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宇凡
编辑/豆子丨排版/婉燕
问题:
“要不要“带着预设”进入田野?
研究背景:
宇凡老师您好!我是一名研二、马上研三的教育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处于着手准备进入学校(田野)收集数据的阶段。但由于这是我第一次独立进行田野工作,我就提前询问了一些前辈和同学应该注意什么,结果发现,他们在“要不要带假设/预设”这个问题上的建议出现了分歧。
有人建议我,不要带假设进田野,不然很容易刻意寻找证据而忽略了其他信息;但也有人提醒我如果不带预设,很可能“抓瞎”。我感觉他们说得都有些道理,但也更困惑了。所以我想请教宇凡老师,我该不该带着假设进入田野呢?
回复:
“同学你好!祝贺你顺利完成了选题和前期工作并即将深入“真实世界”~从你的叙述中可以感觉到,你也意识到了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你可能会听过一些“正确的废话”——知识与田野之间的关系应被理解为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共同构建我们对世界的全面理解。
我就不讲这些“正确的废话”了。我和你分享一点极端的看法:在我看来,做田野过程中,越是带预设也就意味着越没有预设。为什么呢?因为这和你在多大程度上认识到自己的知识只是一种理想化(idealization)。简单地讲,你必须先承认自己的任何知识都是“必要的假”,才能寻找“更真的知识”。
* (图源:网络)
第一,自然科学里的理想模型更能帮我们理解理论预设和田野调查的关系。我建议把你的预设想像成不真实的idealization。自然科学家在这一点上更真诚,他们会构成一些“一看就是假”的理想模型。比如,植物学家眼中的热带植物分布和社会学家眼中的田野并没有太大差别,都是极度复杂和交叉的。热带生物不像温带生物那样分布有序,雨水和气候的影响导致植物杂乱生长,相互交叉,很难区分“生态区位”的分布。因此,植物学家使用“中性模型”来解释每种植物的特点,即假定所有生物都有相同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然后观察现实中某一种植物与这个明知是假的模型有多大差别。
第二,社会科学里的所谓理论预设/模型,都只不过是一种理想化。你愿意承认你所接受的官僚制、马克思主义等理论,都只是像中性模型一样是一种idealization吗?很多时候,不是从知识而来的预设本身有问题,而是我们一开始太愿意将假的当作真的,所以在田野中才会把真的都看作假的了。这不是我自己这么说的,提出过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开创劳动过程理论的布洛维,就在自传里这么说。他认为自己做田野老是做不好,就是老是把自己从马克思文本里学到的理论,当成“理想化的真实”,但其实现实从来不像文本那样理想化。
* (图源:网络)
最后,我建议我们来一起想想到底理想化的模型和现实世界是关系的。为什么会这样问呢?我喜欢Nancy Cartwright的观点:自然科学的概念往往是人造的(如原子、太阳系),很容易和日常生活隔离,让你意识到它是建构的模型。但是我们社会科学的概念和日常生活过于密切(如货币、价格、亲密关系),所以我们研究者很不容易理解我们的概念只是idealization。
希望这些建议对你有帮助,也祝愿你的田野工作一切顺利~
——孙宇凡(欢迎留言区一起讨论哦
相关推送
发表心得|加州理工州立大学教授:发表了100+篇论文,我是如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