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办70案的律师老嫌年办400案的法官慢,这咋说呢?

文摘   2025-01-08 22:30   浙江  


“诉前调”案号取消了,于是,案件就不用等了?


不可能!其实在“诉前调”案号取消之前,诉讼案件也是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了。


打个比方吧,就如去医院看病,过去挂号后叫到号才能进入医生诊室,现在是大家一窝蜂都进去了,但医生诊疗的速度还是一样的呀。


在司法体系的运行中,律师和法官如同两个紧密咬合的齿轮,但一般来说,律师年办七十个案件左右,业绩已经不错了,


但现在法官随便拉出一个都是年办三四百案。负荷不同,确实难以感同身受。这种巨大的工作量差异使得律师很难理解法官的工作压力和速度。

律师的主要工作集中在案件的受理、证据收集与整理、法律分析、与当事人沟通以及法庭辩论等环节,在处理一些复杂的民商事案件时,律师需要深入研究大量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梳理各种证据。


确实,也很辛苦。


但法官则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案件管理系统和程序要求,法官要负责审查、保全、送达、庭前证据交换、组织庭审、合议庭评议乃至最终的裁判文书撰写等一整套流程,


就同一个案件来说,法官耗费的精力一点都不少。最起码,起诉状、答辩状三五页都是多的,但判决书三五页,那绝对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案子了。


判决书有三四百页的,你见过三四百页的起诉状吗?


律师经常以自己效率的预期来判断法官的办案速度,如果代理的案件长时间处于等待状态,因为法官案件积压而不能及时进行,或者在庭审排期上出现延误,就会觉得法官办案慢。


然而,这可能忽略了法官手中的案件整体情况和司法资源分配的现实。目前的人案矛盾问题,已经是在现有司法人力、物力资源下的一种极限挑战了。


法官在保证司法公正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效率,但很多外部因素会影响速度,比如当事人申请延期举证、鉴定结论获取时间过长等,并非法官所能控制的。


从司法资源的分配来看,当前的人案矛盾问题已经成为了司法系统的一大难题。在有限的司法人力、物力资源下,如何保证司法公正同时提高效率,是所有司法工作者都在面对的挑战。


这就需要加大对司法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充实法官队伍,合理配置司法资源。但,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涉及方方面面,不是你呼吁就有人响应的,不是你叫累就有人体恤的。


所以,“等”也许仍然是今后一个阶段不可避免的常态。


律师和法官都是司法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公正和效率。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应该理解和尊重彼此的工作,共同努力推动司法系统向着更加公正、高效的方向发展。


说白了,我懂你的难处,你懂我的不易!


逍遥岛主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