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干部任用,你根本没看出他哪哪优秀?甚至你觉得,他也不比我强呀!

文摘   2025-01-24 21:59   浙江  


在干部任用与提拔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看似表现一般的干部获得提拔的情况,这无疑引发了不少人的疑惑与争议,甚至不少人觉得,他也不比我强呀!


从干部考察的局限性角度来看,全面、精准地评价一名干部并非易事。在考察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时间、范围以及信息的限制。


干部工作表现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到全方位的了解。例如,有的同志在基层工作中默默耕耘,做着大量琐碎但意义重大的基础性工作,表面上却没有特别突出的成绩,


但他们的付出对于维护基层稳定、保障群众生活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些工作缺乏直观的“亮点”,在有限的时间内可能容易被忽视。从而导致在提拔决策时,他们给人留下的“表现一般”的印象。


考核什么是好,什么又是较好呢?考察信息主要来源于少数人的评价和汇报,有时可能存在信息不全面、不准确的问题,无法真实反映干部的真实能力与工作表现。


人际关系在干部提拔中可能起到一定的影响。在任何一个组织中,人际关系网络都是存在的。一些干部可能凭借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在单位内部赢得了一定的人缘和声誉。


在干部提拔决策时,部分领导和同事可能会因为对他们的个人喜爱和认可,而给予支持,使得他们在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一般同志的评价真说了不算,说白了,唯上和唯实,前者更有优势。


相比之下,那些专注于工作、不擅长“拉关系”,甚至在基层兢兢业业的人,可能就会因为人际关系方面的差距而显得“表现一般”,错失提拔机会。其实说人际关系,说白了就是你没有与领导拉好关系。


当然,从整体工作和组织发展的角度分析,有时候一些表现一般的干部被提拔可能是基于组织战略和实际需要的考量。但让一般人是难以理解的,这个“实际需要”的出发点在哪里呢?


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现象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干部任用是组织发展的关键环节,如果表现一般的干部被提拔,可能会使真正有能力、有作为的干部受到不公平对待。


这可能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所谓“躺平”,不就是看不懂奔头?进而影响到整个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提升,也会让群众对干部任用制度产生质疑,损害组织公信力。


大家有一个起码的疑问——为什么?凭什么?


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状,必须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强干部考察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拓宽考察渠道,增加考察周期和时间长度,确保能够全面了解干部的工作表现和综合素质。


有些干部,屁沟都没有坐热就提升了,这真的正常吗?要坚决摒弃人际关系对干部提拔的不当影响,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让优秀的干部能够脱颖而出。


要明确选拔标准,使干部选拔任用过程更加规范透明,确保选拔出的人才真正符合组织和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干部队伍的优化和发展,推动组织不断向前迈进。


年轻干部或许具备多种能力,例如,有的思维敏捷,在政策解读及应对突发情况方面独具优势,有的拥有深厚的群众工作能力,擅长协调纠纷,但起码要得到大家的认可。


这种“不知其优势何在”的状况,反映出当前某些年轻干部任用方面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单纯依靠学历、工作年限等常规指标,难以全面衡量年轻干部的价值。


其实,大家在这些干部公示时,不知其优势,但也不知其劣势,说白了,那不就是“表现一般”嘛,如果说有些人慧眼识珠,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不是就是已经空话了呢?


逍遥岛主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