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宇凡
编辑/李淼丨排版/子晨
问题:
“请问在同一个研究中,量化和质性研究同时使用是否比单独使用某一种更好?按研究问题区分方法可以吗?
研究背景:
传播学博士申请中,大方向是数字技术相关的。目前已提交研究计划,本周六要进行面试,有些心里没底,所以想寻求宇凡老师的指点!
我现在的研究有几个具体的大问题,但每部分的研究方式不一样。“数字技术对某群体生活的影响”这部分想要做量化研究,而“描述某群体生活情况”的这部分想要基于扎根理论做民族志。
回复:
“同学你好!首先关于混合方法有很多专门的期刊,你可以去看看学者们的最新讨论,比如:Journal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
* Journal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图源:网络)
说起来,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种混合方法,同你一样,就是定性和定量的结合。结合没有问题,关键在于我们使用时是否能“知其所以然”,尤是定性与定量的的联系点在哪里。你所困惑的两种方法的区分,应当也属于这个问题。
我习惯用的联系方式是“定量方法找关系,定性方法找机制”。一般来说,定量方法的特长是探讨变量之间的相关是否显著,比如控制变量后得出“a→b”的命题;但你可能仍然会疑惑这一命题的深层原因,这时候就可以用定性的方法把从 a 到 b 中间的机制讲清楚。
* (图源:网络)
举个例子,在关于民主巩固和群众动员的研究中,大部分文献都认可“精英动员”的作用,于是有位学者想质疑“搞革命一定要有精英领导才能搞得好”的这个问题(Kadivar,2018)。
他先做了一个定量研究,发现好像没有专门的精英动员也可以——至此他已经做出突破性贡献了。然而他认为自己并不知道深层原因,所以又专门以南非曼德拉为案例来做定性研究,并找到了“组织化持续动员”的新模式:在没有精英领导的情况下(如曼德拉长期坐牢,根本没法领导),需要持续不断的有大规模群众运动,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一些组织机构。这些组织机构不仅继续推动群众动员,而且保障没有精英也能够稳定运转。由此,革命成果才能够被巩固下来。这就是混合研究的典型,找到变量之间的机制,打开世界的“黑匣子”。
* Mohammad Ali Kadivar (图源:网络)
我自己也做过类似的研究:我在政府工作几年,一直好奇为什么大家的政策文件喜欢用“机制”一词呢?我先用定量描述的方式,统计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央文件,发现“机制”一词竟然在2013年之后超过了“体制”一词。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接着,我又统计这个词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比如开始只在经济领域,后来拓展到所有的领域。甚至,我还比较了一个国家级新区和邻近类似情况的非新区的比较,发现那些更讲改革更讲创新的方式好像更喜欢用“机制”一词。如此等等情况,让我再以定性诠释的方式,从当地官员那里讲出如何理解机制作为一种分工重组的概念、作为一种地方自主的概念,在理解央地关系、地方内部部门间工作关系中发挥作用(孙宇凡、蔡弘,2018)。
当然,如果你对混合方法非常感兴趣,多去看看专题讨论,你会发现定性+定量的方法只是其中一种,还有很多其他方法是我们所不了解的,而它们的设计与应用也更为复杂,比方说可视化方法。可以继续探索!也期待你面试顺利!
——孙宇凡(欢迎留言区一起讨论哦)
推荐文献:
Kadivar, Mohammad Ali. 2018. “Mass Mobilization and the Durability of New Democrac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83(2):390–417.
孙宇凡、蔡弘,2018,《政府文本中的“机制”:基于历史化与理论化分析范式的研究》,《社会发展研究》第1期。
相关理论课程
>> 想写出让导师心动的研究计划/开题报告?点击了解👇
>> 也可以直接扫码海报报名👇🏻
今年最后1期,招满即止!
* 报名后提供研究计划优秀范本和评分标准。
相关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