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天天都在说抑郁症离我们有多近,它就在你我身边,可大家还是感受不到它的存在,甚至有人觉得这是危言耸听,可能也有人会觉得害怕,特别是正在抑郁的苦海中挣扎的患者朋友,更会有一种绝望的心理感受。
抑郁代表的是痛苦,代表的是绝望,代表着一个人在别人眼中的怪异和不正常,而谁都不想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可抑郁的感觉就在我们的意识中,挪不开、赶不住,如影随形。大家之所以认为抑郁是个复杂的存在,只因为你对抑郁症的了解还不够全面,没有正确的认识,不能理性的判断,才导致大家在康复的过程中走了太多、太多的弯路。
我们可以不知道身边的亲人或朋友谁有抑郁症,但通过网络,通过屏幕,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名人、明星、公众人物,他们的抑郁经历,了解到他们都是通过怎样的努力,都找到了哪些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他们又是如何成功摆脱抑郁情绪的。
像崔永元、白岩松、陈坤、周星驰、黄晓明等等,特别是很多有知名度的作者、医生也都抑郁过。这些也只是被报道出来的冰山一角,而我们不知道的,没有被报道出来的名人、明星和公众人物,他们有抑郁症的也有很多,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平时在我们的意识中,名人的内心应该很强大,他们能站在舞台上款款而谈,风轻云淡的谈论着别人的过往和自己的经历,他们塑造出来的也都是阳光的,有活力的,都是坚强的硬汉子、女强人形象,舞台上、屏幕中,他们面对困难不怕输的精神也一直在鼓舞着我们很多人。而舞台上的他们,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了别人,至于他们内心有多么惶恐、害怕、焦虑和绝望,我们是看不到的。
就像崔永元曾说过:他在做一场节目下来,浑身的衣服都湿透,白岩松给人的形象是成熟、稳重、理性、睿智,有那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气魄,可他在节目中也表示过,因为焦虑,一场报道下来,他的衣服也湿透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他的镇定,可他的双腿在颤抖;我们看到的是他的笑脸,可他的灵魂却在呐喊。
我们每个人活着都不容易,抑郁症也不是大家所认为的小心眼儿、矫情那么简单。抑郁症是患者的所思、所想出了问题,因为抑郁,患者会无限放大自己的恐慌、恐惧、悲伤、压力和迷茫的感觉,当抑郁情绪被无限放大了以后,自己也就变小了。
因为过度思虑,当负面情绪占据了患者的整个思维空间时,抑郁情绪就会影响到患者脑内神经的激素分泌,抑郁症是抑郁情绪的延伸,是患者把抑郁情绪无限放大后的感受。当我们的情绪由一个点慢慢变成了一个面时,负面情绪就会无休无止,周而复始的在我们的脑海中出现,我们的心情就会持续低落,胡思乱想的念头越疯狂,我们的脑神经就会越紧崩。
不同的念头,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因为我们持续关注了自己的情绪,感受了自己的感受,负面情绪就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一种病态心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抑郁的认知。有关抑郁或焦虑的念头,所给人的感觉就是各种痛苦、烦躁、压抑、苦闷和绝望,它会让人们错误的认为一切都在离自己而去,就连身边最亲的亲人或朋友,也在离自己越来越远,大家会因此而感到害怕和惶恐,他们会因此而严重缺乏安全感。其实亲人还是亲人,朋友还是原来的朋友,一切都没有改变过,改变的只是患者的内心感受。
抑郁不像我告诉大家的那么简单,但也不像大家所想象的那么复杂,我们一定要客观、理性地去认识抑郁。知道自己症状的形成原因和过程,知道自己的情绪在怎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心情,我们才能知道该如何摆脱心灵的困境。
我也一直在告诉大家,人们之所以会得抑郁症、焦虑症或强迫症,是和我们平时所关注的事物、和我们内心所想的事情有关。我们在治疗的过程中,不要太把注意力放在症状上,要先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起心动念,我们才可以从抑郁、焦虑、强迫思维的心境中走出来。
很多时候,抑郁症患者都是处在一种半颓废的状态中熬日子,生活没动力,治疗不积极,消沉、封闭、低落、沉闷,感觉一切都是死气沉沉。所有的抑郁症患者在面对自己的情绪时,都不是逆来顺受那么简单,表面上看他们很颓废,其实他们内心也在挣扎,也在和自己的抑郁情绪对抗,他们之所以不能康复,就是因为抗争的力度用得过猛。
抑郁情绪的改变过程,是在不关注、不纠缠、不知不觉中完成的,抑郁症患者的弯路,也就在于他们不知道如何把握“不对抗、不纠缠”这个度。你越想改变自己的症状,越想让那些莫名其妙的念头离开,你就越在关注那些念头,所以如何平衡自己的念头,平衡那种感觉,这是一门儿学问,它不是药物可以解决的。
平时我们在和自己的情绪相处时,要多在如何“想”和“不想”上下工夫,认识抑郁,了解情绪,只有你转变了对抑郁固有的认知,思想上的转换只需一念间。至于如何“不想”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感悟的,通过感受“不想”给自己带来的平静与稳定,只有感受到那种自在与安逸,你才能从“不想、不对抗”中突破出来。
感谢阅读,原创不易,如果你觉得我写得不错,请点击“喜欢作者”并关注一下,用行动支持一下,感谢每一位读者,祝愿你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