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了公众号“烧伤超人阿宝”的一篇文章,《别拿你的无知,来侮辱我的专业》,酣畅淋漓,这里摘录几句——
我们拼尽全力加快节奏处理患者以便让尽可能多的患者尽快得到妥善治疗,你却在一旁唧唧歪歪说沟通和安慰比治疗本身更重要;
我们每天都在用抗生素把无数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你却在那儿唧唧歪歪说从来不用抗生素的才是好医生;
我们要求医生必须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以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你却在那儿唧唧歪歪说中午不吃饭连轴转的才是好医生;
我们经过漫长而严苛的学习和训练才掌握了先进检查设备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你却在那儿唧唧歪歪说不做检查的才是好医生……
主流观点以沟通、交流,理解、支持试图弥合越来越差的医患关系,烧伤超人阿宝却大声喊出了多年积压在医生心中的苦闷。共情,有时候确实很容易被专业壁垒所阻挡。
如同医生一样,法官的职业同样需要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和实践。法官在成为能够独立审理案件的法官之前,需要经历从法学本科到硕士的学术训练。
还要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严格筛选,在法院系统内经过多年的实习和锻炼,才能逐渐积累起足够的经验和能力,独立承担起审理案件的重任。
但法官遇到的“唧唧歪歪”一点也不比医生少。
因为对法律的无知或对案件结果的不满,而对法官的裁决产生误解,甚至质疑法官的公正性,不仅损害了法官的职业形象,也破坏了司法的权威。
法官需要阅读大量的案卷材料,开庭听取双方质辩,以确保裁决的准确性和合法性,但一些人仅凭一面之词就唧唧歪歪说这判决不公正。
法官需要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裁决往往涉及到当事人的财产、自由甚至生命,但一些人却把法官理解为“坐办公室”的,唧唧歪歪说你们累什么累?你和民工比比。
法官经过苦口婆心仍然挽回不了一对夫妻破镜重圆,判决离婚了,挡不住被告唧唧歪歪“你判我们离婚,你给我找个老公”。
法官没日没夜地奔波在执行的路上,因为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便唧唧歪歪你们给我打法律白条,“你判的,你得给”。
甚至法官为了坚守最后一道防线以身殉职了,还有人唧唧歪歪这里面肯定有司法不公,是把人家逼得没路可走了……
这世上,永远有那么多人自以为比接受了长时间专业训练的法官高明,复杂到法官必须终身学习的法律,很多人却是觉得自己根本不需要什么专业,公正就在朴实的认知中。
那么,法官敢不敢说:“别拿你的无知,来侮辱我的专业”?不敢,因为有人永远笃信沟通、交流,理解、支持就可以定分止争,只要矛盾没处理好,就是你没努力。
你教他如何遵守法律,他教你如何做事判案,投诉成本太低,以至于形成只要有投诉,就是你的错!这世界没有感同身受,如何减少误解和偏见,是个难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