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冰羽绒服事件里的人性罗生门

文摘   社会   2024-12-09 18:13   北京  

人工智能的力量可能会大幅加剧人类既有的冲突,让人类形成内斗……历史真正的主角一直都是信息,而非智人——尤瓦尔·赫拉利《智人之上》

1.第一个罗生门:闹市与贫穷

大冰老师发放羽绒服事件都看了吗?

原本是要给买不起羽绒服的学生和困难人群免费发放羽绒服,但活动所在的几个城市都出现了人性名场面——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拿着苹果手机、穿着AJ的各种“人”都来凑热闹啦。

一片哗然。

很多人下意识的想法惊人的一致——中国人呐,这个劣根性呐,就是发大粪都有人抢,刻在骨子里的下贱……

但也有一些“清醒之人”立刻站出来反驳了——得了吧,以大冰老师的“文青”人设,加之近来铺天盖地的金句切片,这事怕没这么简单。

清醒之人的第一个论据就是:为啥要在闹市区扶危济困?闹市区,就不可能有穷人……

不能说这种理由毫无理由,其实这样的理由乍一听确实很有道理。

比如此次活动所在的几个城市:济南、西安、长沙、临沂,活动现场都是当地游客最多、商铺最多的商圈,由于排队的人太多,周边商家的生意都没法做了。

在闹市区发羽绒服,就好比在火车上发车票……

是不是挺有道理?

但我觉得这个论据恰恰是最危险的,因为:

不承认闹市区有穷人。

这可比官方统计数据粉饰贫富差距要可怕得多。

它霸道地将闹市区的贫民给抹除了,事实上,闹市区因为知名度最高,属于信息制高点,所以穷人前往闹市区往往也是综合成本最低的,更遑论闹市区本身也有穷人,最有名的那些闹市区,背街小巷里往往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人,也就咱们国家花大力气整治背街小巷,不许闹市区有穷人……

2.第二个罗生门:慈善与圈粉

大冰老师回应说这事自己已经坚持做了好多年了,每年都会捐赠一批羽绒服,不是慈善。

当然理解他为啥要这样定性,出于咱们国家对于社会公共福利事件的严苛制度,“私力救济”这种事情不仅有重大的道德风险,也有制度与法律上的风险——你想做好事,可不能自己决定去做——就像你想散步可不能随便组织,要申请的。

抛开这种风险控制,大冰老师说这事不是慈善还有另一层含义:别拿这事去攻击活动现场的组织者,因为本来也不是“有组织有承诺”的官方慈善公益活动,就别拿公共监督那套来道德绑架他这个“普通文青”啦。

反对者们立马就嗅到了“缝隙”——没错,本来也不是慈善,丫在“清吧”里宣传,有几个穷人知道清吧,另外就是直播间里连线,又有几个穷人会在大冰直播间里互动……所以丫的动机就不是帮助穷人,而是圈粉。

大冰老师不带货、不接受打赏,每场直播都是10+的流量,要说他圈粉,至少从表面来看是立不住脚的。

他自己也讲了:这事已经做了好几年了,不是现在临时起意,疫情期间都没中断过。

也有人说:无论如何也不该去指责一个做好事的人。

就像法官不能对彭宇说:不是你撞的你为啥要扶……

我同意这种看法。

退一万步说,就算圈粉,也没啥问题吧?

历史的主角从来都是信息,而不是我们这些“智人”,圈粉不就是占领信息制高点嘛。

3.第三个罗生门:操弄与悲观

大冰说他骨子里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这话一听就很“文青”,但我很理解这种认知。大冰的人生很精彩,说得更直白那就是“啥都见过”,见的越多,年岁越长,越悲观,这是很正常的——年轻的时候不愤怒说明没良心,年长之后还愤怒说明没脑子——悲观自然会表现出一声叹息。

但是也有人表示反对:得了吧,这人精着呢,发羽绒服这事儿从头到尾就是在操弄人性,他明明知道在闹市区发羽绒服一定会有这样的场面,直播的时候也说了“哪怕一百件里面只有三十件被真正需要的人领走就行了”。

和珅让人在救济粥里掺沙子,薛兆丰说廉租房不能设立套内卫生间……全是在制衡人性。

而明知道人性会很恶心还执意去做,那就不得不怀疑丫就是故意的,为的就是整这么个大活儿,你说你不圈粉、不变现——但你想“翻红”,一个多年前因为各种肉麻的书名、X粉的丑闻而变成一个小丑的人,如今意外地成了“人间清醒”的导师,追随者还是新一茬的25岁人群……

对此,我没什么好说的。

还是那句话:历史的主角从来都是信息,而非我们这些“智人”。

甭管批评还是赞美,抑或是大冰老师本人,大家谁也别太把自己当盘菜。

这世上没有圣人,只有那些穿着羽绒服排队领取羽绒服的恶心人。

这是个简单的道理。

阿亮评论
社会学+特稿+非虚构写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