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律师要学会向法官“佛系催案”!

文摘   2025-01-21 21:54   浙江  


2025年,一个好消息是:“诉前调案号”没了,律师们终于不用在“正式立案”前排队等候了。一个坏消息是:法官手里过去的“诉前调”一下子都转正了,积案猛增。


这像极了春节期间的高速,入口大开,上高速是快了,但等上去一看,嚯,一片红尾灯,好大一个停车场呀,还不如下面快呢。


基层法官已经达到了极限,快慢真的和立什么案号无关。


律师一方面要为当事人积极争取权益,另一方面又要在司法的规则和节奏下与法官进行恰当的沟通。如何以一种佛系的方式向法官催办案件,就成了一门艺术。


首先,律师要理解法官的工作负荷。律师年办七八十个案子,法官年办四五百个案子,工作量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但是,也得适当催一催,好哭的孩子多吃奶,有道理。


律师的佛系催案要从理解开始,首先要表示出对人案矛盾下法官工作辛苦的理解。你有共情,法官才能领情。重点来了,要“但是”转折,“但是,当事人天天催我,我也确实没辙了”。


要以一种温和的方式,表现出催办并非是对法官拖沓工作作风的质疑,而是希望在法官繁忙的日程中,能给你这个案件多一点关注,尽量能早点安排开庭,尽快判决。


不能表现得过于急切,更不能上来就“我这案子都立几个月了,怎么还没收到开庭传票”,法官大概率会说:“我一天也没闲着,案子这么多,你说怎么办?比你立案早的多的是,急也没用”。


如果能拿出点合法的理由,比如这个案子涉及农民工工资,当事人要急着回家过年;或者当事人交通事故花光了全家积蓄,借了很多债,确实很困难,效果更好,法官也会体恤弱者。


如果你不催,你的案子虽然有特殊情况,符合进入“绿色通道”的条件,但大抵也会被淹没在法官桌子上那一堆堆、一摞摞的卷宗中,法官可能在开庭前一周,根本就不会知道有你这么一个案子。


对书记员要有起码的尊重,叫个“老师”也小不了架子,低不了身份。千万别以为书记员又决定不了你案件的输赢,案件的整个程序进展节点,还真是书记员在控制着。


律师以佛系的方式向法官催办案件,既能表达自己的诉求,又不会给法官带来过大的心理压力。在维护良好司法沟通关系的同时,也为案件的顺利推进增加了一份助力。


在司法的大舞台上,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舞步。律师的佛系催办方式就是在尊重司法整体节奏的前提下,为自己的案件奏响一个轻柔的音符,争取快半拍。


不佛系,来硬的,信访、投诉,有时候确实也有作用,但副作用确实也很大,不见得这么搞法官就会故意难为你,但“人案矛盾”是个不说大家都知道的合理理由。


法官已经够忙了,你还得让他写“投诉报告”,他可能报告写得很好:尽量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早点开庭……但怎么个“早”法,不还是法官说了算?


如果你再有点比如证据准备不充分的实务,来一句“庭后核实”,那可就是法官的话柄了:“作为一个专业律师,你咋这么不专业呢?举证期、答辩期你都在干啥?”


你可能觉得这没什么,但当事人听了,会心生埋怨“你是不是对我的案件不上心”,以后可能就失去了一个长期客户。律师、法官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才能奏出和谐的司法乐章。


逍遥岛主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