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心得|加州理工州立大学教授:发表了100+篇论文,我是如何做到的?

文摘   2024-10-23 18:05   英国  

编译/胡恬

校订/兰雅婷、孙宇凡


“不发表,就出局”。这已经是我们学术界的基本规则了。所以,我们都想多发论文!可是,究竟那些超高产的学者,是怎么做到的呢?能不能分享一下秘密呢?


我们找来了李有仁教授的发表心得。李老师是美国加州理工州立大学商学院管理学系的终生荣誉教授,也曾经担任上海同济大学的海外讲座教授,以及在台湾的政治大学商学院任教多年。


李教授有多大的影响力?斯坦福大学公布的2021年全球顶尖2%科学家之「生涯影响力」及「当年影响力」两种名单里,李教授都位列其中!毕竟,他已经发表了102篇论文,平均每年发表2.5篇


在这篇自述中,李教授分享了他的发表心得,相信可以启发大家来发表更多的论文!


*图源:政治大学商学院


 01.

发表了100+篇有影响力的论文!


刚开始教书的最初几年都是发表会议论文,直到1987年6月,才在Group & Organization Studies期刊上发表了第一篇共同著作的SSCI论文。至今(2023)这41年间已经发表了102篇期刊论文,平均每年2.5篇,其中有87篇 I- 级论文(平均每年2.12篇)。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以数量而言,每年一篇应该已经足够了,每年两篇则是很不容易,因此我的文章数量表现在同领域的学术圈内应该可以算是优秀的。


至于质的方面,最近Stanford University使用Elsevier出版社Scopus资料库,公布了2021年全球顶尖2%科学家之「生涯影响力」及「当年影响力」两种名单,我非常幸运地上榜了Stanford双料影响力的名单,也佐证了我的论文品质受到全球学者的肯定。


*李有仁教授发表的论文篇目(部分)


 02.

每天工作15小时!减少教课才有时间发表!


一个人的工作表现取决于三方面:一、能力;二、机会;三、态度。我的指导教授Stephen C.  Hora 曾经在我博士毕业前对我说过,他认为我未来应该会成为一位很杰出的学者。凭著他的这一句话,我自信在研究「能力」方面应该不差才会被他认可,就算是我有时候会能力不足,捉襟见肘,也可以寻求共同作者,补强须有的能力。


至于「态度」方面,我是非常喜欢研究工作的,每日研究工作15小时,甚至于废寝忘食也不嫌辛苦,总觉得乐在其中。有了这两方面的支撑,剩下的就是「机会」了。根据我至今累积的研究成果及过程,大致可以将机会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


1986之前是“低机会”阶段,当时我刚进入学校教书,全心全意在备课与创新系上的资管学位课程,并担任资管学程主任,每学季开授三门不同科目,因此备课非常繁忙,根本不可能有时间从事研究、发表期刊论文。


还好自从1986开始,学院因为AACSB的再认证(recertification),开始重视研究出版,遂减免授课时数至每学季二门课 8 小时,并且每年不超过三门不同科目,自此才有些机会从事研究工作,正式进入“中机会”阶段。此阶段一直延续至2003年我返回台湾任职,才进入“高机会阶段”。


*图源:Google



第二阶段(1987-2002)的16年间我只发表了36篇期刊论文。2003年开始的第三阶段里我的授课时数降为每学期三学分,并且只教授硕博士班科目,至今的20年间,我发表了66篇期刊论文,几乎是第二阶段的两倍。


由此可见,机会的高低和研究表现是息息相关。能力和态度是个人可以决定的,但是机会则是学校的制度决定,谨此奉劝学校的行政主管们多多提供研究机会给研究能力强、态度积极的教师,才能让他们发挥研究能量、创造研究表现。


 03.

先要独立发表,锻炼发表信心!


我个人的经验是刚开始发表文章应该独立研究,以单一作者的方式走过投稿全程,从锁定研究方向、深入探讨文献、找到研究缺口、提出研究问题,接着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文章。接下来是润稿、投稿、回覆审稿意见、改稿、重新投稿,经过二、三轮过程直到被接受为止。文章被拒绝不要灰心,改投另一本期刊就对了。


只要你的文章内容够好够扎实,一定会有期刊愿意发表它的。一开始应该先投熟悉的期刊,是否为 I- 级期刊没有关系,你的目的是建立自己独立发表的信心,不必立刻向困难的期刊挑战。以此态度坚持下去,中途就可以开始和其他领域的学者一起共同作者,扩展领域知识,让期刊的选择性扩大,如此可以加速发表文章,应该会很快地达到量的目标。


*图源:Google


 04.

多多分析顶刊论文的特点!


当你达到量的目标时,就应该朝质的目标规划。一开始要多多分析顶级期刊的文章内容,包括主题、安排、架构、写法、贡献。在同议题下找到顶级期刊和普通期刊的文章,比较其内容的不同。多比较几篇文章,慢慢地就会评量出自己文章内容的优缺点,如此可以改善现有的文章,也可以规划未来的文章要如何达到顶级期刊的水平。


通常顶级期刊的文章流畅度及可读性必定很高,华人学者若觉得用英文写作常常会词不达意,建议改用中英文双语写作,多次来回优化修订,完成后再翻译成英文去投稿,别让英文能力成为你的绊脚石。若是你的中文写作功力不足,应该自我加以训练,至少应该比训练英文来得容易入手。


*图源:Google


 05.

高品质论文的八大标准!


通常高品质文章具有八方面的贡献,身为作者必须能够评量这些贡献,否则应该不耻下问,向其他杰出学者请教、学习:


  1. 研究问题:必须是客观有趣、领域社群所关心的议题。

  2. 研究情境:避免单一情境,才能跨情境比较结果。

  3. 资料单位:一般是以个人为单位来验证研究模式,若加上公司之资料,便可以进行分层式模式分析。

  4. 理论与概念:必须是创新的,延伸理论或创造新概念更佳,跨领域研究犹可贵。

  5. 研究模式:必须是创新的,并且以多种理论和概念为基础来建构研究模式。

  6. 研究方法:目前以多元方法为主流,必须并用质化与量化方法。

  7. 资料来源:详述文字和数字资料的搜集过程,展现出其来源之稀有珍贵与过程之繁杂不易。

  8. 时间轴线:目前以单一时间的横切面研究为主流,纵时研究或时间序列研究更佳。


总而言之,只要个人具备能力、态度与机会,在跨领域共同作者的方式下,文章发表量的目标很容易达成。但是发表高品质的文章必须能够洞悉顶级期刊的内容要求,准确评量出自己文章的贡献,并且在写作方面先行采用自己的母语,写出流畅且可读性高的文章,不要让英文能力成为你的绊脚石。


只要多多发表在 Scopus的期刊上,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将会迅速提升。最后以一句谚语和大家共勉——「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你持之以恒,不弃不馁,任何完整的文章皆可找到适当的期刊发表。


采编来源:

人文社科简讯

(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往期相关推送


纽约大学教授:案例研究怎样才有普遍代表性?三种方法

我的选题到底有多大的价值?3步快速判断|宇凡问答

发表心得 | 香港大学副教授:论文选题为什么要考虑“功利性目的”?

宇凡聊学术
孙宇凡,爱丁堡大学博士生,发表中英论文20篇。目前研究知识是怎么生产的,比如学术发展、理论变迁与方法论。关注我,每日提升学术视野与论文写作技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