,这句话很要紧,要讲冲脉,不要仅仅只是讲子宫,讲肝;“又为血海,阳明热盛则热入血分。三阳经都为头面所历之处,火性炎上而头面又为人体最高之位,头汗出说明伏热有外泄之机,所以针刺期门以通经泄热。”因为他这个热是郁闭的,所以说身上没有汗,为什么只从头面而出呢?因为头为诸阳之会,火性炎上,所以说是从头上汗出而下。

217条:

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方八。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阳明病中风证的证治。

上条所说的头汗是郁热外泄,这里所说的汗出则是指全身的汗出,是阳明证外邪已解的表现,也是阳明证的主要证状。

至于“汗出讝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这是另一种判断指证:谵语加上汗出,是有燥屎在胃府的标志——这里是以胃概括阳明,而阳明又包括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两条经脉,所以可以统称为胃。

“此为风也”,意思是这一类病的病因就是风邪。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知道,阳明病有中寒、中风两个不同来路,两个不同病机。正如我们在讲解第112条时所指出的,“风寒入内则不消”是研读《伤寒论》并且分析病机时,必须遵从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阳明病中寒证最后的传变结局,通常是寒邪损伤阳气的太阴虚寒证,而阳明病中风证最后的结局多是风邪化燥的阳明腑实证。至于为什么寒邪不能化热?这是因为《伤寒论》论述的是病程较短的时病,寒邪化热只能够在病程较长的杂病中才有可能。

“表虚里实”,汗出的结果是卫气虚,风陷于里的结果是里实。风邪化热,销铄阴血而神舍于心,就会热扰神明,所以说“下之若早,语言必乱”。“过经”见第105条的讲解。

【赵老师讲解】

217条“汗出讝语者”,承上一条,还说的是阳明病,这一点是不能乱的。前面是经,是血室,现在到哪了呢!现在是“以有燥屎在胃中”,是阳明腑实了;“此为风也”,注意:此为风也的意思,不是说“燥屎在胃中”为辩证他是阳明中风的经症,不是这个意思。是什么意思呢?“此为风也”的意思是,这是由于风邪入里化热起的问题,也就是说,后面这四个字指的是前面的原因,强调的是他的病邪的原因,并不是说得出来这个结论,这个是你要知道的,这是一层意思。下一层意思“须下之”,那么用的方法就不是刺期门了,应该干什么呢——“下之”。先给你说“下之”,下面再说“过经乃可下之”,你不能下的太早了,从经到腑了你才能“下之”。下面再强调,如果说你没有这样做,下的早了,“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下的太早了,这个病邪就容易内陷;“以表虚里实故也”,这里强调为什么不能下的早。“下之愈,宜大承气汤。”这给你讲了大承气汤阳明中风症。孙老师的讲解:本条是阳明病中风证的证治。这里我补充一下,应该是:本条是阳明病中风证,腑实已成,里实下之,不单纯是阳明病经症。那么这一条实际上是什么问题呢,实际上是阳明病的一个由经到腑的问题,经腑同病,但是腑实已成,所以用大承气汤这个下法来治。从第217条开始要注意“阳明病中风症”这六个字,因为从这一条开始,包括到下面的好几个条文,都讲的是阳明中风,中间还有穿插,得先把这个写作的顺序搞清楚。比如你看217条,本条是阳明病中风的症治;那么再往下看第221条,本条是阳明中风的症治;再看222条,本条是阳明中风的白虎汤症证;223条是阳明中风的猪苓汤证治;229条本条是阳明中风症邪郁少阳经脉的症治;230条是对229条的补充;然后231条,本条是阳明中风同时,风邪束表化热的症治;234条,本条是阳明中风表虚证的症治;235条,本条是论述阳明中风表实证的症治;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呢?阳明中风,阳明病中风症。这是他的一个写作的顺序,但是你要注意,每条虽然说的都是阳明中风,说的是不是都是一样的呢,肯定不一样,那么他每条都有特点,我们来看一下他有什么样的特点。217条我们来看一下孙老师的讲解,孙老师已经说的很全面了,那么这一块要注意两点。第一点就是这个孙老师讲的:伤寒论,当然不单纯是阳明病,他有风寒两条线索,阳明病中风中寒两个不同的来路。那么风和寒进入人体之后的演变是不一样的,寒往往会化为水,风呢往往会化为热和燥,这是一个;再一个呢,孙老师在这说了一个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用伤寒论可以指导我们治疗各科的疾病,但是外感病和内伤,他这个虽然在理论上和框架上有好多东西是一样的,但毕竟他有不同之处。所以说用外感病的方法来治疗内伤病的时候,有些能用上,有些他是有区别的。如孙老师文中讲“《伤寒论》论述的是病程较短的时病,寒邪化热只能够在病程较长的杂病中才有可能。”这就是其中的不同之处,所以说我们在学用经方的时候,用他来指导我们治疗内科病,治疗杂症,包括在治疗一些其他的皮肤病的时候虽然能用上,但是在辨证的时候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家整理的我的病案,其他的学员和同行都是认可的,用什么方治什么病,别人一看就能明白。为什么这么用药,包括处方里头每一个药的加减,加什么减什么,针对的是哪个症状、哪个病机,哪个脉象,都是明确的;所以说不要小看我们平常整理的病案,你照这个思路看下去的话,在临床上一般的病是没有问题的。

218条: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伤寒里证误汗的证治。

这里的“表虚里实”和上条的表虚里实不太一样,这里的表虚是指汗出卫气耗散引起的表虚,里实是指津液越出导致的大便燥结。

本条与第213条对比,后者是“其人多汗”,是一贯性的多汗体质。本条则是伤寒四五日,正是表邪已解的里实阶段,脉沉而喘满是肺气壅塞,大便自然是干燥。医者“反发其汗,津液越出”,于是“大便为难”,大便就燥结难行了。与阳明府实证不同,上条和本条都是津亏脾虚的脾约证,但是成因各有不同。

【赵老师讲解】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前面讲的是阳明病,现在讲的是伤寒,这就是对比之一。“脉沉而喘满”,一个是脉沉,症状是“喘满”,“沉”为在里;病在里“而反发其汗”,病在表可以发其汗,现在病在里,你给他发其汗,所以说“反发其汗”,结果呢“津液越出”,本来身体里面就内热了,津液丢失了,现在还是用辛温解表的方法,导致他身体里面的津液越出,大便为难。津液少了,水分少了,汗多了,大便当然就干了,“大便为难,表虚而里实,久则谵语”。为什么在217条讲了大承气汤“当下之”之后,紧接着给你说这一条呢?他的意思就是告诉你:“当下则下”。《伤寒论》的太阳病篇给你强调的是“该发表时就发表”,那么这一条和217条给你说的意思是什么呢?“该用下法就用下法”,给你强调的是这个意思。所以说孙老师的讲解“本条是伤寒里证误汗的证治”,给你强调的是应用下法应该抓住时机。那么这一条医圣没有给我们指出来这个条文应该用什么方来治,那么用你们的理解这条应该用哪个方呢?由于汗出了,津液越出了,大便难了,有点谵语,但是他的“腹满”、“手足濈然汗出”、“喘”、“讝妄”这些症状并不是很明显,那么这个就用合法里面最轻的一个方子—调味承气汤。

219条: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讝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方九。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三阳合病的证治。

本条三阳合病是由于中风挟湿邪引起的三阳经同时发病的病证。风为阳邪,传变与化热至速,于是一热俱热,三经合病,难以区分明确的界限。腹满、口不仁是风邪克乘脾胃引起的湿热内聚的表现;面垢是湿热熏蒸的表现,正如暑证的面垢一样,都是湿浊热邪的表现。身重、难以转侧,见第39条的讲解,是郁热的表现。遗尿则是热盛神昏的结果;“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是风邪内陷导致郁热内伏的后果。如果自汗出而没有谵语证状,则是风邪已经化热,热邪归于阳明,所以用白虎汤甘凉清热。

【赵老师讲解】

第219条“三阳合并”,又进一个层次了,前面单纯讲的是阳明,现在讲太阳、少阳、阳明三阳合并。“腹满身重”,热;“腹满”是阳明,“身重”是热;“难以转侧”,少阳为枢机,为什么说三阳合并呢?“腹满”是阳明,“身重”是太阳阳明都可能出现的,“难以转侧”是和少阳有关系的。“口不仁”,什么叫口不仁呢?就是嘴巴麻木不仁,吃饭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味。“面垢”,脸上脏,脸黑;

所以说这个脸黑在平时看病的当中呢注意,咱们看那个斑,脸上有黑斑的,说明他的阳明湿热,咱们是这样来治的。“讝语遗尿”,“讝语”,热重;“遗尿”是哪个经上出现的问题呢?是太阳,是膀胱。这是一层意思,后面说了怎么样治。“发汗则讝语”,你给他不能发汗,因为这已经是三阳合并了,不单纯是太阳和少阳的问题,他有少阳和阳明的问题,而且这个症状里面阳明的症状已经大于太阳和少阳的症状,所以说这个时候不能单单发汗,发汗则讝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他是个郁热,那么这个郁热是要解散出来的,现在给他发汗是不行的,那么给他用下的方法行不行呢?下的方法也是不行的,这样会导致他身体里面的热邪郁闭。怎么办呢?“若自汗出者”,他这个汗还在往出走,这说明什么呢?这就说明阳明、太阳、少阳虽然说是以阳明为主的,但是没有出现阳明的腹实,说明他的病邪有向外透达的这个趋势,那么这个时候就应该顺其势而发之。他的病要往外走,你顺着他的思路给他发出来,怎么办呢?“白虎汤主之”。所以说这一条是三阳合并,但是病症偏于阳明气分,所以说用解阳明气分的白虎汤来给他辛甘,甘凉来宣散内热。这一条讲的白虎汤,白虎汤我们前面接触过了,现在再回顾一下,本书94页第176条:“伤寒脉浮滑”,我们说在伤寒论里面浮脉指的是热,滑脉指的是痰饮;“此以表有热、里有寒,”这个寒指的就是痰饮,“白虎汤主之”。我再强调下,这个白虎汤在今天的临床上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只要是属于脾胃湿热的,伤津引起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白虎汤来治。他针对的病位主要是阳明、肺、胃,我们今天用白虎汤大致来说可以解决临床常见的五类问题;第一类,传染病,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烧等等西医讲的炎症性的疾病。第二类,和代谢有关的疾病;比如说糖尿病、甲亢、红斑狼疮、黑变病等这都和代谢有关的;这个同学们都比较熟悉了,我们治疗那个黑变病患者用的是桂枝合白虎汤,治疗河北那个红斑狼疮的姊妹俩用的是白虎汤逍遥散。第三类,五官科的疾病;你比如说鼻子,牙痛,这个就比较多了。第四类,关节类的疾病;你比如说桂枝白虎汤、苍术白虎汤。第五类,皮肤类的疾病和过敏有关的疾病;这都是用白虎汤的。你比如说阳明的热比较盛,我们用的是消风散,完全可以把白虎汤加进去。下面是孙老师的讲解,可以结合孙老师的讲解,加深一下印象。大家注意,白虎汤在这一块是甘凉清热的,不是清热解毒的,他的目的是把热散出来;白虎汤是甘凉清热,辛凉解表;白虎汤在这一块的用法实际上开了后世温病治疗湿热的一个先河;你不要说伤寒论不能治温病,温病上他也有用伤寒的思路,白虎汤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在这一块是实际上重点还是大家要知道石膏的用法,石膏是辛、甘、寒、凉这么一个药,他有清的作用,但他清热不是直接,他不像黄连黄芩是直接,他是辛散,要把热散出去。如果说你喝过有石膏的方药就会有这个感觉,喝了药之后能够感觉到身体里面的热往外走,凉飕飕的感觉。因为我前年一段时间牙疼,给自己开的方子就是泻黄散,喝了之后就是这个感觉。

220条: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方十。

【孙老师原文】

本条为二阳并病的证治。

二阳并病是太阳证未罢,阳明证已经出现,但是这里既然是“太阳证罢”,那么就只余下阳明证的潮热、手足汗出、大便燥结、谵语四项阳明府实证的指证,于是攻下就成为不二选择了。

【赵老师讲解】

219条讲的是“三阳合病”,220条讲的是“二阳并病”,这个并病讲的是哪个和哪个并病呢?讲的是太阳和阳明。后面说“太阳证罢”,太阳和阳明并病了,太阳的证已经罢了,现在出现的是什么问题呢?“但发潮热”,只剩下发潮热和“手足漐漐汗出”,“漐漐汗出”就是手上汗出湿润的样子,“大便难而讝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这也是和第219条进行比较的意思,219和220条都和阳明病是有关的,虽然三阳、二阳,但都是阳明病;但是219条指的是阳明的气分的经症为主,220条指的是阳明的腹实为主;所以说219条用白虎汤来散,220条用大承气汤来下,就是这个意思。这一块讲到一个“二阳并病”,我们把这也应该和前面的进行比较,熟悉一下,要对比,学习《伤寒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条文的前后对比。本书80页,220条的“二阳并病”讲的是太阳、阳明的并病,那么132条的“二阳并病”是太阳与少阳并病,这个时候邪在经脉,所以用的方法是“当刺期门”。学习这两个条文带给我们的启发是,外感病一般而言他的病机是比内伤病简单的多,头绪是少的,外感病都有合病的情况,我们在看内伤病的时候,兼加的情况更为多见,既有气虚的,又有阴虚的,既有阴虚的又有阳虚的,既有阴虚的,又有湿热的等等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在临床上治病的时候要有技巧,一个病患来了,说要调理身体,一下写了七八个主诉,该看哪个?这就是要有重点,你看他重点在那个问题,急则治其标,哪个要紧先看哪个;如果说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先以脾胃为主,先把睡眠、吃饭、大便调理顺畅;对女性而言,先把月经调理正常;这就是一个临床技巧。

221条: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方十一。

肥栀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栀子,取二升半,去滓,内豉,更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快吐者,止后服。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阳明中风的证治。

本条属于阳明中风,与第189条病机相同,但是第189条是恶寒,并不身重,属于发病初期,本条是“不恶寒反恶热,身重”,已经属于发病后数日,属于内热渐盛阶段了。“腹满而喘”,是热邪刑肺。这时如果发汗,就会热盛化燥而谵语;如果加以温针,就会导致亡阳,出现怵惕烦躁不得眠的证状;如果攻下,就会形成痰浊腐秽结聚于心下的栀子豉汤证。

“脉浮而紧”,《太平圣惠方》作“脉浮”,当从。这是因为本条既然是“发热汗出不恶寒”,就不应该脉紧。

本条和第198条对照,两条都是阳明经证,但是第198条脉紧微喘,应该是无汗,本条则发热汗出,以此为别。

【赵老师讲解】

从第221条开始,思路就非常重要了。这是给我们说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临床上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孙老师的独创。历代的医家,包括我们现在看到的好多经方的大师,对现在我要说的这个知识点都是含糊不清的,这是孙老师的一个独创,怎么一个独创呢,大家来看。第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这实际上讲的是阳明病病在经的问题,不管他是风还是寒,你看他有风的表现,也有寒的表现,“发热汗出”这属于风,“脉浮而紧”这属于寒;那么后面的“咽燥口苦,反恶热,身重”这是病邪入里化热的迹象。“脉浮而紧”我们前面也接触过,每个条文后面的症状是不一样的,不能单纯以“脉浮而紧”来给这一条文定性。本书102页第20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脉浮而紧”和221条的“脉浮而紧”是不一样的。第201条的“脉浮而紧”说明病情已经有往外走的趋势了。还有第221条讲的“腹满而喘”,“腹满”是阳明病的一个表现,因为“腹满”了,里实了,他引起的这个喘,热症,是这个意思。所以说这个有些医学道理你不能一下把他想清楚的话,我的方法就是你用自然来类比。为什么不管咱们现在看呼吸系统的疾病还是心脏病,不管是冠心病的胸闷气喘,还是感冒发烧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气喘、咳嗽,他都有个什么特点?我们给患者说,你吃饭的时候少吃一点,特别是冠心病的人,你说你晚上少吃饭,特别是九点钟到十一点钟,这个时间心脏病是容易发作的,是会死人的,晚上不要吃太饱;包括咳嗽的病人,他咳嗽你给他吃药好了,又反复了,怎么样反复呢?他说晚上有应酬吃多了。为什么说吃的多了人的咳嗽、气喘冠心病啊就会加重呢?简单的道理,当然你用中医的五行来讲也能说的过去,你简单的理解。怎么样简单的理解呢?你胃就这么大,你把你吃的撑的,是不是他就占这心和肺的空间,他就往上顶,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腹满而喘”就这个意思,里面太实了,肺胃的气机就不能顺着往下走。那么这个“腹满而喘”大家可以结合前面的条文再回顾一下,本书99页第189条:“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这是不是讲的阳明中风的经症呢?是的。221的条文要比189的条文略微要重一些。再看一下104页第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那么你想一下,第208条和第221条来比较,哪一条严重哪一条轻呢?208条严重。你看第208条的“虽汗出不恶寒者”说明外感已经解了,入里了;“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后面用的大承气汤。所以说都是“腹满而喘”,189条是轻的,221条相对来说比较重的,后面208条是最重的。我们在临床上看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四诊合参,同样的症状,你还要看其他的问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这是一层意思。下面就说出现了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处理,他以什么来开头的呢?是一个“若”字来开头的,注意这个“若”字,“若发汗则躁”,下面“若加温针,必......”,再下面“若下之,......”,他这是连贯的,这是三个“若”。本书110页第221条、222条和223条,开头是不是都是“若”,这是三个“若”。所以说《伤寒论》这个条文,以前的医家有分条文不统一的情况,那么你从这个原意上来看,这两个“若”是和前面的连着的,所以说这就是你可以把他分开,也可以不分开。不分开的道理是他说的都是“若”,是连贯的;分开的道理是毕竟222条和223条说的是不同的方了,每个方都是一个法;所以说《伤寒论》学的时候一定要灵活,不要拘泥死了。我们再回过来看这个“若”,“若发汗则躁”,这是个阳明病,阳明病病在经的时候;三阳合病病在经的时候是用的白虎汤,不能用辛温发汗的方法的,辛温就耗津了,所以说“若发汗则躁”,因为你给他耗津了,伤液了。“心愦愦,反讝语”,心里面津液丢失,就会有“讝语”,这是一层意思。再进一步,给他又胡治,按《伤寒论》太阳病的方法来治,误治,一看他是寒,加温针用火攻,“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进一步引起津液的丢失了,这就亡阳了。“若下之”,那么不用发汗的方法给他下法行不行呢?“若下之,则胃中空虚”,病邪入内了,走里了;“客气动膈”,引起了胃气上动,上去到哪了呢?引起了“心中懊憹”,到心了,这个心中指的是胃的上口。下面“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心中懊憹”是属于栀子豉汤的。栀子豉汤我们再回顾一下,在太阳病篇是不是学过?把书翻到52页第76条:“发汗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是不是出现“心中懊憹”,什么叫“心中懊憹”?就是想吐又吐不出来,心中很烦躁的样子。返回来再看前面这一句“舌上胎者”,这里是省文,意思就是说舌上有白的、黄的腻的苔,就是说舌苔不干净;要没有苔就不这样说了,就会说无苔。这里说“舌上胎者”就说明舌苔不干净,从这个病症及脉象就可以推测应该是黄苔或者说腻苔,总之是不干净的意思。那么用的什么方法呢?用的的是栀子豉汤。本条是阳明中风的证治,虽然指的是证治,但是从这条开始重点讲的是阳明中风的经症,由于误治之后所出现的不同的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医圣给我们分别展开来论述不同的救误方案。栀子豉汤只是第一种救误方案。

222条:

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十二。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孙老师原文】

本条为阳明中风的白虎汤证治。

开首一个“若”字,说明本条是承接上条,是上条“若发汗”、“若加温针”、“若下之”以后的选项之一。“渴欲饮水,口干舌燥”是阳明中风化热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阳明经证,所以用白虎汤清气分热邪,加人参以益气生津。

【赵老师讲解】

222条“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前面三阳合病用的是白虎汤,“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说明伤津已经伤的很厉害了,所以这里除了用白虎汤清热以外,再加人参来补津液。我们要注意,这里的人参指的不是红参,《伤寒论》里的人参指的是党参,党参在这里的作用主要是补气生津液。这一条讲的是阳明中风经症的白虎加人参汤的用法,这一条的病机我总结为八个字:热盛津伤,气机两伤。学白虎加人参汤的时候,这个在后面的方剂学包括温病里面,后世的医家都有总结,把这个方子的适应症总结为四大症,我们在临床应用的时候要抓这四大指标,这四大症就是:大烦渴;大汗出;身大热;脉洪大。这就是典型的,当然你不必依症细据,用这个方子的时候不是每个症都出现,这不一定。白虎加人参汤症我们之前在太阳病篇已经接触过了,我们看一下前面是怎样用他的,本书91页,第168条、169条、170条都用的是白虎加人参汤,我们把前面的这些和后面的对比一下。不管是太阳病还是阳明病,出现的症状都是病情入津,热盛伤津了,出现的症状共同点都有“渴欲饮水,口干舌燥”,所以说用的方法都是白虎加人参汤。这是我们讲的第二个“若”。

223条: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方十三。

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阳明中风的猪苓汤证治。

本条用一个“若”字,说明本证也是承上条阳明中风证的另一个选项的证治。本条是阳明中风化热导致肺热气化失司而水停下焦的证治。脉浮发热,水停膀胱,气化不及,都是中风化热的表现,因而就会口渴饮水。猪苓汤以猪苓、茯苓、泽泻利水,滑石色白可清肺胃伏热,甘凉体滑利窍又可渗利下焦湿热,阿胶甘润补阴,合为甘淡凉润法。本方猪苓、茯苓都是甘淡之味,也都是生长并且隐藏于潮湿之地,有从阳引阴先升后降的利水之功。茯苓色白,可以降胃渗湿利水;猪苓色黑由表入里,通彻上下而利水。泽泻甘淡咸寒,淡渗利湿又有滑痰清降相火的功能。关于泽泻和猪苓的配伍,《本草述》云:“方书有云,湿在脾胃者,必用猪苓、泽泻以分理之也。按猪苓从阳畅阴,洁古所谓升而微降者是,阳也;泽泻从阴达阳,洁古所谓沉而降者是,阴也。二味乃合为分理阴阳”。

【赵老师讲解】

再来看第三个“若”。223条:“若脉浮发热”,前面我们刚讲了,在《伤寒论》里面浮脉主“热”,不一定表症,他指的“热”;“脉浮发热,渴欲饮水”,这一条不单是承接221条和222条的“若”,还承接着221条的“渴欲饮水”,同样是“渴欲饮水”,222条强调的是口干舌燥,223条强调的是小便不利。那么已经小便不利了,就不是继续用白虎人参汤可以解决的了,怎么办呢?用猪苓汤主之。我把本条的病机在孙老师的讲解上再增加八个字:阴虚有热,水气不利。因为发热伤了津液,伤津引起的阴虚;为什么口渴呢?口渴有两个原因,一是伤了津液,津液不能上乘滋润;再一个原因是水停到下焦了,下焦气化不利、水气不利。所以说“渴欲饮水”是两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一方面是伤津了,另一方面是水气不利,所以说就是猪苓汤的证治。给他用的方法就不是五苓散了,五苓散没有滋阴的作用,五苓散单纯是通阳化气的,也没有清热的作用,他是解热的。大家在看孙老师的讲解时要注意,后面的条文给我们指出了一个重要的关于药物的认识,这个是和教科书不一样的。我们教科书上把猪苓、茯苓都归为利水渗湿的药,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猪苓、茯苓都有解表的作用,用解表不太确切,应该是都有先升后降的作用,整体虽然最后是降的,但是微微有升的作用。而且这个升的作用里面猪苓是升的多,茯苓升的少;茯苓有补的作用,但是猪苓利的作用要强;就是说猪苓升的作用和利的作用比茯苓强,但是茯苓补的作用要比猪苓强,这个是和教材里面不一样的地方。所以说孙老是说了“他们藏于潮湿之地,有从阳引阴先升后降的利水之功”。这就有点像喝茶的感觉,刚喝了之后人头脑很清醒,人会很精神,后面再喝就不停的尿,就这个道理。再一个就是猪苓汤在临床上怎么应用呢?猪苓汤这个方子的功效主要针对的是阴虚湿热症,他的作用主要是滋阴利水。我们今天在临床上主要用猪苓汤来治疗各种各样的肾炎、肾病综合症、泌尿系统疾病、前列腺、肾结石以及肠胃道的疾病,比如呕吐、泄泻等有关连的一类疾病。在应用猪苓汤的时候要注意加减以及和其他方子的配合应用,一般情况下我们是这样来配伍的:如果湿热很重,配伍三仁汤;如果有肾阴虚,相火妄动的表现,配伍知柏地黄汤;如果说有结石,配伍三金(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这是我们讲的从221条开始的五个“若”,这五个“若”的前两个“若”没有提到方,从第三个“若”开始就有方了。第一个方是栀子豉汤,第二个方是白虎加人参汤,第三个方是猪苓汤,那么这三个方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顺序呢?这个顺序指的就是阳明经症出现的这么多热症,这个热症讲解的时候按照从上到中、到下的顺序。栀子豉汤最上,然后白虎汤在中间,猪苓汤就到下面了,也就是上焦、中焦、下焦这么一个顺序,这样一说大家就明白了。

224条: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孙老师原文】

本条承上条提示猪苓汤的应用禁忌。

阳明病汗出多而口渴当然是中风化热,化热则易于伤津,所以不可用猪苓汤。本条没有提到小便情况,意味着无论小便利或不利,只要汗出多者,都不可用猪苓汤。

【赵老师讲解】

我们现在讲《伤寒论》,是以孙老师的观点为主的,孙老师的观点是第一遍“大致粗通”,“大致粗通”就要求大家先把条文跟条文之间的关系,把写作的顺序,框架、结构及思路搞清楚。因为学中医要注意顺序的问题,这个顺序就是从大到小。

第224条“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这就是紧承上条来说的,上条说的是什们时候可用猪苓汤,这条说的是不能用猪苓汤。为什么不能用猪苓汤呢?因为他“汗出多”,他虽然也有上条说的“口渴”,但是他“汗出多”。一汗出多了就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猪苓汤虽然有先升后降的作用,但整体是以降为主,所以说汗出太多,本身就津液丢失了,就不能再用猪苓汤了。

225条: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方十四。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阳明病表热里寒证的证治。

表热,是指肌肤发热,寒则包括寒邪和饮邪两种病邪,因为在本书中寒与饮都统称为寒,见第41、139、165条的讲解。为什么在本书中寒邪包括饮邪的意思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北方生寒,寒生水”,寒属于无形的气,水属于有形的物,二者本来就是先天和后天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本方用干姜辛热以化寒饮,附子辛甘气厚以温阳通阳,甘草甘温以补脾培土,合为辛甘热温阳化饮法。

【赵老师讲解】

第225条开始变了,前面几条说的是“热”,225条思路就变了,说的是“寒”。阳明病是以热为主、实为主等等,有经症、有腑症,那么有没有寒症呢?有。下面就说给你说这两条提示你。“脉浮而迟”,注意是迟脉,“浮”虽然是表症,但是出现了迟脉,所以说是表热而里寒。身体的外面虽然有热,但里面有寒,而且是以谁为主呢?“下利清谷者”,这就说明是以寒为主。怎们办?“四逆汤主之”。我们学习阳明病的时候,要紧密结合太阳病,联系前面的条文,我们在前面学太阳病的时候是不是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所以说太阳病仲景不厌其烦讲了那么多,就是为了便于我们学习后面的条文,太阳病篇学清楚了,后面就简单了。我们翻到56页第91条和92条,91条讲的是解表和攻里的顺序问题,解表用桂枝汤,攻里用四逆汤;92条讲的是“急则治其里”,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那么包括这一条,道理是一样的。

226条:

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阳明虚寒证的判断。

寒和冷同义,“虚冷”也就是上条的里寒,本条提示寒已经包括了饮邪,所以说:假如胃中寒的时候,饮水就会干哕。

【赵老师讲解】

第226条,接着上面那条,“若胃中虚冷”,本身已经胃寒了,“不能食者”,能食为风,不能食为寒,这是个虚冷又是个虚寒;“饮水则哕”,这个“哕”和打嗝、呃逆和呕吐有什么不一样?打嗝是声音很大,呕吐是胃里东西直接就出来了,哕就是喝下水“嗝”一下,然后又返上来的情况。那么这个“哕”我们在前面也有接触,本书100页第194条“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和这一条的意思是一样的;再看105页第209条“欲饮水者,与水则哕”,意思也是一样的;再看113页第232条“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这就严重了,已经伤了脾阳,伤了脾气了,中气已经不存在了,这是个不治。所以说一出现“哕”的时候,这个病情就严重了。

227条: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阳明病热入血分的辨证。

上面两条是寒证,本条脉浮发热是阳明中风热入血分所致。阳明为多血多气之经,口干是阳明热盛,鼻燥是肺热,肺胃同属阳明燥金所化,燥金最易为热邪所灼伤;能食是气分热盛,热盛伤津,就会热入阳明血分。本条与上条对举,一热一寒,以见其不同。

【赵老师讲解】

227条“脉浮发热”,这是个热症。现在出现的症状主要是“口干鼻燥”,口干,是肺;鼻燥,是胃;能食为热,不能食为寒,“能食者则衄”,这说明虽然是阳明的经症,但是病情已经发展了,已经由气分进入血分了。孙老师讲解本条是阳明病热入血分的辨证。前面216条讲了“热入血室”,这一条我们讲的是“热入血分”,我们在治病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患者的层次在哪个部位,在气分的从气分治,在血分的就要加血分的药,在“血室”和“血分”是有区别的。关于血分的辩证在前面也有提到,本书102页第202条“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所以说要辨别阳明病的气分和血分,以“衄”而辨。这两个条文我们应该结合来看,对我们临床上诊断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228条: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方十五。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阳明病下之过早的证治。

外有热是肌表发热,表邪没有解散,手足温是风邪下陷于脾胃,不结胸表明不是水热互结,心中懊憹是痰浊腐秽结于心下胃脘,因而才有难以名状的感觉。胃热则知饥,痰阻则不能食,“饥而不能食”正是痰热结聚的表现。“头汗出”是邪热伏于阳经。所以用栀子豉汤苦辛宣泄腐秽,淡豆豉苦辛芳香化浊。

【赵老师讲解】

第228条“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用了下法后,现在出现“其外有热”的问题,“手足温”,这就说明下的太早了,外面的邪还未解却用了下法,“不结胸,心中懊憹”,但是还未形成结胸,形成结胸了就成实了,所以说这里的“心中懊憹”还属于虚烦;“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孙老师讲解本条是阳明病下之过早的证治,病机就是阳明病下之过早出现的热扰胸膈的虚热。这里有一个语言组织的问题,我们知道栀子豉汤和小陷胸汤不一样的地方是,小陷胸汤是痰热,栀子豉汤是虚烦;我们前面的讲解孙老师用的字词是很严谨的,包括其他的医家注解,栀子豉汤这一块“心中懊憹是痰浊腐秽结于心下”然后下面说“痰阻则不能食”,实际上“痰浊腐秽”在这里我们应该强调的是“腐秽”,因为“痰浊”的话给人感觉是有形了,所以说这里再严谨点应该改为“心中懊憹是热邪腐秽结于心下”,提到痰的话容易和小陷胸汤混淆。最后一句“所以用栀子豉汤苦辛宣泄腐秽”,“宣泄腐秽”这就对了,他不是化痰。

229条: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方十六。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阳明中风证邪郁少阳经脉的证治。

本条是阳明中风证。风为木邪,少阳属木,同气相求,所以风邪虽然侵袭阳明,但也会随之入于少阳经脉,风郁少阳经脉就会发潮热并且胸胁满。木邪克乘脾土,于是大便溏。邪在经脉不在脏腑,所以小便自可。既然是风邪郁于经脉而不是脏腑,所以用小柴胡汤扶正托邪,提出风邪郁热。

本条实际上没有提到阳明证状,这是因为承前省略了诸如口渴汗出等证状的缘故,所以虽然有风邪郁于少阳经脉的证状,仍然属于阳明证,而不是本来就没有阳明证状。

【赵老师讲解】

从229条开始到231条讲的是阳明病热症运用和法来治疗;前面217条等运用的阳明病的下法;219条和223条用的阳明病的清法;都是热,看热在哪个层次,什么时候用下,什么时候用清,什么时候用和,还有什么时候用汗法,阳明病也有汗法,本书114页234条和235条讲的就是汗法。我们的看下阳明病为什么要用和法了呢?

229条“阳明病,发潮热”,“潮热”这是阳明病的一个主症;“大便溏”,一般情况下发潮热阳明腑实的话大便是硬的,甚至出现燥屎,但现在是大便溏,没有腑实;“小便自可”,也说明这个病在经不在腑,主症出来了;“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阳明病为什么要用小柴胡汤呢?因为出现了“胸胁满不去”,阳明为里,少阳为枢,阳明的邪在经,他到了少阳“枢”这个阶段就有了外出之机,那么顺其势而散之。不是说一见阳明病就是承气汤、白虎汤,一定要随症治之。这一条文的重点就是“胸胁满不去”,但是在思路上、道理上要搞清楚,病邪有向外走的趋势了,就要顺着这个势把他散去,不能说病都到嗓子眼了你还用下法从肛门排出去,就是这个道理。

230条:

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解也。方十七。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和上条病机相同而又有呕吐证状的证治。

本条是阳明中风后,风邪又克乘脾胃,以致湿热内聚于中焦的病机。

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吐,舌苔厚腻,是风邪克乘脾胃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司,从而湿热蕴蒸的表现。因此用小柴胡汤和胃化痰,提出郁热。上焦是指胃的上口,前面第204条的讲解里面已经解释了。胃气得降,气机运转,湿热自然宣化,也就汗出而解了。

上条是风邪郁热而并无湿热,本条也是风邪郁热但同时又有湿热蕴蒸,可以看出,柴胡汤的主要功能在于提出郁热,只要有热郁不泄的情况都可以应用,而不必与一定要和少阳经捆绑在一起。

【赵老师讲解】

第230条“阳明病,胁下鞕满”,这一条文比上一条强调的更清楚了,虽然是阳明病,但是“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虽然不大便,但是呕,前面有一个条文说了呕的时候不能往下;“舌上白胎者”,舌上是白苔,区别对待的是黄腻苔、燥苔,那就是阳明腑实。这个是白苔是腻苔,这是少阳;所以说“可与小柴胡汤”。下面这一句非常经典“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解也”。

本条是和上条病机相同而又有呕吐证状的证治。下面是孙老师的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他是从木克土,从肝和脾胃的关系,从湿热来讲的。最后一句“柴胡汤的主要功能在于提出郁热,只要有热郁不泄的情况都可以应用,而不必一定要和少阳经捆绑在一起”,不是说他一定是少阳病,我们才用。学这三个条文我们应该回顾前面的小柴胡汤,应该把小柴胡汤的四大主症等复习一下。

231条: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方十八。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阳明中风同时风邪束表化热的证治。

既然是阳明中风,自然是以风邪束表引起的一系列证状为主。脉象弦为风,大为热,潮热为阳明郁热,鼻干、耳前后肿、不得汗,都是风邪在表在经脉的表现;时时哕、嗜睡、腹满短气、胁下心下疼痛、小便不利,是风木克乘阳明胃土,导致湿热内蕴。假如本病虽然经过十日以上而仍然脉浮,则是风邪未解,但是既然病经十日,风邪势必化热,即使是表证未解,也应以小柴胡汤疏解郁热,提邪外出。

【赵老师讲解】

231条还是阳明,“阳明中风”,但是你看脉象,“脉弦”,弦出现了肝和少阳的以及风的情况,“弦”为风、为肝、为少阳;“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短气,腹都满”这都是阳明的问题。后面又出现了“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这都讲的是阳明的热重;“不得汗”热闭着出不来,“嗜卧”这是热重。前面这些句讲除了阳明和少阳经的症状出现以外,后面“一身及目悉黄”指的是有湿热了,湿热郁积了;有湿热,有热,然后又不得汗,小便难,邪没有出路,湿热郁积就会发黄,这是湿热黄疸形成的机理。“有潮热,时时哕”,这个“哕”和前面的“哕”是不一样的,前面的“哕”是胃脾虚寒,这个“哕”是脾胃湿热。“耳前后肿”,再次提醒是耳前后肿,属于少阳经。“刺之小差”,给他扎针、刺期门、耳尖放血等等有一定的效果,但终究是“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已经过了好长时间,“脉浮”,病邪还在外,随其实而泻之,与小柴胡汤。孙老师这一条的讲解是比较全面的,大家可以学习下。

232条:

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麻黄汤。方十九。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煮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孙老师原文】

本条承接上条,是对于上条病机的治疗方法的补充说明。

“无余证”,是指没有如上条所说的“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等湿热内蕴的证候,“脉但浮”说明还有潮热等外证,但既然属于阳明病,那就应该有胃家实即本篇开首第179条所说的“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也就是说,这是阳明中风的表闭证,因此应用麻黄汤发汗解表。

“若不尿,腹满加哕者”是承前文脉浮无汗而来。本证如果同时兼有尿闭、腹满而且干哕,那就是湿邪内聚,内外气机壅滞,因而导致无汗现象,这时候湿邪没有外散的出路,就会出现干哕,说明胃气告罄,没有救治的余地了。由此可知,脾胃的衰败关乎机体生命的存亡,这是中医传统理论的基本观点,张仲景尤其强调这一点,并将其作为《伤寒论》病机理论的核心部分,这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的。

【赵老师讲解】

232条“脉但浮”,还是讲的上面那一条,承接的是阳明中风,上一条是“脉弦浮大而短气”,现在是“脉但浮”;“无余证者”就是没有后面再说的那些阳明的少阳的经症了。与麻黄汤,就这么提纲契领,就这么简要的,就仅仅的抓住脉象的特点。“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在《伤寒论》里麻黄汤的用法在前面有说明。本书36页第37条“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最后一句“脉但浮者,与麻黄汤”和231条232条联系的比较紧密,比较像,都是先用的小柴胡汤,然后“脉但浮”,用麻黄汤主之。就是说有郁热,已经用了小柴胡汤了,其他的症状已经消失了,但是脉还是浮的,用麻黄汤继续把这个病邪法出来。再看本书43页第51条和52条;51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所以说《伤寒论》的条文就是在给我们讲风药的用法。52条“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就是说让你不要闭门留寇,该用发汗的方法、该解外的时候一定要解外。这就是汗法,解表的方法的重要性。

233条: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鞕,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与大猪胆汁,皆可为导。方二十。

蜜煎导方

食蜜(七合)

右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鞕。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疑非仲景意,已试甚良。

又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中,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阳明病津液内竭的证治。

阳明病自汗出可以造成津液内竭,属于虚证,在这种情况下,大便虽然燥结却不可以攻下,其治疗方法为蜜煎导法。

【赵老师讲解】

前面讲了这么多解表的、清热的方法,第233条讲的是热病的另外一个方面,热病不但要清、散,还要注意生机,要有滋阴的方法。第233条讲的是滋阴,而且这个滋阴是一个外治的方法。

“阳明病,自汗出”,本来就出汗了,“若发汗”,还继续发汗,然后“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鞕,不可攻之”,大便虽鞕,不可攻,否则更伤津。“当须自欲大便”让大便通过外治的方法出来,“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与大猪胆汁,皆可为导”。这一条大家知道这个方法就行了,就是发汗太多的情况下就不要再用攻法了,避免太伤津液了。

234条: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方二十一。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取汗。

【孙老师原文】

本条为阳明中风表虚证的证治。

阳明中风表虚证的治疗方法,和太阳中风表虚证完全相同,都是用桂枝汤调和营卫,疏风解肌。本条也是承前省略了阳明的主要证状。

【赵老师讲解】

从234条到235条,包括前面的232条,几乎都讲的是阳明病的“汗”法,当然这个汗是带引号的,只有阳明病用讲的是从汗解的方法。

第234条“阳明病,脉迟”,这个脉迟有多层涵义,前面条文也有脉迟。本书100页195条“阳明病,脉迟”,前面都一样,后面就不一样了,这个脉迟指的是由于阳明的寒湿,阳虚寒湿,阳虚不蕴引起的脉迟。再看一下104页第208条有个阳明病的脉迟,这个脉迟指的是阳明病的腑实不通,由于不通引起的脉迟。他和234条的脉迟是不一样的,234条脉迟后面是“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这个脉迟指的是由于津液丢失而引起的脉迟而缓,这个脉迟就有点类似我们太阳病讲的桂枝汤的症,脉浮缓。后面“表未解也,可发汗”,汗出多了怎么“可发汗”了呢?这里的“可发汗”是带引号的。宜桂枝汤,桂枝汤是和而解之,调和营卫,让病邪自然而然的祛除,所以说这个“可发汗”是带引号的。

为什么阳明病出现了桂枝汤呢?我在讲216条的时候讲过,这是孙老师的独创,历来讲《伤寒论》的医家没有这样讲过,就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局限了,他们老认为桂枝汤就是太阳病,麻黄汤就是太阳病。那么为什么阳明病会用桂枝汤、麻黄汤呢?我们继续往后看,答案就在后面。

235条: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方二十二。

【孙老师原文】

本条论述阳明病表实证的证治。

本条与上条对举,指出阳明中风实证的治疗方法和太阳中风表实证完全相同,也是用麻黄汤发汗解表,当然本条也和上条一样承前省略了阳明的主要证状——大便燥结,而不是本来就没有这些证状,这是我们应该明白的。

由以上两条可以看出,在《伤寒论》中,方剂只是随着证走,而不是随着六经走,也就是有是证就用是方。明白了这个方药应用的原则,就可以大大扩充方药的使用范围,但应该注意的是,这个“证”是“通过证追寻原因”的省略,也就是病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关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包括病性、病位、病势、脏腑气血虚实变化及其预后等”,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证状。追寻这个病机之所以形成的原因,就叫做“审证求因”,也就是辨证论治。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在全书中,病就是证,这一点我们已经证明了,各篇题目的“辨某某病”其实就是“辨某某证”,而这个“病”的内涵无疑不是简单的证状,因此,这个“证”自然也不是几个有限的证状,而是具有很丰富内容的关于这个疾病形成的变化机理的判断。

【赵老师讲解】

235条“阳明病,脉浮”,前面是“脉迟”,那个迟等于缓,这个是脉浮,脉浮病在表;“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麻黄汤的症。虽然一个是太阳病,一个是阳明病,但是他出现的脉症是一样的,都是“脉浮”,都是“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用麻黄汤。我们把麻黄汤回顾一下,本书32页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再看第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这一条是阳明,和235条完全是一脉相承,一个意思。一个是表虚,一个是表实,一个是阳明中风的实证,一个是阳明中风的虚症。再看本条孙老师的讲解,今天的精彩之处全在这段,我刚才给大家讲孙老师的精华就在这里。前面的医家在注解《伤寒论》的时候会碰到很多障碍,碰到这些障碍不能自圆其说的时候,他们就迷惑,甚至说条文错解,说这个条文不该出现在这一段,实际上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原因就是自己把自己束缚住了,张仲景从来没有说过桂枝汤只是太阳表虚证用的,也没有说麻黄汤只是太阳表实症用的,张仲景的思路是“有是证用是方”,而不管你是什么病,所以说太阴病也有桂枝证,阳明和太阳都有桂枝证。我们看一下孙老师的讲解,“由以上两条可以看出”,这就像做科学研究一样,这是孙老师的灵光一现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在《伤寒论》中,方剂只是随着证走,而不是随着六经走,也就是有是证就用是方”。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好多专家教授的观点都师错的,一看到小柴胡就说是少阳证,这是错的。“明白了这个方药应用的原则,就可以大大扩充方药的使用范围,但应该注意的是,这个“证”是“通过证追寻原因”的省略,也就是病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关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包括病性、病位、病势、脏腑气血虚实变化及其预后等”,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证状。追寻这个病机之所以形成的原因,就叫做“审证求因”,也就是辨证论治”。也就是说辨证论治的核心是要找原因的,要抓住他的病机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在全书中,病就是证,这一点我们已经证明了,各篇题目的“辨某某病”其实就是“辨某某证”,而这个“病”的内涵无疑不是简单的证状,因此,这个“证”自然也不是几个有限的证状,而是具有很丰富内容的关于这个疾病形成的变化机理的判断”。所以说太阳病的桂枝汤、麻黄汤在这里出现了,而且也在后面的太阴病里出现了,所以说我们现在所说的四逆汤也在太阳病里出现了,就是这个道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把这个概念要确立起来。

236条: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方二十三。

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阳明病发黄证的证治。

阳明病的主证是大便干燥。在大便干燥同时发热汗出的情况下,如果热邪有出路就不会发黄,所以叫做热越。如果无汗,邪热无以发泄,就会头汗出,但只是“齐颈而还”——“剂”是齐的异体字,再加上由于湿阻气滞造成的小便不利,同时口渴引饮凉水,这时候郁热蕴蒸湿热无泄越之路,于是就会“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以茵陈淡微辛苦利湿,发陈致新;栀子苦寒清热,凉血利尿;大黄苦寒,和其他药同煎则力缓,意义不在攻下而在导热下行,合为淡苦微辛利湿泄热法。

【赵老师讲解】

236条“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前面已经讲过了这个道理,有热邪的出路就不会发黄;前面那些条文讲的是阳明中风,从这一条讲的是阳明的发黄。“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在《伤寒论》里面,不管是太阳病、阳明病,发黄的条文是很多的,我们应该把发黄的条文都归纳出来,这样就知道发黄的机理和发黄的证治,会得到一个关于发黄的比较全面的看法。“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在前面的条文中已经出现过,“剂颈而还”就是到脖子这块就停住了;一个不出汗,再一个小便不利,这就造成了瘀热在里,身必发黄。我们回顾一下,本书101页第199条“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这是阳明病发黄的机理。再看第200条“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强调的都是无汗、小便不利。太阳病里面也有好多关于发黄的条文,我们也回顾一下。本书60页第98条“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这是热瘀了,“颈项强,小便难者”,这是邪热郁少阳的经脉了,湿热郁少阳了,所以说“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因为前面是湿热发黄,这一条虽然是邪郁少阳经脉,但是有些虚寒了,虽然可以用柴胡,但不能用清湿热的方法,应该是按照中虚的寒和湿结合起来,按茵黄的治疗方法来治。再看本书65页第111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也是这个意思,和这一条讲的是一样的。73页第125条“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鞕,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这是另一种发黄,这是淤血引起的发黄。这样一比较大家就清楚了。所以说236条讲的是阳明病发黄的证治。阳明病为什么会发黄呢?一是热邪不出,另外236条之所以会发黄,包括237条的之所以会“畜血”,都和什么有关?阳明中风突然来了个湿热、发黄、淤血,都是阳明病,为什么有的人湿热、有的人发黄、有的人瘀血,这什么原因造成的?体质因素。这两条实际上给我们还讲了一个体质因素。一般情况下而言,体质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如果是外邪的话,体质因素的决定作用小,外感病主要是病邪的性质决定,是风还是寒;内伤病,主要是体质因素;但即使是外感病而言,体质因素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两条就说明这个意思。不同的人,感受的是同样的病邪,他的表现是不一样的,一定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是我们讲的茵陈蒿汤,茵陈蒿汤在今天的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肝胆、胰腺等疾病所引起的黄疸,这个黄疸的性质是阳黄,是湿热性的黄疸。猪苓汤和茵陈蒿在临床上用的不多,因为我们这里没有急性乙肝、急性的胰腺,包括急性肾炎来就诊,因为我们主攻的范围不在这,所以说平时用的不多,但是大家要知道。

237条: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鞕,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方二十四。

水蛭(熬)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大黄(三两,酒洗)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阳明病瘀血证的证治。

由本条可知,善忘、大便黑色而滑畅,是久有瘀血的两个指证,要知道,瘀血为血流郁阻,属于阴分的病机,既然为阴,就会有临床上证状并不显著这样一个特征,诊断就会有一定的难度,本条提供了判断瘀血证的两个指证。

【赵老师讲解】

237条,“阳明证,其人喜忘者”,阳明证后面有什么表现省略了,强调的是除了谵语等那些症状之外,现在的主要症状是“喜忘”,就是健忘;“必有畜血”,这就说明此人出现了阳明病的蓄血证了。为什么是蓄血病而不是黄疸呢?黄疸是这个人平时就有湿热,蓄血说明这个人平时就有瘀血,可能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大便里面经常会有黑颜色的瘀血,所以说大便就是黑色的;再一感受风寒,病邪到阳明了,就合到一块了。“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然后又感受到阳明的热邪了,然后热和淤混合到一块了。“屎虽鞕,大便反易”,因为此人有瘀血,其肠道里面有潜在的出血,肠道里面出血后对肠道有润滑作用,所以说大便反易。但是“其色必黑”,大便的颜色是黑的;怎么办?“宜抵当汤下之”。这个时候本身就出血了,怎么还用抵当汤呢?这就叫淤去新生,顺其势而下之。咱们中医上治疗血淤出血不像西医,他出血了就给用止血药,中医是活血化瘀,活血本身去瘀的时候他就止血。这是阳明病的蓄血,学这一块的时候我们比较一下太阳病的血瘀。本书72页第124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这一块强调的势“发狂”;“以热在下焦,少腹当鞕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所以所我们应该和前面的进行比较。桃仁承气汤是“其人如狂”,抵当汤是“其人发狂”,这指的是太阳病的淤血;到237条就是“其人喜忘”,都是神智上的表现,但是他们侧重点有所不同。

孙老师讲解:“本条是阳明病瘀血证的证治。由本条可知,善忘、大便黑色而滑畅,是久有瘀血的两个指证”,这是我们在临床上辨别阳明病淤血证的两个重要指证;而太阳病的抵当汤证的指证是“少腹鞕满”;带给我们的启发是,我们今天在辨治杂症的时候,特别是辩证心脑血管疾病,脑梗、血管性痴呆等这些问题的时候,如果患者出现健忘,就要考虑患者是否有淤血,当然这个不绝对,还要综合看。也可能是其他问题引起的,但其中夹杂有淤血的因素,可以在用其他方法的时候再加上活血化瘀的药。“要知道,瘀血为血流郁阻,属于阴分的病机,既然为阴,就会有临床上证状并不显著这样一个特征,诊断就会有一定的难度,本条提供了判断瘀血证的两个指证。”实际上我们在临床上用活血化瘀药的时候,这都是很明显的指证,还有一些细微的指证,都要通过望闻问切来把问。比如说给女性看病,什么时候用活血化瘀的药呢?要问她的乳房胀不胀痛。月经病,给女性看病,一定要重视乳房胀不胀痛。乳房胀,气滞;乳房疼,疼属于固定点,这是血瘀;月经疼,有血块,是血瘀;除了这些以外,望诊里面还会看到有血瘀的人肤色比均匀,舌头有青筋,口唇发紫;还有一些其他的表现,比如说口渴喝水的时候呛水,还有一些晚上发热、潮热的表现等等。抵当汤在今天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闭经。(渭南张宾校对)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未完待续......



温馨提示:


正念堂微信订阅号由医馆学员编辑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专业人员请勿试药。有需要购买书籍资料的请加微信联系:19721986738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在看我滴!



正念堂
师承中医,复兴中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