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少点案号,多点安好!

文摘   2025-01-27 18:41   江苏  


近日,朋友圈中转发频率最高的,当属各单位年终总结大会相关文章,文中皆有“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倘若你身为办公室的“笔杆子”,给领导撰写的讲话稿里没有这句话,那恐怕就该歇菜了。


2025 ,朋友圈也有不少人在转发诸如“换种活法”之类的心灵鸡汤文章。“活法”岂是说换就能换的?除非实现了财务自由,方可谈论诗与远方。瞧,“新台阶”已然备好,你若不起跑就是冲刺,又待何时?


然而,年年都在迈向“新台阶”,这“新台阶”究竟有几层呢?当我们深入剖析这一说法时,会发现这个看似积极向上的概念,在“内卷”的笼罩下逐渐变了味道,人们不知不觉陷入了对“新台阶”盲目追逐的怪圈。


许多人在“内卷”的浪潮中,迷失了对“上新台阶”真正内涵的理解,过度追求速度。员工们被卷入这场“内卷”漩涡,为完成更高的业绩指标,无节制地加班,不惜牺牲自身健康与家庭生活。


这难道真的是“新台阶”上应有的景象吗?这种“台阶”竞争往往目光短浅,看似在向上攀登,实则可能因内部矛盾激化、员工忠诚度降低而遭受损失,最终从“台阶”上跌落。


如何打破这种陷入“内卷”的虚假“上台阶”局面呢?对于个人而言,需要重新审视目标与价值。要明白,“更上台阶”并为了超越他人,更重要的是超越自我,活出自我。


说到这儿,是不是感觉也有点心灵鸡汤的意味了?


确实,多数心灵鸡汤金句都与法律人不对口,比如“成年人最高级的智慧,就是永远不试图说服他人,试图说服别人,是痛苦的根源”。可法律人从事的恰恰就是要让别人“心服口服”的工作,又怎能做到不试图说服呢?


再如“谨记垃圾人定律,远离消耗你的人”,然而法律人注定要置身于他人矛盾纠纷的情绪染缸之中,试问又该如何远离呢?最后一道防线的意义不就是过滤渣滓吗。


所以,2024 是怎样的生活状态,2025 大概率依旧如此,甚至可能更加疲惫,毕竟还得“上新台阶”呀。台阶要上,你不上,别人也会抽着你上。但,偶尔也要停下脚步,喝碗鸡汤,自我疗愈一下精神内耗。


说到精神内耗,不妨再来一碗“浓汤”——弘一法师曾言:“人需具备翻篇的能力,不依不饶无异于画地为牢,困不住他人,却只会束缚自己。”实际上,这一点对于法律人而言也很难做到,别忘了“终身责任制”。


有时候处理完一个棘手案件,本来有“石头落了地”般的轻松,心想终于可以翻篇,可现实却是石头没落地,还砸到了自己脚上。不管怎么着,不要追求完美,因为真正的完美本不美;不要过于自责,因为一定还会有人过来加以指责的。


问心无愧就好!愿2025,少点案号,多点安好。

逍遥岛主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